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参加了伦敦大学学院(UCL)翻译研究中心(CenTras)推出的短期课程,《配音:译者导论》。六个小时的课程实在是收获满满。除了我之外,一同参加课程的有一位具备20多年工作经验的从业者,以及一位英国高校的翻译导师。我将此内容记录下来以珍藏和科普,欢迎从业者和爱好者讨论。
CenTras(UCL’s Centre for Translation Studies / UCL翻译研究中心)是UCL SELCS-CMII(School of European Languages, Culture and Society – Centre for Multidisciplinary and Intercultural Inquiry / UCL欧洲语言、文化和社会学院-多学科和跨文化研究中心)学院旗下的一个部门。
CenTras就翻译研究和产业的结合,定期推出一系列课程,如网络课程(online courses),暑期课程(summer courses)以及一日课程(one day courses)。
这次我参加的是《配音:译者导论/ Dubbing: An Introduction to Translators》,这个为期一天的在线实践研讨会将重点关注配音的主要原则,尤其是翻译和对话写作。 参与人员还将有机会观看导师使用行业最新趋势(如cloud dubbing技术)进行项目操作与演示。
课程主要分为英国上午和下午两个部分的内容,大致为6个小时。
作为视听翻译(audiovisual translation)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我的主攻方向是游戏本地化,但对配音的好奇、以及在校学生的折扣,也促使我报名参加该课程。
出乎意料的是,大概是由于课程的专业度较高,参加课程的只有三位学生。一位是英国某高校的翻译导师,一位是已经具备了20多年从业经验的译者,还有一位是我。
正如我在视频里吐槽,其实上课的时候还是挺有压力的。但是也许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语言对,会给课程带来不一样的火花。
也如之前所提到,这节课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如何配音,而在于了解配音和翻译从研究和实践层面的成果,并且因为老师的语言对是英语和法语,所以呈现的案例也大多数是英-法译制片。但是其语言对展示,并不影响对配音案例的理解。
从电影的发展史,到配音和电影的问题,到dubbing和voiceover的区别,上半节课的知识点真是精彩而系统。我得此机会窥见世界各地的配音风潮,以及观众们所适应的不同配音模式。
下半节课,老师主要给我们介绍了一个法国配音行业常见的技术,叫做the rythmo band。
为了帮助大家更方便理解,就是说,配音演员们在配音界面,能够看到卡啦ok一样的播放画面。并且,卡啦ok中法语或英语的字符,还根据其所占据的配音时常,被(分阶段)等比拉长。比如下图中的“don’t lie”,其“l-ie”的音可以明显感觉到可视化的拉长。同时,软件中还会呈现译制片内容,即人物的口型也清晰可见。在the rhythmo band技术的支持下,进行译文的对应和配音人员的演示,可实现以多模态技术促进配音过程。
但是,当时我在接触到这一概念时,也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既然变形的字母大多数都是音与形直接相关,如果将此情况平移到象形文字中,是否会发生问题呢?
换句话说,在我的认知中,这种技术为什么目前在中国很难见到?是因为技术问题吗?还是因为这种情况,不适用于(译制)中文。
我也和老师提到的了我的想法,这个想法获得了她的赞同。
根据我私下和几位配音老师的探讨,大多数配音技术的跟进,是需要考虑到配音的预算与所做的内容。可以说,在对口型没有过分要求的任务,对the rhythom band技术的需求量并不大。而目前情况下,大多数行业中的配音,还是采用基础的文本翻译,配合录音棚录制。In-house译员也许可以完成现场修改和监屏等操作,然而outsourcing译员的任务通常是买断制,现场配合配音演员修改,很难做到。
课毕,我一边感慨于配音理论与实践的庞大,一边又在思考在中国的译制片配音、或其它配音领域,是否存在着一种可视化的技术。诚然,这些话题于我来说,实在像“小狗掉粉杠——茫茫然”,我并不是配音方面的研究人员,但我亦从这次课程中,收获了很多有趣的实例,并开拓了视野。
最后的最后,介绍一些CenTras接下来的课程,如有兴趣,可自行搜索:
MemoQ(5月13日),创译(5月20日),游戏本地化(6月24日)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