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中所涉及的影片/游戏多数属于高年龄用户分级,其中可能带有一定的过激内容,请在个人具有辨识与一定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再考虑是否尝试。文中所有涉及的话题内容都是基于虚构的娱乐产品进行讨论,作品中出现的暴力、偏见与歧视等元素皆属于表现手法需求,在现实中都应当受到坚决抵制,切不可模糊两者之间的界限。
———————————————————————————————————————
我看了很多电影,对谋杀案超懂的。真凶要么是腐败的警察,要么是腐败的政客,要么是二愣子乡巴佬。
——《私家侦探摸摸儿和圈仔》
现代娱乐产业的运作模式,能够让一个流行文化元素在极短的时间里,在大众眼中变成一种常识。多年来各种电影、地摊/网络小说、流行音乐以及信息时代Meme的传播,将一些标志性符号与形象深深烙印在你我认知观念当中。
即便这些元素明显充满了对某些群体的偏见、误解与诽谤,大部分人也往往会已经习惯了先以娱乐角度去看待。
太复杂的东西我不懂,更不用提什么文学或社会解析,所以本文并不打算探讨什么高深的东西。但我能确信的一点是,美国人对于把刻板印象娱乐化的功力,目前还是暂居全球排行榜首位。所以但他们能将『乡巴佬恐惧(Hillbilly Horrors)』变成一种流行文化符号,进而将其融入到一个又一个娱乐产品当中,似乎一点也不让人意外。
我想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也不用羞于承认,自己多多少少都看过一些乡村砍杀文学作品。它不是个经常被人拿来讨论的话题——毕竟本身就没啥深度。但你不能否认,“美式乡村砍杀”早已被成功地推广到全球各地,让无数人沉迷不已。
也好在从客观角度来讲,确实没多少人能从这种胡闹玩意儿里感到冒犯。
偏僻落后的村落,古怪的乡下人,以及毫无根据但总是会隐藏在其中邪恶。没错,这些出现在许多恐怖题材作品里的特色元素,严格来讲最初诞生于傲慢与偏见的角度。但也不可否认其中蕴含的怪异魅力,为电影到游戏等载体,提供了无穷无尽的灵感。
然而用脚想都知道这是在胡说八道。虽然贫困地区依然不少,但现代农村——无论是中国还是其它进入现代化的国家,大部分乡村地区早已脱离了封建落后的处境。
它也许无聊、没那么便利、娱乐场所只有经营不善濒临倒闭的山寨肯德基,连个电影院都没有,但也有生活节奏相对轻松等诸多好处。我自己也是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下(现在依然是),所以没理由现代欧美的农村会糟糕到多么严重的程度。
但即便从来不认同这类文学作品里的态度,却必须承认我依然很喜欢扎根于此的各种砍杀片——因为这几乎是最容易看得懂的电影类型。而且这种模式,已经不限于电影与小说、风格衍生分支之多甚至有路越走越宽的趋势,这背后自然就不仅仅是刻板印象里“因为狗血很多所以有趣”那么简单了。
宁静祥和的美妙景色,淳朴善良的民风,这里的生活方式简单又不失一种原始的智慧,源远流长的古老传统充满了浪漫情怀。人们从来不乏对美好田园牧歌的愿景,总是在内心深处将其视为原理喧嚣的一种理想方式。
文学作品里,对这种环境的美化会更加浓烈,甚至将其描绘成一片世外桃源般的景象。在一些冒险题材作品里,心地善良的主角往往会从这里作为出发点,或者将其视为旅途的终极目的地。《指环王》的故事开始于平和静谧的夏尔,而在彼得杰克逊的电影版中,也将这里作为谢幕之处。
然而,再美好的乡村也会有它的不便之处——至少对现代人而言会是如此。地处偏僻的原始自然环境,不管景色如何美丽,依然可能伴随着致命的危险。更何况在这种环境下,难免会更容易出现封闭落后、畏惧科学的观念,与代表着现代文明的一方产生价值观上的对立。
对田园牧歌正面的美好想象是桃花源,那么如果往相反的方向走到极端,就得到了典型的“乡巴佬恐惧”。
许多恐怖电影——尤其是好莱坞出品,常见的泛用桥段就是将一群年轻人,丢到孤立的野外。他们总是会无视警告、作死进入当地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地方,然后遭遇一个(或一群)长期盘踞在此的邪恶乡巴佬袭击。
