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萨克幸福无比。
他们疾驰,他们飞奔
男的对女的满怀爱情,
忠实了两个星期,
第三个星期就变了心。
——普希金《哥萨克》
哥萨克骑兵曾是欧洲乃至世界军事史上的传奇:一方面它们曾是作为沙俄帝国的主战兵种横扫整个欧洲,获得“欧洲宪兵”的称号;另一方面,他们独有的精神内核催生出数不胜数的文学作品, 托尔斯泰的《哥萨克》、果戈理的《塔拉斯·布尔巴》、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巴别尔的《骑兵军》。
很多人误以为哥萨克是生活在沙俄境内的一个少数民族,这是不对的,哥萨克更像中世纪的骑士团,是一个纯军事自治团体。而哥萨克从形成到壮大,也是经历了五百多年的发展变化。
“哥萨克”(Козаки)一词出自突厥语,14世纪通过鞑靼人传入罗斯,本义为自由人、勇士,随着历史大环境的变化,这个词指代的含义也发生过多次调整。
1328年,伊凡一世·达尼洛维奇获得了弗拉基米尔大公位,在此之前,他先后两次镇压了诺夫哥罗德的反蒙暴动,因此深得金帐汗国的欢心。继承弗拉基米尔大公位后,伊凡一世掌握了代表金帐汗国在全俄罗斯收取税负的权力。他在收税过程中,大量中饱私囊,基此积攒了巨额财富。这笔钱也成为日后莫斯科公国崛起的基础。、
同年,伊凡一世在莫斯科修建乌斯平斯基大教堂,把作为俄罗斯统一象征的弗拉基米尔主教府也迁至莫斯科。在他的经营下,莫斯科正式成为俄罗斯的政治、宗教中心。
自伊凡一世始,在几位继任者的励精图治之下,莫斯科凭借巨大的经济优势和有利的地理位置,不断兼并、扩张。截至伊凡三世时(1480年)莫斯科大公国彻底摆脱了金帐汗国的统治,成为了一个领土广大的中央集权国。
与东北罗斯崛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南罗斯仍处在长期混乱的时局。1385年,为了对抗条顿骑士团(普鲁士前身),东欧的波兰和占据西罗斯的立陶宛结盟,组成联合体波兰—立陶宛国。然而立陶宛治下的乌克兰长期信奉东正教,而波兰是欧洲最虔诚的天主教国家,波兰、乌克兰的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逐渐激化。
十六世纪,随着金帐汗国的消亡,莫斯科大公国和立陶宛都获得了巨大的地域发展空间。再加上波兰—立陶宛国和莫f斯科大公国奉行农奴制,贵族对下层阶级的压迫格外残酷。两国的农奴及底层平民大量流亡,纷纷逃至莫斯科大公国南部和乌克兰东南部地广人稀的大草原处,即第聂伯河、顿河、伏尔加河沿岸地区,那里土地广袤,人烟稀少,政府行政机构鞭长莫及。逃至此处的人民便被称作是“哥萨克”(自由民)。
最初哥萨克大都靠畜牧业及渔猎为生,农业水平较低,为了抵御南方侵略而来的土耳其人和克里木汗国的鞑靼人,并不断占领更多的土地和资源,哥萨克们自发的组成了哥萨克军事公社。
公社内的一切哥萨克男子,除了神职人员和身体残缺者之外,自十八岁起,必须服兵役。兵役几乎是终身制。1875年后才正式定为二十年。最初三年为预备营,接着十二年战列训练,最后五年后备营。服兵役期间,自备坐骑,自置军服、武器和装备。后来随时代发展,渐渐变成,富裕哥萨克可以通过付钱及帮忙置办装备,雇佣贫穷的哥萨克代替自己服兵役。
十八岁到三十八岁,只要打仗就要上。三十八岁后,如果你还没被打死,那你除了打仗大概也没啥想干的了……
16世纪开始成型的各个哥萨克公社,虽分属莫斯科大公国和波兰—立陶宛国,但奉行的体制基本相同。哥萨克公社完全独立于国家行政体制之外,享有司法、行政和对外关系的自治权。公社土地(耕地、牧场、林场、河流、湖泊)全部归公社所有,根据需求,无偿分给公社内的每个哥萨克使用。不在公社管辖范围内的土地,可以由公社人员私人占有,公社无权干预。
