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游戏预定(我说的)之作《艾尔登法环》在过去的一个月间慷慨地治愈了我等褪色者的许多痼疾,也带来了足够环学研习者们咀嚼并反刍一整年甚至更长的内容。
作为在交界地出生入死死死死死的一名阿褪,辛苦奋战之余的最大快乐便是小心翼翼地在“剧透”和“解惑”之间挑选各位大学者们产出的分析视频。看得多了难免心痒,所以忝撰一文分享一下我的几个小发现。
我在初次进入《艾尔登法环》后,最先感到疑惑的一件事是戒指怎么不见了?老玩家们肯定不会忘记,从《恶魔之魂》到《黑暗之魂3》,只要是出自宫崎英高之手的中世纪黑暗奇幻冒险故事,都必定会包含“戒指”这类装备(当然不包括《只狼》和《血源诅咒》)。可是同样作为中世纪黑暗奇幻风格的“黑暗之魂4”,却把这些本该归为“戒指”的饰品换个名字和造型,改成了“护符”呢?随着游玩的深入,我越发肯定,既然绝大多数护符的功能可以和前作一一对应,那么说明这一改动和游戏性的关系不大,必定是剧情和设定所导致的。
其实道理很简单,那就是“指头”不允许“戒指”存在。
身为褪色者,我们最初作为指头大人的(表面)信众,所能够佩戴的也自然不包括“戒指”这种束缚指头的饰物。而在游戏中第一个佩戴戒指出现在我们眼前的人是谁呢?
没错,她就是头号杀指人、卡利亚末代公主、暗月女王、无上意志忤逆者、雪魔女菈妮。这一幕,想必菈妮的各位“伴侣”都再熟悉不过了。而实际上,在游戏正式上线前发布的故事预告片里,文字过后出现的第一个画面就是这个:
而在游戏中期,我们其实还会碰到一个戴戒指的角色,而且戴了不止一个:
拉卡德对黄金律法及其追随者一直深恶痛绝,他对指头的言语会抱有什么态度,结合这番举止便不言自明了。
此外,宫崎英高还玩了一个镜头把戏。实际上,游戏最早戴着戒指出现在我们眼前的人正是梅琳娜。她在我们最初于漂流墓地醒来之前曾短暂地现身过,骑着后来赠予阿褪的托雷特:
但之后在城门前正式介绍自己时,这枚戒指神秘地消失了,之后也再没有出现过:
这枚戒指去哪儿了呢?如果你对游戏发售前公开的几个视频还有印象,那么下面这个发售日期写的还是“2022年1月21日”的预告,从第16秒开始的声音和画面,就能解答这个问题。
是的,不出意外的话,梅琳娜右手无名指上戴着的很有可能就是灵马哨笛。
她在你人事不省的时候就摘了下来,之后才郑重地托付给你。我就问问,谁才是对你(阿褪)最情深意长的人?
关于戒指的讨论可以暂告一段落,我们还是回到菈妮这条线上来。
当我们从地底历尽艰辛,乘坐升降机来到月光祭坛,超度了守门的辉石龙亚杜拉之后,就来到了菈妮支线的最终地点:玛努斯·瑟利斯大教堂,也就是这一段的标题。
这个教堂的名字在初见时就令我非常在意。因为在《艾尔登法环》中的教堂基本分为两种,一是以人名命名的,例如玛莉卡第一二三四五六七教堂;二是以功能或属性命名的,例如结缘教堂(有多少阿褪在初次听说有“结婚”戏码的时候认为会是这里?)、镇静教堂、巡礼教堂、彼鲁姆教堂(看似是人名,实际是拉丁文“bellum”的音译,意为“战争”)。
那么,显而易见地,玛努斯·瑟利斯是谁?事实上直至通关,你也不会见到这么一号人物。因为它就不是人名。
很多魂系列的老玩家会一眼认出,玛努斯这个名字显然是致敬了《黑暗之魂1》DLC里的最终BOSS:
他的名字“Manus”在拉丁文中是“手”的意思,对应了他硕大的左手,以及玩家初次进入他的地盘时就是被这只大手抓走的。
那么“瑟利斯”又是什么意思?英语好的同学应该会从“celes”联想到一个单词:“Celestial,天界、星空”。而我们在这个教堂里也会看到满地的星光碎片,因此可以把“玛努斯·瑟利斯”理解为“星空之手”或者“掌中星空”。这与菈妮最后的群星结局是可以放在一起说得通的。
但是,如果我们继续查询,会发现如果把“Celes”与“Manus”一样放进拉丁文里,它是单词“cēlō”的“第二人称现在虚拟语气”,表示“隐藏”。而“cēlō”的衍生词在法语、西班牙语中都是“celar”,无一例外都是“掩盖、隐藏”的动词。
