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大师斯蒂芬·金可以说是美国最高产的商业小说作家,有多高产呢?上一本新书你还没看完,下一本新书就上市了……这种码字速度让“难产”大户乔治·R.R.马丁老爷子可看不下去:
我觉得自己度过了相当满意的6个月,成功写出了3章,然而同期你已经写完了3本书……
——乔治·R.R.马丁
你就没有这样的困顿吗:人坐在桌子前,感觉就像便秘。你写了一些句子,又觉得很嫌弃,然后你检查电子邮件,怀疑自己到底有没有哪怕一丁点儿写作天赋,还是说或许自己应去做一名水暖工?——乔治·R.R.马丁
严重怀疑金老爷子的码字速度是建立在一定的套路之上,封闭空间就是一大典型套路,比如——
人迹罕至的密林深处,藏着一片巨大的建筑群。建筑群外围了一圈高高的铁丝网,铁丝网外,一眼望去只有森林,古老而荒凉。铁丝网内,则是一个空旷的操场,大部分地方铺着细砾石,还有篮球场、蹦床、沙壶球场、羽毛球场、秋千、跷跷板、滑梯。
这里有医生、技术员、护工,如同一所藏在森林里的小型医院。只是,空气中弥漫着吊诡的气氛,一切都不对劲。
海边的孤岛、森林深处的废旧木屋、与世隔绝的监狱、被暴风雪封住的孤宅……这些具有独特氛围的场所一旦出现,就自带一种微妙而不详的预兆,仿佛场所本身就会将故事导向某种孤立无援的处境,平静之下深藏着不为人知的罪恶和秘密。
不论是推理、犯罪、惊悚电影,还是科幻小说,这些场景对大多数读者、观众来说都算不上陌生,而且颇为经典。
简单来说,这些场景都具有一个明显的共性:封闭、孤立。孤零零存在的建筑,在自然环境的辅助下,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与世隔绝的样貌,这也就意味着,这一空间里的人短时间内难以离开此处,也无法和外界取得联系,怪诞的状况一旦出现,很容易一发不可收拾,滋生巨大的恐慌。
推理小说里,“暴风雪山庄”是典型的“封闭空间”设定,这个特殊环境下,凶手和被害人处在同一个空间里,随着被害人一个个增加,故事的压迫感逐渐增强,案件也就愈发精彩;与此同时,由于登场人物和案件线索相对稳定,读者也有更能力和作者同台竞技。
将“封闭空间”设定发挥到淋漓尽致的、频频将其作品搬上大银幕的当属惊悚小说天王——斯蒂芬·金。
不管看没看过,你肯定听说过这部“世界恐怖片之最”。击败98%恐怖片、好于93%悬疑片的《闪灵》正是改编自斯蒂芬·金同名小说,主人公杰克为了摆脱工作瓶颈,带着妻子和儿子来到一个山间饭店居住,随着大雪覆盖这个地处偏远、无人造访的山庄,吊诡的事情接二连三发生。
《危情十日》中,狂热女粉丝巧救畅销书作家,却得知作家在新书中将自己喜爱的女主人公写死,为了报复作家,女粉丝用尽手段折磨、报复,反复无常直至癫狂,将作家逼入绝境。
斯蒂芬·金笔下这个“脑残粉毁灭世界”的故事只发生在封闭的房间里,随着时间的推移,惊悚指数直线飙升。
除此之外,斯蒂芬·金为人们熟知的封闭空间故事还有《迷雾》《肖申克的救赎》《宠物公墓》《高草丛中》,超市、监狱、密林、草丛,斯蒂芬·金将“封闭空间”玩到淋漓尽致,俨然形成了别具风味的“king派”设定。
金老爷子72岁完成的《异能研究所》也延续了“封闭空间”的设定。
缅因州一片古老的森林内,有一所专门针对高智商异能儿童的研究所。
研究所里有一个大大的操场,两栋绿色的煤渣砖建筑物,孩子们主要活动在“前半区”。宿舍、食堂、操场……一应俱全,走廊里贴着印有“只是天堂里的另一天”“我选择过得快乐”等字样的海报,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标语和口号;孩子们通过劳动等方式获得“代币”,这种通用货币可以用来使用电脑、通过自动贩卖机购买零食。
为了方便管理,孩子们的耳垂里植入了某种类似医疗器械的芯片,之后会定期接受实验、提取血样、做核磁共振,有的还会被注射药物、照射灯光。等到做完测试、接受注射后,孩子们会被送到后半区。后半区到底有什么,大家都无从得知。有人说,后半区里的孩子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顾,有人说,后半区意味着深渊。但总之,那些孩子再也没有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抛开这一点点未知不谈,一切研究都按部就班地进行着,井井有条,这是一个属于异能儿童的乌托邦社会。
卢克是个天赋异禀的男孩,12岁就轻松拿到了麻省理工学院和艾默生学院的入学许可。
然而,一个普通的午夜,短短2分钟时间内,一切陡然变化。
当他醒来,房间还是他的房间——同样的蓝色壁纸、同样的海报、同样的五斗橱上摆着他的奖杯,就连衣服、袜子、牛仔裤都和昨天妈妈放置的一个样,可是这个熟悉又陌生的空间和他的房间格格不入——窗户,窗户不见了?