哥萨克公社人员一律平等,尊重个人自由,蔑视出身权威。重大事件需全员大会讨论决定。日常事务由全员大会公选出的行政人员管理,有一定任期,期满换届。战争期间,选举出的军事长官能获得独裁权,但军事危机结束后,军事长官的权力会被没收。
在这种先进理念的加持下,哥萨克开始慢慢成长了东欧战力最强的军事力量。
随着哥萨克公社的军事力量逐步增强,俄罗斯和波兰都意识到了这只武装力量的强大之处。双方都以财物和政治权利为筹码,开始笼络一些大型哥萨克公社。他们通过发放薪酬、配给武装和补给,赠予土地等一系列手段,雇佣哥萨克武装充当其爪牙和打手,使其成为政府的主要战力。
1610年—1640年,三十年的时间,俄罗斯的领土飞速扩张,向南侵占到高加索山脉,向东已到达西伯利亚地区,而其中充当其主要打手的便是哥萨克骑兵。17世纪中叶,由哈巴洛夫、斯捷潘诺夫和帕申科夫带领的哥萨克部队,先后窜入我国黑龙江流域,侵占了尼布楚、雅克萨等地,大肆劫掠。
另一方面,波兰政府也出于同样的目的,招募了大量哥萨克骑兵,称其为注册哥萨克。这种注册哥萨克,一方面享有原先的自治权和审判权,但另一方面还可以向政府领取俸禄和物资。在政府发动战争时,他们则需应征入伍,为政府军效力。
至此,哥萨克的成分开始愈加复杂,遍布于整个东欧大地上的哥萨克公社,有亲莫斯科的,有亲波兰的,有奉行独立自主的,有被政府收编的,有富裕的,也有贫穷的……各个哥萨克公社之间也存在合纵连横的外交斗争。随着历史进程的推进,有部分哥萨克寻求武装起义对抗压迫,也有部分哥萨克融入了上层军官集团,跻身贵族统治阶级之列。
从1605年俄罗斯的“混乱时期”开始,哥萨克成为了欧洲军事史上的主力担当——“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不管屁股坐在哪边,反正只要是打仗,肯定少不了哥萨克骑兵。
1605年波兰入侵俄罗斯,到1613年波兰侵略军被赶出莫斯科,战争的双方都带了有不少哥萨克骑兵,甚至俄罗斯本国的哥萨克部队还曾趁火打劫劫掠过莫斯科。
1637年帕夫留克率领乌克兰哥萨克起义,对抗波兰政府的压迫,波兰政府镇压军里则有大量的注册哥萨克部队。而1648年的哥萨克起义军领袖赫梅尔尼茨基当时以注册哥萨克的身份在波兰镇压军中服役。
赫梅尔尼茨基率领乌克兰境内的哥萨克起义,建立了哥萨克酋长国以对抗波兰立陶宛国的压迫,他最初的设想是借助克里米亚汗的鞑靼人和奥斯曼帝国的帮助,以对抗强大的波兰翼骑兵。但事实是奥斯曼帝国并没有向他伸出援手,反倒是俄罗斯人跑来趁火打劫,大赚一笔。在不断被波兰和俄罗斯的奴役过程中,乌克兰独立已渐成泡影,当地的民族矛盾也逐步升温。
1773年顿河哥萨克普加乔夫自称为彼得三世,起义对抗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统治。在起义被镇压后,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封建统治愈加稳固。她也基此开始了对哥萨克公社的改革。首先,逐步消减哥萨克公社的自治权,继而改编公社为哥萨克军,军队统领和士官需要由中央军事领导委派,进而取消原先的公社选举产生首脑的体制。
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后,哥萨克军更是按正规建制,直接编入了俄国统编军团中。他们以团为作战单位,一般一个哥萨克团含10个中队,每中队由500-1000名骑兵组成。与俄国正规军一样,哥萨克团也分为民兵团、正规团与近卫团。
