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碟中谍5》,第五次不可能任务,你准备好了吗?在《谍中谍5》即将上映之际,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阿汤哥的二十年特供生涯。以上是任务简报,你可以选择接受与否并挑选自己的队员,本文将在五秒钟后启动自毁程序(大雾)。
没有找到《碟中谍》在国内的具体上映时间,记得是在《甲方乙方》上映之前,根据香港的上映日期1996年6月13日,姑且认为是在96—97年末这段时间(那时候国内的电影产业还不发达,或许不同地区有差异)。
那时候文化宫的礼堂就是唯一的影厅,记忆中《碟中谍》放映那段时间,每次路过都能看到门口阿汤哥的大幅海报,还是手绘的——在院线遍地开花、银幕数以万为单位之前,中国电影行业的从业者还这么浪漫过。
改变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同名电视剧、由布莱恩·德·帕尔玛指导的本片充满了冷战时代的气息和硬派侦探小说情结。此时的伊森亨特还没有成为传奇特工,只是列强间谍游戏中的一枚棋子。他更多的是作为一个领路人,串起整个故事。
故事围绕叛变的特工、唯利是图的佣兵、偏执的爱国者以及一份保存在磁盘中的机密名单展开(这么看来,对第一部来说《碟中谍》这个译名实在是神来之笔)。虽然作为悬疑片,剧情是主体,但影片依然提供了设计精巧的经典动作场景,也为系列转型打下基础。
吴宇森凭借《变脸》中的双枪、白鸽、慢镜头和古典音乐配合血腥场面的暴力美学惊艳了整个好莱坞,也就顺理成章地把《碟中谍2》变成了风格火爆的动作片。故事情节实在是没啥可说的,已然成为超级特工的伊森亨特拯救了世界,消灭了坏人,还顺便泡了个妞,在结尾打算美人在侧,浪迹天涯(然而并没有实现)。
虽然票房为系列最高,但在我看来本片更像是一部外传作品,整部影片就是阿汤哥的耍帅集锦。但凡出现吴宇森个人风格明显的画面,阿汤哥在其中总是充满了违和感。一个有意思的细节:伊森亨特与女主角共度良宵之后,捂脸反思,心理的OS是“卧槽,我又跟任务目标睡了,我怎么就管不住这X呢?”
本片的导演换成了JJ Abrams,《迷失》的导演、编剧、制片人,目前正在宣传自己的导演新作《星球大战:原力觉醒》,被称为是“下一个掌管好莱坞的犹太人”(上一个是斯皮尔伯格)。制作电视剧出身的JJ为伊森亨特设计了更多丰满人物形象的剧情,包括让他结婚。
虽然影片票房不尽人意(或许超级英雄带起的新一轮个人英雄主义风潮已经让观众不适应《真实的谎言》里那种与家庭频繁互动的英雄形象了),不过JJ对于碟中谍系列能够再次走上巅峰功不可没(从本片开始JJ作为该系列制片人至今)。
影片以逼供情节作为开场,故事倒叙展开——典型的美剧导航机拍法——三段任务戏毫不拖泥带水,为新世纪以反恐题材为主的该系列确立了许多成功元素:硬派动作、刺激冒险、高科技道具和全球取景。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有一整段长镜头表现了片中神乎其神、观众一直想一窥究竟的“面具伪装”:通过不露痕迹的电脑特技在一个360度环拍的镜头中把汤姆克鲁斯变成了已故影帝菲利普.塞默.霍夫曼。
题外话:本片女主是米歇尔莫纳汉,或许名字不熟,不过是如今影视圈的熟脸。被塑造成美国好女人的代表,比如《真探》第一季。不过我怎么看着她就想唱:dangerous~呢?
《碟中谍》系列顺应潮流,第一次有了副标题。这也是影片打算长线发展的证据——毕竟越变越大的数字会加重观众的审美疲劳,而且一般系列第四部都是个坎(过不好的请参考德普的《海盗》系列),不加数字也算一种迷信吧(例外是素鸡系列,这货不但没有副标题,片名还越来越短...)。
本片导演布拉德伯德,皮克斯出身,代表作《超人总动员》。第一次执导真人电影,风格还不明显,不过胜在稳扎稳打,剧情脉络和人物塑造都不过不失,动作场面让吃腻电脑特技的观众惊艳,全球票房7亿美元。
阿汤也凭借本片再次成为有市有价的当红一线巨星(给德普点个蜡)。个人感觉,《幽灵协议》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有一个动作片黄金时代的老灵魂。在唐尼等人在绿幕前摆pose赚片酬的时候,阿汤哥选择实景拍摄,亲身上阵。《幽灵协议》告诉我们,成为动作片经典,只要有一个名场面就行,比如爬迪拜塔,而且还不用放到片尾。
JJ作为制片,依然没有放弃人物塑造,片尾碟3中的女主现身,那段“因为爱你才放手”虽然俗套但不至于矫情,伊森亨特这个人物终于有了连贯性,不再是“铁打的阿汤流水的妞”。系列也能从此堂堂正正地砍掉影响节奏的感情线,毕竟已心有独钟,再怎么万花丛中过,也能片叶不沾身。
影片即将上映,暂不剧透。在此强烈安利,就像阿汤哥比别的好莱坞帅哥有演技(奥斯卡提名)一样,本片也比别的越拍越大越拍越傻的电影有脑子,我很高兴看到编剧没有放弃剧情方面的着力,同时系列的标志性元素一样不少。特别要说的是Ilsa这个女性角色,不同于之前队友/老婆/病毒容器,是一个独立而且个性十足的人物。
那么,第五次不可能任务,你准备好了吗?以上是任务简报,你可以选择接受与否并挑选自己的队员,本文将在五秒钟后启动自毁程序(大雾)。
评论区
共 14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