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国庆节假期已经过去快一个月了,我又突然回想了这个只有四天的迷你假。几天来我几乎没有玩游戏,反而是看了三部电影。第一部是《Land of the little people》,两位年轻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导演合拍的低成本恐怖片;第二部是《雷德巴德:维京崛起》,这个等以后有机会会讲讲感受,最后一部则是2012年的《围城之日,1683.9.11》,一部以1683年维也纳之战为主题的电影。
《围城之日》由意大利和波兰合作拍摄,也是第一部以维也纳之战为主题的电影。不过,这部近两个小时的电影并不是照本宣科的历史重现,相反,里面的很多地方和历史上的维也纳之战差别是挺大的。
那么,这些差别究竟体现在哪里呢?在这里就用对比的方式来看看虚构的维也纳之战和真实的维也纳之战到底有哪些区别,以及为什么会有区别吧。
本文的资料来源主要来自两本书——《The Enemy at the Gate: Habsburgs, Ottomans and the battle for Europe》(中译:《1683维也纳之战》)以及《Vienna 1683: Christian Europe Repels the Ottomans(Osprey CAM 191)》,除此之外还有wiki等网络资料。
你也许会以为电影的主角会是神圣罗马皇帝列奥波德,或者洛林公爵查理,或者是波兰国王约翰三世·索别斯基,不,前两个在电影里只是配角,第三个的戏份甚至比他们还少。电影里从开头就出现,一直到片尾的人只有一个——马可·达维亚诺(Marco D'aviano),圣方济各会的托钵僧。事实上,他的戏份差不多相当于前面三位的总和,甚至把对组建“圣盟”,提供资源贡献最大的英诺森十一世的戏份挤没了!
马可·达维亚诺本名卡洛·克里斯托弗里,1631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共和国的阿维亚诺小镇。儿时的马可就成为了虔诚的信徒,在16岁的时候他就计划奔赴克里特岛传播福音,在那里,亚得里亚的女皇(威尼斯)正在和东方的异教徒(奥斯曼帝国)争夺东地中海的霸权。途中他遇到了一所圣方济各会托钵僧的修道院,受到了感化后,他在1649年加入了修会。到了1666年,马可已经获许在亚平宁半岛各地传教,但是直到他在1676年祝福治好了一个卧床13年的女子之后,他突然变成了无数穷苦的病人追求的偶像,正如片头的一幕那样。
历史上的马可确实是一个信仰坚定,精力充沛,激情饱满的人,而且善于调节争端。片中没有表现英诺森十一世是怎样任命马可作为教皇特使的,但是他确实在统合神圣罗马帝国、波兰、威尼斯共和国和梵蒂冈为“圣盟”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680年,他认识了神罗皇帝列奥波德(Leopold I),后者的皇后无法怀孕(影片对此有些夸张了)。从此一直到马可于1699年病死,马可都是列奥波德的密友和顾问。应该说,马可的个性对列奥波德软弱多疑的性格构成了互补。
说回列奥波德一世这边,他是斐迪南四世的弟弟,于1658年成为国王,直到在1705年去世,他是神罗帝国历史上执政最久的皇帝。神罗帝国的哈布斯堡王室在17世纪仍然统治着这个“罗马的后裔”,和他们同时代的王朝,不管是英国的都铎王朝,法国的瓦罗亚王朝还是瑞典的瓦萨王朝都已经灭亡了,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也即将消亡,在那之后便是继业者战争。
但是比起自豪的过去来说,列奥波德遇到的麻烦要更多。西边他要面对三十年战争的宿敌法国,以及法王路易十四,东边则是另一个“罗马的后裔”,曾经在1529年兵临维也纳的奥斯曼帝国。同时,三十年战争给神圣罗马带来的影响仍然在持续着。
