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现在写的有点犯难,盖因前三章的摄影思维逻辑是线性的,当时世界上的摄影思想并不多,主流思想就是“画意摄影”,一条线走下来,起源是什么结尾是什么,能说清楚。但是之后不行了。
现代摄影(不是现代主义摄影,两者有差别)是一个统称,说的是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的世界上所有的摄影思潮的统称。自10年代的斯蒂格里茨开始,到二战后逐渐转向对“决定性瞬间”理念的反思,这一段总共30余年。名家辈出,满天繁星,大师成批成批的来, 并且对于摄影本身所可以达到的各个维度都进行了不可思议的探索。可以说这30年的遗产,几乎构筑了我们现在日常所看到的一切摄影作品的基石。
但是值得提醒的是,这些著名的摄影师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条条有完整的线性传承的关系,他们更接近于网状的节点——你不知道是a影响了b,还是c影响了d,有些时候是e和f一起影响了g,然后g反过来又给a以帮助。在某个遥远的国度,h自己完全独立成了一套体系……这本身也是摄影的繁荣产生的必然现象。有交流,很不错,就是苦了写文章的人。数量太多又太杂,但每个都那么重要。
看看他们的探索维度,就知道有多复杂:决定性瞬间;纪实摄影;新客观主义;f64小组;超现实主义……你能想到的一切想不到的一切领域,这群人都做了尝试。
所以只好采取笨方法:分国别,流派去写这些人,刚好这些人所属的区域也和他们的摄影理念是有一定联系的。一个个地写出来,希望大家能弄明白。
先讲一下现代摄影的时代背景问题:一个艺术时代的来临,不只是由一两个天才的开创和出现就可以完成的,深究起来,时代的思潮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从哪儿说起呢?还是木心,写这篇文章开头的时候我就想到他说的一句话:“20世纪的人回过头对我们说,我们对不起19世纪。”(大意)
木心有他自己的立场,不必深究。不过这句话作何解释?老爷子是认可19世纪的某种美好的——田园的,先锋的,和蔼的,相信科技会解释一切但是又不乏某种温情脉脉的时代。至少在一战开始之前,大家都这么相信着。
一战,血肉横飞,有人说有些东西被撕破了,另一些东西被建立了。很明显,至少有一个事情是确定的,就是工业化的时代已经全面来领,人类不可避免地从原来对于工业和乡土时代交叠的迷惘,迅速走向完全工业时代的思想体系。同样地,在19世纪晚期的时候,哲学方面尼采,克尔凯郭尔乃至陀思妥耶夫斯基也只是在不同程度上提出上帝是否死亡的问题。而到了20世纪上半叶,不仅是存在主义,就连语言本身也进入一个思辨的过程(维特根斯坦)
摄影也是有时代性的。1839年摄影被发明,到今天,183年。但是发展的速度完全是不均衡的。前70年,三篇文章讲完,要说乏善可陈也可以。但是关键是摄影本身就是一个现代性极强的艺术,仿佛发明出来就不能活在近代的时间里。所以我们看到19世纪下半叶,新旧交替的时代绘画发展迅猛。莫奈到马蒂斯,中间那么多人,才用了50年不到。但是同样的时间摄影说到底就干了一件事:和绘画分家。
想想看19世纪的主要艺术趋向是什么?每个领域是有不同,不过统一的一个趋向是逐渐从浪漫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并且现代主义在这里开始萌芽。因为人们开始认识到工业带给人的荒诞,但是还没有那么确定。上帝仍然将死未死。到了一战后,大家看明白了,上帝真死了。人开始被迫面对事实上的世界。文学上有了迷惘的一同时代,这个时候,摄影才进入现代摄影时代,才发展起来。从艺术形态上,或者本体论而言,摄影确实是相对而言更容易在完全的工业时代——或者说,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来临之后大放异彩的一种艺术形式。
