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英雄联盟:双城之战》真的是非常火了,由于我大学的时候还跟朋友们玩过一阵《英雄联盟》,对这个ip还挺有感情的。这个动画片也没有辜负我的期望,我被里面的人物和剧情深深地打动了。希尔柯死掉的时候我真的心碎,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金克丝,这篇文章也是给金克丝“洗地”的,哈哈。
重要提醒:本文有剧透,建议先看完《英雄联盟:双城之战》再进行阅读,从而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
下面就从我的角度去试着解读一下金克丝这个人物,希望大家能喜欢吧~
当然,如果你不喜欢金克丝的话,我也希望你可以看完。因为在我看来,对于人物的不同理解,可以提高对于事物感受的敏感度。
赫拉利曾说过, “在这个没有宗教信仰的现代,想要寻找人生的意义,就得有体验和敏感度。” 这个敏感度的意思就是你要从经历中获得体验,用体验改造自己。你可以通过不断地进行各种体验对世界产生更深的理解,从而变成一个更好的人。敏感度,我认为是人文主义者的自我修养。
这种敏感度是可以习得的,不说的那么复杂,一道菜之所以好吃是就是因为它不同味道带来的层次感。你可以在一道菜中吃到不同的味道,而能尝到这种多层次的味道的关键就是敏感度。
对于电影或者文学作品也是一样的,我们如果对一个人物或者剧情有不同的解读,就会增加这部电影或者文学作品的“美味”程度,也会让人获得更好的阅读或观影体验。
双城之战这部动画剧集主要围绕着皮尔特沃夫和祖安这一对双生城邦之间的矛盾进行展开。
皮尔特沃夫是一座进步与繁荣的城市,拥有着庞大的资金和他们最引以为傲的“海克斯科技”,被其他城邦誉为“黄金之城”;而祖安作为皮城的双生城邦,坐落在皮城下方的幽深峡谷中,是一座污染严重的地下城市,对于祖安来说,科技与工业是他们的解药,也是他们的毒药。
两个城市对于科技都有着自己的追求,但是皮城开始将大量的工业废料倾倒向祖安,再加上祖安自身的科技实验和工业活动,污染变得一发不可收拾,而两个城市的冲突也就此而起。
显然,在祖安生活的大部分都是下层阶级的穷人,在皮尔特沃夫生活的大部分都是上层阶级的富人。在两个城市大冲突的背景下,通过主人公之间小人物的情感冲突来展现和推动剧情。其中最重要的两个角色就是封面上的姐妹,蔚和金克丝。
蔚和金克丝的父母在一次地下对地上的冲突战争中牺牲了,于是她们被地下城市的首领人物范德尔收养。在她们两个的成长过程中,金克丝一直是一个“拖油瓶”角色, 她每次主动、积极的行为都会导致破坏性的结果。 其中最为严重的一次是金克丝想要拯救自己的伙伴,但是却不小心亲手导致了自己养父和同伴们的死亡。
这一次,作为姐姐的蔚一改之前包容的态度,她呵斥了金克丝,并一时冲动离开了妹妹。金克丝以为姐姐抛弃了自己,绝望地在雨中哭喊,金克丝的哭声引来了绑架自己养父的反派角色希尔柯。当蔚看见自己妹妹即将独自面对希尔柯的时候,想要跑回去救妹妹,但因为她被人迷晕了无法行动,被动地抛弃了金克丝。 蔚的这次离开造成了妹妹性格的剧变,也导致了之后姐妹成仇等诸多悲剧。
人物弧光是一个剧作法则,指的是人物本性的发展轨迹或者变化。 电影里每一个角色都必须在故事中有所转变,唯一一个可以不变的人就是反派,主角和他的朋友都必须有很大变化。
当然对于传统的作品来说都是这样的,但是对于优秀的作品来说,反派也一定是有成长和变化的。