而在帝国南边的匈牙利,不满哈布斯堡专制的起义也没有停息过,列奥波德对此予以暴力镇压,但是这反而让匈牙利人觉得神罗帝国和土耳其人没有什么区别,加剧了二者的不和,起义也在1682年再次爆发。
奥斯曼帝国的苏丹穆罕默德四世有更多的理由为自己的帝国自豪。1299年前突厥人奥斯曼一世在塞尔柱帝国的残骸上,建立起一个游牧人组成的国家的时候,他大概想不到奥斯曼帝国未来的边疆。在1396年的尼科波利斯之战中,巴耶济德“闪电”一世的军队横扫了欧洲的十字军,此后他下令屠杀所有战俘的举动更是让欧洲人心惊胆颤。在奥斯曼帝国之前,同样是游牧民族的匈牙利人、库曼人曾经让日耳曼人和罗斯人头疼了一阵子,此后的蒙古人又让罗斯、库曼、波兰和条顿骑士团轮番吃了败仗,但是他们带来的恐惧,从未像土耳其人这般持久。
1453年,穆罕默德“征服者”二世的军队攻入了君士坦丁堡,红苹果落入了土耳其人的手中。1456年,穆罕默德二世又将征服的目标指向了贝尔格莱德,但是这一次他却败在了匈牙利国王约翰·匈雅提的手上。穆罕默德二世去世前的最后一次征服尝试发生在医院骑士团控制下的罗德岛,但是最后也未成功。
穆罕默德二世的儿子巴耶济德二世和孙子塞利姆一世都没有攻下过贝尔格莱德或者罗德岛,这两个任务要由塞利姆的儿子苏莱曼“大帝”一世完成。苏莱曼具有不亚于曾祖父的军事才能,他在1521年攻下了贝尔格莱德,1522年又攻下了罗德岛。1526年,奥斯曼军队在莫哈奇大败匈牙利军队,导致匈牙利的军事力量已经被几乎摧毁。奥斯曼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都希望下一任匈牙利国王偏向自己,此后长达150多年的时间里,两国都是势同水火的死敌。1529年,奥斯曼帝国发动了第一次攻打维也纳的尝试。
此时已经秋天了,很快适合马匹的草地就会枯竭,届时草料的获得会成为难题。此外,苏莱曼的军队也没有足够多的重型火炮,不足以突破维也纳的城墙。更重要的是,他的军队旅途劳累,且三分之一都是骑兵,他们也许是野战的好手,但是却帮不上攻城战的忙。10月,奥斯曼军队的地道战失败了,此时又突然下了雪。缺乏补给,军纪涣散的奥斯曼军队最后只能仓皇后撤。
苏莱曼一生也像他的曾祖父那样四处征战,他和波斯人争夺西亚的控制权,和葡萄牙争夺印度洋的贸易,和西班牙争夺地中海上的优势,甚至连东山再起的医院骑士团也是他的对手。但是直到去世,他也没有再次进攻维也纳,虽然在1540年后他在匈牙利攻下了更多的要塞,击退了哈布斯堡对布达的进攻。然而维也纳却在之后的一百多年间一直没有收到第二次土耳其人的围攻。
穆罕默德“猎人”四世登基的那一年,欧洲的三十年战争刚好过去一年左右。在那个时期奥斯曼帝国本来也是有机会进攻神圣罗马帝国的后方的,却因为波斯人的萨法维帝国攻下巴格达而不得不再次和东方的敌人持续交战。这位国王心里一直想有能和穆罕默德二世或者苏莱曼一世比肩的“勒石记功”的伟业,科普律吕家族的两位宰相穆罕默德和阿赫迈德已经帮助国王从威尼斯夺回了爱琴海的霸权,在特兰西瓦尼亚取得了胜利。但是他现在想要打一次真正的大战,而新任的宰相,卡拉·穆斯塔法(Kara Mustafa)愿意为苏丹的这个梦想献计献策。
到了卡拉·穆斯塔法的时代,阿尔巴尼亚的科普律吕家族已经执掌朝政数十年。但是穆斯塔法本人并不是这个家族的直系成员,他生在安纳托利亚,是老宰相穆罕默德的养子。他比苏丹年长13岁,和片中一样强壮,也是一位参与过爱琴海战争的老将。但是,影片中有关他救了少年时的马可的故事纯属虚构,而且也不大可能发生。
不过,片中有关穆斯塔法之妻那个“托钵僧的噩梦”倒是有历史原型的,据称这位宰相本人在出兵维也纳前确实做过一个噩梦,一条七头巨龙向他张开大口。占卜人对他说,七头巨龙就是有七个国王的神圣罗马帝国,如果对他们宣战结果必然失败。
