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若要聊起电影配乐,总有一部电影能让你想起来就毛孔战栗,一下子将你拉回到当时的情境之中。
《末代皇帝》由意大利电影大师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1987年由中外合资拍摄,讲述了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宣统帝)的一生。
它不仅是电影中的一部史诗巨作,直至今日,它留下的影响和重大价值都不可磨灭。
《末代皇帝》是第一部得到中国政府许可进入故宫拍摄的剧情片,更是唯一能进到太和殿内部取景拍摄的电影,也是1949年以来第一部得到中国政府全力支持的西方电影。
当时经过2年的交涉,剧组才拿到进入故宫拍摄的许可权。为拍摄这部影片,启用了将近2万名临时演员,高达9000套的服装,时任中国文化部副部长的英若成还在片中饰演了抚顺战犯管理所所长。
甚至连当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华,都因为剧组有拍摄的优先权,而没有机会去参观故宫。
饰演皇后婉容的陈冲说:“那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在一个没有游客的故宫里,能听到自己咚咚的脚步声踏在石板上。”
影片在1987年上映后,次年(1988年)就在第60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一举包揽九项大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美工、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效以及最佳原创音乐。
至此,《末代皇帝》创下奥斯卡9项提名,9项全中的得奖记录。
《末代皇帝》无论从美学、服装、摄影、灯光等等各个方面来说都出类拔萃,真要细说起来恐怕上万字都说不完,所以这次就挑其中的一个方面来说。
看完电影的那几天,我的耳机里一直在循环《末代皇帝》的原声专辑,听的越多越不由地为里面精彩的配乐而折服赞叹。
负责为影片作曲的音乐家有三人:英国的大卫·伯恩(Dadid Byrne)、日本的坂本龙一(Ryuichi Sakamoto)、中国的苏聪。
这三个国籍、出身、教育背景、音乐风格都截然不同的人,却共同为《末代皇帝》创作了优秀的音乐,让整个影片更加完整。
关于影片配乐的创作过程,坂本龙一就深有体会,这次配乐让他的事业达到巅峰,也奠定了了他在电影配乐上的国际地位,他曾对《末代皇帝》的配乐过程有过清晰的叙述。《末代皇帝:电影原声带》里有18首曲子,其中9首都出自坂本龙一之手。
而最开始坂本龙一本来是去当演员的,他在投入拍摄工作一段时期后,贝托鲁奇才提出要让他配乐。
坂本龙一最初对这件事也没有把握,于是去询问导演贝托鲁奇想要什么样的音乐。
电影的舞台虽然是在中国,不过这是一部欧洲电影,故事的时间虽然是从二次大战前开始,一直到战争期间,但这仍是一部现代电影。我要你做出呈现这种感觉的配乐。
此前对中国乐器并不了解的坂本龙一,仅仅用两周时间就创作了四十四首配乐。他极其重视这次的配乐工作,在创作期间,他狂买二胡和琵琶的碟片反复去听,不断揣摩影片中的每一个细节,绝对称得上是呕心沥血。
说起那时的场景,他回忆到,当第一次让意大利工作人员听一段配乐时,所有人相互拥抱,口中喊着“bellissimo(太美了)”,高兴得简直要跳起舞。
“我吓了一跳,不过那一瞬间,所有人融为一体的感觉,我永远无法忘记。”
但即便是这样,当坂本龙一第一次看完《末代皇帝》的试映之后,还是被气的差点说不出话。他创作的四十四首配乐只被采用了一小段,还都被进行了大幅度修改。面对七零八落的配乐,坂本龙一的心里过不去这个坎儿,甚至连之后的试映会都很少再参加。他也没有想到,这竟然会让他捧回一座奥斯卡小金人。
不止是版本龙一,这三位作曲家都为《末代皇帝》付出了很大的心血,那我就挑其中几首最主要的来聊聊吧。
这首曲子出现在电影开头,由大卫·伯恩创作。作为一位西方作曲家,大卫·伯恩在这段音乐里也把自己对于中国对于故宫的理解放到了中西交融的音乐里。
《Main Title Theme》以传统中国鼓点开场,鼓点清脆稳重,再掺入沙沙的摩擦声,伴随着一声锣响,打击乐更加欢快,整个氛围一下子活泼起来。这时的打击乐是用马林巴完成的,马林巴是印第安人的乐器,声音如行云流水一般流畅明快。
如果说最开始的传统鼓点是带我们缓缓推开紫禁城宏伟的大门的话,那马林巴撞击出的化学反反应则是让我们穿梭于宫殿的红墙绿瓦之间,感受着这高墙之后的繁荣和忙碌。
紧接着是悠扬连绵的小提琴演奏,虽然和马林巴一样是愉悦的节奏,但却起到了中和的作用。
小提琴的出现在欢快中压了一层庄重的气场,富有张力,将宫殿的富丽堂皇表现出来,宫廷韵味浓厚,正带我们缓缓揭开紫禁城华丽外表的背后,那层不为人知的神秘面纱。不仅如此,这段配乐还加入了琵琶,几种音色叠加在一起,有条不紊,流淌出带有东方特色的贵气,仿佛要把皇城里的一幕幕生活景象都呈现在我们眼前。
《Main Title Theme》,拉开了《末代皇帝》的序幕。
另外,在溥仪与7年未见的亲生母亲和亲弟弟溥杰相见时,也用了这首音乐。那时的溥仪年纪尚幼,但也明白了自己是九五至尊,他享受着皇帝应有的伺候和荣华富贵,简单的世界里还未曾领略过世事的残酷。
将《Main Title Theme》放在这里刚刚好,此时所有的一切都还像音乐里表达的那样端庄和舒适。
“Open the door”这句话在片中出现了三次,贯穿于溥仪的各个时期。
在“Open the door”这句话第一次出现时,这首《Open the Door》也出现了。
《末代皇帝》用闪回的手法表现了溥仪的一生。影片开头,是1950年溥仪在中苏边境被捕后,他身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将自己关在洗手间里想要自杀,当鲜红的血液扩散开时,管理所所长发现了异样。
所长敲着门一遍又一遍地大喊着“Open the door”,溥仪看向镜子里的自己,一下子闪回到1908年的北平,这首《Open the Door》随之响起.
