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讲了一个游戏本地化项目前期接触和准备的一些事情。
现在我们来讲一下,具体项目要怎么来执行,套路废话都少说,直接开始。
PS:我不是写文章的,不会精美的图片和排版。大家凑合着看~
绝大多数PM在拿到项目文档的时候,对项目的了解是极其有限的。通常就是前期商务和客户接洽过程中的一些信息,非常笼统。
拿到项目第一件事,认真研究客户给的风格指南。也希望游戏的同学真的能认真对待这个风格指南,越详细约好。
到这里就有人来问了:啥叫风格指南?风格指南包括什么?
大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描述性的内容:比如说整体文风翻译的要轻松活泼,或者要写实一点等等,是整个项目的总基调。有时候这样描述也可能不太好描述,可以把游戏立项时候的一些思路补充进来,比如说目标玩家群体的描述,竞品的信息等等。一个原则,尽量让项目经理和译员能了解你的意图。
另外一部分就是规范性的东西:各种术语的翻译规范,比如说人名是音译还是意译,地名的命名规范,技能的命名规范。标点的使用规范。地域性需要避免的地方等等。
风格指南研究完了,PM就进入正式工作的准备流程了,分析价格,项目字数,项目周期。决定需要什么样的译员,多少名译员参与到这个项目中。
译员水平能力,擅长的风格是否适配这个项目?
译员有没有档期,项目量和项目周期是否适配他的最佳承载范围?
翻译,编辑,审校,统稿的优化搭配?在一起能有化学反应的最好。
译员的费率是不是适配?
这里会有一个问题出现:一般做测试稿的也就一两个译员,实际项目中,如果项目体量太大,周期紧,那就避免不了要加入新的译员。再有就是做测试稿的译员不一定有档期~
如何选择符合客户要求的译员就是摆在PM面前的第一个坎。
一般就是TEP,翻译->编辑->审校。这个流程里面有些是可选,事实上很多LSP都会节省掉某些流程。所以大家经常会发现一些低错,就是流程上偷懒了。也有团队会根据实际情况额外安排一些流程,来保证质量。
TEP各个阶段该做什么,大家都知道,这里就不细说了。
大项目中最最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剧情比较复杂的游戏里面,同一个角色可能不同人对他的称呼都不一样。这里就要尤其注意术语问题。
一般处理流程是先提取术语,把术语翻译完成,做成术语表导入工具里面。有些客户内部文档比较规范的话,会提供源文件术语。如果没有提供,就是PM来提取。
也有因为工期紧,PM偷懒没有提前做术语本地化,就让译员一边翻译,一边做术语表。这样就非常容易出问题。
游戏的文本,并不是纯文字的,经常是文字中间穿插一些代码,有些是表示颜色字体字号,有些是来调用显示其它的数据。这里也比较重要,优秀的译员和PM能看懂这些代码表示的意思,能懂一般就不会出错。
一般处理项目的时候,会把这些处理为TAG,在翻译工具里面突出显示的。避免译员当成需要翻译的文本或者错掉漏掉。
这个问题在UI类的文本需要特别注意,翻译的时候都要特别注意,别爆框了。
另外有些特殊类型的游戏里面,也要注意其他文本的译文长度。
这个问题是游戏本地化避不开的问题。游戏本地化的文本,大部分都是非常琐碎。有时候一句NPC的对话,你根本不知道他为啥这样说,或者说了这句话有啥意思。
还有一些文本里面会有文字游戏或者线索,如果只看文本是根本无法理解到位的。
这里一部分要看译员的水平和经验,另外一部分比较考验PM的能力,看PM能不能顺利的搭建起来译员和客户的沟通渠道。
沟通大概分两种,一种客户新增的要求或者反馈,需要及时传达给译员且落地实际执行。这种一般由PM理解确认之后传达给译员,需要改的改,需要后续注意的更新到指南里面。
另一种就是译员发起的,在项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需要客户解答。这种一般就是由PM整理之后以表格形式完整详细的提交给客户,由客户解答之后,再分发给对应的译员。