穆斯塔法并没有理由害怕一个恶兆,17世纪的奥斯曼帝国仍然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和皇帝难以号令诸王的神圣罗马帝国不同,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下达的命令可以传达到帝国的各个省份甚至是盟邦,他们可以为一场战争筹集大量的兵员。奥斯曼的正规军由王室骑兵(Kapikulu)、火枪兵(Topcu)、地道兵(Lagunci)还有禁卫军(Janissary)组成。往下是地方领主的军队,他们提供了采邑骑兵(Sipahi)。再往下是来自边疆的杂牌军,他们包括了轻骑兵(Beli)、重骑兵(Gonullu)、步兵(Azab)还有前锋队(Muselem)。帝国军队的底层是普通的杂兵,例如火枪手炮手。和他们并肩作战的是诸如克里米亚鞑靼人、瓦拉几亚人等盟友。
在奥斯曼帝国的盟友里,没有谁比鞑靼人更令人恐惧了。到了17世纪,克里米亚汗国的鞑靼人还保留着13世纪蒙古人的游牧战术,相比之下13世纪的匈牙利人早就把9世纪祖先的游牧战术忘得一干二净了。他们的骑兵一日之内可以推进近一百公里,战斗时的机动性更是相当出色,而他们出色的弓箭术也相当致命。在领袖的带领下,鞑靼人一次战斗就能调动大批部队。
不过在另一边,哈布斯堡的军队也经过了三十年战争的试炼,还有蒙帖库科利这样的良将带兵。一个总人数2000多人的步兵团包括10个连队,一个连队有88名火枪兵、48名长矛兵和8名盾兵。大部分奥地利的火枪手还在使用老旧的火绳枪,不过他们已经开始使用插入式刺刀,此外还有一根兼具火枪支架的野猪矛,用来对抗骑兵部队。
奥地利的骑兵包含了胸甲骑兵(Cuirassier)、龙骑兵(Dragoon)和骠骑兵(Hussar)。一个总人数800-1000人的骑兵团分为5个中队。胸甲骑兵的主武器是一把单刃的长剑(Pallasch),其次是一把步枪和若干手枪。龙骑兵以燧发枪作为武器,也携带佩刀。他们在战斗时会下马,以火枪射击。
进军的时间被定在3月初,这样随行的马匹和牲畜可以直接进食早春的野草。在阿德里亚堡度过了一个冬天后,苏丹的大军开始向北方挺进。这是一支庞大的军队,从衣着简单的步兵到满身华服的贵族都囊括了,还有同样数量惊人的牲畜。不过就在军队开始启程的时候,一阵风吹掉了苏丹的帽子,这可不是个好征兆。据称当奥斯曼攻下“金苹果”后,帝国就会灭亡。没有人知道维也纳是不是金苹果,但是很多人都对这个谶言深信不疑。
行军途中,一连下了几场大雨,泥泞不堪的道路让军队的速度慢了下来,大炮等辎重的运输也变得很困难。这让土耳其人的士气非常低落,在4月8日全军不得不休整三日。此后军队就这样走走停停,直到5月3日苏丹才到达贝尔格莱德,在这里他的御驾亲征将结束,他会把军队大权交给宰相卡拉·穆斯塔法。此时,来自希腊、塞尔维亚、阿拉伯、库尔德、亚美尼亚和波斯尼亚的援军也纷纷到来,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克里米亚的鞑靼人。
离开贝尔格莱德后的情况也不顺利,烦人的雨季还没过去,而德拉瓦河(Drava)上的大桥也没能按时交班,大军只能滞留奥西耶克(Osijek)12日。6月14日,奥斯曼大军终于跨越德拉瓦河,6月27日,奥斯曼军队的指挥官们在塞克什白城召开战争会议,28日大军离开塞克什白城,前往他们的第一个目的地——杰尔(Gyor)。一方面,卡拉·穆斯塔法要占领这里从而打开通向维也纳之路,另一方面,他也要设法消灭由洛林公爵查理五世带领的奥地利野战军。
在奥斯曼大军挺进的时候,神圣罗马帝国方面最大的问题就是列奥波德并不认为大战会爆发。皇帝可以调用的军队并不多,谁来指挥也无定论。帝国可以直接调用的军队大概有17600名骑兵和44800名步兵,不足以支撑和奥斯曼的战争。为此帝国需要向各地借兵,但是并非所有的国王都愿意派兵,例如巴伐利亚的马克西米利安二世(Emanuel Maximilian II),他只派了7500人,剩下的留下防御西边的法国。
更重要的是,列奥波德不愿意御驾亲征,他没这个能力。当时一代老将蒙帖库科利已经去世2年多了,不过他确实有赏识之人,这就是洛林公爵查理五世(Charles V of Lorraine)。他骁勇善战,身先士卒,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忠心耿耿。1683年5月6日,查理被任命为总指挥官。但是查理和作战会议主席巴登侯爵存在不和,这让奥地利军队的开局出现了不利。
