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正文开始前分别有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两件事。按规矩先说不重要的。在这篇关于DC电影的文章中,笔者不可避免的会提到漫威,我本人是不选边站队的,就像刘欢老师说的:“对于爱好者来说,是没有界限的。”无论是老爷演的《超胆侠》,还是死侍演的《绿灯侠》,我都喜欢。最喜欢《X战警》系列。特此说明。
接下来是重要的,我的第一次严肃认真的安利。别管您看没看《BVS》,应该都听说了,这片子门槛不低,需要对美漫有一定的了解和研究,网上有不少相关的科普,关于影片彩蛋的,关于漫画的对仗和致敬的,有的是从古早漫说起,全屏都是年表,截图,有的是对号入座,一帧一帧分析。
说真的,别管是谁,开始接触这个文化的时候都是小白,《BVS》这个片子呢,又特别不照顾新人。所以无论看了还是没看,只要您有这个兴趣想深入了解,我个人建议不要看太多专业性较强的分析和学术文章(当然不包括我在内,因为我配不上专业性强和学术的资格),这里我给您推荐一位最好的,公认也是华语世界中美漫研究的泰斗——江业华。也就是江湖上称为M(Multivac)大的江师太。无论您是想理解电影,阅读相关漫画,还是致力于研究美漫文化,都应该先读一下M大的著作,文笔,知识面,深度,广度,给阅读者带来的提升,都是指数级的。
下面我都附图了,说实话不太好买,但如果条件允许,真的建议找来看,看完,绝对质变。尤其是对于美漫入门者来说,我自己也是从白目时期一点点刷经验刷副本花钱买书看网上蹭着看积累下来了一些经验之谈。我们大多数人,如果看漫画,主要就是日漫为主,美漫和日漫之间,审美是一个挺大的跨度,尤其是《BVS》涉及较多的几本原著,您不要看介绍说都是史诗神作,“一生必看的100部美漫”前十位,真拿来您会发现,这画风不好接受。就好比说有人给您介绍对象,对方的人品,气质,口碑,学历,性取向都OK,等见着面儿了您发现,对方的长相跟你的标准相比不是程度的差异,而是种类的区别,就不是一个人种,怎么看都别扭。很多人就是折在这上面了,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电影越来越火,但是漫画方面还是美漫压倒性的劣势的一个原因(个人认为还是主因)。
再一个就是时间线,这也是美漫的一大门槛。不管东西方,人性是共同的,但是审美和阅历确实不能强求,这也是为什么我推荐看M大的“教科书”,而不是直接看原著,就是希望有兴趣的朋友先有一个对这件美好事物的清晰客观的概念,优秀的文字描述能够化解画风上的审美差异,建立一个基本的框架,然后再深入了解,具体去看经典作品或者新番,这样就会好接受很多,也接受的更快。
行了,最重要的事情说完了,接下来正式说BVS这部电影。
考虑到此片的争议大家也都知道了,也就没什么剧透不剧透的区别了。对于非漫迷来说,透了也和没透一样,漫迷的话,提前看下攻略反而更有助于观看。
前几年,这几年,以及不出意外的话未来几年,以漫威和DC为首的超级漫画英雄都会长时间的霸占大银幕,你看或不看,反正人家的排片已经排到了2020年,而且在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也会继续下去。