如此一来,“Manus Celes”就可以转而解释为“隐藏之手”,或者更明显的“被隐藏的手”。考虑到“celar”在罗马尼亚语中还用来表示“储藏室”,我们可以大胆推断英文中的“cellar”也与这个词源存在亲缘关系,最终将这个教堂的名字理解为“地下室的手”。说到这里,我想大家已经反应过来了——玛努斯·瑟利斯大教堂,其真正的含义是“手藏在地下”,也就是二指的真身所在的地方。
做完这番考据,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卡利亚城寨里那些大手子也戴着戒指(它们显然属于菈妮的势力),并且喜欢藏在地下捏人了。并且我据此认为,最后为菈妮找回“暗月戒指”并亲手为她戴上的行为不只是一个表面上的婚姻仪式,这枚戒指更是阿褪为了向菈妮证明自己立场所纳的投名状。
当我扛着猎犬长牙+5四处欺凌弱小时,不想竟遭遇了此番旅程中第二强劲的对手(第一是当之无愧的卢恩熊),熔炉骑士。我一方面非常痛恨那身韧性奇高的盔甲,另一方面也很好奇这种骑士到底是什么来路,“熔炉”又是什么。直到我得到了两件装备:
其中提到了两位熔炉骑士首席的名字:奥陶琵斯(Odorvis)和志留亚(Siluria)。从中文来看,前者给人的感觉颇有古希腊神话的遗风,后者却有一种日式人名的气息。因此我做了一些简单的查询,发现宫崎英高其实是在用这个方式向我们提示了一段深藏于史前时代的故事。
“Odorvis”源自“Odorvices”,指的是古代凯尔特部落的奥陶维斯人,后来被地质学家用来作为地质年代的命名,“奥陶纪”。
“Siluria”则是另一个古代凯尔特部落的族群名字,也被地质学家用来当作地质年代的命名,其中文名源自旧时日本人使用日语汉字音读的音,译作“志留纪”。
这两个年代正好是一前一后,分别始于4.85亿年前、终于4.43亿年前(奥陶纪)、始于4.44亿年前~4.19亿年前(志留纪),二者略有重叠。
眼尖的勾指已经发现了这张图上的一个信息,“奥陶纪中期流星事件”。根据调查,这起事件发生在距今4.67亿年左右,大量流星坠向地球。某些科学家推断,这一时期频繁发生的流星事件可能导致(云层变厚、气候变暖等原因)了后来的“奥陶纪大幅射”——这是主要发生在海洋系统中的生物大幅射现象,使得海洋生物在科和属级的丰度达到了前一个世代寒武纪的3到4倍。
这段时期也是正笔石类的鼎盛年代。而这玩意的化石照片看着跟神殿石还隐隐有些相似:
然而好景不长,距今4.45亿年前发生了这个时期的最后一件大事,“奧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也称为“奥陶纪大灭绝”。在这段时期,大约有85%的物种遭到灭绝。据推测,当时可能有一颗直径在10~12公里的陨石撞击地球,导致地球进入了冰河期。而又据2005年的研究显示,4.45亿年前,一颗距离地球6000光年左右的极超新星放出的伽马射线暴(仅持续了十秒左右)一瞬间摧毁了一半臭氧层,导致地面生物因过量的紫外线大量死亡,食物链遭到摧毁。
读到这里,我们基本上已经可以把地球古生代时期曾经发生的事情与《艾尔登法环》里进行一一对应了。
这三个阶段,与交界地的命运息息相关,进而直接塑造了今时今日我们眼中的景象。然而骑士们不善言语,无法将上古年代曾经经历的惊心动魄如数道来,只能留给来自浓雾彼端的褪色者自行揣摩了。
这一段考据于我而言,唤起了一种深深的渺小和无奈。无论是我们现实中的地球,还是这片残破不堪的交界地,都只是充满了茫茫宇宙中的幸与不幸交相作用下的随机结果。无论是服从物理定律的伽马射线还是所谓的外在神祇、无上意志,或多或少都代表的是宫崎英高的宇宙观:人类苦苦为之痴缠的命运,只是混沌中偶然呈现的肌理,也是火焰升腾时莫名迸发的星彩。
衷心地感谢From Software,感谢宫崎英高,为这个世界带来了如此深刻而又梦幻的体验。
评论区
共 32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