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学校的选修课中我选择了社会网络思潮与媒介素养这一课程。
我们看到很多闹剧正发生在网络上,搅动一场又一场赛博风暴。我们看到谣言借助网络更加疯狂传播,辟谣的微弱话语显得多么无力。我们看到一个又一个的事实变成一个又一个的反转。
我们也看到网络让不可能的援救变成现实,互不相识的人们加油鼓劲。也看到“天涯若比邻"切切实实发生在身边。
白与黑硬生生地拼接成整个网络。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我们能不能在浪潮席卷中独善其身,我们又能做些什么?抱着这样的疑问,我选择了这门课程。
课程要求每个组选择一个内容做出一个PPT并演讲。但只有九个人选了这门课,再加上疫情造成的线上教学,最终变成每个人单独做PPT再自己线上解说。而我选的内容就是互联网时代下的拟态环境。现在回想起来,PPT有诸多不完善之处,限于时间关系很多东西也讲的不甚清楚。所以一直有些遗憾。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契机。
我想引导大家客观看待整个网络环境,包括它的好与坏。这会是一篇粗糙的概括类文章,如果能抛砖引玉,那更是再好不过。我不想引用任何当前或不久前的事件,描述未尘埃落定的事不可避免会带入自己的视角、情绪,我不愿这样做。
由于我本人所学习的专业和传媒八竿子打不着,我对拟态环境的学习也只限于网络上自己的搜索,基于自己的思考,并没有经过长期系统的学习;拟态环境又是一个拥有丰富内涵的议题。故所进行的阐述也仅仅止于对现有信息的总结这一层级,谈不上任何“研究”、“发现”与“拓展”。笔者的文笔也实在有限。如若阅读过程中发现有任何错误、古怪或令人不适之处,还请多多包容。也欢迎在评论区写下自己的意见和思考。
如上文所言,“互联网时代下的拟态环境”拥有丰富的内涵,泛泛而谈容易令人摸不着头脑,全摊开了说对我而言也过于困难。寻找一个行之有效的介绍方式尤为重要。
在我们对事物进行分析时,一个很简单,很常见的方法就是:“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
当然这跟哲学毫无关系,仅仅只是为了方便大家阅读,同时在开头给出一个大致的流程。
我并未查找到"拟态"这个词在中文中的出处,因此“拟态”本身应该是舶来品。换句话说,从词的源头寻找涵义或许会更为准确。
“拟态环境”的英文是“pseudo-environment”,“pseudo”本身也来自其他语言。有“虚假”,“模仿”之意。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拟态环境”应该代表“虚假的,模仿的环境”。那么它为何是虚假的,又模仿了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回到“拟态环境”的起源似乎是个好方法。
“pseudo-environment”,即拟态环境首先由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PUBLIC OPINION)中提出。
1914年,在大洋的某个岛屿上住着一些英国人、法国人和德国人。岛上不通电报,只有一艘英国邮轮每六十天会在岛上停留一次,带来最新的消息。到了九月,此时邮轮尚未到来,岛上的居民仍在谈论不久前报纸上报道的关于即将审判凯劳克斯夫人枪击加斯顿·卡尔默特的事。
九月的中旬的一天,邮轮终于到来。于是所有岛民都抱着急切的心情涌向码头,想听听船长说出审判的结果。这时,他们才了解到:英国和法国结为协约国共同与德国作战,而这已持续了六个星期之久。
在这六个奇怪的星期里,岛民们仍像朋友般生活,却不知他们早已成为彼此的敌人。
也许你看到这已经隐隐约约了解到“拟态环境”的涵义。如果你仍是一头雾水,别担心,在下文中李普曼对此有更为直接,详细的解释:
由于真正的环境总起来说太大、太复杂,变化得太快,难于直接去了解它。我们没有条件去对付那么多难以捉摸、那么多的种类、那么多的变换的综合体。然而我们必须在那种环境中行动,我们必须先把它设想为一个较简单的模式,我们才能掌握它。
人们构建的伪环境是主观的、有偏见的、是必然被删减的世界心理形象,在某种程度上,每个人的伪环境都是虚构的。
这里描述了一个我们认知世界的过程。也就是所见一定不为实。如下图:
但在上文的故事中,岛民的“拟态环境”中,三国相安无事,大家和平共处。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根据他们过往的经历,以及得到的信息构建而来。他们认为自己的“拟态环境”就是真实世界。
上图只是一个极端理想化的情况:即你看到了整个真实世界,然而现实中这是根本不可能的。现代社会如此复杂,人们不可能也不需要掌握全部信息。人们接受到的信息一是来源于自己的五感切身去感受,二是来源于二次信息,即是他人传达给我们的信息,“他人”的信息是“他人拟态环境”的一部分,必然不会是完全真实的。
现在我们可以来解答上文中提到的问题:“虚假”和“模仿”的含义。
“虚假”代表“拟态环境”是经过了重重选择再被构建出来的,是不真实的。“模仿”是指“拟态环境”对现实的模仿,但又并不是现实的镜像。故“拟态环境”也被称为“似而非环境”。
而在现代社会中,“他人”并不仅仅是“人”。事实上,“他人”更多时候指代的是“新闻供给机构”。这其实很容易理解,我们获取的绝大部分二次信息都来自各种新闻机构。
而在二十世纪,报纸几乎代表了整个新闻机构。写作,发表,印刷,出版,购买,阅读。读者能做的仅仅只是阅读,人们大部分时候是在被动的接受信息。人们获取到信息会构建出属于自己的”拟态环境“,但请注意:二十世纪不是互联网时代,可没有发帖功能。个人构建出自己的”伪环境“但并没有途径将自己的信息传达出去。
正因如此,李普曼在介绍拟态环境时引用了柏拉图的“洞穴理论”观点。在柏拉图看来洞穴人是无自主能力的,缺乏主观能动性。
也就是说,人们在被动接受“他人的拟态环境”,又因为“他人”中“新闻供给机构”占了绝大一部分。实际上也就相当于“新闻供给机构”垄断了“公共拟态环境”的构建,而“个人拟态环境”由于发声渠道几乎没有则变得无关紧要。这下我们又可以得出一张更规范的示意图了。
由于“个人拟态环境”无关紧要,“公共拟态环境”自然而然不再需要“公共”二字。
拟态环境是指传播媒介通过对现实世界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所以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
沃尔特.李普曼 —— 维基百科
《Public Opinion》 —— 沃尔特.李普曼
pseudo —— etymonline
pseudo-environment —— 维基百科
拟态环境 —— 百度百科
第一部分到此结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谢谢观看。
我本人也诚惶诚恐,害怕自己理解错误。望读者们多多指教。
接下来准备介绍“互联网时代下的拟态环境”,虽然只是多了个前缀,但是一旦一个东西和互联网扯上关系,就会变得复杂许多。
评论区
共 22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