70年前的10月2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的跨过了鸭绿江,拉开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序幕。经过三年的浴血奋战,最终美国签订了停战协议。这场战争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为我国的国际地位提升和经济快速发展都奠定了基础。
虽然已经过去了大半个世纪,但国家并没有忘记这些共和国的功臣们。从今年年初开始,纪念抗美援朝的各项活动就一直在进行,包括第七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安葬仪式、 向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同个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对那段历史进行歌颂和宣传等等。10月23日上映的电影《金刚川》,也是这场隆重而盛大的纪念仪式中的一部分。
《金刚川》的前期宣传做得很足,再加上我爷爷也曾经入朝参战过,因此我在上映之前对这部电影抱有非常大的期待。然而,在第一时间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的感觉只有失望。
1953年7月,抗美援朝最后一场战役金城战役打响。古语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这场有着决定性意义的战役来说,后勤保障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志愿军工兵第十团第三连连长张振智接到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在金城山脚下的金刚川岩里渡口,架设一座载重桥, 保障物资和人员的运输。
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时值夏季,多雨的天气导致江水暴涨,要修桥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工作;而更危险的是,拥有制空权优势的美军不断对这一带进行侦查和轰炸。就是在这种多重危险的环境下,张振智硬是带领工兵连架起了桥,保障了整个战役的顺利进行。
在接到任务时,张振智只有8天的时间,而他面对的问题是金刚川上原有的桥梁都已被美军炸毁,甚至连周边的树林也都被美军预防性炸毁。获取架桥材料首先就成了难题,而且架桥地点也成了一个大问题。
张振智勘察了下游的每一处地点,最终选定了在悬崖下的一段河岸架桥,因为这里有一个凹部,是敌人观察死角,炮兵射击也难以直接击中,甚至连敌机也不容易低空俯冲投弹。 而架桥用的木料,则是在四十里之外的地方采集后,通过伪装走水路运送到架桥地点。
众所周知,我们的军队从诞生之初开始面对的敌人都是比自己强大的敌人,在每一场战争中,我们的军队都能通过在实践中摸索,发挥聪明才智从而扭转自身的劣势地位,张振智在金刚川架起的这座桥也不例外。面对天空中不断出现的敌人,张振智采用了以下几点措施来应对:
桥梁昼停夜行,在白天将桥梁伪装成断桥,迷惑敌人。
在附近预备两三套桥梁材料,一旦桥梁被破坏,能够迅速抢修。
在桥梁的下游再设一座轻型吊桥,以备在桥梁遭到破坏的时候能够及时转运物资和伤病员。
再修一个水下徒涉场,以备在主汛来临时修建一座高水桥。
可即便是有了这么多应对措施,这座桥依旧遭受了美军炸弹1000枚左右,炮弹超过2500枚的打击。而张振智面对这么危险的状况,硬是带领全连先后其次对被炸的桥梁进行抢修,最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后来被授予“工兵英雄”的荣誉称号 。
说完了真实原型,再来看看《金刚川》这部电影。这部电影的英文名是《The Sacrifice》,翻译过来就是牺牲,而电影也是通过人物的不断的牺牲来表现的。
《金刚川》采用的是多视角组合叙事,类似于前些年的《敦刻尔克》。对于这一点,网络上普遍的说法是这部电影从筹备到上映总共就三个月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因此不得不采用这种方法,让三位导演分头拍摄最后在组合到一起。
这一点我觉得很可信,因为在片中很明显的能够看到很多同样的画面反复出现,为的是将各组故事串联到一起。但这也说明了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剧本方面的不足,导致不得不采用这种方法来硬拖时长。
电影总共分四个章节。前三个章节分别以待过江部队班长刘浩、美军飞行员希尔和炮排排长张飞的视角展现,最后第四章做一个总结。在看完之后,我认为前两个章节都是失败的。
第一个章节可以说是延续了管虎的战争片特点,我们能够看到《八佰》中的东西在这里基本上都重新出现了一遍,其实也都还好,但我唯一不能接受的就是那匹邓超扮演的连长所骑的白马。这匹白马在《八佰》中同样出现过,但好歹能够有一个勉强合理的解释和意象象征。
但在这部电影中,白马的出现是非常不合逻辑的。为了秘密过江,大部队一直在隐蔽前进,所有人身上都披着伪装,美国飞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趴在地上一动不动,你却让一个连长骑着一匹那么显眼的大白马到处溜达?毫无疑问这匹白马的出现代表了管虎导演的某种意象,但艺术创作总得先符合一下逻辑吧。
而作为第一章的主人公刘浩,他一直在念叨的是“早点打进金城立功受奖”,似乎是觉得这个想法有点太单薄,后面又加上了他拿着牺牲战友的照片念叨立功受奖。这看起来很“人性化”,有欧美战争片里关注小人物那味儿了,但问题是,主人公一再的念叨拿奖章拿奖章,可拿奖章是为了什么呢?导演没有说。
让我们再来看看那篇著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是怎么写这些战士的:
有一次,我见到一个战士,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我问他:“你不觉得苦吗?”他把正送往嘴里的一勺雪收回来,笑了笑,说:“怎么能不觉得!咱们革命军队又不是个怪物!不过我们的光荣也就在这里。”他把小勺儿干脆放下,兴奋地说:“拿吃雪来说吧。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什么,就做点什么。”他又指了指狭小潮湿的防空洞说:“你再比如蹲防空洞吧。多憋闷的慌哩。眼看着外面好好的太阳,光光的马路不能走!可是我在那里蹲防空洞,祖国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呀。他们就可以在马路上不慌不忙地走呀。他们想骑车子也行,想走路也行,边溜跶边说话也行。那是多么幸福的呢!所以,”他又把雪放到嘴里,像总结似地说:“我在这里流点血不算什么,吃点苦又算什么哩!”