上一章讲到,斯蒂格里兹的“摄影分离派”开创了一个时代:他之前,是画意摄影的天下;他之后,摄影找到了自己的本体论。所谓本体论上一篇文章也提过:记录性,时间性。就两个,但是千变万化。就好像一气化三清,演变出来的招式千千万万。但是都或多或少益于斯蒂格里兹的创举。
当然,斯氏并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居功至伟的人。比起他的摄影家身份,他在世所做的更多的像一个策展人和编辑。在20世纪的头20年,他创立了一本摄影杂志和一个摄影画廊。无数多的人从他这里走出,并且扬名。这个时候他的“摄影分离派”可谓是20世纪初名头最响的摄影流派。甚至在之后演化出了直接摄影和“f64小组”这样的,完全将摄影本体“记录性”正宗发展到极致的摄影美学流派。
上次我们提了一嘴,斯蒂格里兹的“摄影分离派”中成就最高的人是保罗·斯特兰德。虽然史料中无记载,但我们可以认为保罗应该是斯氏所认同的最重要的摄影美学的传人之一。证明是在1917年,斯蒂格里茨在自己所创办的摄影杂志《摄影作品》在终刊之际,特地花了2期的篇幅做了一个合刊,上面所刊载的只有保罗·斯特兰德一个人的作品。他一个人占了全刊。人们普遍认为,这是斯蒂格里茨宣布自己的直接摄影美学胜利的一个象征。因为在这之后他立刻自己决定停刊不再办,相当于传递给大家一个信号:“我们摄影分离派已经自1902年起创立而今已经15年,现在我们的历史使命已经结束,新时代已经完全地来临了。这个年轻人,就是象征。”
保罗1890年出生于纽约,父亲做的是搪瓷生意,所以家里面从小收入还是有保证的。1902年保罗12岁的时候,他就有了自己的相机。后来当他进入纽约伦理文化学院上学的时候,遇到了著名的左翼摄影师刘易斯·海因,这个人名大伙儿可能不熟悉,但是看到下面这张图片,我相信不少人曾经看过。
海因曾经为了拍摄美国无数受难的无产者们,辞去自己的教职。奔走五万多英里,拍下那些农田,矿场,工厂车间乃至街头的贫民们。为了拍摄童工的状况,他乔装成卖圣经的商人来躲避保安和警卫的搜索。到了最后连工厂也进不去,就在工厂外面拍摄童工下班的场景。因为他的努力,当时美国的国家童工委员会才有有力证据让国会立法改善童工条件,乃至于最后废除童工制。
有这么一位摄影启蒙老师,不难想象保罗·斯特兰德的政治倾向是什么样。他有不少朋友都是美共党员。他自己也是坚定的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支持者。这也造成了他在20世纪50年代初因为麦卡锡主义离开美国,和自己的妻子流亡法国。最后于1976年在法国去世。
回到当年。保罗参加了刘易斯·海因的摄影培训班,找到自己的信仰的同时也学习了摄影技术。在这期间他也参观了斯蒂格里茨的“291画廊”。正是这一次参观震撼了保罗,他在一开始认为摄影仍然是一个业余的事情,但在这后,保罗认为,这个可以作为自己的主业来做。
在摄影创作上,保罗·斯特兰德真正完善斯蒂格里茨的创作观念。保罗直接表明,摄影首先就是机械手段获得的图像,绝对不是绘画。在机械手段中我们获得图像形态以及画面结构,绝对不是一个只会按快门的猩猩。
他认为摄影应该追随时代,甚至引领时代,绝对不可以像以前一样变成绘画来描述脱离现实的怀旧和感伤。他所拍摄的东西大部分是对于当下时代和个体的记录。使得他的摄影拥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历史记录意义。这就尤其凸显了摄影的“记录性”。也是我们认为保罗·斯特兰德作为直接摄影的重要代表人物的原因。在他之后,摄影工作者意识到了自己的媒介特性,也确认了自己的价值,不再面对绘画自卑,摄影真正变成了可以和绘画平起平坐的一门艺术。
自此,现代摄影(不是“现代主义摄影”这是两码事,之后详谈)完全找到了自己的本体论,画意摄影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而直接摄影,作为现代摄影的重要的一个流派,完全登上了历史舞台。