那个寒冷的冬夜,一座红漆大门缓缓打开,侍卫们奉慈禧旨意走进王府大门,带走了年仅3岁的溥仪,接他入宫登基。
《Open the Door》开始先用低沉的管弦乐做铺垫,接着一下琵琶声起,管弦乐的旋律由低沉转入高昂,紧凑的旋律层层递进,给人一种强烈的压迫感,连神经都紧绷起来。但在音乐后段加入的二胡,又让其中飘荡着一种耐人寻味的凄凉,蒙上一层悲情色彩。
而且这首歌的歌名也寓意深刻,因为“门”是本片中的一个重要意象。
后面两次“Open the door”,都出自溥仪之口。
第一次,是溥仪亲生生母去世,他一路骑着庄士敦送他的自行车,想要出去探望母亲弟弟,却扔在宫门被拦了下来。这一次,他通过宫外看见了外面的世界,那种与宫内大相径庭的热闹与繁华令人向往,他却止步于离宫门只有几米远的地方,侍卫关上门的那一刻,连他的自由也一并关在了宫门之中。
溥仪愤怒至极,一遍遍向守门侍卫重复着“Open the door”,换来的只是他们的低头不语,一怒之下溥仪把自己偷养的宠物小白鼠摔死在了门上。
第二次,这时的溥仪在伪满洲国的支持下成了傀儡皇帝,他的妻子婉容与司机私通怀上身孕,即便如此溥仪还是同意把孩子生下来。
而日本人为了控制他,在孩子出生后就将孩子杀死,并把婉容送走。溥仪看到婉容被送走,狂奔追至大门,门又被士兵紧紧关上。
这次,溥仪只颤抖地说了一句“Open the door”,就转身离去。
成年的他再也没有年少气盛的心性,他明白所有的抗争都只是徒劳,无论是在宫内还是宫内,这座“门”永远都不可能打开。一声“Open the door”包含了压抑、愤怒、心痛、无助,他明白开门的权力永远都不在自己手上。
他向往亲情爱情,却一次次被门阻断在外,这是溥仪和自由之间的一道门,也是旧世界通往新时代的一道门。
“Armo”就是“阿嬷”,作为溥仪的奶妈,她是电影里极为重要的女性角色。
溥仪自幼与生母分离,他渴望母爱,对陪伴他长大的阿嬷极度依恋,因为在长大以后还迟迟不能断奶,通过吃奶来寻求抚慰。当阿嬷被强制送走时,溥仪一边寻找一边呼喊着“阿嬷,阿嬷”,这时的背景音乐就是《Where is Armo》。
这首歌坂本龙一依旧用了管弦乐来铺陈,还加入了二胡、古筝、琵琶,将无法控制命运的无助和阿嬷离去的伤感刻画的淋漓尽致,渲染了沉重的离别氛围。
而在此之前,溥仪刚与溥杰发生冲突,明白自己已经不是拥有天下的皇帝了。
“我还是皇上吗?”
“在皇宫里皇上依旧是皇上,可在外面不是了,如今外面是中华民国了”
在幼小的溥仪刚刚开始意识到这个皇上是徒有其表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Where is Armo”,寻找阿嬷实则也是寻找心灵的庇护所,而此时阿嬷的离开无疑让溥仪彻底在心理上陷入了孤独无依的境地。
阿嬷是溥仪在冰冷的皇宫中最温暖的港湾,也是美好的化身,所以提起奶妈溥仪才会有那句“She is my butterfly.”