7月7日,列奥波德一世开始不断收到消息,土耳其人已经大军逼近,同时,外出巡逻的洛林也发现,自己的军队已经到了奥斯曼大军的后方,现在他完全无力阻止后者攻城。而城中,惊慌的皇帝和作战会议成员则匆忙做出了逃离维也纳的决定。此时,维也纳城中只有1000守军,皇帝钦点的守城官吕迪格·史塔勒姆贝格伯爵(Ernst Rudiger von Starhemberg)在多瑙河对岸,不在维也纳。从今天看来,皇帝弃城而逃的行为似乎很懦弱,但是列奥波德无兄无弟,也只有两个幼子,一旦城池沦陷,哈布斯堡王室就将有灭族之危。
晚上八点,列奥波德和他怀有身孕的三太太,还有两个儿子逃离了维也纳。这位皇帝在离开国都的时候,恐怕想到了当年自己的祖父斐迪南二世被围困在霍夫堡皇宫的一幕吧。斐迪南二世当初可是岿然不动,而他却耻辱的逃跑了。他在日后写给马可的信里,对此深感愧疚。
在皇帝逃离后的几天内,6万市民仓促逃离城市,而他们的家园很快就被周围村庄里的难民占领了。不过就在皇帝逃离后的一天内,史塔勒姆贝格伯爵就返回了维也纳,洛林已经将自己的步兵交给伯爵管理,且要他迅速返回都城。洛林的骑兵们随后也迅速撤退,终于抢在奥斯曼大军到来前,返回了城市,此后他们将在周围继续作战,牵制奥斯曼大军的攻城计划。此时在史塔勒姆贝格的管理下,秩序已经返回了维也纳。
维也纳的城防起源于13世纪,在16世纪土耳其人包围这座城池后,城防工作产生了巨大的改进。旧城墙的外侧是三十年战争时代常见的城墙,每隔一段就是坚固的棱堡。城墙外的护城河由于不断渗漏和蒸发,只剩下一条干渠,干渠外侧又建一土墙,靠外是一道长长的斜堤。任何人想要到达城墙,就必须要跨过斜堤,穿过土墙和干渠,才能到达城墙,在这个时期内,维也纳守军的火炮可以发挥巨大的威力。
维也纳周围有不少河流和水道,但是它们通常会在夏季干涸,而这些河道也阻碍了进一步增加纵深的可能性。城南的列奥波德施塔德岛周围被多瑙河包围,没有足够的空间建造棱堡和三角堡。不过这里对于攻城部队来说同样危险,由于没有足够的空间挖地道,他们只能强攻堡垒。另外,维也纳东南侧的河流和棱堡之间有许多建筑,这导致在这里开挖战壕和地道更容易,也是守城方不愿意看到的。
为了加强防御力,城防工程师奥尔格·林普勒开始设法加强城墙的防御力,他修筑了木堡,强化了城墙的射击范围。但是维也纳的棱堡与三角堡最大的敌人不在地上,而在地下。奥斯曼帝国对付棱堡最有效的战术就是地道战,地道可能深达4米,让火炮无法击毁地道。这些地道会一直通往棱堡和城墙下方,土耳其人会在里面塞满炸药,然后随着一声爆炸,将上方的棱堡炸塌。
维也纳如果建在一座石山上,这个问题可能不足为惧,但是维也纳实际上建在河岸松软的土地上,所以这个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奥斯曼军队的行营如同一座移动的城市,有着井井有条的规章。7月14日,卡拉·穆斯塔法宰相离开了他的指挥部,开始规划攻城部署。他的位置面向皇宫所在的三角堡,与他同行的是禁卫军和地方军队,火炮组成为5门8-24磅火炮和20门小型炮。右侧的指挥官是迪亚巴克尔、阿勒颇和安纳托利亚的长官(土耳其语:Baylerbeyi),这里有20个禁卫军连队(土耳其语:Orta),5门8-24磅炮和20门小型炮。左边的指挥官是蒂米什瓦拉和锡瓦的长官,随行的是次级的禁卫军官员,还有20个禁卫军连队和500名工兵。直接调用到进攻中的大概有15000-20000人,剩下的负责包围维也纳,同时协助鞑靼人的劫掠工作。
和片中一样的是,奥斯曼帝国确实会在攻城前劝降。当然影片里那一段是虚构的,记载中土耳其人派了一个长官和一支卫队靠近,然后队中一个克罗地亚人接过劝降书念道:
接受伊斯兰,以你们的信仰在苏丹的统治下和平生活,如果有人想要皈依,请让他带上自己的东西和平离开。但是如果你们反抗,死亡和奴役会降临到你们头上!
