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l, that’s me, was the guns.——Geof Darrow
本文漫画出现的人物均为虚构,与真实事件无关。不赞崇暴力、以任何方式伤害生命之物。
或许游戏、漫画和影视等,只是通过虚拟这种极端行为的方式来释放人的一些动物性,将暴力转化为另一种暴力,无害的“暴力”。但人能抛弃那些被世俗认为是缺点的天性吗?大概只有人才会想这些吧。
有别于一页的文字,其逻辑与内容必须一个字跟着一个走;阅读图像,可以既整体又专著于细节,相辅相成。
然而在肉眼这两个60°视锥里,一次只能集中约15%区域;不过多亏于人类对知识的天生热爱,人们一边在看一边在学习,视线四处扫动,从中获得辨认的快感,从构型中辨认出熟悉世界(即使被加工成另一种风味)。
图片来源于p88-89'《LEAD POISOING》,由黑马漫画公司出版,收录了Geof Darrow众多的铅笔稿, 虽然不是市面上作品的最终呈现形式,但,这才是精华所在。
Geofrey “Geof” Darrow ,1955年出生于爱荷华州锡特拉皮兹市,在Hanna-Barbera作为一名角色设计师开始了职业生涯。
之后在法国遇见了Jean Giraud——也就是被人熟知为墨比斯(Mœbius)的漫画大师。
在墨比斯周围的艺术家中,Geof是被视为兄弟一般的关系。他们持有同样的信念:我们必须追随自己的道路,以及在自身中寻找一个抛弃自满的灵感;这是迫使一个人在苍白的纸上作画的必要的力量。
良师益友,Geof与墨比斯的会面促成了一次合作:《The City of Fire》,8幅与阿扎克 (Arzach )背景相同的巨型版画。 这幅由Geof作画铅笔稿、墨比斯勾线和上色的作品,描绘了一个艺术家工作室和科学家实验室的混杂体,没错,视觉赛博朋克。
墨比斯漫画《TheLongTomorrow》(1976)
大友克洋漫画《阿基拉》(1982连载)
雷德利·斯科特导演的《银翼杀手》(1982)
这微小结构的密度,已经有Geof的影子了,但你第一眼看上去,绝对会说:哦,这是墨比斯。
过去的艺术可谓在于创新,艺术品想要进入收藏家、博物馆,必定要与他们口袋中已有的藏品不同;单纯的模仿只会被是为媚俗。讽刺的是,艺术家们为反抗哪些主流做的作品,却一次又一次的被收入权威中,成为主流。
创新是建立在前人基础上的,Geof Darrow不会墨守成规。
如果说阿扎克是纯粹的墨比斯,那么对于Geof,他自己的漫画角色又是谁呢?
Geof,随后通过墨比斯认识了 弗兰克·米勒 (Frank Miller),两人合作创作出了令Geof名声大燥的《Hard Boiled》(硬汉),弗兰克·米勒也收获了1991年 Eisner 最佳编剧奖。
故事发生在Carl Seltz身上,他作为一名保险调查员,同时发现自己也是一名的半机械人的收税员兼杀手,碰巧还是一个被奴役的机器人种族最后的希望。
故事听起来就很荒(cao)诞了,越虚拟、越不可能,最后就会越对现实充满讽刺。
据说看这漫画的人都会有三种反应:“哇”、 “卧槽”、然后、“额……”我想,那是因为Geof用他的超详实(ultra-detailed)绘法讲故事,将你想到的想不到的成人内容注入了赛博朋克。
想象一下将这本20.32cmx30.48cm的漫画,翻开到这两对页的时,那种重未见过、迎面而来混乱,但又立马去惊叹于那些精美的结构:子弹、罐头、手枪、酒瓶、扳手、避孕套、轴承、铰链——你甚至开始观察汽车的组成,那是发动机还是变速器?我好像看出它的悬架系统形式了……各式各样快死的人,似乎左下角被车压住的那个男子,我能感受到他的无助……
把所有东西都表现出来,就像一场交响乐,无数的音符交织,带来的却是另一种和谐。
诚然透视(Perspective)是穿织起存在这个方形画面空间里物体的看不见的线。人眼视觉成像规律,即透视,决定了画面的人物、建筑、汽车、地面罐头之间的关系,一旦你定好画面观者视点的三维位置,历经几百年淬炼的透视法就起作用了,它能帮你计算出在二维画面中地上那个罐头的结构, 被人眼自动认为合理的结构。这是让画面中众多元素和谐并存的关键。
不过你有在超市拍过照片吗?那种琳琅满目的商品、肩挨着肩的人们,似乎照片里密度也和Geof的画作差不多,甚至透视还更为准确。但你会觉得这张照片很有意思吗?