保罗斯特兰德的理念,在后来成为了其他许多流派的先驱,例如纪实摄影,决定性瞬间等等,但是对其理念进行最根本继承的,是一种强调对于观看极致的流派——这个流派就是著名(或许对于非摄影爱好者而言并不是)的f64小组。
F64作何解?和光圈这个概念有关。所谓f64,就是最小的光圈。我们在世界摄影史(二)中谈到了摄影中的光圈概念,当时为保证叙述效率,三言两语带了过去。到这里,避不开了,得好好说道说道。不把这个解释明白,接下来的很多东西,说不清楚。
简而言之——我们都知道照相机的原理是小孔成像,既然是小孔成像,那总该有个“孔”,对吧?一般大家认为所谓的孔,恐怕就是镜头。
其实不然,严格来说,镜头的主要属性是焦段,换句话说,镜头只能保证你的视野的宽和窄。而决定里面本身的那个“小孔成像”的孔的,是镜头里面一个叫“光圈”的装置。样式如图,可以变大或缩小。
“光圈”就是镜头作为小孔成像的“孔”的大小。变大或缩小对于能否取景成功这件事而言,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是会有两个副作用——这对于摄影艺术中的“通过机械特性,改变取景的不同模样”有至关重要的效果。
其一:在同等胶卷感光度和快门速度下,孔越大,进光量越大。孔越小,进光量越小。
这一点在电影摄影中尤其常见。在胶片时代,遇到过曝或过暗的环境。电影摄影不能随意调快门速度,更不可能临时拍到一半换胶卷,来改变胶卷感光度。那就只能调整光圈,达到曝光的合理性。尤其很多时候曝光不足,那么一个大光圈,也就是孔的大小上限能尽可能做大的镜头,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二:对于对焦目标以外的图像的虚化。为了叙述的连续性,这里再放出在《世界摄影史(二)》当中已经说过的一些说明。简而言之:光圈越大,对焦点以外的背景虚化的越重;光圈越小,对焦点以外背景虚化的越轻乃至不虚化。效果见图。
所以f64就是这么一个组织:对于物体的绝对真实的描述。通过将光圈进行极度的缩小,来达到完全真实的,几乎没有任何虚化的照片。然后辅助最恰当的曝光方式——区域曝光法,来呈现最完整的某种世界的样貌。而同时,他们什么都拍,有些朋友对这个团体有所了解,以为像安塞尔亚当斯那样竖一个大画幅相机拍风景就是他们的全部了,其实并非如此。草木花石,都可以入他们的取景框。这其中甚至包括青椒。
F64团体成立于1924年,其中最为出名的,艺术成就最高的是两个摄影师:安塞尔·亚当斯,以及爱德华·韦斯顿。
安塞尔·亚当斯1902年出生于旧金山,4岁遭遇了旧金山大地震,鼻子被撞歪,但后来都没有对此做纠正,于是这成为了他的一个标识。而后13岁想成为钢琴家,但因为用功过度,在翌年生病,去舅父家疗养的时候获得了人生第一台照相机,自此奠定了未来摄影工作者的基础,同时他在14岁的这一年也遇到了一个姑娘,后来这个姑娘成为了他的妻子。
而后青年时代一直在音乐家和摄影家之间的身份摇摆,或者说在两方都尝试努力前行。同时在18岁左右的时候在优山美地担任山岳协会纪念馆的管理员,相信这和他后来对于风景摄影的执念就往往来自于此。但是这个时候,他的摄影仍然是呆板的。即使是在他被山岳协会委任为国家公园的摄影师的时候,仍然是一样
直到1927年的时候,遇到了保罗·斯特兰德。彻底改变了他的想法,在这里节录一段原话:“看斯特兰德的作品是我一生最重要的经验,他的作品是一种观看事物的极致表现。他的作品并不依构图的规则,我当时却处处拘泥于形式,譬如什么东西要平衡等等。那一瞬间使我领悟到我以后该怎么走。”
自此之后,找到了路子。他所在的山岳协会名声也大躁。
从现在来看,安塞尔亚当斯的摄影平平无奇,尤其是他代表性的风景照片,似乎是我们随处可见的在国家地理的杂志上所看见的照片。并且回到当初的问题:景色永远在这里,你只不过是拍下来了而已,那么,若说这是一个伟大的作品,到底是地球景色的伟大,还是你的伟大呢?