奥斯曼帝国的第一波进攻以炮击展开。由于重炮还没部署到位,首先开炮的都是小型炮,它们的炮弹对于攻城战没什么作用,火力远不如维也纳的48磅和9磅炮。奥斯曼工兵开始修筑战壕,以及宰相的木堡。奥斯曼的战壕推进到维也纳城池边界时,他们又在战壕上加设沙袋以抗拒炮火。然而此时,他们却遇到了一块难啃的骨头——维也纳外侧的防栅。利用防栅上插的木桩,哈布斯堡的火枪手能够迅速射击,然后换位。土耳其人靠近之后会用长矛、弯刀或者斧头从这些木桩之间攻击,守军也会用矛和步兵剑反击。
这样一来,奥斯曼军队从7月16日就开始攻击防栅,但是到了十天后还是无法突破。奥斯曼工兵在29日从地下挖出地道炸毁了防栅,但是维也纳士兵仍然通过猛烈的手榴弹攻击击退了敌人。直到8月5日,土耳其人已经把挖战壕挖出来的泥土堆成了小山,站在高地上对守军射击,才逐渐扭转局势。到了8月7日,外周的土墙才算被攻破。
7月23日下午,奥斯曼军队的第一波地道炸药引爆了,不过并未起到太大效果。2日后,威力更大的第二次地道炸药在勒布尔(Lobl)棱堡一侧爆炸了,少数守卫者受伤或死亡。到了30日,奥斯曼军队在布尔格(Burg,或者说皇宫)棱堡引爆了一波炸药,对这座棱堡造成了损坏,奥斯曼军队蜂拥而至和守城的军队战斗起来,最后奥地利人率先撤退了。
但是奥地利人也有反击地道的办法,那就是挖掘地道,在地道里和敌人战斗。于是,在维也纳周围的地下,激烈的地道战也在开展。
在一篇日志里甚至如此夸张地记载道,一日当土耳其人不断挖掘时,奥地利人也在从上往下挖掘。突然之间,奥斯曼地道兵和奥地利地道兵挖穿了土壤,他们的鹤嘴锄碰在了一起。但是双方都担心地道坍塌,所以冲突又瞬间结束了。
奥斯曼军队奋力前进,突破了土墙,防栅,干渠,三角堡。不管白天黑夜奥斯曼军队都在炮击城市,维也纳人认为最安全的地方——圣司提凡教堂恰好是奥斯曼炮兵最容易发现的目标。但是,维也纳人也没有放弃,史塔勒姆贝格多次指挥士兵主动出击,有一次,他们主动攻击了进攻勒布尔棱堡的奥斯曼军队,几乎把土耳其人推回到12天以前的阵地,但是奥地利也有一百多人战死,且都是挑选出来的精英。
到了第二个月,两军都遇到了其他问题。维也纳城内粮食已经短缺,连猫和老鼠都被几乎吃光了,大量的伤员因为得不到救治,逐渐死于伤口感染,而腹泻也在活着的人之间传播。奥斯曼的军营里,往日井井有条的秩序开始崩坏,厕所因为不能及时清理变得肮脏不堪,死伤的人又滋生了大量的苍蝇,粮食也逐渐降低为容易保存的几种。史塔勒姆贝格和卡拉·穆斯塔法都需要关注士气衰减带来的问题,特别是对于要看管百姓的前者,维也纳城内谣传奥斯曼军队已经在地下挖了地道,可能渗透到城里来。
8月25日,史塔勒姆贝格在勒布尔棱堡召集了手下军官,决定在下午4点发动反击。下午4点,奥地利步兵冲出棱堡,同时奥地利火炮猛烈轰击以阻挡反击。这次进攻消灭了200名奥斯曼士兵和几名军官。次日奥地利又发动了一次进攻,但是也没能阻止土耳其人的攻势,他们又攻破了几座三角堡。土耳其人决定攻破位于勒布尔和布尔格棱堡之间的三角堡,然后从这里攻下布尔格棱堡和勒布尔棱堡,最后从这里入侵城内。
史塔勒姆贝格派出海斯特曼(Heistermann)上尉去守卫差不多只剩瓦砾的三角堡。海斯特曼是个孔武有力的猛将,据称他曾经和一个同样勇猛的禁卫军大将单挑,最后他夺过后者的弯刀砍杀了那人。他把弯刀献给史塔勒姆贝格,又把敌将的头插在长矛上(容我说明,哈布斯堡的军队在对抗欧洲人的时候大抵是没有这么野蛮了,但是在和土耳其人对抗时他们和后者一样残忍)。海斯特曼带了五十人死守已经没有多大作用的三角堡。到了9月2日,海斯特曼手下半数人已经战死,布尔格棱堡一侧的墙也被炸毁了一部分,土耳其人又对这座三角堡火攻,海斯特曼的军队终于在这日夜间逃走,次日土耳其人终于完成了第一步攻城的工作。
9月4日下午2时,土耳其地道兵在布尔格棱堡北侧引爆了威力最大的炸药,炸死了不少交班的士兵,并炸开了9米宽的口子。顿时,黑压压一大片土耳其士兵,至少有一千人大喊着向城墙上冲杀过来。奥地利士兵紧急用野猪矛保护自己,交替一排一排射击,又用手榴弹拼命反击。战斗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奥地利有150人战死,土耳其则有几百人战死。