偶尔根据拍摄地点的变化,事发地点也可能将村庄换成边境的沙漠、废弃的前苏联城镇(隐藏着研发邪恶技术的军工厂)、孤岛、雪原或是城市地下隧道。而无论是不是带有非写实的元素,这些远离现代文明的地区,似乎总是能养出食人族、近亲繁殖的弱智壮汉、或是心理扭曲的变态。
总而言之,这种通过主角代表的城里人、文化人、有见识的人的角度,进入到一个落后、缺乏现代文明开化、排外村镇的套路几乎百试不爽。似乎只要是还没有被欧美文明社会所覆盖,或是被忽略的黑暗角落,邪恶总是会自然地滋生。
追根溯源的话可以发现,这种模式并非电影首创的套路,早在19世纪包括埃德加·爱伦·坡这样的大师在内,许多恐怖小说里也不乏类似的情景描述。更不要提日后无数受他们影响的地摊血浆杂志了。
我望着眼前的景象——这栋房屋与它周围的地貌,望着它荒凉的垣墙、空洞眼窝般的窗户、气味难闻成排芦苇,那周围几棵腐烂发白的枯树,连灵魂也感到无比压抑苦闷。世俗的情感已无法表达内心的哀愁,唯有瘾君子梦醒时分的惆怅才足以作比。
——《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 / 埃德加·爱伦·坡
桃花源如今也许只能在梦境与想象中寻获。但诗人与作家笔下原始黑暗的景色,却很容易在现实中找到许多映照。斯蒂芬.金就曾提到他撰写的故事里,一些舞台背景的灵感都来自于故乡缅因州——作为美国著名的酒鬼、奸夫淫妇和怪脾气乡巴佬培训基地,当地个性强烈的民风习俗为他提供了不少写作素材。
冬季的田野乡间或树林漫步,是为你补全这些文字体验的最佳方式。在这时期它们有着一种清冷孤寂的奇妙意境,比往日更早降临的黄昏,伴随着夜晚的寒意袭来则往往会让人本能地产生恐惧。早年我家窗外一片荒废田地还没修建成现在的居民区,记得当时到了晚上偶尔会传来猫头鹰(事实上我不确定到底是什么动物)的叫声,远处树木、山丘的黑影不经意地让人浮想联翩。
虽然可能有点太独断,但把这种情景放到北美环境下勉强是适用的。2018年推出的老派第一人称动作射击游戏《DUSK》作者就曾表示,游戏中红色落日映照下的枯树林,破败老旧的古宅与工厂,就来自于他现实生活中的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农村老家周边。
由于是殖民地建立起来的国家,美国人对于北美这片土地可能始终有一种若隐若现的陌生感。在北美东部或南方腹地的乡下,许多恐怖的民间传说多年来长盛不衰。加上这些地区,实实在在会传出一些当地家族、宗教主义者有关的犯罪事件,红脖子的排外情绪也并非空穴来风,这些都进一步激发了外乡人对当地的各种恐惧遐想。
根据一些报道显示,美国南方腹地的森林里布满了危险的沼泽,在这里你很可能遭遇鳄鱼、毒蛇或是其它野生动物袭击。再接着南下,便会来到与墨西哥交界的边境荒野,曾经盛行一时的活人献祭、帮派组织隐藏在地下的越境隧道等传闻难辨真假,令听者难以释怀。
西部荒野,那素来离不开印第安诅咒故事,在近代则是UFO等各类阴谋论的温床。至于东海岸更是少不了泽西恶魔等民间鬼怪故事。
顺便一提,贝塞斯达的开发者并非到《辐射3》才喜欢上克苏鲁元素的——波士顿往上一段距离的纽伯里波特渔村正是『印斯茅斯』的原型,对东海岸的阿宅们来说,洛夫克拉夫特的文学作品可能早就成为睡前故事一样的存在了。
此外,不要怀疑《生化危机7》或《德州电锯杀人狂》中的杀人狂家庭被艺术加工太多。现实中确实存在味儿贼冲,看着几乎是复制粘贴的原型。
1871年5月到1872年12月,在美国堪萨斯州拉贝特县出现了大量旅客失踪的案件。之后人们由于一具被丢弃在河边的尸体,才发现了附近一家名为“本德尔”的家庭旅馆,居然就是由一个专门猎杀外乡旅客的连环杀手家族组成。
他们日后被人称为『Bloody Benders』。
这个家庭由父亲约翰·本德和妻子埃尔维拉,儿子小约翰和女儿凯特组成。根据当地居民所述,两兄妹是近亲结婚的关系。他们在旅馆中安装了一些用于隐藏的活门机关,并将受害者尸体隐藏在其中。
罪行被警方发现之前,已经有至少二十人遭到了杀害。他们的主要行凶手段,是先假惺惺地邀请旅客用餐,并诱骗他们坐在背后有一扇机关板子的“主人座位”。之后当旅客就坐吃饭时,再从木板后面用锤子敲碎头盖骨或是用锯子割喉。这个案件的罪犯形象特征与犯罪手法,也成为了日后无数乡巴佬恐惧作品的核心灵感来源。
其实在日本也相当流行“凶杀村”这样的犯罪文学背景。像横沟正史的长篇推理小説《八墓村》,或《寒蝉鸣泣之时》与《死魂曲》等游戏,都采用了封闭、遵循古老传统和祭祀等活动的小山村作为舞台。
