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有种说法,说《论语》其实是“抡语”,后人都认为是讲孔子教学思想的书,实际上相当于孔子给道上立的规矩。
脑洞一开,啥都能来。《论语》中各种名句也有了新的“解释”:
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知道去他家的路,晚上就去干死他。
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我这样的人走在一起,就相当于一支军队了。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他们听说过我但是我还没有发怒,我这真是太(tm)君子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该知道的知道,不该知道的不知道,明白了吗,兄dei。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晓武艺的人喜欢凭力断水流,仁德的武者喜欢徒手开山锻炼身体。
君子不重则不威:君子不下重手啊,就没有威严。
吾未见刚者:我从来没见过这么有刚的。
君子不器:君子打架,不用武器(徒手就能搞定)。
既来之,则安之:来都来了,就安葬在这里吧。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他爸妈都在这,他也跑不远。跑了也有方法给他抓回来。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已经被我打的没有以后了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三十个对手能让我站起来,四十个我就不用犹豫(是不是该出手)了,五十个我能告诉他们我是天命注定的(克星),六十个我能打到他们跪地求饶说好话,七十个我就随便来了。
孔子好像经常说以德服人,有人就说了:你知道么,孔子的佩剑名字就叫德。
更有热心网友将孔子与范马勇次郎PS在了一起,认为孔老夫子是【春秋时代地表最强战力】。孔子一直都给人温文尔雅的儒士之风,怎么就成了地表最强战力了呢?也许这并非无稽之谈。
实际上,我们今天看到的孔子温文尔雅向人作揖的画像,是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的名作。
关于孔子和儒教有两个重大的事情可以作为分野,第一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儒家地位空前的提高,同时也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巨大的改良;第二是宋朝朱熹对儒家经典的再次演绎,结合二程理学,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重新对儒家进行注解。
所以孔子的记载其实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来看:春秋的孔子,汉代的孔子和宋朝以后的孔子。其中春秋时代诸子百家记载的孔子更像是一个竞争者,会有一定的夸张;汉武帝以前的孔子可能会更加真实,汉武帝以后孔子逐渐被神化;到了宋明以后,孔子已经成为某些人文化霸权的幌子,重构孔门十哲,从“我注六书”演化为“六书注我”,成神时候的孔子,已经不再是孔子,从有一个有血有肉真性情的先生变成了冷酷无情而刻板的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工具人。