疲惫不堪的守军意识到,卡拉·穆斯塔法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
下一个目标就是勒布尔棱堡了。9月6日,土耳其人引爆了三处炸药,大块墙面被炸塌了。再一次,炮弹、枪弹和箭矢倾泻到守军头上,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仍然在用火枪、剑、野猪矛反击,同样也用矛建筑了临时工事。最后,土耳其人虽然重创了这里,同样也没有攻下勒布尔棱堡。8日夜晚,在城里的火箭队发射信号后,五道火箭从城外出现,象征着援军终于赶到。
卡拉·穆斯塔法没有攻下维也纳是有原因的,他在乌克兰和克里特岛进行过战斗,但是从未指挥过如此大规模的攻城战。而不管是洛林还是史塔勒姆贝格都有过许多大规模的实战,二人都参与过当初的圣哥达之战,也和法国的军队战斗过,且都在蒙帖库科利麾下战斗,二人性格都非常顽强。更重要的是,宰相不愿意听进去其他人的意见,他的活动局限在那座木堡里,只关心眼前的维也纳,不关心周围的一切,也不会关心秩序正在行营中崩坏。那些真正和奥地利人战斗过的将帅都认为哈布斯堡的军队非常顽强,而这位宰相却低估了自己的敌人。
7月以来,维也纳城外只有洛林那些骠骑兵、龙骑兵和胸甲骑兵,还有少数火枪手。但是现在,他们有了一支庞大的援军,来自神圣罗马的各个角落,以及3月和列奥波德结盟的波兰国王约翰三世·索别斯基(John III Sobieski)的翼骑兵(Winged Hussar)。即使是欧洲人也认为神圣罗马这个树敌太多、无法无天的怪物几乎不可能有真正的盟友,但是现在,已经有四万人从各地赶来,不仅有天主教国家,也有萨克森这样的新教国家,而且他们还是三十年战争中久经沙场的主力军。
8月31日,波兰大军和查理的骑兵会师了。波兰翼骑兵是骑兵队的精英,他们的战术是以整齐的队伍冲击敌方军阵,用4.8米的长枪刺杀敌人,然后再用剑和军刀奋力砍杀。当然他们虽然非常勇猛但也不是常胜军,西欧国家的火枪队伍依靠齐射火力可以击败他们,但是面对奥斯曼的步兵或者阵营松散的骑兵,他们的威力几乎和火炮一样。
9月8日,圣母玛利亚诞辰日,圣盟全军在图尔恩(Tulln)接受检阅,到场的国王有巴伐利亚的马克西米利安二世、波兰国王索别斯基和萨克森选侯约翰·乔治三世(John George III)。其中还有一位在未来成为沙场老将的意大利贵族,他甚至会被拿破仑认为是最伟大的指挥官,奥地利的民族英雄,没错,他就是萨伏伊的欧根亲王(Prinz Eugene)。
这一天,洛林的先锋已经到达维也纳附近,也正是他们回应了城中的火箭队。
从图尔恩到维也纳还需30多公里,要沿着一条大路穿过维也纳森林和山地,周围还有深谷。最后,洛林担任左翼指挥官,管辖帝国的步兵、骑兵和萨克森军队,后者由萨克森选侯指挥,中军是法兰克尼亚和巴伐利亚的步兵和骑兵,右翼则是波兰骑兵队。总之,左翼步兵居多,右翼骑兵居多,大军将从维也纳的山丘上冲下来,从西侧攻击奥斯曼军营。
多瑙河一侧的群山从最西南的罗斯科夫(Rosskopf)山开始绵延十来公里,最后终结于海拔390米的卡伦山(Khalenberg)。想到达维也纳就必须翻过这些山头,山上的小路非常狭窄,完全不能够容纳几千人同时登山。尤其是身披重甲的波兰骑兵,想要在山上骑马几乎是不可能的,队伍被越拉越长。9月11日天黑后,波兰军队终于抵达了卡伦山山脊。看到卡伦山上的基督教军队,卡拉·穆斯塔法认定敌人会从这里进攻,并往这里增加了兵力。
9月12日早上早晨,战斗正式开始,最开始是双方的火枪对射,然后左翼的萨克森和帝国军发动了进攻。早上十点的时候,萨克森军和帝国军发动全面进攻,洛林必须保证进攻的军队整齐一致,否则将容易被各个击破。在萨克森火炮的支援下,帝国军把努斯山(Nussberg)的土耳其人打得四散而逃,这些人一心复仇,当土耳其人大喊“真主阿拉”的时候,他们也跟着大喊“耶稣玛丽亚”。
正午左右,联军又攻下了靠近维也纳的多个村庄,午后洛林下令暂停攻势。同时,奥斯曼的炮兵也不再炮击了。同时,西南山丘上出现了波兰骑兵的大军,几乎两万人出现在山丘上,他们无法掩盖自己的行踪,同时还有28门花了好大努力才拉上来的大炮。此时的索别斯基脑子里和洛林想的一样,他们似乎跑得太快了,这是不是埋伏?应该继续进攻吗?