04.《 Rain(I Want a Divorce)》
这首也是《末代皇帝》中非常出名的一段配乐,出现在文绣向溥仪提出离婚的戏份中。影片中,这段配乐与剧情平行相行,将情绪烘托至一个高点。
整首音乐由三个声部构成,前奏是一段细腻的铺垫,感觉一切正在默默酝酿。
文绣受到了新思想的感染,不愿意处在二女同侍一夫的关系中,于是在车上提出离婚,遭拒以后车子仍在慢慢行驶。此时《Rain(I want divorce)》响起,文绣的念头也随前奏一样即将破土而出,她终于再次鼓起勇气向溥仪大喊:“I want divorce(我要离婚)”。
此时这段配乐进行到24秒,磅礴的管弦乐一下子喷涌而出,片中是文绣跑出公馆冲进雨里的画面,她拿着伞走了几步,便又在瓢泼大雨里抛开雨伞,释放一般地喊道“I do not need it!”
文绣主动冲破封建桎梏、打破枷锁,她选择了自己的命运,在漫天大雨里冲向了自由。当中小提琴的堆叠也让情绪越发高涨。这段配乐不再那么传统,也不再局限于恢弘与悲情,而是片中少有的洒脱畅快,更多地展现了一种不甘与抗争的情绪。
《Lunch》的配乐是苏聪,他自荐为《末代皇帝》配乐,是三位配乐师中唯一的中国人,创作的音乐也极具中国特色。
《Lunch》是他在影片当中唯一一首配乐,但除此之外,他也参与了许多片中配乐的民乐部分的编配。
《Lunch》用民乐来进行表现,开头的巴乌的声音带来一丝萧条的冷寂,在偌大的空间中回荡。轻淡的打击乐,再加上古筝、琵琶、扬琴等中国乐器,让心里的幽怨孤独飘散开来,却又不是特别浓重,慢慢打开了许多思绪。
这段配乐是午餐乐,用在溥仪与庄世敦进餐的片段,来自英国的教师庄世顿让溥仪接收到了大量的西方文化,成为他的启蒙者。
午餐时间虽然看起来很日常,是那么悠闲恬淡,但孤冷微妙的音调却也在暗暗衬托着溥仪的皇位只是一席空壳,他看似拥有一切,却也什么都没有拥有。
《The Last Emperor》这首配乐是《末代皇帝》的点题之作,贯穿影片,出现了不止一次。
其中一次出现是1924年国民革命军进入北京,溥仪被赶出皇宫,这也是溥仪第一次离开紫禁城,他在城门外驻足了一下,丝毫感受不到逃离皇宫的欣喜。
就如溥仪所说,“原来总想逃离这个地方,现在还有点不舍得。”
他心里明白,出了这个城墙,外面还有更高的城墙,小时候以为出了紫禁城就是获得自由,而现在历经世事才明白,外面的禁锢只会更大。而他的命运也如音乐表现的感觉一样,飘零不定,连家都不再有,不知该去往何处。
当然,《The Last Emperor》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出现,是在影片结尾。
“你是谁?”
“我是中国最后一个皇帝。”
“用什么证明?”
多年以后,溥仪以一个普通游客的身份来到故宫,遇见了看门人的儿子,当他转过身颤巍巍地走向殿中龙椅时,《The Last Emperor》响起。
他再次坐上龙椅,招呼小孩儿过来,拿出50年前藏在椅下的蝈蝈笼子递给小孩儿,当小孩儿再一转头,溥仪早已不见踪影,只剩下空荡荡的皇位,一直蝈蝈从笼子里爬了出来。
此时的溥仪,经历了登基为帝、被赶出紫禁城、移居天津、成为伪满洲国傀儡皇帝,又流落苏联、经历十年牢狱、获得特赦,当他再次看到龙椅,脸上的笑容却如孩童一般纯真美好。他不是没想过改变,他也曾想改革朝政,也在接受西方思想,戴眼镜剪辫子学外语,但在时代面前,所谓的九五至尊也显得那么无力。
他从未有过真正的自由,所念的事都追不了,所爱的人都留不住。但在最后一刻,蝈蝈象征着溥仪自己,终于从笼里爬了出来,溥仪亲手打开了蝈蝈笼子,也终于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影片在《The Last Emperor》的音乐声中落幕,溥仪的一生,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电影用将近三个小时的鸿篇巨制来描绘这位悲剧人物,音乐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它用了中国的历史题材,但它更多是一部富有意大利文艺特色的、贝托鲁奇式电影。也许溥仪在历史上是一个极其复杂甚至负面的人物,但单就《末代皇帝》这部电影而言,它更多的是让我看到了在时代矛盾的裹挟下的抗争和无力,那是一个人毕生孤寂落入凡尘的悲情史诗。
“从皇帝到平民,从困兽到凡人。”很多人提及溥仪的一生都用这句话来概括,现在想来,哪有什么万人之上的皇帝,到头来不过是一个淹没在历史洪流中的小人物罢了。
评论区
共 37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