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行一篇迦勒底神谕翻译。中文网络无甚多翻译,但有此需求,是故见丑。若有错漏还请斧正。以Brill所出本为准。
此处试行翻译迦勒底神谕并非为所谓神秘学捧场,但却是因为开始探索并好奇罗马帝国时代的习俗和思想,因此将此文本视作是一种具有独特时代特征的,具有一定思想价值的文本,可以通过这文本窥探基督教的形成,以及罗马帝国时代罗马人的精神世界。作为一个伟大而光辉的时代,罗马帝国对后世的影响都是无与伦比的,因而对该时代的只鳞片羽的窥探或也能带来一点启发。
但阿特拉斯撑起了天空,把它与大地分开,使在上的不与在下的相混。
如同一个束缚的、智慧的薄膜,他做了区分,
原初之火和其他火渴望交融。
【注解】尽管这里名义上说的是希腊神话中支撑天穹并分开天地的阿特拉斯,但是从上下文可以推断出,这里的阿特拉斯是指作为世界灵魂的赫卡忒。这里所谓束缚乃是一种微妙的描述,以形容区分上下的那种微妙差异。这种代表分隔的象征在赫卡忒本身亦具对应,即造像上束在赫卡忒臀部上的腰带(束缚),新柏拉图主义者曾从宇宙论对赫卡忒的臀部进行解释。
在对于所谓被束缚这个词进行解释的时候,普罗克洛斯(Proclus)将束缚(也就是赫卡忒的腰带)视作是位于智识世界最低点的无意志实体,也就是智识和可感两个世界的边界。在这重意义上,它与诺斯替主义者瓦伦廷所提出的Horos相同。
原初之火与其他火,存在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原初之火即原初意志,其他火即第二具智能者,而这里的渴望交融则是指二者因为本性相近而具有结合的趋势,但为赫卡忒所分别。另一种解释则认为这里原初之火指代包容了智识世界的原初源泉,其他火则是它在物质世界的体现物,也就是太阳,而世界灵魂则令二者区别。
因为父完善了万物,并将它们交给了第二智能,它也就是你们——整个人类族群——所说的第一智能
【注解】父之作为即有在完美中思考,构造作为可解模型的世界。此处出现了一个分歧,即第二智能与第一智能的分歧,从语句上判断似乎这句话是对当时已有理论的反驳,即一元创造论和二元创造论的的差别,很明显此处是认为原初之父和创造者是有别的。学界有观点认为这句可能不属于神谕本身,而是被引用者努美诺斯(Numenius)加入的,以支持他的双智能创造说。但也有学者认为这句话是神谕原本具有的。
这一旁所坐的是对偶者。
因为它有双重功能:它既在心灵中具有智性,又赋予诸世界以感知。
【注解】这里所说的对偶者,是指的第二智能,它具有二重的能力,既能沉思可理解的世界,又直接赋予可感知的世界以行动。这意味着它具有观照父之世界并进行创造现象世界的功能。
对于这里说的与第二智能相对的,则不能确定其具体身份,有认为它是父,但也有认为它是第一智能,因为第一智能和第二智能呈对偶关系。此处智性即指理念的世界,而感知的世界即星辰的世界。
那么,准确地说,不可能把名字归于一,就好像假设有一个名字适合它。因此,那超越万物的、只能用“一”这个词来表示,以求表述无法表述者。不仅柏拉图,诸神也以此种方法描述并言说它。因为诸神自己也给出了如下的神谕作为回应。
因为从一发出和回到一的万物,都被分为,以可理解的方式来说,分为诸多形体。
【注解】至高神至一。此处所谓分离的乃是诸多理念,可理解者。这些理念又分散表现在世间诸形体上。
而众神建议我们抛开灵魂中的多重性,提高我们的感知能力,并将其推向一。
不要在你的心智中保持多种形式的他者,
要把灵魂中的感知能力延伸向一。
万物皆由一火所生。
【注解】迦勒底神谕对于至高神是否可以简单称作一是有所疑问的。这里的一反应了一种紧张的关系,一方面迦勒底神谕尝试对一进行肯定的描述,称之为父,第一智能,单一,但另一方面,迦勒底神谕又对至高神采取了否定的描述。
在可理解与隐藏的神灵中,存在着三种基本性质,第一种性质是善。
感知善本身,于此父之单一(Paternal Monad)存在
【注解】单一之父,monad意思是单体,单一之父即原初之父,因为其是原初之一,极尽简单,因此是单体。
除了善之外,普罗克洛斯还列举了智慧和美作为神的基本性质。在神谕中父被称作是至善,同时也是一。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父被描述为一,但至高神同时被描述为三位一体。
因为以这种运动、欲望和张力在诸世代中延续的整体性是永恒的。
......因为单体可延伸,由此生出二元。
神谕如是说。因此,根据这一神谕传统,所有事物都必须永远保持在无休止的运动中。
【注解】整体性这个词在达马西乌斯的语境下等同于完满,也就是永恒。但在毕达哥拉斯背景下,这个词的含义是线(串连在一起的脉络)。
延伸的特性是永恒所具的二元特性,按照普罗克洛斯的叙述,应遵照毕达哥拉斯的理论,是从点(单体)延伸至线(二元体)。但在迦勒底神谕的语境中,此处应该指第二智能。
这里所谓延伸至于二元,意味着永恒是一种微妙的特性,它为父所支撑,并将光,或者说运动带给理念。另一种解释则认为第一智能通过延展而生出第二智能。
因为自主体之父而来的,没有不完满的,
【注解】此处主体之父是对于至高神的另一个称呼。父具有完满的特性。
父不会激发恐惧,但令人心悦臣服。
【注解】这节神谕是针对当时通行的在魔法goetia之中流行的信仰,后者认为一个被呼唤的神会引发大恐怖。
万神皆善。
你们不知道每个神都是良善的。哦,苦役者,清醒起来吧……
【注解】普罗克洛斯就此评价柏拉图,因为柏拉图认为善是至高神的本性。普罗克洛斯就此推演,认为善是一切神的本性,随后他援引了神谕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段神谕是在区分那些真正的也就是具有善之特性的神,以及那些在仪式中被召唤出来冒名为神的邪恶和欺骗性的魔。
清醒这一概念也见于赫尔墨斯和诺斯替,意味着那些沉醉于世间流行观念的人需要清醒,反思现实的真实本质,重新凝视于神。
.....在父辈们那由神灵滋养的沉默中
【注解】超越的地方,即可理解的世界。那些事物,即理念。
沉默乃是出世的深渊的特性,后者是父的居所。在诺斯替中,父常被称作深渊。
.....对于有知见者来说,可理解之物是食量。
你们众神,乃是经由感知,知晓那出世的,渊深之父者。
这里的众神乃是指处于可理解之世界下的,处于永恒之外的行星神,具有对于可知世界的智能上的知识,因此是智能实体。
每个心灵都能感知到这位神。
每一心灵都能感知到父,意味着上升至具智能众神的境界会令灵魂具有类似的知性,以为最终上升至父做好准备。
因为没有可理解的事物,智力就不存在;而离开了智力,可理解的事物也不存在......
【注解】这意味着可理解的理念世界存在于第二智能的心灵中,而非在其外。
…有智的,在他之内有所思。…
【注解】根据此,父的先天功能是构思可理解的理念世界,但予以实现的是第二智能,它以更积极的方式在思想中塑造了它。
……因他乃万有,但却能知。
【注解】即父或第一智能,他是一切存在的可理解的根源。
评论区
共 4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