幸运的是,索别斯基和洛林决定恢复攻势,乘胜追击。实际上奥斯曼军队并非是无力对抗,他们一直把攻击重点放在维也纳,忽略了其他方向的防御,要是二人决定到次日再攻,奥斯曼军队很可能在那之前夺下维也纳。于是下午3点,帝国军和萨克森军开始猛攻奥斯曼方向,巴伐利亚和法兰克尼亚军队开始猛烈炮击土尔肯桑茨(Turkenschanz),把沿路的土耳其人全部杀掉。另一边,轮到波兰军队发动进攻了。
下午4点,波兰骑兵开始冲锋。前锋的是亚历山大连队,命名自索别斯基的儿子。翼骑兵放低长矛,用马刺驱动自己的坐骑,全力冲锋。他们的盔甲银光闪闪,羽翼猎猎作响,腰间的虎皮在风中飘扬,第一波的翼骑兵杀死了不少土耳其人,自己的死伤惨重,但是他们的进攻起到了震慑作用(Shock and Awe)。而他们的对手不是西欧和北欧那些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火枪手和长矛兵,而是士气低落且无机动空间的奥斯曼步兵和骑兵,敌人已经未战先怯了。
下午6点,波兰军队开始全面出击。近九千骑兵一口气冲入奥斯曼阵地,一直杀到行营深处。此时奥斯曼若想翻盘,唯一的战术就是像莫哈奇那样,用简易的工事困住敌人的骑兵,再用步兵包围他们,把骑兵拉下来杀死。但是在这一天,奥斯曼军营周围没有任何简易工事,这让波兰骑兵可以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鞑靼人也帮不上忙,他们的骑兵并不擅长在这种环境下战斗,所以也一起退去了。
土耳其军队的左右翼都已经崩坏,先知之旗也有被夺的危险。卡拉·穆斯塔法试图做最后一次战斗,他绝望地试图反击,但是他的卫队也差不多都战死了。最后,宰相逃回营帐,带走了先知之旗,下达了三项命令——所有部队撤回,所有物资摧毁,所有俘虏处死。幸运的是,最后一项没来得及执行完毕。
宰相最后在下午六点逃出了军营,和大部队一起逃离了。12个小时的激战后,维也纳战役结束了。
圣盟的军队在城下集结了。不过胜利者总是会在战后出现紧张态势,在维也纳战役结束后,索别斯基出尽了风头,他的波兰军队成为了战斗的英雄,同时获得了大量的战利品。而皈依新教的萨克森选侯乔治却在三天后就匆匆撤离,大概是感觉自己和一帮天主教徒格格不入还受了排挤吧。总体来说,气氛还是很欢愉,人们完全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
与此同时,列奥波德头一次感受到一种天降大任的感觉。他意识到自己完成了不可思议的伟业,而身边的许多朝臣也在劝说皇帝发动新十字军,像当年西班牙的卡斯蒂利亚人那样收复失地。更有人称“君士坦丁堡将陷于一位穆罕默德,也将在另一位穆罕默德的时候失去”,并借此大力鼓吹进攻伊斯坦堡。持续十六年的大土耳其战争将随之开始,一个月后,波兰和帝国军队就进攻了奥斯曼的帕尔卡尼堡(Parkany),在付出了惨重代价后占领了这里。兵败帕尔卡尼的消息传到伊斯坦堡后,卡拉·穆斯塔法知道自己难逃一死了。12月25日,身穿华服的宰相在贝尔格莱德被执行绞刑。
1684年,圣盟军队开始了“收复失地”的一个阶段性战斗——布达之战。但是要到1686年,圣盟军队在两个多月的围攻后,才攻下了1541年被奥斯曼夺取的布达。相隔三年的两次大胜,让神圣罗马帝国仿佛从沉睡中苏醒一样,又成为了欧洲的一流强国。这前后几十年的时间,被奥地利人称之为“英雄辈出的时代”。不过从今天看来,这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迷思,创造历史的并不是英雄,反而是英雄在历史中诞生,并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的英雄故事而已。
