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线战场时,有一个话题总是被人所津津乐道、甚至会争得面红耳赤,那就是德军的闪电战和苏军的大纵深作战到底谁“更能打”。有人会说德军是输在了天气,输在了道路,输在了元首的干预或者其他的什么原因比如苏联的“人海,坦克海”,但是不能说闪电战就不行。那么这个番外就让我来尽量客观(但也不可避免的会带有一些主观)地从多角度来对比一下这两个理论,也算是抛砖引玉,欢迎大家评论区一起探讨。
首先是相同之处。无论哪种理论,都是在观察和总结以往的战例和技术兵器的发展后总结、构思而来。一般认为这种用装甲力量攥成拳头作为进攻矛头的作战理论都是源自约翰·弗雷德里克·查尔斯·富勒所提出的突破战。《战地1》中大家都参加过的康布雷战役就是富勒的手笔。
这两个理论的虽然一个主张钳形攻势,一个主张全纵深压制。但既然“敌我同源”,所以其实他们的核心也是类似的。大纵深或者叫全纵深作战理论和闪击战理论都是为了打破旧时代的战斗方式,将阵地战转换为运动战。在选定的敌战线适合突击(地形)的薄弱点,以装甲力量为核心,其他技术兵器为辅助,在运动中快速突破选定的敌防御地幅,分割敌人防线并压制住敌人防线后方的关键节点。使得敌人在失去关键纵深节点后丧失战斗能力而不是硬碰硬的全面消灭敌人。也就是法国军事家总结的“瘫痪性战略”。这是他们最大也是最本质的相同之处。
然而大纵深理论和闪击战理论的相似之处也就只有这些,他们的“形”是完全不同的。
首先是理论上。由于德国当时特殊的国际和地缘环境,注定是要两线作战的。于是闪电战在德国有较好的土壤。尤其是波兰之战后,希特勒撤换了大批思想老旧表现不佳的老军官而换上了年富力强、理论思想更先进的年轻军官,又有在苏联秘密军演和西班牙内战的锻炼机会。所以相较于同时期的苏联军事理论,闪电战成型的更早,确实具有划时代意义。而到了1942年之后,由于苏联的宽大纵深和德国渐渐丧失主动权,德国不具备进一步完善闪电战理论的条件。反而是大纵深理论由于苏军一次次大规模反攻而不断得到完善。
在战役的准备阶段,大纵深理论作战无需对战役的发起意图做过多的保密,只需要隐藏主攻方向即可。所以苏军可以无限制的进行空中和敌后侦察,佯攻欺骗等行动。在巴格拉季昂行动前,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就通过佯攻让德军误以为主攻方向是波洛茨克而轻视了真正的主攻方向列佩利。战役开始的第一阶段就是压制敌方的全纵深,要求用炮兵、轰炸机和战斗机等一切手段打击敌人尤其是敌人的炮兵阵地和机场等,称为突击前的火力准备。在漫长和充分的炮火准备后突击部队再伴随着炮火向敌人发起正面进攻,此时的是突击的火力支援。在突破战术地幅后还将有纵深火力护送。因此在主要突击方向上大量集中使用兵力兵器,是保障突破和发展进攻的一项最重要的原则。
而闪击战则非常强调战役发起的突然性,因此闪击战多是需要政治上的欺骗和敌后谍报破坏手段加以配合,在突袭法国和苏联的战争开始前的欺骗尤为成功。德军在闪电战进攻发起前不会有佯攻也不会有大规模的炮火准备,为的就是尽可能缩短敌人的反应时间,但进攻中的支援火力还是有的。这也是两者非常重要的区别。库尔茨克战役德军虽然依然是用的闪电战钳形攻势和坦克突破战术,但由于失去了战役突然性,面对严阵以待的苏军装备了新式装备的德军依然寸步难行甚至在进攻发起前受到了苏军的炮火袭击。
