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军事理论家A.A.斯韦钦在1926年出版的《战略》一书中曾指出:“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战争准备,是任何国家军事战略必不可少的基础。”考虑到苏联诞生不久却拥有广袤的领土,通讯基础设施,技术实力和工业不但和西方整体有较大差距,就是和德国单独对比也有着不小差距,因此,斯韦钦确信苏联必须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同时让“国家的后方为前方服务”。
苏联20年代的严峻形势促使斯韦钦提出了前方后方实施平战结合的重要性,以及摒弃了苏联军队中普遍存在的大打歼灭战的思想,提出并确立了 “把歼灭和消耗理解为武装斗争同时并存的两个因素,是错误的” 这一重要论述,充分发挥了苏联的优势避免了劣势。
斯韦钦认为,苏联当时薄弱的工业和信息通讯手段,拥有的只是一个“农民后方”,而这样一个后方是不足以支撑苏联同任何一个拥有更先进的西方列强国家进行一场大规模战争。因此斯韦钦提出了一套特殊的办法。苏联在和平时期必须施行前后方的统一,在和平时期就指定好行之有效的动员计划尤其是经济计划,并在战争中实施消耗战略而非歼灭战略。虽然这样无法快速取得胜利,但是能避免正面和敌人成熟的战争机器对抗而发生惨败,充分利用苏联广袤的领土和人力优势。
然而这一理论遭到了其他军事理论家的批判,认为和敌人打消耗战略而不敢歼灭是软弱的体现,对其本人和《战略》一书的批判调门也越来越高,甚至因为他沙俄军官的出身而攻击他为伪装成苏联人的阶级敌人,说他参加了反革命保皇派组织。
然而斯韦钦的消耗战略最早其实是由伏龙芝提出,伏龙芝在1924年出版的《未来战争的前线与后方》中提出: “当装备优良的敌对双方发生冲突时,一次突击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战争将是一场长期的、残酷的竞赛,交战双方的全部经济和政治基础都要在这一场竞赛中受到考验。用战略的字眼来说,这就是闪电式的、实施决定性突击的战略变成了消耗战略。”但伏龙芝死后,斯韦钦和消耗战略失去了强有力的支持者,伏龙芝确定的“持久作战”的战略方针,就变成了后来的“速决歼灭战略”。
其中歼灭战略的主要支持者就是当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苏联军事战略家图哈切夫斯基。他们认为”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军事化,就能为进行现代的机械化战争提供手段“。这一思想后来占据了上风,斯韦钦本人虽被平反,但于1938年逝世,且其著作和思想都被人遗忘直到1980年代才被人重新发现。然而图哈切夫斯基的理论也随着1937年他的殒命而被抛弃。这导致战争爆发前的几年时间中,苏联军队的战略指导思想是处于空白状态。
1938年11月,红军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制订了新的战略展开计划,并得到了军事委员会的批准。新计划中认为德国和意大利是潜在的最可能的敌人也是最危险的。并且有可能得到日本的帮助。因此苏联未来将会面临的是一场两线战争,主战场在西部,敌对国家可能是德国、意大利、波兰,还有可能会有罗马尼亚、芬兰和波罗的海国家,加上东线日本,面对的敌人总数约为200个步兵师、8000辆坦克6000架飞机和15个骑兵师。但是也指出德国近期不会对苏联采取行动,一是德国目前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二是不具备国际政治条件。
由于在当时的国境线上普里皮亚季沼泽位于正中央,因此德军不可能在中央突破,那么就需要考虑德军到底会从北面还是南面进攻。沙波什尼科夫认为列宁格勒方向会是德军的进攻重点,因为这个方向较容易获得芬兰等国的支持。因此国防计划中将优先歼灭西线的敌人而列宁格勒方向又是西线战事的重点,普里皮亚季沼泽的另一侧则依靠驻地部队进行防御。东线也将承担防御任务抵挡日本人的进攻,在西线解决后再消东线之敌。
这个1938年的国防计划依然带有旧时代的特征,认为在正式战争爆发前苏联将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动员,并且筑垒地域的工事和部队足以应对至少是拖住敌人的进攻。
而随着苏联国境线移至波兰,新的国境线带来了两个新的问题。首先和俄国和苏联的铁轨轨距和波兰不同,因此一但开始动员后方驶来的军需火车必然需要在此卸货换车才能继续前进,这将大大拖延动员速度和效率。因此苏军在旧苏波边界修建了大量军事仓库。然而仓库要么修建速度太慢,要么就是早已暴露,战争开始之后基本就被德国轰炸机摧毁(德国深入进攻苏联后也遇到了轨距不同导致补给效率降低的问题)。
其次新的边境导致依据38年国防计划修筑的大量工事被弃用而新的边境也需要修筑工事筑垒。那到底是彻底弃用旧国防线回收利用材料用于修筑新国防线还是同时维持两条国防线。苏联人最后选择了优先施工新国防线但也不弃用旧国防线。资金和人力被大量消耗且兵力被分散,最终导致在1941年6月时两条国防线均不在可用状态。
后面我将用一个番外的篇幅简单讲解和对比”大纵深战略“和”闪电战“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可能还会开一个新坑聊聊党卫军。
评论区
共 10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