有一些观点认为,它们很多都是受到了一度在网上盛传的“杉沢村伝説”和“犬鸣峠隧道”等都市传说影响而来。然而这方面是具有争议性的,可能并不能简单地将所有源头都归纳在一点。
这其中确实是有记载一些村庄曾经发生过凶杀案,并在多年后成为都市怪谈。比如杉沢的“一人屠村”其实是再加工后的版本。一般认为真实原型是从1953年青森县发生的猎枪枪杀案件,与1938年在冈山县发生的“津山事件”两者混淆后而来。
至于另一些所谓的凶杀村传说,现实中是否真的发生过恐怖事件,大都缺乏可靠的论证。
所以总体而言,虽然许多乡村恐怖文学确实是从现实中取材,但这毕竟是极少数个例。以此产生的流行文化作品里,所描绘的“恐怖乡巴佬”依然属于带有误导性的刻板印象。
幸好,绝大多数时候——不论是早期的犯罪文学创作,还是电影、游戏里的相关取材,都会以超自然元素或是偏向于黑色幽默的形式去展现,所以我们也大可不必用严肃的态度去看待这种现象。
从根源上讲,许多民间传说,乃至演变到全球各国文化的鬼怪故事,都与人类本能深处的恐惧密不可分——对黑暗的恐惧、对自然力量的恐惧、对一切无法理解的未知事物的恐惧。但不同国家的文化,对这些创作所产生的影响,最终会让它们呈现百花齐放的可能性,也正是其中的魅力所在。
最开始的时候,这些诞生于对自然环境、在现代人眼里看起来有些无知与偏见的民间传闻不具备太强的传播性。世界各地从来都少不了乡野传奇、民间志怪,但要让它们真正成为一种大众常态认知,背后总是少不了文学作者的推广。
而在这方面,将“美国乡村恐惧”作为一种写作模式,放进恐怖文学小说里的祖师爷之一,最典型的莫过于洛夫克拉夫特老爷了。
此地景色优美,却从来不曾出过什么艺术家,或是吸引夏季游客前来。两百年前,当谈及到魔女之血、撒旦崇拜以及林间鬼怪还不会遭到嘲笑的年代,人们会用这些东西当作远离躲避这个穷乡僻壤的借口。
——《敦威治恐怖事件》/ H.P.洛夫克拉夫特
我看过的洛氏作品并不多,可能会有不少错误和疏漏。不过可以确信的是,关于他故事里的背景设定,喜爱采用孤立偏僻的小村镇应该也算是个共识了。
在许多洛氏小说故事里,主角往往是一位外乡来的旅人或学者,因为各种原因来到一处名声不太好的城镇。他们大多不受当地人欢迎,但除了对其脏乱差的环境感到不满之外,最多也就抱怨一下当地的封建愚昧的态度。
直到故事发展到中后期,才逐渐揭开了潜伏在当地的古老秘密——通常来说,它们都是黑暗邪恶、充满不祥预兆,且背弃人伦法理。而当地居民往往或是因为恐惧而拒绝透露信息,或是直接与这些邪恶有着紧密联系,阻止主角的调查。
写到这里还是强调一下以免有出现误会。不好说洛夫克拉夫特本人,是否存在其他种族——尤其对有色人种存在偏见与歧视,毕竟这件事我也没资格做出判断。但这个争议多年来始终存在。
客观来讲,即便不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去看这些故事,也能发现其中对非白人种族的一些误解。尤其是代表着文明社会一方的主人公,对所谓落后文明的总是会做出不公正的评价。
然而我们也需要考虑到在这些作品发表的年代,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状况。那时候,连『科学家(Scientist)』一词都尚未普及,深海被认为不可能存在活物,皮尔当人骗局也尚未被揭幕。如果我们非要用现代标准,批评过去时代的人心中的想法,倒也不见得多公平。
在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里,很多争议内容更像是以学术态度出发的——比如对于异族婚姻在血统影响上的担忧。他的故事中经常看到对近亲繁殖、不同种族联婚带来的基因退化,以及文化入侵的消极想象。这也进一步催生了《敦威志恐怖事件》与《印斯茅斯阴霾》里的变种怪物构思。
值得一提的是,洛夫克拉夫特本人并非顽石一块。在日后的经历与学习中,他似乎逐渐消除了不少偏见,开始相信所有种族(大致上)是平等的。虽然依然坚持不同种族之间基因和文化不相容,但从后期作品里可以明显看出,与早年偏执的误解相比已经算是减少了许多。
除了时代局限性之外,也不能忽略一个关键,是在于这种描述方式属于叙事需求。在洛夫克拉夫特的故事里,总少不了对于文明社会与未知事物冲突的描述。角色在故事里表现出来傲慢与刻板,更能突出之后面对人智所不能及的事物时,狭隘世界观崩溃所带来的冲击力。
