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自己的角度简单谈谈《出租车司机》,电影大概讲的是“美国小镇非做题家”崔维斯的纽约郁燥生活。
电影里关于崔维斯的背景描写很少,就个人猜想,崔维斯应是美国小镇人,应是普通贫困家庭(既不左也不右,既不开放也不保守,没有上过什么学)出身,其人略带保守(司机生涯中看遍黄赌毒认为纽约充斥垃圾,看色情电影但不嫖)。参与过越战,但并没有创伤后遗症(电影里没表现)。受教育水平低,电影中与人交流常表现得不知所措,不懂对方的意思,不会与中上层人士打交道。
电影中出现数次类似饮酒镜头,表现其习惯饮酒,但并没有醉酒的镜头,反映躁动彷徨,但不至于绝望
单凭经验,仅仅扫一眼就断定人身份,认定要消灭,表现其保守倾向。也反映了其应该不是大都市出身,若是大都市出身早就见怪不怪了,而且一般对此会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但这里表现的是断然否定。
色情影院这段,表现了其不会搭讪,看色情电影消磨时间。更反映了其非大都市出身,否则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啊。同时也表现了其并非非常保守。
希望活的有目标,有人样。这里再次反映了其非大都市出身,若是,再空虚,会找不到乐子吗,大晚上会躺床上?早就不知道浪到哪里去了。
发现的目标,贝蒂。总算是主动地装扮了一番,准备了一套说辞约上了,不过最主要还是靠的帅脸。这里也反映了其不关心政治.
这里点出了崔维斯的矛盾,认定别人渣滓自己又看色情电影,认为人要有目标自己又彷徨。
这里与总统候选人的一段对话,反映了崔维斯实际上不关心政治,只是出于贝蒂的关系支持帕兰汀。至于崔维斯提出的清理渣滓诉求,帕兰汀的几句打太极就反映了政客的虚伪。并且在帕兰汀下车的场景,如果仔细听,会发现其进入的是色情场所。崔维斯又失望了。
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这里也反映出崔维斯的出身差,对于和通常女性约会认知甚少,不然怎么也不会约去看色情电影。
前面问对方收到花没有,后面的场景又显示崔维斯根本没有把花送出去。加上之前的认定别人渣滓自己又看色情电影,认为人要有目标自己又彷徨,之后的崔维斯决定了刺杀行动却又承诺与童子军保持联系,又想拯救艾瑞丝更加反映了崔维斯的矛盾性。
至此,贝蒂这个目标也没了。之后崔维斯去竞选总部闹事,受马丁斯科塞斯扮演的绿帽男启发买点44枪,希望与中年屌丝司机前辈谈心却只遭敷衍,再次遇见艾瑞斯等让崔维斯下定决心有了新目标。
之后的为刺杀持续锻炼,踩点,练习。商店杀劫匪也解决了长久不开枪生疏和真开枪心理问题。
想救艾瑞斯反被其教训一通,但最终还是留了钱,反映了其本性还是善良的。
至于为什么要杀帕兰汀,只是刚好而已。崔维斯不关心政治,也无个人仇怨,只是与贝蒂的交往中经常聊到帕兰汀,竞选期间帕兰汀广告打得街上,媒体中到处都是。崔维斯只是想做个大举动,帕兰汀刚好碰上而已,至于其中的逻辑,因果全然无所谓。
这里通常被认为反映现实的荒诞,但我认为并不荒诞。从小在小镇中按部就班长大,周围人毫无特点,生活中波澜不惊,其父母全然无心去灌输教育什么,既无见识亦无学识,找乐子都不会找的一个人;陷在纽约这样一个迷幻城市,没有目标,失去往常的规范和引导,每天浑噩度日,追求的目标没了,周边存在大量自身看不惯的现象,一次次失望,没人也没钱去沟通,自身又掌握战斗技能并且武器可以轻易买到,又有着因越战背景增添的对死亡的漠然,出租车司机的工作亦甚少对人潜移默化的规制。那么这样的事发生再正常不过了。人总是有精神需求的,崔维斯在资本主义体系下就是一个工具人,就是原子化社会的一个疏离的孤家寡人,自身无力满足精神需求乃至意识不到问题所在,亦无外界帮助,作出各种举动再正常不过了,不是搞刺杀也会干别的。
这最后的杀上妓院,也只是刚好找地方发泄而已,不然怎么会想死呢,发泄完了,一下子空虚,生死无所谓。至于拯救艾瑞丝,只是给自己找个理由罢了。
崔维斯成了报纸上的英雄,贝蒂再次上了车,但崔维斯并没有试图挽回什么,如果到此为止,或许可以认为崔维斯解开了心结。但最后反光镜中的崔维斯照应着开头,暗示其再次回到之前的状态,一切都没改变,事实上也是一切都没改变。
如果说本片有什么现实意义,从一定角度来说,没有做好掌握战斗技能人员的安置工作。给退役人员宣传“做题”理念,安排出路。有了认知,就有了目标,有了希望,虽然是差额入选,但总归是有希望;并且“题做多了”,自己就会规制自己,凡事讲理由,把心思都放在“做题”上,二战结束时美国本就搞过类似的。就现实来看,小镇人出路,还得是“做题”。
评论区
共 2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