但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职业武装部队,哥萨克骑兵的近卫军比法俄职业军队的近卫军逊色一筹,但其正规团和民兵团的战力远高于同类军队。故而,在正面战场上,哥萨克团表现一般,但在游击战和追击战的战斗中,哥萨克部队大放异彩。拿破仑表示:“如果我的部队有哥萨克,我会用他们席卷世界。”(此说法未考据,存疑)
1827年,俄国继续改编哥萨克编制。哥萨克全军统帅由皇太子担任。继而裁撤整编出一套新哥萨克军建制,新哥萨克军共九支,分别为阿斯特拉罕、奥伦堡、黑海、西伯利亚、高加索、外贝加尔、阿穆尔(黑龙江)、谢米列奇耶(哈萨克)、乌苏里。此建制之后有调整。
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改编后的哥萨克军成为俄皇的主力打手,充当“欧洲宪兵”的狗腿子。
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1877年俄土战争,乃至其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哥萨克军都是俄国的绝对主力。哥萨克蜕变成为沙俄统治下的特殊军事阶层。
1916年,俄国哥萨克军共二十八万五千人,哥萨克居民约四百四十三万四千人。此时的哥萨克已经成为俄国政局中相对落后、封建的保守势力。他们既是忠心不二的保皇鹰犬,又是虔诚笃信的宗教信徒。
1905年,彼得堡爆发工人游行,哥萨克卫戍军手持刀枪屠杀游行群众,当场打死一千余人,打伤两千多人,酿成“流血星期日”惨案,直接引发1905革命。
苏联内战期间,南部哥萨克成为了白军的核心,与布尔什维克的红军部队多次交锋,血债累累。苏维埃政府在20年代明令曾禁止哥萨克加入红军,这项规定直到1936年才被撤销。当然,布琼尼麾下的骑兵军,其实也收编了大量哥萨克士兵。
同时,1920年始,苏维埃政府推行新的土地法规政策,所有土地被收归国有,在哥萨克区建立宪法规定的地方政权机关,重新编制人口。更重要的是,在近代战争编制中,机械化部队完全替代了传统的骑兵部队,哥萨克骑兵的重要性一落千丈。至此,作为一个特殊军人阶层的哥萨克和哥萨克军也就开始逐渐推出历史舞台了。
哥萨克独特的历史、风俗、生活、性格为俄罗斯文学提供了大量素材。其中最为重要的为果戈里的《塔拉斯·布尔巴》、托尔斯泰的《哥萨克》以及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
果戈里笔下的哥萨克热爱自由和传统,彪悍、凶残、激情澎湃,他们像土匪一般,对于敌人乃至无关的平民都毫不留情;但对于荣誉和信仰又格外重视。
列夫·托尔斯泰的《哥萨克》则赞赏哥萨克的原始和淳朴,“他们项大自然一样生活着:死亡,出生,交媾,又是出生,争斗,吃喝,欢乐,然后又是死亡,除了大自然加于太阳、青草、野兽、树木那些不变的条件以外,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他们没有其他的法则。”
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则将哥萨克和时代大潮绑在了一起,从一战到苏联国内战争的几十年动荡中,顿河哥萨克们是怎样被卷入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中,又是怎样从浮沉兴替和悲欢离合中将自己的生命和哥萨克特有的品性紧紧融合为一体的。
另外,如果你想尝试实现哥萨克的伟大历史复兴,可以玩P社历史大作《欧陆风云》系列:使用扎波罗热公国……
评论区
共 10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