最优秀的作品不但揭示人物真相,而且在讲述过程中,表现人物本性的发展轨迹或变化,无论是变好还是变坏。
弧光(arc)指的是“一个角色从自己‘旅途’的开头,经过发展,最后到达结尾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如果做得够好,能呈现出每个角色随着影片进展而发生的成长和改变,那么它就会像诗一样隽永。从本质上说,这个故事、这段经历,对所有相关的人来说都非常重要的,具有改变人生的意义。甚至也包括影片的观众,它影响到了观看这段经历的每一个人。自古以来,一切好故事都表现了其中人物的成长和转变。
我想如果故事有讲述的价值,那它就必须对所有相关的人都极其重要,重要到电影里的角色必须有所改变。但这种改变的前情和结果都必须非常小心地刻画,并且有迹可循。
具体到女主角,我觉得重要的一点是人物自我意识的觉醒。从懦弱到强大、从幼稚到成熟、从依附到独立、从无知到睿智、从无条件的圣母心到理性地解决问题、从不了解自己到发现自我……为什么呢?一方面,这符合人的普遍成长规律。另一方面, 也因为其中的一些转变在真实生活中很少发生,因此在故事里才显得弥足珍贵。
在某种意义上,故事讲的就是改变,而衡量谁成功谁失败的标准其实就是看谁愿意改变。好人就是那些愿意接受改变并将其看作一种正面力量的人,坏人就是那些拒绝改变蜷缩起来自食其果的人,他们无法摆脱原本生活的惯性。要在生活中获得成功,就得做出改变。所以这个基本理念不仅适用于叙事,也是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一条信仰。改变是好事,因为它代表着重生,是全新开始的希望。
希尔柯这个角色可以说是整部剧中人物弧光最多的人物了 ,从一开始以一个卑鄙的小人形象出现,到接纳金克丝成为教父式的角色,到最后被金克丝杀死成为一个父亲的角色。他的改变是所有人物中最多的。
首先是希尔柯与范德尔的故事线,希尔柯与范德尔的故事其实《双城之战》中并没有过多着墨,但是通过细节我们可以发现,希尔柯与范德尔原本是理念一致,希望带领祖安人民走向另一面胜利的伙伴,但是在一次冲突中希尔柯被范德尔背叛了。也正因为这次背叛,导致了希尔柯眼睛永久性的问题。
经历过背叛之后的希尔柯开始了蛰伏,逐渐变成了一个 “卑鄙小人”的形象 。他通过各种各样的阴谋与手段将好朋友范德尔的势力逐步瓦解,建立属于自己的庞大帝国。为了达成目的不惜杀掉曾经的旧识,这个时期的他是冷血无情的形象。
在准备铲除范德尔的过程中,他本来想杀掉坐在地上哭泣的金克丝的。但是由于金克丝向他哭诉她被姐姐抛弃了、被所有人背叛了,希尔柯突然在金克丝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就此, 他的慈父形象开始逐渐浮现 。
由于对金克丝的情感在逐渐转变,这个过程也引发了手下的不满,甚至说引发了他的“统治危机”,但是他却用雷霆一般的手段去告诫自己的手下,维护了自己一手打造的帝国,这个时期的他俨然是 教父形象 。
“统治危机”的诞生也愈加确定希尔柯对于金克丝的情感并不一般——并不是单纯的领导与下属的关系,而是更为亲密的父亲与女儿的关系。 最后希尔柯在与上城谈判的过程中放弃了他自己的英雄主义,主动回归了一个父亲的形象,是一个中年男人式的梦想。 英雄与家长原本就是同一男性原型的两面,英雄是未来的家长,而家长是老去的英雄。希尔柯为了金克丝用内心的家长摧毁了内心的英雄。
最后,我们都知道了结局,希尔柯用他的死亡造就了金克丝的诞生,他对于金克丝的爱是无条件的父爱,是永远包容和谅解的父爱。