孔子家族基因强大。孔子是商朝王族后裔,他的祖先是商纣王帝辛的兄弟薇子启家族。商朝皇族别人不好说,纣王帝辛,(子受)不管在史书中还是演义里都是有名的强人,勇能托梁换柱,智可舌战群臣。至于为什么这么个猛人却变成了历史著名的亡国之君,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商亡国之后,周武王按照【二王三恪】的惯例,将商人封为宋公国,封地就在今天的商丘周围,是当时的大封国。孔子就是宋国王室后裔,后来逃难到鲁国(今天曲阜、济宁、菏泽一带)。
孔子生父姓子,氏孔,名纥,字叔梁,一般被称为叔梁纥,史书记载他博学多才,能文善武,担任鲁国陬邑大夫,与鲁国名将狄虒弥、孟氏家臣秦堇父合称“鲁国三虎将”。
鲁国是周公旦(姬旦)的封国,西周时期不断开疆拓土,吞并周围小国,到了春秋开始的时候也算强国。虽然不能和五霸齐名,不过有着与齐晋等强国分庭抗礼的优良传统。鲁僖公曾领导诸侯抗衡楚成王与晋文公。孔子时代,鲁国也是与齐国中兴之主齐景公有来有回。
叔梁纥在鲁国效力的时候正是鲁国国力由盛转衰的之际。作为守护鲁国战魂的三虎将,叔梁纥的战力可能不及蜀汉五虎上将,但至少比织田四天王、德川四天王之流高出一等。
晋国曾经带着诸侯联军进攻【逼阳国】。联军包围城市后,不能攻克。鲁国另一位虎将秦堇父拉了装备车到达战地,逼阳人就打开城门(诱敌深入),诸侯的将士乘机进攻。逼阳国内城的人突然把闸门放下,要来个关门打狗,瓮中捉鳖。
关键时刻叔梁纥挺身而出,武魂燃烧,用双手撑住门,把已经攻入城里的将士放出来。这种在演义小说中常见的“力举千斤闸”的情形,是孔子父亲的亲身经历。小说中的猛将往往因此不是当场牺牲(紫面天王雄阔海, 杨二郎延定 )就是受了内伤(常遇春),叔梁纥却全身而退,堪称猛将。
所谓虎父无犬子,天才的儿子未必是天才,猛士的儿子必然是猛士。
根据史记记载,孔子身高九尺六寸,按照周朝的规制折算过来差不多快190CM,即便是放在现在也是个典型的山东大汉。孔子身体一直很健康,而且长寿,能够单手驾车,身体素质的确不错。
吕氏春秋记载,【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看来孔子继承了他的家族传统,能够徒手举动城门的上百斤的门闩(也可能是千斤闸,不过那就有些恐怖了)。
淮南子更夸张:【孔子之通,智过於苌宏,勇服於孟贲,足蹑狡兔,力拓城关,能亦多矣。】——其中的苌宏,是春秋时期的大能人,行走的大大魔法师,【周室之执数者也,天地之气,日月之行,风雨之变,律历之术,无所不通。】;孟贲,则是战国的著名猛人,【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虎犀,能生拔牛角,发怒吐气,声响动天,尤为勇猛。】跟秦武王比举鼎,把秦武王累死的愣头青。
虽然吕氏春秋曾留下【一字千金】的传说,淮南子也是著名文献,不过平心而论,这两本书多多少有所夸张,按照淮南子的说法孔子都快成魔武双修的甘道夫了。
也有人觉得是把孔子的事迹和他父亲混淆了。不过孔子力气大这件事,基本上可以确定。但是让孔子自己评价,他还是觉得他射箭和驾车更好(别吹我的力气大了,跟我爹比起来差远了)。
孔子提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约等于今天的政治,音乐,射箭,驾驶(坦克或飞机),书法和语文,数学。其中既包括自然哲学,也包括人文科学和军事化训练。
六艺是有等级的:书、数为小艺,是初级课程;礼、乐、射、御为大艺,是高级课程。我们就单分析一下孔子的射和御。
孔子对射箭的要求是:不止要射的准,还要有技巧,具体叫“五射”,分别是:
【白矢】箭穿过鹄的(箭靶),要用力适当,恰中目标,刚刚露出白色箭头。
【参连】即先发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矢矢中的,看上去像是一根箭。
【剡注】箭射出,箭尾高箭头低,徐徐行进的样子。
【襄尺】的襄读让,臣与君射,不与君并立,应退让一尺。
【井仪】连中四矢,射在鹄的上的位置,要上下左右排列像个井字。
孔子对射箭的要求,不仅要准,还要好看。孔子是怎么提出这些要求的呢?
