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制作计划其实早在两年前就开始了,但是中间因为有别的制作计划,导致进度一再拖延。图纸的手绘设计开始于19年的8月份,而正式开工则是今年的一月份。这次的制作经验对笔者来说非常的重要,因为在这次的制作过程当中,笔者尝试了多个第一次:第一次做陆装模型、第一次纯手绘图纸、第一次自己设计纸模……
自今年一月份开工之后,中间进度多次停滞——中间先是完成了重甲蝙蝠侠、然后又做了两艘帆船。一直到七月份爱丝梅拉达号的工程结束之后,才开始专心完成这个。所以满打满算起来,整个制作过程大概五个月的时间(一般来说陆装模型一到三个月完成没有问题——当然前提是有现成的图纸)。期间正巧,机核开设了“机博”功能,于是在上面一直直播制作过程,受到了大家的积极反馈这给了笔者很大的动力来完成这个模型。
其实原本可以偷个懒,因为机博上也放过照片了。但是笔者个人以为,还是应该把整个制作过程从头到尾呈现给大家。同时也让自己回顾一遍过程,总结一下从中学到了什么。
有关于“帝王毒刃”这坦克的很多内容,其实机核之前的战锤节目里,已经专门出过一期节目介绍了。在别的地方也有很多相关的文章介绍,所以关于它的具体介绍,这里就把已经说过的内容跳过吧。笔者在这里想分享一点设计过程中收集到的一些资料和个人看法,当中也有一些疑问,希望如果有锤圈的大佬可以在评论里科普一下。 首先是在收集图片资料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帝王毒刃”的很多侧视图区别很大——当然我们都知道战锤模型更迭过好几代了,从开始到现在差别很大。这里笔者发现了两种比较常见的毒刃图片,可以看得出来两种毒刃车体还有武器细节有着很明显的差别。之前有大佬告诉过笔者,其中有一种是老版本的毒刃。
然后笔者就去查了资料,发现:首先是战锤40K有两个生产线,一个是FW的帝国装甲,还有一个是GW本家的产品线。然后再背景设定中,帝王毒刃的主要产地其实有两处,一个是火星(估计可以理解为GW本家的生产线),另一个是卢修斯(貌似之前FW产品线的很多东西都被归到那边去了)。
这两种毒刃除了表面上的区别之外,GW的模型因为是最新的,从设计上强化了模块化。也就是说只要配件足够,一个底盘就能改出几乎全部的毒刃改型。而FW版本的毒刃底盘的改装能力则差得远了(可能因为设计的比较早),似乎只能在毒刃和影刃这几个车型之间变化。
笔者这次设计参考的是老版本的毒刃车体,GW的新车体相对来说变得更加修长了,而老版本就有一种“憨憨”的感觉(但是这也是老版本的魅力)。
一般来说陆装模型的比例相比于舰船类要大很多——舰船类动辄1:200、1:300、1:350.这是因为舰船本身就巨大。陆装的车再大没有舰船大,所以比例就会大很多。一般陆装比例是这么几个:1:16、1:25、1:30、1:35、1:45、1:50、1:75……(其实各种比例都可以有,这几种比较常见)。本次笔者制作的帝王毒刃比例大概是1:40左右,35厘米长、24厘米宽(做宽了)。可以说根据设定,帝王毒刃真的可以说是巨型坦克了,横向对照现实中有过的超重型坦克,虽然毒刃还没到“巨鼠”P1000、1500那么夸张,但是比鼠式坦克整整大了一圈。(感觉英国人总是会在一些莫名其妙的地方务实——参见大尉老师的小舰巨炮系列) 但是因为是第一次设计,结果就是不出意外的出了意外……笔者在设计的时候弄错了数据比例。不论是新版还是老版的毒刃,车体的长宽比都是固定的:长13.5、宽8.5。结果笔者在画图纸的时候把车体做宽了,做宽了十分之一(显得更胖了)。这个误差一度让笔者差点崩了,最后硬着头皮,直到细节覆盖掉了车体,才能勉强接受——换言之强迫症发作了……
在设计的过程中,其实有一种非常抽象的交流。因为是在摸索GW当初对于这个坦克的设定里,融入了多少自己的构思在里面。之前在机核讲星界军装甲的节目里就有提过,GW在其中埋入了很多一战二战乃至冷战的载具设计的梗在其中——而帝王毒刃,既然它在背景设定中被吹捧的地位如此重要,自然GW在设计和融梗的时候也塞了很多内容在其中。而这些设计本身虽然是抽象的,但是它确实会从模型上体现出来。(我们为什么会觉得毒刃坦克帅呢……)
这里笔者想分享一下自己的设计感受,当然笔者对军武方面的研究几乎等于白丁,可能会有很多偏差和错位,还请各位在评论区里指正:
首先就是最明显的,GW设计的所有星界军载具都有一个侧挂武器平台,奇美拉、黎曼鲁斯、帝王毒刃、马卡里乌斯无一不是。这个几乎就是一个明着的梗了——第一台投入实战的坦克:马克4。