针对第一个问题,得说一句:那些我们常看的风景照片,其实都得拜他做祖师爷。而以前拍摄景色的人,不是没有,19世纪下半叶就有人在西部拍照了,但是没有一个人能达到它的高度,原因不仅在于他有意识地去寻找呈现风景的最合适的方式,即最小光圈:f64的完整取景,同样他在曝光技法上面的建树也是领先时代的。说来,在没有数码相机的后世的风景摄影师,也多少都是学习他的。
这种技法,叫“区域曝光法”,后世的评价是——摄影技术最为基础的技法之一。
安塞尔亚当斯将黑白的光影分成了11个区域,从0到10。0就是最黑,黑的没有细节,而相应的10就是最白,白的没有细节。中间则是1-9。分别对应由黑到白的9个区域。至于怎么定义这些数值,是通过测光仪器测算,并且结合光圈和快门速度的比值经过换算得来的,在此不赘述。
安塞尔发现,照片的有细节的阴影值为3,而有细节的强光值为8。也就是说,只要通过技术手段将照片总体控制在这个相对合适的区间之间,即使是新手,也可以得到一张曝光完美的照片,只要你愿意跟着做就行。而他的审美,自不用说,就是完美无缺,分布平均的曝光摄影。
说是这么说,但是技术细节则非常复杂,尤其在那个胶卷时代,对于曝光本身就会受到很多要求的限制,比如快门速度如果过快,则会曝光不足。但是为了拍摄某些一瞬间的景色,这种高速快门却是必须要实施的。这个时候,技术层面的要求就会非常高。
但是安塞尔亚当斯就会用自己的测光仪器,将每一个取景框中的元素的曝光数值进行测定。这种做法比起摄影工作,更接近于数学公式的运算。在此节录一段他的访谈:
“我在侧光表正面加一节管子,把它的视角减少到大约15°左右。当然,我需要用4去乘侧光表所测得的任何部位的亮度值。在这一景色中,我可以断定表现出质惑的最明亮部分的亮度为160烛光/平方英尺,把这一亮度置于七区。我发现,右边最暗的树所具有的亮度(测光结果是3烛光/平方英尺)落在一区。由于树林挂有一层薄雪,它的平均亮度落在二区和三区。除了呈箭头状的明亮瀑布之外,最明亮的部分要算是云彩了。我估计瀑布的亮度大约有500烛光/平方英尺。为了提高树木的亮度,我本来可以使曝光增大2倍到4倍,但是这样可能会失去我认为照片会表现出来的某种透明的光亮感。鉴于对底片进行的这种最低的曝光,显影是要比正常区域提高一区。这就使得(本来位于七区的)高亮度达到八区的亮度标准,并且各种明暗层次会普遍显得明快。”
天哪……倘若要我做这样的工作,真是不可想象。但也正是如此,他的照片总是完美无缺。这种概念被他自己称为相片的“可视化”——即照片给予人的观感,取决于光线的测量值。而这在景物摄入镜头前的一刹那就已经决定。
虽然我个人也会常常去问:完美无缺的照片,真的是好的吗?即使在那个”完美照片“并不多见的年代。
此人可跟安塞尔亚当斯不一样,他是芝加哥人,而且家庭不太富裕。16岁的时候第一次接触摄影,欣喜若狂。相传后来他每天步行十英里上学,就是为了省车钱买市中心一家商店橱窗里的二手相机。5x7英寸,有脚架和滤光镜。
我都能想象那种场景,我儿时也会扒拉者商店的货架看着上面的悠悠球。就是为了过过眼瘾,希望有一天能够买下来。
后来的事情是:爱德华韦斯顿把相机买了下来,但是因为经济原因,高中没读完就辍学了。(也有人说他在16岁的时候收到了父亲赠送的第一部相机,真假不辨,在此一并收录)虽然他在学校里面田径和艺术都相当优异。辍学之后没办法,只好走街串巷,帮别人拍人像为生。而且什么活都干,从婴儿到死人都拍,来者不拒。大概过了这么4-5年,他觉得这样不行,于是便在1907年报名了伊利诺斯摄影学院9个月的课程,并且6个月就学完了。他一辈子也就只学了这一次摄影。
当然我们知道,很后来的时候他成了大名。但是一辈子爱德华也只是开了一间小照相馆,并且以此为生。大约在1922年的时候,他到了纽约,并且遇到了斯蒂格里茨和保罗·斯特兰德。和前者一样,这一次的会面改变了他的一生。爱德华认为这一次两个小时的会谈,让他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其实并不是特别神奇的事情,只是因为能说自己想说的话了。同时虽然离经叛道,但是家人,朋友,乃至之前的爱人都对他持以宽容。从1927年开始,10年之间,名作频出,下面就是这些作品。
可以看到,任何东西对于爱德华来说都是值得拍的。草石花木皆可入景说的就是他。对于他来说,只要一件事物触动了他,这就该拍。关键不是要拍什么令人惊奇的事物,而是要将平凡的东西,变得不平凡。
现在看他的作品,不像一个西方人拍的。许多东西,是东方的思维。