也许这恰恰反衬出了作品中一种超脱时代的思想,是带着对人类、社会与科技进步担忧的谦逊态度下的创作。
既然都提到了对旧有观念的破坏,不妨从当时欧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看这件事。只要大致浏览一下当时的西方文学,可以看到为数不少的作家,在作品里就难免带有一些白人的偏见、对外族的误解与恐惧。
不如说,洛夫克拉夫特在故事里多是以(当时的)科学态度去评判,甚至还算是其中相对客观的一员了。
在洛夫克拉夫特所处的年代,欧美社会依然盛行着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大众普遍有着对“现代文明、高贵血统”的过度崇尚,以及对“落后地区、堕落外族”的偏见与误解,许多人潜意识里“在我们社会没有触及到的黑暗角落,潜藏着不可知的邪恶恐怖”这一类观点已经是根深蒂固。
把时间往前推进一个阶段,恰逢当时的西方航海与考古学家在世界各地发现了许多古文明遗迹,并将许多宝物带回了本土。顺应着这股风潮,文学界诞生了许多探寻“失落世界(Lost world)”的冒险小说,其中展现出来的殖民主义与种族歧视都相当露骨。讽刺的是,这一流派的开创者《所罗门王的宝藏》反而在这方面要比后辈克制得多。
一方面将自己视为“应许之地”,一方面移民浪潮带来的外族恐惧却不断在白人族群中扩散。就像前一节提到那样,现代美国人对于自己脚下这片土地,可能始终带有一种陌生感,面对未进行开垦的地区总是能浮现出各种恐怖想象。这种情绪延伸到大众群体当中,就成为了许多恐怖文学的佐料。
也不要忘了,即便面对的是相同肤色与民族,美国社会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也一直很激烈。“红脖子”所带给人的恐惧心理,并非仅限于其他民族——还记得《逍遥骑士》最后的场景么?
毫无逻辑、不讲道理、怪异的表情与丑陋的样貌,含糊不清的口音与草菅人命的态度。有时候让人作恶梦的,不需要是什么“无可名状的恐惧”。
对于“古怪乡巴佬”的偏见风潮,也是在这股对北美内陆地区恐惧想象的兴起下,逐渐崭露出各种雏形版本。其中尤以包括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在内,基于文化、种族、血统差异的偏见,也进一步衍生出了新形式的『身体恐惧(Body Horror)』表现手法。
这里的“外族”不仅仅是指那些偷渡到北美,散落在各地渔村的移民;在殖民者眼里,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同样也属于“外来种族”的一员。
在许多开拓者的描述里,那些落后地区的居民难以理解、智力低下、对他们这些文明人具有攻击性。而根据这些民间传闻改编的故事,则总少不了出现“因为与堕落外族繁衍后代所致”这类桥段。奇怪的当地习俗,对外乡人莫名其妙的敌意,都成为故事营造恐怖氛围的关键元素。
这种观念许多年来都依然存在,并且始终是流行文化里的一个常见元素。尤其是1967年的电影《蜘蛛宝宝(Spider Baby)》为近亲繁殖、智力缺陷和先天性暴力奠定了标准的演绎方式后,更是在娱乐产物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许多恐怖文学作品乃至今天的电影创作者,之所以选择偏远地区以及当地居民作为恐怖元素,一定程度上是利用了读者与观众将其视为“他者”。创作者明白,他们的主要受众即便不认可这种偏见,在潜意识里也依然会默许。
这种形象在19世纪的西方国家是普遍存在的(可能如今依然存在)。当时有一些观点认为,罪犯可以通过其外貌与血统来判断概率。在犯罪学家塞萨尔·隆布罗索(Cesare Lombroso)出版的《罪犯》一书中,表示根据其研究结果证明,罪犯通常具有明显的基因退化现象。大部分犯罪者都可以从生理上的缺陷——过长的手臂、倾斜的前额、浓密体毛和近似猿猴的脸部特征来判断。
尽管今天看来就是一派胡言,且当时就受到了不少质疑,但仍然有许多人选择了类似的结论。20世纪初,著有《卡利卡克家族:弱智的遗传研究》的亨利·戈达德(H.H. Goddard)就在当时开发了一套所谓的智商测试程序。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被判断为“低智商个体”,那么他们就可能对人类与社会进步构成威胁,应该禁止其繁殖。