然后是毒刃的悬挂系统,虽然GW模型里面其实没有具体做里面的悬挂系统。但是从外观上多少能看出来一点。这次制作这个模型由于需要强度支撑,就不得不把内部的悬挂结构做出来(不用太精细)。于是为了搞清楚具体的悬挂系统应该怎么设计,笔者不得不参考真实的坦克悬挂系统。在对照了多个坦克之后,最终却的,毒刃的悬挂系统设计很可能参考了现实中的超重型坦克“鼠式”——两侧独立的悬挂系统。
但同时毒刃的车体比例,更加接近于现在主战坦克的长宽比。再结合上鼠式的悬挂系统,就显得整个车体特别的宽敞。即使消除掉笔者做宽的误差,还是会觉得毒刃底盘特别宽。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设计思路的顺序导致的——毒刃很可能是从上往下设计的:也就是先想出来要什么样的武器,再来设计一个可以把这些武器支撑起来的移动平台。(这里因为是艺术设计所以不需要太过考虑实用性)
除上述之外的设计可以不用想太多了,因为已经有了很多实体模型和图片可以做参考。这里多说一句,其实原本因为笔者把比例放大了,是打算做内构的。但是思索再三,还是觉得第一次做就不要贪多了,最后导致工期延长甚至烂尾就得不偿失了,于是最后就放弃了。
今年的一月底,由于重甲蝙蝠侠终于完成了,于是可以腾出手来,开始计划了两年的帝王毒刃的制作。其实,开工的还是有一些仓促了。很多相关的研究和细节设计,都是在制作过程当中边做边弄的。结果就是,导致一些细节偏差,最后这些误差只能硬着头皮靠别的细节来遮盖掉了。
毒刃的地盘整体上可以分拆分成三个部分,即:左右两侧的悬挂和中间的车体。因为车体太宽,纯靠350克的灰卡纸支撑不住,不得不在内部用瓦楞纸,以及做一些支撑结构了加强。
整个底盘最难得部分,就是负重轮的制作——基本上所有坦克纸模最头大的地方也都集中在切轮子和切履带。切轮子本身倒是不难,但是任何简单的步骤要重复几十遍,就不是一个容易的事了。最后笔者讨巧,买了一把圆规刀,才让工作量下降一点。这里就体现了工具的重要性,所以做模型越往后,需要的工具越多。
帝王毒刃总计二十对负重轮,也就是四十个轮子。其中两种规格,四对大的导轮和十六对小的负重轮。
履带制作是所有陆装模型中最大的障碍——工作量过于巨大。陆装模型的履带一般有两种:一体化的履带和可拆分的履带。一体化的履带是一种简化了设计和制作的履带,一般只需要一张纸镂空,然后拼接上零件就可以了。一体化的履带制作让陆装模型的工作量简化了很多,而且如果做得好的话,效果一样优秀。
还有一种就是可拆分履带——就是一片一片的履带串联起来。这是最考验制作功夫的一种,因为你必须一片一片的制作履带,一般一片履带就有四五个零件组成。同时还要保证制作的每一片履带的误差不会太大,保持统一规格,这样才能让最后的串联顺利完成;误差太大,履带片会连不上。
这里提一句,一开始笔者是打算偷懒,想要省略掉履带的纹理。结果等做到后面发现,如果不做这个纹理效果会大打折扣,于是用了五天时间贴完了全部履带的天鹰纹(要效果就别想偷懒)。
在跨越了负重轮和履带的制作之后,后面的工程就轻松很多了。陆装模型的效果其实和船模一样,车体如果只有大轮廓会很难看——笔者看自己这个模型前期就一直这感觉,怎么看怎么不顺眼。而当细节堆积到一个临界点之后,会一下子改观。尤其是陆装会要求做出铆钉效果,这种效果的改变就更加明显了。
笔者由于工具简陋,几百颗铆钉基本都是一刀一刀切的。这是一个比较浪费的方法,而早年纸模论坛大佬们很早就想出了办法——铳子。这一类工具是非常适合用来做纸模的铆钉的,这里多提一句(以后回国做模型肯定用这工具,现在实在没条件)。
这次制作的是帝王毒刃的标准型,也可以说是全能型。标准毒刃的武器总计十一门炮,七个炮塔结构:
一门主炮毒刃加农炮,据背景设定里所说即使是K大魔这样的存在,要是正面接一发这玩意也得被干废。当然一切以剧情需要为准。
三门双联重型爆弹炮——一个是独立炮塔,两个是侧挂。
不得不说,这玩意要是上了战场火力全开……旁边不能站自己人,一样被打没了……
不得不说,这次的开工做的准备并不充足。尤其是笔者打算从零开始,从头设计——前面说是设计了两年,其实画完图纸之后就放一边去了,收集更详细的资料还是在制作过程中的时候逐渐累积的。结果就是导致存在了几处比例误差,还有一些轻微错位的问题。
另外因为是第一次制作,所以最终决定只做白模不上色。但是因为中间买纸出现了纰漏,其实这次模型是用了三种不同颜色的卡纸做的——勉强也算上色了吧。
至此笔者算是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陆装,纸模都是特别漫长的过程,现在说准备的项目,可能完成的时候都已经是一两年之后了——当然笔者现在情况有些特殊,以后也许换了环境更加便利,模型的制作工期会缩短。但无论如何,这会是一件一直坚持下去的事。
评论区
共 45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