可能他是觉得这事没啥难度。孔子不仅善射,而且经常对射箭进行技术性指导:“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孟子公孙丑篇》 )“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中庸》)。
孔子当然不是“键盘侠”,只会夸夸而谈,《礼记》中记载:【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
而且孔子对自己射箭水平也是有一定认知的。《 论语·子罕篇》记载:【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如果他射箭和驾车没有点专长,也不敢大言不惭的对弟子这样说。
可以大胆猜测,孔子的射箭水平,应该是准一流的高手。而孔子驾车,那可能就是一流高手了。
御指的是驾车。春秋时开的可不是迈凯伦、法拉利,也不是依维柯大金杯,御的都是两匹马或者四匹马拉的战车。标准的一架战车上有三个人,中间是御者,左边是远程的弓箭手【车左】,也是车长;右边是近战勇士【参乘】。三人协力作战。这样的一架战车相当于今天的主战坦克。
孔子讲的御,就是驾车的技巧,一共有五种,包括:“鸣和鸾”、 “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相当于那个时代的驾考科目。
鸾、 和都是车上的铃铛,车走动时,挂在车上的铃铛要响得谐调;逐水曲即驾车经过曲折的水道不致坠入水中。相当于科目二的S弯;过君表即驾车要能通过竖立的标竿中间的空隙而不碰倒标竿。相当于科目二的坡停和坡起;舞交衢即驾车在交道上旋转时,要合乎节拍,有如舞蹈。这个难度比较大,不知道是不是相当于漂移转圈圈;逐禽左即在田猎追逐野兽时,要把猎物驱向左边,以便坐在车左边的主人射击。
以上基本上可以理解为那个时代优秀坦克驾驶员的基本素养。
孔子六十岁的时候还可以给弟子们做驾车的示范,相当于开着坦克的藤原拓海。更可怕的是,史书记载,孔子可以一手控马一手挥舞兵器。
汉代的郑玄认为, “御為六藝之卑,此夫子謙言”。 孔子说自己开车开得好,那是谦虚。也有人认为,孔子把驾车与治理国家相比,所以认为自己车开得好,也是治国的能人。
孔子少年丧父,甚至可能被赶出家门。但是他努力学习,六岁就学着祭祀的礼仪。后来又曾经到东周的洛邑学习,可以说是个勤于学习的人。不过所谓“穷文富武”,孔子的少年时代,恐怕也是有贵人相助,才能平安长大,学得一身好本事。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吹得这么厉害,大部分都还是别人夸张和孔子门人自说自话,那么孔子过什么实战战绩么?
从目前的文献记载来看,孔子1V1的单挑是没有的,无论是《左传》、《史记》还是《孔子家语》中,都没有记录过孔子的武勇。不过从几个事件中,似乎可以侧面看到孔子的武力值。
一是收服“古惑仔”子路。按照史记记载,子路年轻的时候是个非主流,好勇斗狠,行走江湖,对孔子很不屑。子路的才能,根据后来楚国令尹子西的描述是,随时可以带兵打仗的狠角色。而且子路后来做一方长官,将地方治理的井井有条,孔子都会称赞。面对这样一个孙猴子一样的刺头,孔子通过礼法巧妙的将其降服。具体的做法没有任何史书详细记载,只说子路非常服气,并且一直追随孔子。要想降服桀骜不驯的手下,唐三藏有紧箍咒,宋公明心狠手辣名气大,岳飞收服杨再兴靠的是一身好武艺还有家国大义。能让古惑仔心服口服,孔子没有点真本事,只会打嘴炮恐怕是不行的。
二是齐鲁夹谷山会盟。孔子五十岁时担任鲁国的司寇(负责公检法的大官)“摄相事”。齐国是强国,齐景公是中兴明主,鲁国的三桓都很害怕齐国,会盟司仪(外交官)将面临很大的压力,是个烫手的山芋,三桓都不敢接,最后给扔到了尊王派的孔子手里。孔子智勇双全,席间齐国人找了一些乡野侏儒来演武,但是越界威胁到鲁定公人身安全。孔子挺身而出,不仅要求齐国人停止无礼之举,更要求处死这些侏儒并且砍掉手脚。有意思的是,挑衅的齐国不仅全都照做,而且归还了侵占鲁国的三座城池。春秋无义战,齐景公少年斗权臣,成人后斗诸侯,手下有晏婴、司马穰苴、梁丘据这样的名臣,一生都在对抗强晋,努力恢复齐桓公的霸业。孔子仅凭一些话就让齐景公收手,恐怕没那么简单。正如渑池会上的蔺相如,面对强大的齐国,孔子肯定也还有武力威慑和后手准备。
