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民国元年,南京临时政府于7月10日在北京召开临时教育会议,会议依据第十八件提案:“教育宜普及,文字宜适用于一般人民,不得专为少数才俊计”,通过了《采用注音字母案》。同年12月,教育部制订《读音统一会章程》八条。次年2月15日读音统一会正式召开,投票选举吴敬恒为议长,王照为副议长。会议的主要任务有三个:其一,审定字音的法定国音;其二,将国音解析为音素并核定音素总数;其三,制定字母表。
但读音统一会的会议进展极为缓慢,与会各方为了将自己制订的方案用作注音标准争执不下,“竟至动武”。议长吴敬恒曾谈到:“读音统一会开会时征集及调查来的音符……各种花样都有。”“无非个个想做仓颉,人人自算佉卢,终者意在音字几乎也无从轩轾,无从偏采哪一种。”随着期限临近,最终采取了浙江会员马裕藻、朱希祖、许寿裳、周树人(鲁迅)等人的提议,把会议上暂时用来审定国音的“记音字母”,定名为“注音字母”。这套“注音字母”所依据的“记音字母”便是由章炳麟的“纽文韵文”修改而来,提名“记音字母”的几人也多是章炳麟的学生。而章炳麟作为保守派的代表,主张造一种用于注音的字母,反对创造新的拼音文字,“注音字母”的定名便是源于他的这一主张。如此也引得王照、劳乃宣等人大为光火,但也不得不妥协,吴稚晖在《三十五年来之音符运动》中写道:“(定名注音字母)不过是敷衍国学大师,避开造字的嫌疑,若曰专为注释造音,其实希望它发达,止是侧重音字。”
会议持续了两个月,期间议长吴敬恒因各方责难愤而辞职,副议长王照也托病请假(据说是因为痔疮犯了),便由王璞任临时主席。最终,会议上议定6500个汉字的标准国音,并拟定出一套有着39个字母的“注音字母”。5月13日会议议决《国音推行办法》七条,要求各省设立“国音字母传习所”,由教育部核定“注音字母”并从速公布。1913年5月22日,读音统一会正式闭幕。
会后,原本应由教育部核定公布的注音字母方案,却因政局变动被搁置下来,此外还有不少反对的声音,因此便被教育部“束之高阁”。过了一年多,会员张璞等人组织了一个读音统一期成会,上书教育部要求推行注音字母也被敷衍了过去。无奈之下,王璞等人便在北京自行开设注音字母传习所,由王璞任会长,向社会进行宣传。
1916年,袁世凯去世,帝制再次被推翻,共和制得以恢复。深感民智实在是与国体无法匹配的一众知识分子,依然觉得普及教育的根本问题依旧是文字问题,便再次开始极力鼓吹文字改革,喊出“言文一致”、“国语统一”的口号。各省代表由此发起组织国语研究会,并在这年10月正式成立。1917年第三次全国教育联合会召开,呼吁“请教育部速定国语标准,并设法将注音字母推行各省区。”
1918年,胡适在《新青年》上用白话文发表文章《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 “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文学革命就此兴起,文字革命的呼声也随之愈发高涨。迫于各界压力,教育部于11月23日正式公布“注音字母”,而此时离读音统一会提交注音字母方案已经过去七个年头。
来到1919年,文学革命愈演愈烈,又与国语改革的主张“言文一致”、“国语统一”相互呼应,进而“双潮合一”,一众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扬言“要与政府作斗争”。为了加以应对,4月21日国语统一筹备会仓促间组织成立,作为教育部下的附属机构专职负责国语改革方面的工作。其后数年,国语统一筹备会数次开会对公布的注音字母进行修订,先后对部分注音字母的写法进行修改,革新了用于标注声调的“四声点法”,并将京音定为国音。1926年,国语统一筹备会修订公布《增修国音字典》(按《康熙字典》部首排列,略作修改)一册、《国语同音字典》(按注音字母顺序排列)一册、《国音常用字典》(以同音字分四声排列),“凡字音,概以北京的普通读法为标准。” 1929年,国语委员会第二次常务委员会议决:改《增修国音字典》为《国音常用字汇》,并由钱玄同作最后的审核,到1931年审定完成。1932年5月7日,教育部正式公布新国音的范本《国音常用字汇》,由商务印书馆(上海)出版。
1930年,吴敬恒在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八十八次常务会议上,提出《改定注音字母名称,称注音符号,以免歧误而利推行,请求公决案》,获得通过。该提案由国民政府训令行政院和各直辖机关执行,训令中提到:“惟其功用,亦不过或注字音,或注语音,足当音注而已;与假名相同,仅适注音,不合造字”,“对于高深学问及重要契约,其声类之平仄,亦类之同异,仍由汉文负其分别职责,不必在注音符号上又加枝赘之分别。”注音字母由此定性为注音符号,失去了成为新文字的希望,这也是改革派和保守派两方妥协的结果。
评论区
共 9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