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喝酒的时候,经常会听别人提到某款酒多么难喝,其愤懑、失望、痛心之情溢于言表,像极了学生时代班主任批评时的场景。当我们喝到一款表现极差的酒时,“退钱!”二字,也许能概括当时心境。
当然本篇并不是吐槽某款酒如何难喝,某些酒厂多么敷衍。只是在踩雷之时,不免引发个人的思考,为何我会觉得这款酒难喝?造成它难喝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界定其中的好与坏?等等问题浮现于脑海。
如果不思考背后的原因,就会经常出现有人认为这款酒是玉液琼浆,而另外的人觉得一文不值,从而针锋相对,但也很难得出定论的情况,令人困惑不已。本文便一同探究“难喝”背后的原因,这样就可以在互相交流时,避免上述争执的发生,以及在选酒之时心中也能避开雷区。
当然,这篇文章也仅仅是一家之言,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或是更为全面的观点,同样欢迎指正交流。
“难喝”一词,本身就带有很强烈的主观色彩,所以需要加以相关的描述,如果说各个生产环节的工艺需要长期的积累,那对风味的描述则是最为基础也是最直接易懂的。
换言之,我们在对风味尽可能详尽及形象的描述过程中,旁人便能大概了解这款酒为何会让人生厌。
关于风味的描述,其关键在于对生活日常的联想,将日常熟悉的食材、物件等元素对应到酒中类似的风味之中,如生姜辛辣、柑橘酸甜、药材苦涩等,在锻炼自身味觉的同时,他人也能迅速理解。
但这也造成了很常见的问题,每个人由于日常环境的不同,所联想的结果也存在差异,所以该类风味描述也仅能作为判断大概,而不是苛责于细节,如“明明这是橘子味,为什么你说是柠檬”等等。
在这个时候,也可看出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味觉偏好。对于个人而言,喜甜、嗜酸、好辛辣、偏回甘等能让自我味觉得到充分愉悦的风味,都是属于个人范畴,所以遇到踩雷酒时也可以结合自身喜好判断,如“这款酒过酸、过甜,个人不太接受”等标志性描述,在经过一定量的试错后,自身也能逐渐明白选酒方向。
对于群体来说,这样的风味大多数是指苦、涩、辣等味觉比较敏感的味道。至于为什么会讨厌这样的味道,简单来说是因为自然界中对人体不利的物质多带有此类风味,如硫化物、重金属盐等等,我们本能的会避免其摄入,由于其涉及较为庞杂的生命科学类话题,在此便不做过多展开。
总而言之,如果此类在大众认知中容易产生不适感的风味过突出,则很容易被多数人认定为“难喝”一列。
如果说味觉上的偏好可以作为某些商家开脱的理由,那对工艺的分析则是实锤一款酒质量优劣的核心步骤。自原材料的选择开始,直到最终装瓶完成,均是此处工艺所指的范畴。
抛去大师光环、匠人手作、历史文化等难以通过客观理论辩证分析的方面,对生产过程理论化的探究,很大程度上能帮助我们了解为何难喝。
例如,威士忌当中,如果新酒只经过短时间桶陈,就容易出现酒精挥发不足,酯化产物偏低,对于橡木桶萃取的风味偏少等缺陷,反应到味觉上则是酒体糙烈、香气偏淡、风味简单等。
这里的“短时间”是根据酒厂仓储环境、木桶类型等方面决定的,例如多数美威在高温环境中熟成,并且有很多新橡木桶的使用,十余年酒龄已踏入高龄行列,而在气温相对偏低的众多苏格兰酒厂中却稀疏平常,但前者常有着更为突出的风味特征,显然不能仅通过数字大小而混为一谈。
当然,除了桶陈外,麦汁发酵副产物的控制不当,容易产生酸、馊、臭味过重;蒸馏设备的设计维护则影响硫化物、脂肪酸的去除或保留等等环节,都会带来风味的提升或缺失。酒厂也会想办法弥补此类问题,如采用味道浓郁的新桶,或是降低度数装瓶,以及适当调配高酒龄原酒等等。
如果经弥补后仍能感受到其工艺上的不足,那就是说明这款酒仍然有可以精进的地方,这也是很多酒被打上差评的原因。
除了威士忌等蒸馏酒,在啤酒、葡萄酒等发酵酒中也是如此。例如全世界很多酒厂都喜欢加入一部分糖类用以代替麦芽、葡萄等糖源,以降低成本。但这也造成了这类酒中容易出现高级醇含量偏高,和双乙酰等发酵副产物未完全代谢产生的馊饭、溶剂气味等缺陷,甚至对健康更有危害。