在战斗中,德军是让装甲部队配合步兵突破防线,突破后装甲部队再单独突入敌纵深的铁路机场等交通和指挥节点,这容易造成坦克部队在突破时就损失惨重穿插时进攻疲软,但可以降低突破部队的进攻难度。德军闪电战的钳形攻势是一种向心突击,坦克部队脱离步兵后快速穿插完成合围。让敌人在无法撤退也无法获得增员的情况下被步兵围歼投降。由于突破后步兵会失去坦克的支援等原因,德军中的各式突击炮是作为炮兵配属给步兵部队以便于攻坚。
大纵深的突击理论则是全纵深的打击。苏军坦克主力部队一般不参与突破防线的任务,尽可能的减少装甲部队的损失。在第一梯队突破集群打开敌一线阵地3~20公里(视战役规模而定)左右的战术突破口后,装甲主力部队配合第二梯队从突破口进入,行进间进攻敌二线阵地。完全突破敌阵地后装甲部队进而形成快速集群开始全纵深打击,预备部队、指挥节点、炮兵阵地、机场、油料弹药仓库、交通要道和其他重要目标都是打击目标。快速集群的打击过程就将第一阶段的战术胜利发展为了战略胜利。
我们可以看到,闪电战理论其实是一种战役战术级别的理论,是一种纯粹的突破理论,讲求的是如何快速的通过一次战役,迫使战线突入敌人的大后方,阻断敌人增员和与后方的联系,最终避免陷入总体战和消耗战中。
可以回看德军早期进攻波兰,法国和苏联的行动,都是在6~8周内快速穿插迫使对方投降。但并未真正意义上的歼灭敌方的有生力量。这一招在几乎没有纵深的国家非常管用,但在苏联德国人发现,德国人哪怕包围大量苏军也无法全部吃掉苏军,反而会使德军兵力分散,且苏联上千公里的纵深让苏联人可以得到喘息的机会。这也是闪电战理论和国家总体战略不相称的地方。而闪电战在钳形突击的过程中,部队的侧翼是暴露的。但德国可以凭借战略机动力的优势在敌人迂回进攻部队侧翼之前率先咬住敌人,亦或是在敌人撤退时追上敌人。而面对1943年的苏联这种战略机动力不相上下的对手时,侧翼就不敢暴露,这也是闪电战的短板之一。
大纵深作战理论则是战略战役级别的,大纵深理论分为突破,追击和反突破理论。大纵深理论讲求的是在总体战和消耗战的背景下,进行的一次乃至连续多次的歼灭性战役。另外苏军虽然在战争初期损失了西线前线几乎所有部队,但更多的部队其实是在中部集结动员,这也是在当时总体尚不完善的大纵深理论中的一个已经深入人心的重要理论即梯级部署。
苏军在结束内战后就意识到,苏联幅员辽阔,防守是不可能守得住如此漫长的防线的,必须进攻,以进攻代替防守。1926年特里安达菲洛夫的 《现代集团军战役的性质》 一书中就指出进攻要向敌最大限度的纵深实施坚决的突击。特别是要打击对方的组织体系,使敌方失去有组织的抵抗。连续战役理论也在这时被提出,可以把他看成是大纵深理论的前身。
这个理论要求在一个梯队即将获得战术胜利后,第二梯队应立即投入正面进攻,保证进攻的不中断,而在第二梯队即将获得胜利后,第三梯队应立即投入正面进攻。整个战线就如同楔子一样不断的楔入敌方纵深,打击敌方防线。而炮兵,空降兵和其他技术兵种都应投入战斗,尽一切手段打击地方前线和后方。而本应是准备当做进攻第二、第三梯队的部队却成了苏联守住最后防线的有生力量。反观其他欧洲国家例如法国,把部队部署在比利时前线,德军一但从阿登森林突破则后方几乎无可用之兵。这也算是从一个意想不到的侧面凸现了大纵深作战理论的独到之处。
评论区
共 27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