没有不敬的意思,但是说是漫威和DC,其实是给DC面子了,因为不考虑漫威角色的电影拍摄版权问题(迪士尼,FOX,索尼三家分别持股),仅从漫画阵营划分为依据的话,漫威占有明显压倒性的优势,这种优势已经影响到了漫画的销量,翻看每个月美国的漫画销量榜,漫威的王道一目了然,这对于DC来说显然是不能接受的,再加上漫威在海外市场的认知率和品牌价值也不断飙升,已经成为了一种席卷全球的文化现象。
而之所以这种有80年历史的漫画文化能够获得全球化的影响力,原因本身也不复杂,就是拍了很多部电影,其中有一些还特别好看。但复杂的是漫画英雄电影怎样拍的好看。漫威显然已经掌握了,或者开发出了自己的独家配方,而DC在陪跑多年之后,终于是按捺不住了,看准一个不是机会的机会,发动了一次强行超车,于是就有了《超人大战蝙蝠侠:正义黎明》。
超蝙大战之前有一部半的前戏铺垫,说一部半是因为《超人:钢铁之躯》是官方明确的本次电影版DC宇宙的开篇,算是完整一部,而半部则是指诺兰的三部曲,当初这三部电影虽然没有启动DC宇宙的打算,但是三部曲境界太高,尤其是黑暗骑士,对之后所有漫画英雄电影的影响深远,再加上钢铁之躯也挂名了诺兰监制,于情于理也算是个精神传承。
漫画改编电影,你对原著的了解程度必然会影响到观影体验,这次《BVS》最大的争议就是出在这上面,没想到真就拍了一部如此粉丝向的作品。在我国(下文都以我国为准,人家老美自己怎么看咱没发言权)的口碑也是两极分化,我和宋老师一起看的,我是比较后天的美漫迷,小时候也看,但是不成体系,后来电影看的多了,觉得有必要研究一下,就从五年前开始阶段性补课,《BVS》里面的桥段,我不看“攻略”(就是社交网络上的那一大堆“送给看不懂《BVS》的你”,“这30个彩蛋够分量”,“《BVS》与原著对照详解”这类的介绍性鸡汤文)能看出8分,剩下2分(不是92分)看看“攻略”也就白金了
宋老师,完全不喜欢这类电影,但是喜欢看电影,也看过不少,因为我俩周末的固定节目就是观影,所以本着有什么看什么的原则,她算陪我同看。之前我看到很多小白说没看过原著不知道电影在说什么,前90分钟几乎睡着,忌惮之下,还给宋老师准备了一桶爆米花当作解闷儿。观影时我全程都没有和宋老师交谈,没有借着影片情节给她讲讲画外音或者一些简单的考证之处,一来是我遵守观影文明礼仪,不干扰和影响他人,二来是我也觉得说了也没用,就不招她烦了。
观影结束后,我尽量保持平静,脑子里开后台思考怎么写这篇文章,同时询问宋老师的观影感受。
“还不错,前面也没有你之前担心的那么无聊,能看出来这片子内容挺丰富的,人也多,不像咱们上周看的那个,全程就靠小李一个人撑起整部电影。大本挺帅的,能导又能演,确实有才华。这不是他第一次演这种角色吧?我记得之前还有个什么。”宋老师说。
“超胆侠。”我回答
“对对对,就是这个。”她边笑边说。“这部之后这样的电影是不是咱们还要看很多啊?”
“没错,这点你倒是一下就看出来了。”
“一看结尾就知道没完,这电影就是每集打一个坏蛋,但打完一个后总会在蹦出下一个。”
她一下就发现了此类电影的奥义,我告诉他有时不止打一个,但是最经典的几部都是一部电影就打一个坏蛋,比如山姆雷米版的《蜘蛛侠2》,《钢铁侠1》,《蝙蝠侠 黑暗骑士》。