大概取决于叙事的可能,或者说是——灵魂。人们更喜欢听故事,而不是直接灌输背后那些存在的道理。
Geof Darrow对凡俗之物的重新构建,赋予他们新的意义。在他笔下,画面每个地方都在讲故事。看看那个穿着西装夹克抠鼻子推车的男子,看看那些比人还大的啤酒罐和卷心菜,它们一定有点什么要说。别忘了Geof是个角色设计师。(上图)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再版的《Hard Boiled》上色是由Dave Stewart完成的,鲜明的色彩,似乎未来又充满了美好的希望。
美好是泡沫,反差是他们最善长的事:用阳光般温暖的配色描绘血腥画面,用优美包裹罪恶来铸造假象。
《Hard Boiled》还有相当的性内容,从孩子们眼观来看,成人世界就是那么无聊吧。
还记得上面那张聚餐照吗,实际上他们之间都有过合作,但除了漫画外, Geof Darrow最广为人知的是他为沃卓斯基姐妹(The Wachowskis)的《黑客帝国》( The Matrix )做的概念设计了。
有时候你会真的觉得Geof是从另一个世界跑过来的,他的脑袋根本不属于地球。
终于,时间来到纯粹的Geof Darrow——《少林牛仔》(The Shaolin Cowboy)
这先谈谈我对抽象与写实风格的一些看法,它们只是程度不同的模拟,再具象的画与真实事物对比也是抽象的,不自然的,隔着相当一段距离。它们同样都是一段代码,对于人眼来说,解码效率不同罢了。
写实风格对视觉成像规律的研究,也就是透视技法的运用,光影的推敲,更容易让观者大脑受骗,漫画家其实是一位骗术师。
而抽象风格得益于人们视觉经验的积累,两个圈加一横就能想象出一张人脸,一张淡漠的脸;偏向于文字符号,更多的暗示在起作用。
而且大脑处理视觉信息的方式也相当模糊,常常会自我欺骗,用记忆混淆,我们总是懒惰地把这个世界作为想当然的东西看。所以即使不完全符合视觉规律也没关系,大脑会自动矫正。
在漫画中,用“Ligne Claire”(清晰线条)来形容Geof这种风格。在这种序贯艺术(Sequential art)中,比利时画家埃尔热(Hergé)是清晰线条风格创始人和大师,他的代表作是漫画《丁丁历险记》(1929-1976)。
它所呈现的起稿技巧和构图的挑战令人望而生畏,它揭露艺术家的方式是无情的。艺术家在缺乏文体标记或大面积纯黑色的情况下,很难隐藏技术和叙事设计缺陷。
而Geof Darrow是一个真正的例外,因为他的作品以我们所处时代相呼应的方式去应用了清线风格,抛弃了现代简约的信条,强调平庸的光芒,“神圣”的平庸。
梦之广阔,俗世之狭迫,我们能看到他为脱离之所作的努力。
《少林牛仔》漫画首次出版于2004年,在《黑客帝国》尚未完工前就开始构思了。
故事讲述的是一位不知名的前少林僧侣。和一头名叫Lord Evelyn Dunkirk Winniferd Esq的会说话的骡子在这片土地上漫步在被“要求”离开少林寺之后,他头上就有了一笔悬赏(令只狼都笑开花的赏金),很多人都急于收缴。
不幸的是,鉴于少林牛仔的武功,这,将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少林牛仔》是一个不确定的时间的背景(正如第一期所指的,“后天和一周前的明天”),它以极其细节的作画和同等暴力与荒谬的动作场景为特色。
Geof虽然漫画分格略有些所谓的死板,但他的运镜相当电影化,直呼过瘾。
这种漫画中利用同一人物的百变造型来显示时间变化,很有意思。
不得不说 Geof是相当热爱日本武士文化和中国武侠的,比如下面的点穴止血,直呼内行。
然而真正动容的是Geof的艺术展现了对现代环境的深刻敏感,以及它们变得多么复杂。他的作品的视觉品质承认了现代生活无的情本质和对感官刺激的轮番轰炸。
我想他太爱这个现代城市了,以至于城市每个角落都塞满了意义,都是隐喻。
然而这个憨憨胖胖厚实的大叔和尚,在你想到想不到的任何地方、用奇奇怪怪的武器、用奇奇怪怪的方式战斗。我想这不是无谓的杀戮,而是为了逃避追杀时,贯彻他心中那一点正义。
有智思考的邪恶来战胜单纯的兽性邪恶…在精神的狂人中始终向上拉伸!
或许不是我想的这样,单纯就是Geof自己说的,让事情变得有趣一点罢了。
在巨大蜥蜴肚子里用绑着电锯的少林棍和鲨鱼搏斗 ,类似的异想天开还很多,故事也很多,那份精彩只能自己在漫画中慢慢体验了。
这场残暴的欢愉,终将以残暴结束。
Geof Darrow漫画作品现均由黑马漫画公司(Dark Horse Comics)出版,鉴于已出版漫画书籍很多已绝版,二手市场高昂的价格,建议购买电子版本,无中文。(物美价廉,感谢这个时代)
如果你很喜欢Geof Darrow的艺术,《LEAD POISONING》这本同样由黑马出版的画集是不二之选,可以在市面上以实惠的价格买到。
主要是Geof Darrow粉丝们的Tumblr博客,Abraham Riesman对Geof的采访内容,Shanth Enjeti对Geof作品的一些分析,wiki百科等等。此外,还有一些贡布里希对图像的思考,以及胡戈·弗里德里希对浪漫主义的看法。感谢他们所作的研究!
很高兴在这里分享我喜欢的一个画家Geof Darrow,唠唠叨叨,水平有限,难免有疏忽之处,或者观点偏狭,望海涵,同时也欢迎讨论分享你的观点。
评论区
共 26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