根据前面我们所说的人物弧光理论,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希尔柯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静态的反派角色。他在不断改变,像一个主角一样不断改变,是一个典型的悲剧角色。所以当他死去的时候,我们会因为他的离去而感到心碎,这正是因为我们作为观众我们见证了希尔柯的成长和变化,对他有着更深刻的共情能力。
金克丝是一个非常纯粹的角色,她的爱很纯粹,恨也很纯粹。
当她爱她的姐姐的时候,她的情感就是纯粹的依恋,她不论干什么都会跟着姐姐,姐姐说什么她也都会无条件相信。所以在之后的情节中才会有金克丝举着火炬等待着蔚的到来,那一幕感人的场景。
但是当她得知姐姐并没有之前那么爱她的时候,甚至背叛她的时候,她也做出了果断的选择。
她将蔚与希尔柯还有凯特琳一起绑到了桌子上,要求蔚做出一个选择——是要爆爆,还是要金克丝?但是蔚怯懦了、退缩了。在那一刻金克丝就知道了,姐姐并没有原本那么爱自己了。
她只能接受纯粹的爱,不掺杂杂质的爱。 最后她为了保护蔚而开枪杀掉了希尔柯的那一刻,她才知道这个世界上只有希尔柯对她的爱是非常纯粹和真挚的,而希尔柯死掉之后,她从此也不会再拥有如此纯粹的爱,因此她选择成为了金克丝,而不是爆爆。
金克丝这样的角色,在略显黑暗而真实的背景下是无法生存下去的,所以金克丝不得不分裂,不得不发疯。可以说她的疯狂是必然的,因为真实对于纯粹是不友好的。
“Jinx”的意思是祸害,但其实金克丝并不是坏人。金克丝的一切行为其实从她自身出发,都是善意的,只是破败的结果永远是她一个人去承担。这样的行动矛盾限制住了她的脚步,让她逐渐失去对于自己的主动权。 她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丧失了对于自己的主动权,所以她最后才会去让蔚去选择,自己到底是爆爆还是金克丝。 金克丝的行为本身更像是一个催化剂。在她行动之前已经有了爆发的条件,她只是催动事件发生的人,并不是导致事件后果的人。
就像金克丝向皮尔特沃夫发射的火箭,其实就算希尔柯活着,双方也不会达成什么美好的谈和条件的,因为希尔柯绝对不会把金克丝交出去的,他爱金克丝甚于他自己。皮尔特沃夫和祖安的矛盾积怨已久,并不会因为谈何与否就简单的解决。
纯粹的角色无法在黑暗中存活,只能存在于童话故事中。金克丝如果在童话世界里出现的话,只能是《冰雪奇缘》里的艾尔莎。
没错,你细想,《冰雪奇缘》其实讲的也是姐妹之间的情感故事。
在《冰雪奇缘》最初的剧本设定里,其实艾尔莎是一个反派角色 ,她拥有制造冰雪的能力,但她无法控制,所以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毛病,她也因此失去了王位的继承权。
她的妹妹安娜是一个典型的好姑娘,获得了继承权的同时还即将和英俊的王子结婚。而姐姐因此深感嫉妒,在婚礼当天发动了冰雪攻击,妹妹被击中,心脏渐冻,只有王子的真爱之吻才能救她。最后姐姐制造出来的雪怪失控了,姐妹俩必须联手。
但这个剧本显然并不吸引人,他们需要一个更好,更深刻的点子。这时,《冰雪奇缘》的主创们认为,艾尔莎或许与金克丝一样,根本就不是坏人。她一直都在努力做个好姐姐,可是没有用,别人还是会judge她。人们惩罚她,仅仅是因为她是她自己。她被逼到一定的程度,唯一的出路就是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了,Let it go!