1960年代,东方哲学与神秘学大举“入侵”美国和欧陆,“禅与摩托车维修技术”可以成为一本书的名字,大批的年轻人前往印度飞叶子的同时跟所谓的“精神导师”攀谈。人们回望,发现爱德华在30年前就做到了这些。对于任何一个物体的形貌,爱德华韦斯顿都愿意付出较常人更多的精力去对其进行刻画。他的照片大部分经过精心的光学设计,在这种情况下,物逐渐脱离其物的属性,转而凸显其本身的几何结构的意义。可以说在面对“真实”这一思考下,爱德华韦斯顿从草木中找到了不同的答案,尽管并没有人要求他去往这方面去思考。
同样的,爱德华也对人体摄影着迷。现在一说人体摄影,大部分人可能会想到许多龌龊——这也难怪,毕竟不少人借着这个名头做了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笔者不评价在当代市井中的奇怪乱象,只谈爱德华韦斯顿的想法
在爱德华的照片中,我们看不到许多情色的内容,盖因人这一因素在他镜头中已然不是其本身,而是一种抽象性的线条与面的语言。人被某种程度上的“物化”,超脱其本身的生物学与社会学属性,乃至于性的属性。更为纯粹地展现其本身作为在希腊神话语境中——“神的造物”的结构属性。
说来,这种思想与jojo立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荒木在创建这一独特漫画风格的时候,借鉴的正是希腊雕塑的形体展现模式。这种巧合,可为一观。
1935年,爱德华韦斯顿陷入了财政困难,不得不关闭了自己的照相馆。面对这种情况,他接受了朋友的建议,申请了古根海姆基金。如果对当代艺术有所了解的朋友,应该会知道“古根海姆博物馆”——这可以说是当代最大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了。这个基金会,就是由其创立的。而爱德华韦斯顿,则是第一个获得此基金赞助的摄影工作者。在这笔奖金的支持下,他得以购买新车,环游各地,进行自己完全自由的创作。由此拍下了大概700余张大画幅的底片(这种底片到现在也不便宜)。并且在两年后出版了自己的新书。
更多的事情,包括他的婚姻,他的人生,包括他最后的结尾,我不愿意多说。或许是我对他的一点尊敬。如果大家愿意对他做更多的了解的话,会发现他不是一个对生活妥协的人——我只能说到这个地步,一直到死都是这样
只讲一点,最后……1958年他因心脏病在自己家门口逝世,按照遗愿,他的儿子将他的骨灰撒入到他们最后居住点洛博斯岬角的岩石和水面之间。
安塞尔·亚当斯曾经这样评价韦斯顿:“说实在的,韦斯顿是现代为数不多的几个最有创造力的艺术家之一。他再现了大自然的本来面目,他表现出了造化的力量。他以意味深长的形象,刻划出了世上最基本的和谐与统一。人类在不断探索和寻求着最完美的精神境界。韦斯顿的作品,照亮了这条道路。”
本篇文章详细叙述了“直接摄影”的历史,直接摄影是一个探索摄影两个本体论之一——“物体记录性”的流派。这个流派在20世纪上半叶拥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在那个时代,做到了对于记录性探索的极致。至少在摄影史中,是这么认为的,而我个人十分私心地认为,我会更喜欢爱德华韦斯顿的作品。
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是不能忽略的。就是它给予了后世的摄影,无论是商业层面还是艺术层面都有的巨大贡献。无论是安塞尔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还是爱德华韦斯顿对于抽象摄影思维建立所做出的贡献,都是不可磨灭的。
除此之外,更不要忽略保罗·斯特兰德。他对于后世的影响,不仅仅只是在于对于“记录性”层面的贡献。严格来说,他的摄影属于纪实摄影,这不仅包含了记录性,还很可能会和“时间性”也产生相当大的关联。
也就是说,在摄影思想层面,他是对两个流派都产生过相当影响的大拿。作为保罗·斯特兰德的启蒙老师,刘易斯海因也一直坚持他的纪实摄影活动,并且即将在不远的将来开放出一朵完全不同的,私以为更伟大的花朵。
Ps:本摄影史限于个人查阅文献能力与写作强度限制,挂一漏万,有很多东西是我在翻阅资料看到过,但并没有采录的,望各位读者识之。并请各位方家指正。
评论区
共 4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