多年来,这种基于时代环境下的误解,被大量运用在了恐怖文学的设定当中。曾经,人们害怕的是基于古老自然力量诞生出来的黑暗。而随着文明社会已经能保障大部分人被城市所保护,人们又开始恐惧那些依然还与大自然联系紧密的同类。
之前提到,洛夫克拉夫特故事里出现的地点,有不少是根据他所生活的东海岸地区城镇而来。它甚至在多部作品中互相串联,形成了后来被人称为『(洛夫克拉夫特乡)Lovecraft Country』的概念。
除了位于马萨诸塞州的阿卡姆、敦威治和印斯茅斯等著名的虚构地点之外,他也会根据故事需要采用现实城镇作为背景。大部分情况下,这些小镇风貌以当时的新英格兰村庄为蓝本——当然,是基于黑暗邪恶风格的方式描述的。
这些将恐惧视为享受的人,最崇敬的莫过于那些位于新英格兰黑森林中的偏僻老农舍;因为在那些地方,元素力量、孤僻、怪异、无知融合在了一起,构成了最为完美的恐怖。
——《屋中画》 / H.P.洛夫克拉夫特
回到本节最开始提到的内容。确实从根源上来讲,美国的超自然恐怖文学,始终是欧洲题材民间鬼怪故事的变种。但随着时代的推进,美国形成了自身的文化特征与创作理念。来自于对新大陆未知事物的想象,切身感受着原住民古老文化的冲击,让诸多文学作者开阔出了一套崭新的公式。
以洛夫克拉夫特这一时期为代表,这类将视角放在民俗、见闻、科学发展与社会问题的怪奇小说,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如今乡村砍杀的文学原型。虽然两者表现形式——尤其是视觉观感上完全不是同一个路数,但依然对今天这类电影与游戏的氛围与场景构建思路造成了巨大影响。
出于陈述上的便利性,一般我们提及与血浆、恐怖、黑色幽默与怪奇故事有关的流行文化时,都习惯用『Cult』作为统称。但大多数人都明白,这里头细分起来,有着诸多门道——就好比一个游戏类型也具备多种流派一样。
进入20世纪70年代,好莱坞补上了最后一块拼图,让“乡巴佬恐惧”真正了一种流行文化符号。如果说美国乡间的民间传闻提供了舞台,怪奇文学对风格、故事与氛围等精神内核造成影响,那么『砍杀电影(Slasher film)』出现后这出戏剧的演员们也就位了。
千百年来,人类对于暴力始终处在一个矛盾的情绪下。一方面,人类确实难以抵挡暴力因子的诱惑,尤其是古代甚至会其视为一种观赏娱乐。而面对自然环境下的生存威胁,更是进一步在生物本能的基因链中,刻印着对暴力的崇拜与依赖。
但同时也必须明白,人类恰恰是学会了控制本能,让理智高于暴力冲动才发展到了今天。也许当我们正视暴力、恐怖、怪异等事物对人类具有的先天吸引力,更能明白如何从这种情绪中取得主动权。
古罗马斗技场早就被历史淘汰,仅留下残破遗迹供人浏览。对于文明社会来说,暴力如今应该只是放在更加安全的范围内欣赏,如今的娱乐产物在变着花样为大众提供选择。关于暴力的戏剧与文学古往今来就出现过不少,其中也涌现出许多名垂青史的经典,在近代,许多犯罪小说中也不乏对这类场景的描写。
随着文化形式的不断扩张,各种手法也变得越来越多元——暴力甚至能成为一种幽默,随着想象力的飞升而展现出更多姿态。
早在电影工业诞生初期,根据犯罪作家玛丽·罗伯茨·莱因哈特(Mary Roberts Rinehart)的恐怖小说《环形楼梯》改编而来的《蝙蝠(The Bat)》,就讲述了一起偏远豪宅里的蒙面杀手故事。
在本片上映之后,很快出现了一批结构类似的犯罪电影,尤其是1932年的《老黑屋(The Old Dark House)》,更是奠定了如今盛行的“古宅躲雨,九死一生”这个经典套路。
这些影片往往集中于对暴力场面的展现,创作者不厌其烦地想象出各种杀戮手段,带给观众新的观感刺激。虽然并非绝对,但这些故事中的受害者通常都是年轻人、有教养的知识分子或富绅;而袭击者多是患有精神疾病,或是外貌丑陋的诡异壮汉和乡巴佬为主。
大部分早期犯罪电影,用今天的标准来看都相当“小儿科”。尤其是对比现在露骨的暴力特效,当时的凶杀场面都是十分隐晦的。直到悬疑片大师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的几部作品,才更进一步推动了视听上的层级,并为这类影片的一些拍摄手法上奠定了成熟公式。