这个问题比较敏感,据我所知,很多情况下有些本地化公司会省掉一些流程来降低成本。也有会根据项目情况增加一些流程,比如说我们对大型RPG游戏会加个统稿,由一个比较资深的译员全部过一遍文本,避免掉不同翻译审校协作会出现的很多问题。
也要看你们当初签合同的时候规定的是什么流程,不要踩坑。有很多公司会在谈判过程中压根就不提工作流程。
以我的从业经验来看,国外的客户和翻译公司比较注重项目流程,质控流程这些工作流,他们的概念是用流程来控制项目的质量风险和不确定性。
国内的比较看重译员的个人能力和经验。经常听到大家说这个大神那个大神。
注重流程的话,可能项目质量会比较稳,但是想冒尖,就有点困难。
注重译员个人能力的话,项目质量可能非常好,也有可能因为流程把控问题,最终呈现出来的质量反而不尽如人意。
我个人是很不喜欢译员在项目中玩梗炫技,但是感觉有些客户吃这一套,有些译员也以此为乐。网络流行梗都是昙花一现,过一段时间当玩家在游戏里面遇到的话,可能会非常影响游戏体验,俗称下头。炫技就更过分了,大智若愚,大巧不工,前人已经总结的非常到位了,为了炫技而过度的发挥,也会影响玩家游戏体验。
优秀的译员对待工作都是非常认真严肃的,忠实于玩家游戏体验是第一位的。
译员这个职业吧,经常会遇到突发情况需要译员到场处理,家里也常常会停电断网,手机电脑也经常会突然就坏掉了。
为了项目如期保质保量交付,PM的管理能力尤其重要,项目阶段性目标的达成,项目进度实时跟进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个人把跟西方有文化壁垒的游戏内容的游戏统称为特殊类型的游戏。比如说古风,仙侠,修真等。古风还好点,仙侠修真真的术语翻译一头包,遇到这种项目PM和译员的头发都要掉一大把。如何让海外的玩家看的明白玩的懂这些平时中国人都可能不太了解的东西,是此类游戏出海的一大问题。
一般这种项目,会先在指南里面明确清楚翻译规范,然后把术语定好,再翻译的时候根据术语的规范来处理其他的。
我这里可能说的很简单,但是实际项目中,往往会因为具体的术语研究讨论很久。
不管是翻译工具还是项目管理工具,好的工具会让项目质量更加可控,工作效率提高N倍。
翻译工具不是用来算重复字,预先匹配,减少译员结算字数的工具。而是帮助我们更加准确高效完成项目的利器。
这个我想说的是客户内部的文档管理,之前做项目,有个NPC的台词语气拿捏不准,提了表格。客户直接把NPC设定的文档给我们了。有了这个参考之后,译员就更容易来塑造NPC角色了。也有客户的本地化专员,一问三不知,就回复按你们的理解来翻就行。
希望不管大小游戏公司都能从这些基本的规范起来,完善有序的文档制度,真的方方面面都会提升效率和质量。
当我们历经波折终于把项目交付给客户的时候。咱们双方心里都需要有一个预期,就是项目有需要修改是正常的。
客户的内部审核或者本地化经理接触项目的广度和深度都不是我们一个本地化团队的可比的,所以不要怕反馈,相反来说反馈其实是一个正常的项目流程阶段,精心打磨才会让项目质量更加的提升。
我这里说的反馈是非质量问题的反馈。如果有质量方面的反馈,那就是PM项目的问题了,挨打要立正,该道歉道歉,该修改修改,该扣钱扣钱。摆好态度,找出问题出在哪,然后积极处理。
大家可以看到,其实游戏本地化是一个组织性和专业性要求都非常高的领域,不是一个强力译员就可以带飞整个项目的。
个人觉得本地化小组整体积累的项目经验占一大部分,整个团队丰富的项目经验可以预测并且规避掉各种类型游戏本地化里面不同的雷区。这是战略高度。
再次是PM的项目管理占一部分,项目管理术语战术层面,每一场战斗(项目)的各种细节,都需要PM战术层面的管理执行。
最后是译员的能力占一部分。译员是实际参与战斗最小执行单位,单兵素质也是非常重要。
评论区
共 1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