上面这段话也是来自普通一兵,看得让人直流泪;可电影中的刘浩所作所为就搞得我们很疑惑。我们的战士在异国的土地上出生入死,血染青山,为的不是简简单单的拿奖章,也不是为了简简单单的兄弟情战友情,他们为的是用自己的流血牺牲来阻挡战火的脚步烧到家乡的土地上,为的是国内同胞能够不像朝鲜人民一样经受战火的肆虐。
为什么一直说我们是“正义之师”,因为我们是被动接受战争,我们是保家卫国。这些最关键最让人动容的点反而被忽视,一味地突出战争的惨烈,为了惨烈而惨烈,让观众毫无代入感,也使得“牺牲”这个词的分量大大减轻。
首先我要吐槽的是,虽然这部电影跟《敦刻尔克》很像,可《敦刻尔克》里并没有把德军拿出来当单独视角讲故事。
前一阵,戴锦华老师评论《八佰》的视频很火,在我看来,她评论《八佰》的那些话在这部电影的第二章节也同样适用,我们近些年来总喜欢用另一种视角去为我们自身的合理性找观点找支持,但是,有这个必要吗?
在这场战争中,我们是正义之师,我们基于此的一切牺牲和斗争都是带有强烈的正义性的。而第二章这个美军飞行员的视角其实很难去表达这些东西。也许有人觉得这是为了体现我军的顽强对美军造成的震撼,可问题是,第二章的主要角色希尔是个好勇斗狠的美国牛仔式的人物,他只是在凶狠搏杀,没有任何的情感思考。而后来发出感叹的是史密斯,但这个人物是半路才插进来的,他对前期双方的矛盾并没有全程目睹,这一段到最后使用一个对手的旁观者的角度去展现问题,显得十分混乱。
我认为,在这个章节中,整个情节都只是为了衬托第三章节,却表现不出对手的任何对战争的思考和对我军的赞叹,我们只看到了一个冲动的牛仔把例行公事的战斗变成了私人恩怨的决斗。当希尔戴上牛仔帽的那一刻,我甚至想到了《奇爱博士》最后那个荒诞的场景。真的是让人无语。
其实,前两个章节完全都可以拿掉,前面介绍历史事实的时候我们都看到了,张振智带领的工兵连修桥的艰难状况完全可以大写特写,但不知道为什么在本片中被编导群体所忽视。如果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就是描写张振智带领连队艰难架桥修桥,穿插高炮排为了保护修桥同事与敌机浴血奋战的话,整部电影会好很多。
后面的第三章节是本片的亮点,为整部电影拉高了不少,这个章节很好的体现了我军的那种气势,即便敌军再强大,即便子弹快用光了,但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只要我还有一颗子弹,我就会毫不犹豫的跟敌人拼命,即便是我牺牲了,我也能为战友分担一些火力,为祖国人民换取一丝幸福生活的机会。
必须说的是,张译的演技在这一章里是大放光彩,值得拿奖的表演。
近些年来,我国拍的这些战争大片,其实都在不自觉地跟西方电影主流学习,一味地在战争的真实性和人的个性上面下功夫,却忽视了我们军队一直以来能够不断战胜比自己强大的敌人的最主要原因,那就是我们是一支人民的军队。
其实看看早年间我国的战争片,像《地道战》、《上甘岭》、《英雄儿女》等电影,虽然有着时代的局限性,但也很好的体现出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思想。在现今表现我军历史的战争片中,指导员和政委几乎不见,“为了祖国为了人民”的战前动员也几乎看不到。但其实,这些才是我们的军队在面对强敌时能够爆发出惊人战斗力的最主要原因。
虽然我对这部电影意见很大,但是当《我的祖国》旋律响起时,我依旧流下了热泪。这泪是为了无数为我们能有今天这个和平环境所牺牲的烈士们而流,从南昌起义的枪声到百团大战的号声、从朝鲜的坑道到越南的猫耳洞,一代又一代中国军人为了同胞们牺牲,为了大家的幸福而牺牲,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不会歪曲,也不会忘记。
评论区
共 72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