上世纪5~60年代,这类以凶杀场面为核心的犯罪电影进入到了产业剥削阶段。各家制片方推出了大量同类影片,对性与暴力元素毫不忌讳的展现,让它们成为了汽车影院最炙手可热的存在,吸引了无数但求一乐的观众。但与此同时,这时期也与任何流行文化过度泛滥会引来的命运一样,很快就消耗光了用户的热情,能留下经典的概率也相对不高。
然而,当人们以为这类影片很快就会迎来落幕之际,它们却通过几部在70年代末迎来了蜕变。
1974年,由托比·胡珀执导拍摄的影片《德州电锯杀人狂》上映。本片仅有不到14万美元的制作经费,演员与道具全都抠着用——甚至拍摄地点都是跟当地居民合租的。但就是这样一部小成本砍杀电影,却以大尺度且偏写实的暴力场面,在剧情中展现凶手生活细节上的手法,带给当时的观众无比震撼。
影片在当时被刻意宣传为『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剧本部分内容也确实参考了现实中连环杀手艾德·盖恩(Ed Gein)的案件,但大部分都是虚构的。从故事早期桥段中,就出现了刻意的乡巴佬恐惧手法——主角和朋友们让一位当地的屠夫搭顺风车,此人相貌丑陋,行为疯癫,是随后惨剧展开的重要铺垫之一。
由于经费不足,摄制组选择了一间20世纪初,建于德克萨斯州朗德罗克的农舍周边作为拍摄场景。片中几处主要场景——墓地、加油站、废弃老屋以及皮脸一家的农舍,从镜头外也能感受到闷热、恶臭、肮脏不堪的环境,令人本能地厌恶。
片中的一个潜在的支线,是对当时美国政治风气的反思。导演同时也是本片编剧之一的胡珀认为,当时媒体总是故意隐瞒事实真相,水门事件、石油危机、以及美军在越南的暴行都被含糊地掩盖过去。为此激发了他对于本片的灵感——在这个世界上一些隐藏的黑暗角落,正在发生着超脱常识的恐怖。
从某种程度上,倒是与多年前洛夫克拉夫特的想法有一丝异曲同工之处。
虽然遭到了许多国家禁映,《德州电锯杀人狂》依然大受欢迎。而到了1978年约翰·卡朋特的《月光光心慌慌(Halloween)》上映后,更是将砍杀电影推向了黄金时代。本片之后到1984年的六年间,预估至少制作了上百部砍杀电影,片子里被砍死的美国人连起来能绕地球一圈(?)。
由于『皮脸』和『迈克尔』等形象的成功,许多被系列化的砍杀电影也开始注重塑造“杀手主角”。他们往往在一个成功的续集里,取代传统受害者主角,成为更具有文化传播功效的标志性角色。但有时候就像『哥斯拉』也会变成喜剧角色一样,随着不同时代需求,编剧往往会过度挖掘杀人狂的内在,导致其失去模棱两可的神秘魅力。
黄金时代的砍杀电影,基本上都延续了这两部电影,以及后来居上的《13号星期五》基本公式。一群外来旅客,行为怪异的NPC,好言相劝的当地警告者(有时候是幕后黑手),误闯禁地后发现过往事件的蛛丝马迹,以及之后展开的一连串残酷杀戮。当然,唯一幸存者结局(最后的女孩/偶尔是男孩)也在日后被发扬光大。
在这一时期,以《鬼玩人2》等一众带有超自然元素的B级片,与砍杀电影形成了竞争却又互相融合的关系。由于两者都充满了对早年纸浆怪谭小说的致敬与模仿,在其中可以看到大量再利用、或是被重新诠释的洛氏文学桥段。差别只是面对的神经病是否有超自然力量——我觉得可以用类比机战的真实系与超级系来区分。
遗憾的是,大部分情况下,这种电影化的再现往往仅停留在场景和氛围上,很少主动去透析文学原著当中更深层次的精髓。
通常来讲,洛夫克拉夫特一众文学作品,主角最后往往都难逃破灭的命运。洛老及其后续流派的创作者并不排斥在故事中描绘暴力场面,但从未将其滥用为刺激读者的手段。
而现代流行文化里的血浆恐怖片,为了制造观感刺激,总是少不了大量的角色死亡。但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生命的消逝十分浅薄、缺乏深层次的意义;他们在故事里往往只能体现“一条鲜活的年轻生命消逝”,服务性的需求,远大于从中得到反思的价值。
当然了,看着杰森把老色痞的脑袋720度旋转,迈克尔一镜到底无警报连杀,确实都超尼玛酷炫。
从这一时期开始,『乡巴佬恐惧』的创作形式真正成为了欧美流行文化当中,难以被忽略的一股力量。它所奠定的“经典”公式也有了一套很具有辨识度的特征。除了上述提到的几个核心概念之外,其它一些值得提及的元素有——