当然,金克丝也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了,因为爱她的人都死了,她也只能选择疯狂。
接着,《冰雪奇缘》的主创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大局观的看法:这部电影的主题应该是“爱与恐惧”。妹妹代表爱,姐姐代表恐惧。姐姐在片中的心灵之旅是战胜对自己超能力的恐惧,妹妹的心灵之旅则是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爱。
而在《双城之战》里,这种情况却倒置了。 蔚对应的是失去的恐惧,被恐惧所裹足不前;金克丝对应的是爱,是成长。
在《冰雪奇缘》这个童话世界里,王子对安娜其实并不是真爱,因为真爱意味着牺牲。没有牺牲的爱,只是自恋罢了。这是一部充满迪斯尼元素,而又特别与众不同的电影。主人公是两个公主,但王子居然是坏人;公主不是王子救的,而是自救;救下她们的不是一开始就有的真爱,而是因为救的这个动作,才让真爱展现出来。
有意思的是,在《双城之战》里拯救金克丝的人、做出牺牲的人并不是她的姐姐,而是希尔柯。希尔柯承担起了“王子”的角色,代替所有人完成了金克丝最后的成长。 而蔚,与其说她是爱金克丝,不如说她是自恋和自私。她其实想被原谅,想回到一个不存在的过去,拒绝承认自己的离开导致了妹妹的分裂,拒绝承担这样的后果。
但是不是所有的道歉都应该得到原谅,她想要的道歉只是想宽恕自己的一种逃避方式。
金克丝真正需要的是蔚接受现在这个疯癫且分裂的妹妹,而不是活在过去的爆爆。她给过蔚很多次机会,但是蔚都没有这么做,最后在金克丝为了保护蔚误杀了希尔柯的时候,彻底失去了自己的妹妹。
蔚从一出场就是充满了女性领袖形象,与其说她是金克丝的姐姐,不如说她是大部分人心中所希冀的超级英雄形象。 她的攻击方式,她的个人主义,甚至她的拳套武器,无一不是超级英雄式的表达。
那么蔚又为什么是懦弱的呢?因为以上这些超级英雄式的表达不过是她的“壳”,实际上在整个故事中蔚作为主角并没有什么成长变化,她依旧执着于过去的事情,无法接受当下的改变。
看似蔚对爆爆用情最深,实际上最伤害爆爆的话也全部都是由蔚说出来的。她一方面在形式上照顾着妹妹的笨拙,但内心她对于妹妹的认知其实与其他人并无不同,他们都认为爆爆不过是一个团队里的拖油瓶罢了。只不过她更虚伪一些,她不会承认。所以在最后一次伙伴集体行动中,她拒绝让自己的妹妹参与如此重要的活动,这也间接导致了范德尔的离世。
范德尔离世后,蔚对爆爆大发脾气,将年幼的妹妹抛弃在了雨中独自哭嚎。蔚的这一行为也导致了两姐妹之间最深刻的裂痕。
蔚在皮城入狱后,一直想回到祖安找到自己的妹妹道歉。但实际上这个时候的妹妹是不需要她的道歉的。蔚向妹妹索求的爆爆,不过是过去的时光,她沉湎于过去,不想接受自己的行为导致了妹妹疯癫的后果,所以蔚才是那个最自私、懦弱的人。
在故事中,金克丝给了蔚很多次机会,试图让姐姐接受这样残缺的自己。甚至说如果姐姐真的做出了选择,自己是可以放弃一切,重新变成属于她的爆爆的。但是蔚每次做出的选择都不是金克丝想要的那个答案,一次次的失望,亲手把妹妹推向了另一个对立面。
金克丝当然是完美的,她的境遇导致了她必然的疯癫。她骨子里其实是一个非常纯粹和真诚的小女孩,不过就是谁对她好,她就对谁好罢了。
她的行为逻辑其实只有一个字——爱。 所以,希尔柯说,“不哭”。略显黑暗的现实世界里,完美本就是不存在的,所以幸福的金克丝永远只能存在于童话中。也因此金克丝这个角色才会更有张力和拉扯感。
评论区
共 55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