接着,他敏锐地发现,他藏在奖杯里的徽章不见了,运动鞋上没有泥土,海报左侧的小褶皱也消失了。这个看似和他的房间一模一样的屋子,是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
异能研究所最早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几乎所有新生儿都会在暗中被测试BDNF水平——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数值。BDNF数值较高的人被认为是“上帝造人是打算塑造的样子”,他们不需要担心记忆丧失、抑郁和神经性疼痛,也不会受到肥胖症、厌食症等折磨,他们语言能力极强、社交能力出众。异能研究所会追踪BDNF数值较高的新生儿,时机成熟之时,会在深夜潜入这些孩子的家中,悄无声息地杀死孩子的父母,将孩子带入研究所。
BDNF水平超高的孩子,往往演进出两种异能取向:一种具有心灵感应能力,即“心感能力者”;一种可以用意识控制他人或物体,即“心动能力者”;还有一些孩子兼具两种能力。
祥和的表面之下,孩子们被施以极强的控制,进行着惨无人道的实验。
前半区内,他们遭到研究人员极其不友善的对待,承受着实验带来的巨大的副作用:头疼、癫痫,甚至精失控。高BDNF人群并不脆弱,但BDNF一旦受损,就会遭受脑部病变,导致灾难性后果。
后半区,则是异能儿童被洗脑为暗杀机器,陷入集体无意识的悲惨绝境。
“我想用这本小说驱散人们心中的恐惧,而不是制造恐惧。”
“异能研究所”的设定与2019年的高分动漫《约定的梦幻岛》有诸多相似之处。这部豆瓣9.8分、B站9.8分的动漫神作同样刻画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名叫恩典农场的孤儿院里,生活着许多无家可归的孤儿,孩子们无忧无虑地生活,间或进行学习和测试。
养育、看护这些孩子的“妈妈”,每隔一段时间会送一个孩子离开农场,投入新的家庭,开始美好生活。农场里的孩子们都以此为目标,不断磨练着自己。
然而,一次偶然,主人公艾玛发现了农场的秘密——离开的孩子并没有被领养,而是被“献祭”了。偌大的恩典农场,只不过是一个巨大的饲养所,生活在这里的孩子们,其实只是上位者的“食物”。
异能研究所的后半区里,研究员将丧失自我意识的异能儿童控制起来,实施暗杀行为,清除异己,然后伪装成事故、自杀或者谋杀。孩子们就是不断消耗的“暗杀武器”,在反复利用中,逐渐沦为阿尔兹海默症晚期病人的状态,直至死亡。
不过,比起《约定的梦幻岛》的残酷致郁,《异能研究所》一反斯蒂芬·金的暗黑风格,在揭露了人性的深渊之后,主人公卢克以超高智商上演《肖申克的救赎》越狱戏码,故事逐渐走向明媚。
“我想写的是弱者逐渐变得强大的故事,”斯蒂芬·金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这座孤岛上,有时候,我们可以在同一时刻大喊大叫,凝聚起来。这就是群体和共鸣的力量,这种力量让我动容。”
书中许多写作概念可以追溯到20多年前,斯蒂芬·金曾在过去很多部作品中加入超自然能力的设定,并将这些能力赋予孤独的异类,比如《魔女嘉莉》《闪灵》《约翰的预言》《神秘的火焰》;而对于孩子身上的“能量”,《小丑回魂》(《它》)则实现了纯真与恐怖的绝佳组合。
这些作品都或多或少表露了对弱者赋能、或者让弱者凝聚起来对抗黑暗的意图,异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往往伴随着浓郁的吊诡氛围和惊悚感。
和《异能研究所》相似,《小丑回魂》也是关于缅因州一系列诡异的儿童失踪案,只不过,恐怖案件背后,是一个存在了数百年、每27年便会造访一次的“小丑”。每一次出现,它都会夺走十多个孩子的生命。
故事里“小丑”象征着恐惧本身,而“窝囊废联盟”七人组最终联合起来,惊悚打怪,拥有了巨大的原始力量,从而讨伐了人类社会的恶。
自《小丑回魂》(IT)以来,(这本书)是有关孩子们对抗邪恶的最虐心的故事。
——《出版商周刊》
《异能研究所》可以看作斯蒂芬·金“异能惊悚”体系中的一股清流,不管是心灵感应还是意念控制,“异能”本身都不是力量的根源,也不是制造惊悚效果的手段与工具,最根本的还是在于孩子们凝聚在一起的自我选择和信念,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我赋能。
这也印证了作者的创作理念:“我想用这本小说驱散人们心中的恐惧,而不是制造恐惧。”
从这部作品中,你可以看到“惊悚天王”最为擅长的封闭空间设定,看到《肖申克的救赎》一般生死亡命的绝地越狱,看到长达半个多世纪人性的罪恶和深渊,看到这种绝对控制下个体的精神崩解,也可以感受到弱者在面对威胁和灾难中爆发出来的巨大的潜能。穿插其中的,是对集体无意识与极端控制的政治隐喻。
评论区
共 13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