具有代表性的凶器,并以展现各种击杀场面作为故事高潮;不仅局限于凶手,在一些主人公为了求生而反击的作品里,也会重点展示他们所选择的武器。
腐败的政府人员、奇怪的服务员、疯癫的求生者(往往是案件亲历者)、以及发育不健全的低智男子等一些具有脸谱化的当地居民角色。
杀人狂通常有自己的工作室,一般是地下室或车库,用以处理受害者尸体以及藏匿凶器,许多后世作品的道具组对这一点极度执着。
“当地传统”通常具有两面的极端性,它们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但更多时候是引发麻烦的祸根。
大部分情况下,会运用这种桥段的作品都粗俗不堪、充满了暴力与刻板印象,难登大雅之堂。然而,没人能否认它的魅力——尤其是对成长与7~80年代年轻人的影响力,几乎是深深刻印在他们日后的审美当中。甚至在任何形式的砍杀电影都不再是热门类型的今天,也依然受到电子游戏等新生文化载体的青睐。
并非所有的犯罪、恐怖惊悚或砍杀电影,都是采用凶手单方面施暴的发展套路的。
1972年,由同名小说改编的《激流四勇士(Deliverance)》是一部很奇特的生存惊悚电影。与其它展现凶杀案的电影相比,本片兼具了“阳光下的恐怖、丛林追杀、野外求生”等手法,同时又具有典型的乡巴佬恐惧(片子城里人与乡下人的冲突是故事关键),与以及让人毛骨悚然的暴力(与性)桥段。
当然,《激流四勇士》的主题和手法都相对严肃,它并不是一部追求感官刺激的影片。本片在故事、角色上显然比先前提及的砍杀电影更具有深度,一直以来都颇受影评人赞誉。但即便如此它也依然是一部犯罪电影,即便单纯以欣赏人性丑恶的角度也是适用的。
虽然这片子最让我惊讶的是不仅当年(可能)被引进过、有国配、且内容居然一刀未切(这玩意儿放今天100%进不了国门)。
最关键的是,影片中主角与犯罪者之间直接展开的厮杀,使其具有十分浓郁的动作片基因。即便其量度与激烈程度上不是同一个等级,但在很大程度上,依然与如今恐怖生存游戏中“即吓人,又充满激烈战斗”的模式有着些许神似。
惊悚电影、尤其是砍杀片为了体现凶手的残暴,与受害者之间的力量通常是不对等的,更不要提遇到杰森、弗莱迪等魔头了。但如果他们在游戏里兼职情况可能就不同以往了。
大多数恐怖题材的游戏,其惊吓桥段与氛围营造手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电影的深远影响。但由于受到了技术限制,大部分早期恐怖游戏,主要还是更贴近于文学前辈的结构,最多就是加入视觉与听觉的辅助。
而进入到了图形技术得以实现所谓“电影化叙事”的时代,人们却发现绝大多数恐怖游戏,虽然氛围与场景营造有利于吓人了,但凶手这边所处的立场却出了问题。
由于对电子游戏来说,玩法始终是最重要的核心,其它一切都是作为辅助元素存在,所以在恐怖题材游戏上经常会出现尴尬的处境。『恐怖-暴力-战斗-受害者能反杀就不吓人了』,一直都是这类型游戏的争议所在。受害者反杀凶手,甚至一路追着杀到凶手老巢,把对方祖坟都给刨了的情况比比皆是。
所以大部分情况下,“恐怖”其实更像是被游戏开发者视为背景设定与表现风格,内在却与传统游戏体验没有多少区别的作品。长久以往,游戏圈里的恐怖爱好者也算是接受了这一事实,他们学会了从题材与美学上感受恐惧,然后把压力发泄到凶手身上,倒也是一种新生代需求下的健康惊悚体验了。
大便!!!
——里昂·S·肯尼迪 / 《生化危机4》
三上真司作为游戏行业著名的Cult美学爱好者,在许多作品里都融入了美式三俗电影的经典元素。在脱离了丧尸恐惧后,《生化危机4》就被打造成了一款游戏圈内最典型的乡巴佬恐惧作品。
并非所有乡村砍杀都是发生在美国郊外的。由于这类电影的市场潜力,在英法、加拿大和比利时等国家也拍摄了自己的恐怖乡巴佬电影。而在《生化危机4》里,故事背景就选择在了欧洲的西班牙。
即便如此,本作可以说是具备了一切标准的乡村砍杀元素——外来的美国政府特工,偏僻落后并且马桶没人洗的山村,性情诡异行为暴力的居民与邪恶统治者,隐藏在深处的古老恐怖等等。游戏前期的几个演出桥段,基本上都还原了这类影片的经典套路,差别只是里昂遭遇危机时全都能化险为夷。
游戏中村民举着火把、干草叉和镰刀,头上戴着麻布袋的电锯狂人,在布满专门捕杀外来者机关的村庄堡垒中游荡,几乎完美地描绘了一副副乡村田园砍杀画面。只可惜的是,游戏在绝大多数流程里,都是受害者对乡巴佬们进行几乎一片倒的单方面施暴......