1683年并不代表着奥斯曼帝国的由盛转衰。帝国的衰落并不是一场战斗造成的,而是全方位的礼崩乐坏,同时还伴随着对其他民族由宽容到仇恨的转变。1683年的禁卫军虽然不再是祖上那样从奴隶开始的脱产军人,也开始世袭官职,但是他们仍然具有强大的精神凝聚力和战斗力,阶级还没有到尾大不掉的程度。要等再过一百年,禁卫军才会把帝国的后宫变成王子的坟场,失去原有保卫皇室的重要性。在失去了那样的合法性后,腐朽的禁卫军也在吉利事变中遭到了覆灭的结局。
但是到了后来,欧洲和奥斯曼已经不再是你死我活的敌人。启蒙时代的思想家伏尔泰和孟德斯鸠都开始了“重思东方,重思伊斯兰”的思想运动,奥地利人对于东方从仇恨,轻蔑到学习,完成了一个过程。奥斯曼帝国也在克里米亚战争后,成为了欧洲列强的一个可靠朋友,和奥地利帝国(神圣罗马已经被拿破仑灭亡)已不再敌对。在奥地利吞并匈牙利,波斯尼亚等地后,哈布斯堡的殖民主义者也不再像几百年那样暴力对抗一切信仰不同者,而是用更加“公正”的方式对待殖民地的民族。最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里这两个帝国甚至站在一条战壕里战斗,也正是这次战争将两个帝国打得粉碎,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一战后,奥地利失去了自己的殖民地,失去了自己的港口,从而失去了一切扩张领土的可能性,最后变成了今天的中立国。独立出来的希腊、塞尔维亚等国家也因为仍然面对着更多新兴的民族,同样失去了扩张的机会。至于土耳其,则在凯末尔的领导下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现代化国家,虽然它失去了自己的非洲领土,但是还守卫着亚洲和欧洲、黑海和地中海的十字路口,所以它仍然有无限的可能。
两个帝国灭亡后,更多来自中东的人来到欧洲工作生活,他们并未被视作欧洲人,但欧洲人也不把他们视为敌人。但是到了近二三十年,欧洲人又陷入了某种迷思中,维也纳之战也突然从史书中复活。这次战争再一次变成西方对东方,欧洲对亚洲,基督教对伊斯兰教的二元对战的暗喻。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将这次战争视为自己主张的新论点,甚至是某种“新欧洲争夺战”的证据。欧盟和土耳其围绕身份问题的矛盾,似乎也和它有关系。
现在让我们回到电影本身来。总体来说,这部电影的剧情节奏不佳,故事太过唯心,特效看起来就像是本世纪初那些DX9的电子游戏一样,剧情也和历史有很大差距,服化道比起同样是非写实的《天国王朝》也差的老远。但是片头我们却看到了一句话“今日之错误,源于无视昨日——马可·布洛赫”,所以,这部电影讲述的到底是哪一段历史?一段不发生在9月12日,而是在9月11日的战斗?还是一场由一位神父领导的“诸神之战”?
也许,这部电影就是在反映时事。故事的每一个角色都和现实人物对应——
如果这么理解,那么这电影的主题未免过于低俗无知了。
我宁可认为这是意大利人对同年的土耳其电影《君堡1453》的回应(我没看过这电影,所以就不了评论了)。即使如此,维也纳战争的电影也不是我最想看到的,如果非要排个序,我希望先看有关贝尔格莱德之战或者罗德岛围攻的电影,游戏也可以,至于漫画,我不确定有没有欧漫画过这些故事。贝尔格莱德的匈牙利骑士,和罗德岛的医院骑士,面对奥斯曼帝国的战斗不是更有那味道嘛?
评论区
共 9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