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 Nreal Air 有几天时间了,老实讲等快递到那几天是很激动的,这不是我第一次使用 Nreal 眼镜了,在 2019 年的时候,我非常有幸去北京拜访过 Nreal,期间短暂的体验过 Nreal Air 的前身,当时的 demo 版本已经非常接近现在的样子,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如今,在我体验了一段时间,新鲜感消失之后,重新审视这个产品时,我觉得他们做了一些非常漂亮的取舍,得以让 Nreal Air 能够脱离小众,走向大众的视野。这在我的印象当中,可能是这个品类的第一次。并且在苹果发布他们的 AR 眼镜之前,分析一下 Nreal 的每一个选择背后的原因,想想苹果在面对取舍时会怎么选择,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参照。
取舍
从用户端的需求来说,其实第一个选择非常简单:AR 眼镜到底能干什么?或者说我期望用户能用 AR 眼镜来做什么?
这个问题是简单的,但要回答清楚也是困难的。做产品定义时,产品经理大可以做一些「元宇宙」式的幻想:我希望 AR 眼镜是信息的入口,用户可以活在里面。这个回答可能没错,但是稍微认清一些现实的话,做到这一步是要有非常多的前提的,「元宇宙」里面的内容谁来填充?芯片是否具备这么高的算力能够渲染出丰富的画面?光机是不是能把这些画面精细的显示出来?这几个灵魂拷问可能就连产业巨头都只能兼顾 1-2 个,更别提 Nreal 只是一个 2017 年成立的创业公司了。
我估计有些人会顾虑线的问题,无线当然是更优雅的选择没错,但是相信我,结合目前眼镜提供的功能和使用场景,有线是当下最好的选择,我使用这个眼镜最多的场景,是外接 iPad Pro 作为扩展屏,它刚刚好可以利用 iPadOS 16 的台前调度,极大的提升 iPad Pro 多任务处理的能力,并且配合外接的键盘壳充电,这一套组合拥有无限的续航。
不过这块是相对比较主观的评价了,可能是我接触相关设备比较少,只能说在我有限的体验中,Nreal Air 在这方面做的确实是足够好了,它的轻便让我有动力使用它,并且显示效果足够好。他这个资源倾斜的选择,我觉得是完全值得的。但我不知道他们一开始做这个选择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这个产品可能会投影仪市场带来一场革命,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降维打击。
当然,这些小问题回到产品价格的时候,好像又是瑕不掩瑜的,总的来说,它就是现在最接近普通用户的一个 AR 眼镜。回到开头我说的,关键决策「聪明」,避开自己不擅长的,资源专注在自己的长版上,力出一孔,最终就导向了它是一个使用起来「简单」的产品。坦率来说,它能做的事情相对有限,可能在某些人眼中 Nreal Air 也不够 AR,但在我看来,它在自己擅长的地方做的足够好,能够让用户很清晰的知道,我在什么时候,可以使用它,并且能获得很好的体验,这就足够了。
老实说,我们在跟爱否的朋友们聊那期 WWDC 预测播客之前,我在准备提纲时,一想到 AR 的部分,我脑袋里蹦出来的第一个场景,就是我有一个无限大的电脑屏幕,工作时我能把层层叠叠的窗口全都平铺在上面,看电影时,我能体验到跟在电影院差不多的显示效果,也可能是我想象力不够丰富,没有释放这个新形态全部的可能性,但我觉得可能在当下,把这两个场景解决好是很实际的,很稳妥的,是普通人不太需要学习成本的。它确实不能替代手机或者平板成为我们的「主力」计算设备,但它也已经是非常好的「扩展」设备了。
评论区
共 24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