在采用第一人称视角形式的两部系列新作——《生化危机7》和《村庄》里,这种对美式乡村砍杀电影的借鉴到达了顶峰。不过整体而言,《村庄》由于掺杂元素过于混乱,只能给人一种走马观花的感受。大部分的致敬桥段与设定参考,也都是流于表面,没有从中玩出什么花样。
反观抠抠嗦嗦的《生化危机7》,虽然后期暴露出不少问题,但前半截流程的优秀有目共睹。本作对于各种早期B级片的借鉴更为集中(也更厚脸皮),它不仅把《鬼玩人2》各种经典老梗都玩了一遍,诸如前面提到的『Bloody Benders』家族现实原型,以及各种乡村砍杀电影里的道具、场景以及情节发展都有着到位的模仿。
比较值得肯定的一点是,本作虽然是标准的乡巴佬恐惧,但它对于贝克一家是带有同情态度的。除了卢卡斯之外,这个家庭本身也是病毒科技的受害者。在DLC和一些文献资料里,可以看出他们虽然居住在文明社会之外,但仍然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淳朴善良,与任何正常的家庭都没有什么区别。
不得不提及的是本作DLC《佐伊的结局》,出现了一位终极全金属进化型乡巴佬。他有着战争老兵的背景,他怀疑政府解决现代文明生活,他吃虫子并且隐居在鳄鱼游荡的沼泽。他甚至不依靠大众化的开山刀或电锯,而是直接用拳头干掉读书读傻了的年轻人以及年轻人变异而来的菌兽。
他就是全美乡巴佬协会名誉会长,人称铁拳无敌红脖子的乔·贝克。现在只要15美元即可立即体验乡下猛男痛打城里怪物的快感。
近年来,由于画面表现和演出手法的进步,加上又可以大幅降低设计难度,使得步行恐怖游戏大行其道。大体来看,这类型的开发者更青睐于鬼故事或民间传说为背景主题。所以我觉得《逃生2》把故事放到亚利桑那州山林环绕的乡村小镇,让玩家被盘踞在当地的一群邪教徒追杀,体验还挺新鲜的——毕竟这次是真的完全无法还手。
但除了这类少数案例,大部分采用乡村砍杀背景的游戏,依然是聚焦于受害者与凶手互相施暴的形式。几部具有此类特征的生化危机,就很明显地采用了“遇害-反击-加倍奉还”的典型套路。而对于从小就深受此类作品熏陶的欧美开发者,在玩这套公式时更是得心应手,比如前面提到的《DUSK》,开场明显是致敬《德州电锯杀人狂》的肉钩厨房桥段。
虽然DuskGuy也被挂在了钩子上,面对的还是三倍速/量的电锯,但他依然实现了绝地反杀。甚至杀到了潜伏的不可名状恐惧头上。
这些案例可以证明,电子游戏在融合各种主题形式时,有着先天的优势——没有无效的创意,只有糟糕的实行,这句话依然通用。这些作品当中,不管是传统恐怖题材、洛氏文学还是说尤其衍生出的美式乡村砍杀,虽然某些环节远离了大部分文学或电影里的发展脉络,但依然没有降低题材的魅力。
甚至在体验上,利用游戏还能挖掘出更多的潜力。无论是《生化危机7》的家庭聚餐,还是《荒野大镖客2》对“乡巴佬请你吃饭,是想抢劫甚至吃了你”这种传闻的剧情化再现,都能得到与文学阅读或电影观赏截然不同的体验。
如今,没人会真因为看了《隔山有眼》等电影,就认为乡下到处都是些疯狂的变种人。这种套路依然在各种娱乐载体里行之有效,但也早已成为一种陈词滥调,很少能从中感觉到新意——幸好,有时候B级片用户就是喜欢这种老套的。
不是没有创作者对此感到厌烦。2010年上映的喜剧片《双宝斗恶魔(Tucker & Dale vs. Evil)》就采用了反套路的形式,狠狠嘲弄了一番“乡巴佬恐惧”的定番公式——虽然这片子我看完感觉巴掌主要都往当代美帝都市愤青脸上扇了。
然而也不得不承认这种套路的通用性之高。基于近代写实背景的悬疑、冒险或恐怖故事,不管最后是否要与超自然或科幻元素挂钩,让属于文明社会的主人公进入一个封闭偏远,气氛诡异的地区,在各方面都是个非常好用的背景设定。
于是有人就明白,不一定要把居住在乡村的居民塑造成邪恶代表,甚至都不需要见血。从斯蒂芬·金作品里,风格更加温和的『乡村魔法少年侦探团队』就能得出上述结论;而如今更是有《双峰》这样走出血肉横飞套路,只保留在现代背景下,外来者探秘陌生小镇这个氛围的典型范式。
主题表现的手法,就是这样枝繁叶茂地不断向外延伸的。从民间的传闻到近现代文学创作,从电影到电子游戏,人类对于恐怖题材的挖掘总能找到新的发展方向。不论它是用以反思自身愚昧偏执,甚至由此延伸向宇宙恐惧的洛氏文学,还是但求一爽的乡村砍杀故事,其魅力无法都是满足了人性本能中虽不那么“文明”,且始终无法割舍的欲望。
Lovecraft Country - Wikipedia
Henry H. Goddard - Wikipedia
The Old Dark House (1932 film) - Wikipedia
评论区
共 56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