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论”发源于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主张导演是一部电影真正的作者,导演要在电影创作中占据主体地位,导演的价值观与创造性需在电影中得到充分展现。
而在我看来,维伦纽瓦的作品无疑渗透着这一观点的合理性,而他对待科幻电影的处理手段也在学界被认为具有足够大的影响。(下面的观点来自硕士论文,观点有待商榷)
丹尼斯·维伦纽瓦的科幻影像不仅为好莱坞增添了一抹亮色,同时也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丹尼斯·维伦纽瓦电影研究》
从处女作《8月32日》到《焦土之城》、《囚徒》,再到《银翼杀手2049》、《沙丘》,尽管这些影片的外在形式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一些从属于他的标志性特点依然蕴含其中。维伦纽瓦以个人气质的作品风格,唤起观众最普遍的情感。之前网上冲浪时,记得是谢飞导演说过(这一点记不清了,不太确定,希望指正):“优秀的作品表达的是最普遍性的思考,比如生命”等等。而维伦纽瓦的作品中“溯源”、“爱恨”、“欲望”常常作为作品的内在主题。
丹尼斯·维伦纽瓦 1967年10月3日出生于加拿大魁北克,加拿大电影导演、编剧,毕业于魁北克大学蒙特利尔分校。他1988年,执导剧情短片《La course destination monde》,从而正式开启了他的导演生涯。
就我个人而言,库布里克应该是我最早听说的电影大师。而他的作品囊括了“科幻”、“战争”、“恐怖”等多种类型电影,并且开创了新的电影范式。比如《闪灵》利用视觉引导等方式给观众植入恐怖感,而非使用廉价的jump scare来博君一哭。就我浅薄的阅片量而言,库布里克和维伦纽瓦具有一些相同的作者气质——在不同领域中追求自我观点表达的极限。
维伦纽瓦曾经表示自己最喜欢的科幻电影是斯坦利·库布里克1968年的作品《2001太空漫游》及史蒂文·斯皮尔伯格1977年的作品《第三类接触》。这两部影片并没有先进的特效技术做支持,也没有华丽的奇观场面吸引观众眼球,而是借助科幻元素体现深刻的哲学内思,并认真探讨人类过去与未来的命运发展。
回到维伦纽瓦自身,上为其作品,囊括了“新浪潮”(《8月32日》)、“悬疑”(《囚徒》、《宿敌》)、“科幻”(《沙丘》、《银翼杀手2049》)、“西部”(《边境杀手》)等多种类型。抛开类型片视角的狭隘性,维伦纽瓦的作品还是有一些如下的共性:
他永远处于成长过程中,每一部电影都有比上一部电影明显进步的地方。
他早期电影作品的学院气质与生涩被《囚徒》所打破,改编《降临》这种小体量的作品到改编《沙丘》这一其他导演都不敢涉足的大部头。(大卫·芬奇不怕,可他不就在《沙丘》上栽了跟头吗?)
当然这种论调有我个人的主观性,《沙丘》的节奏相当舒缓,以至于影响了国内的口碑。但我个人,也仅代表我个人,对《沙丘》中优秀的视觉化处理有着十足的热爱。不少电影中不乏大场面,以追车戏为例,我个人很喜欢的一个up主详细拆解了不同电影的追车部分中的主观镜头和全景镜头。而《新蝙蝠侠》中就有着比例更高的车内镜头,带来更直观的感受——企鹅人对蝙蝠侠的恐惧。
如何表现建筑或物体的“大”?常见的镜头设计方式是全景的大广角镜头,但这种做法削弱了摄像机作为叙事的生命力。以《沙丘》为例,表现飞船的大,用飞船和其他物体对比,以表现飞船的庞大。
此外,浅焦镜头的大量使用也是维伦纽瓦在大量作品中的特点,即用浅焦镜头来表示角色主管的关注点而非粗暴地为观众提示道具的重要性(常见电影中聚焦到“钥匙”、“门卡”的操作我个人觉得有些粗暴)。
维伦纽瓦的电影以影像风格与氛围营造著称,但其故事往往并不复杂,甚至因格局过小而略显单调。《沙丘》被誉为巨型预告片也是如此,其缓慢的节奏有沿袭“重影像,轻故事”的诗性节奏。而他因自身在电影艺术上的独特风格和美学追求而被好莱坞赏识和接纳,都在体制中享有相对最大化的自由创作空间,在电影序列中展现出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平衡。当然,这两年网飞等流媒体也提供了马丁·斯科塞斯《爱尔兰人》等优秀的非院线电影。
电影作者论之所以一直坚持和强调电影作者的身份,一方面是向电影工业过度迎合市场需求的媚俗特质的抗争;另一方面也是在保护导演的个人表达权利,尊重电影作者的创作自由。
再聊聊电影作者论吧,我认为电影和其他艺术品的区别在于在社群重所需要的认可程度不同。电影的投资更大,涉及的参与人更多。没有金钱支持的电影会更难成为真正的艺术品。《地球最后的夜晚》当时的口碑翻车,实际上就是观众对电影自我表达程度的理解不一,对作者表达欲的接受限度不一,对电影非叙事部分画面的占比接受限度不一。
最后,希望维伦纽瓦不只是拍完《沙丘》相关的作品,我也期待他能有像《大开眼戒》这样(当然不是指未完成的问题)的作品带给更多观众。
评论区
共 5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