对齐国人,孔子不战而屈人之兵,威慑力拉满。在实战中,孔子也有战绩。鲁定公十二年,孔子当政,推动“隳三都”计划。
当时鲁国君权旁落,孟氏、叔孙氏和季氏,他们的先祖是庆父、叔牙和季友,都是鲁桓公的儿子、鲁庄公的弟弟,所以号称“三桓”。孔子在世的时候,三桓与鲁国王室的权力斗争已经持续了一百七十多年。而三都分别是这三家的家臣在自己封地修建的军事要塞。
春秋时代,下克上”的情况很常见,三桓之于鲁国,相当于田氏之于齐国、六卿之于晋国。东周时候,这种卿大夫把持国政并最终篡权或者瓜分国家的情况非常常见,这是私有制和生产力发展之下,国君实力变弱的客观情况。上到周天子,下到各大封国,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这种情况。最终演变到了极致就是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
鲁国不仅存在三桓把持朝政的情况,三桓各家内部也存在权臣把持三桓政务的情况。隳三都实际上就是团结三桓、剪除三桓家中作乱的家臣。在推进的过程中,费邑的季氏家臣公山不狃很不同意,直接反对,帅兵直捣国都曲阜,鲁定公被吓得跑到了季孙氏家中避难。
那么孔子呢?处变不惊,孔子不仅反击,一举击败了费人,还将公山不狃驱逐出了鲁国逃往齐国。
孔子之才,可以说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不过他的行为却被三桓所忌惮,被迫下台,离开鲁国,开始在各国流浪。周游列国十四年间,孔子拜见了很多国君,包括但不限于:齐景公、卫灵公,楚昭王等霸主。不过孔子行走之处,一直被各国的大夫们所忌惮。
著名的孔子困于陈蔡,听说孔子要去见楚昭王,陈国和蔡国的大夫联手,策划了一场野人围攻孔子一行七天七夜的戏码。很可能,陈、蔡两国是想找这些野人团灭孔子,不过孔子最终坚持到了楚昭王解围,其中并没有伤亡。
庄子、论语、史记等很多书都记载了孔子这段经历。虽然都描绘了一个穷困潦倒、走投无路的老人,却都没有说孔子在这里受伤或者有人因此而死去。所谓野人,就是生活在郊野里,远离城市和贵族的自由民和奴隶。有些野人还有一定的战斗力,比如当年还有野人救过秦穆公。孔子一行人,遭到野人攻击却能全身而退,虎落平阳,也没有被犬欺。
孔子五十多岁在鲁国失势后,流亡列国十四年,带领着弟子们,驾着五乘马车,手下不乏子路、有若、冉求这样的猛将,也有子贡这样的富商,还有颜回这样的优秀学者。这是一只怎样的队伍呢?
《史记》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教了差不多三千弟子,其中有七十二个六艺精通。如果孔子是总舵主,他的弟子们至少能开十个分舵,罩着六七十个场子不成问题。
他们从齐鲁大地,走到了中原,最远都去了长江流域。他们是播种机、宣传队,他们将孔子的理念传播到了中原大地。他们的门人后来衍生出了墨家、法家这些影响深远的思想流派。
楚昭王要见孔子,并给他七百里封地,可吓坏了楚国令尹子西。他说:您收下的外交官,有像子贡那样好口才的吗?辅佐您的重臣,有像颜回那样才干出众的吗?您的武将之中,有像子路那样会带兵又拼命的吗?您的其他手下,有像宰予那样有本事的吗?楚王一听,立马表示“算球”。金麟岂是池中物,我还是别冒险了。
孔子不会说,知识就是力量。孔子既拥有知识,也拥有力量。但是他并不以力量闻名于天下,他是以知识教化万民。
别以为孔子的弟子都是好脾气,性格纯良之辈。有若也是曾经的孔门十哲,孔子去世之后,大家觉得他的风范很像孔子,以老师的态度对待他。
但是有两次他无法回答门人的问题以后,就被赶下台来。更不用说富可敌国的子贡, 季氏的大管家冉有, 猛将子路,诡辩大师公孙龙,杀猪的曾参等等。能够统帅狮子的,一定是更加强大的狮子。
所以不要说孔子的武德是不是充沛。孔子是周礼最后的守护者,是中国贵族精神最后的传承。在礼崩乐坏之际,孔子多方奔走,凭借一己之力,维护着周礼最后的体面。
评论区
共 69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