究其原因,其实就是加入糖类代替部分糖源后,酵母菌营养不足,无法摄取到充足的氨基酸等来保证所有糖分均能被分解为酒精。形象来说,只吃饭而不吃菜,营养不良自然工作效率低下。
关于风味在工艺上的成因,不同酒类之间千差万别,但其中也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熟悉了威士忌,再了解白兰地、朗姆等蒸馏酒则容易许多,熟悉了啤酒,则降低了各类葡萄酒、果酒等发酵酒的入门门槛,这就是所谓的举一反三。
在熟悉工艺流程之后,判断该酒是否存在缺陷就会容易且准确许多,也能明白该酒令人生厌的原因。
我们的心理暗示也是影响一款酒饮用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处的心理暗示包括当时心情,以及自我的评判标准两大方面。
心情好坏的影响,相信很多酒友都体会过,心潮澎湃的时候,哪怕是无名小酒也能喝出名庄佳酿的感觉。对于我来说,有时正值兴头,喝酒的时便会更放大其中让我愉悦的风味,而再过几天,等心情平复之后再去饮用,就会察觉这款酒中的缺陷。此类例子,不胜枚举,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能客观评价的前提。
关于自我的评价标准,一是可以查证相关资料辅佐,二是避免一些较为偏激的观点。相关资料在网络中不难查得,而观点则需逐步的养成。
例如在威士忌中的“唯酒龄论”,我在曾经刚入坑的时候也陷入过其中,盲目的进行“比大小”式的评价,而对橡木桶及发酵蒸馏等环节不做了解。以至于如今再品尝曾经认为惊艳的作品,让人大跌眼镜的不在少数。
评价标准的建立,其核心即为在大量品饮的基础上加以理论的学习。
如果只有前者,很容易因为不符合自身味觉喜好而予以差评,而不结合具体风格来判断。例如在啤酒中,部分重口味患者鄙视大部分拉格,和野菌爱好者看不起小甜水等等的现象。
但是如果只有后者,就容易走向教条主义,比如威士忌中斯佩赛一定是甜美花香,艾雷岛一定是烟熏泥煤等等,如果主线风味与此不同,就会被认为有悖于理论而归为“难喝”一类。
此外,外界因素同样能影响我们的心理想法,一部分商家及媒体不加考证或刻意为之的宣传一些存在错误的观点,以达到谋求利益的目的,例如啤酒中“精酿=艾尔=XX原浆”,威士忌中“单桶高于一切”,白酒中“酱香为王”等等。对于老饕而言此类宣传权当笑话,但对于许多刚入坑的新人来说,就很容易在这种铺天盖地的宣传下踩雷,本人曾经就见到过“威士忌18年以下不能喝”、“懂精酿的都喝原浆”这种非常极端的言论。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如果发现自己的观点过于倾向某一方面时,则需考虑是否有所偏颇,在过于分明的界限之下,孰优孰劣反而难以区分。
如何界定难喝?就如同有多少个哈姆雷特般,每个人的答案不尽相同,以上也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共性及背后的思考。
在不断的论证过程中,不难发现,“好喝”更像容易引发人们的共鸣,是为多数人所能接受并引发乐趣的风味交集;而“难喝”更像个人思辨历程的展现,是各自独立连续但存在交点的轨迹。正应了《空城》中“这快乐都雷同,这悲伤千万种”的描述。
酒的优劣与否,不仅取决于酒厂,也取决于饮者本身。因而,在交流之中,或许别人口中的难喝,与自我对难喝的认知存在区别,勿急于辩驳争品位高下,阐明其中之理才是关键所在。若只因他人所认定的好喝、难喝与自身不符,未清缘由便加以排斥否定,此时即使饮用再多,也仅如小儿辩日般浮于表面而已。
因此,我们不仅在看待社会现象时需要“独立思考”,在品鉴威士忌的时候同样也需要“独立思考”。就算别人口中的酒再难喝,只要自己喜欢,那就让别人尽管说去,毕竟喝酒嘛,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评论区
共 19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