接着我给她讲了一些BVS的相关桥段解释,比如一些镜头时直接照搬的漫画分镜;卢瑟的文件夹里那几个人都是已经确定了演员的正义联盟初创团队成员;神奇女侠从亚马逊女战士到宙斯之女的设定变化;下一部的boss应该就是天启星的黑魔王达克赛德,此怪也是重启后的NEW52正义联盟漫画中促使联盟建立的主要外因;中老年的布鲁斯已经经历了和丑爷的灭族之战,所以帮手全无,豪宅变废墟;戈登警官退休,他那身“反超人装备”的造价相当于一个小国一年的军费开支,露易丝戴上戒指暗示怀孕,布鲁斯的母亲玛莎的娘家姓是阿克汉姆,是创立哥谭市的祖先家族,但是家族中遗传有精神疾病,所以才开设了阿克汉姆疯人院,布鲁斯的梦境一部分来自于其精神分裂的基因;闪电侠的演员已经公开出柜,卢瑟也有一套“反超人装甲;顺便还给她解释了下正义联盟几个人的能力,除了闪电侠出场那段我认为不是布鲁斯的梦境,而是真正的“不义联盟”版小闪穿越来报信,并且有可能暗示“闪点事件”这条她觉得有些不合理之外,剩下的都没有理解障碍,同时对《自杀小队》有了一丢丢的期待(我也说不准)。
然后我们就说起《消失的爱人》,《德黑兰》,《心灵捕手》了,最后又变成了对《教父》三部曲电影和小说的探讨了。
所以我觉得网络上很多的差评有些言过其实了,再加上漫迷这边有一种“别人越看不懂越显得我牛逼”的自豪,才形成了目前两极分化的舆论,直接结果就是这一次DC开拓中国市场又没成功(虽然他主观上应该也考虑到了),尤其是和漫威越普及信徒越多相比,反而是有粉丝向发展的趋势,比之前的星战还惨。首周票房倒是还不错,历史前五,但是对这种“很大一盘棋”级别的电影来说,目前的口碑埋下了挺大的风险。
BVS首先是好看的,导演扎克施耐德有很强的视觉表现力和画面感,之前的《300勇士》仅用绿幕和无上装兄贵就把观众看高潮了,到了《守望者》则是风格和故事并举,在一部分粉丝中建立了极高的威望,《美少女特工队》算是高开低走,游戏感强于电影感,算是个赞经验的作品。DC的角色历史比较久,来头比较大,内心戏也多,再加上从一开始就决定了要走暗黑系路线,并且不搞笑,所以找来扎导也是想着能从视觉环节上吸引观众,做出特色
BVS全片的定格,慢镜,还有特写很多,而且都出现在关键的几场戏上,再加上那些直接从漫画嫁接过来的构图,很好的还原了原著漫画的质感和意境,三名主演的颜值和身材也完全hold住了摄影机零距离的注视,让影片始终处在一种半膜拜的状态——就是让你一看就觉得三位不是普通人。这样一来,整个片子的节奏就给降了下来,再加上不时出现的独白和电视评论,带来了一种影像漫画的观影感受。或者说白了就是扎导把很多经典的漫画桥段摘录出来,然后用自己擅长的影像这个独特的画风,把这些漫画重新画了一遍,相当于是换了一个作画主笔和编剧之后的全新漫画——当然我们都知道这是会连载的。
蝙蝠侠的刑讯和超人的出席公诉因为卢瑟这个幕后黑手的浮出水面而带动起剧情的推进,影片前半部分就是在两人分别所处的环境中展示他们的困扰。导演,作家徐浩峰说过“所有电影都是类型片,而类型片的核心是人在内外部的困境。”武侠片的困境是礼崩乐坏,江湖告急;黑帮片是犯罪手段的和科学技术的矛盾;日本武士电影是五是在新时代下不再被需要;西部片是铁路修到了西部后法制被建立,牛仔被体制取代等等。
某种类型片最好的时光就是他的故事主体即将被时代抛弃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所有的外部力量都会集中起来对主体进行打击和摧毁,也就形成了最后也最美的反抗力量,直到迎来自我牺牲直至毁灭的完美终局。诺兰的《黑暗骑士》会封神,就是因为里面蝙蝠侠意识到自己是和谐社会的障碍,而小丑的出现又让他一直对犯罪的理解被颠覆,义警能够打击罪犯,但是不能建立秩序,而秩序才是阻止小丑所谓“混乱”的正确方式。所以蝙蝠侠在影片最后牺牲了舆论和世人眼中的黑暗骑士,然后看着秩序被建立起来。
BVS将困惑抛给了超人,强大的力量和民主能否共存,或者说在现实世界里,对于一些国家来说,美国就是一个失控的超人,任意凭自己的意志审判别国的主权(虽然我们的主流舆论还是有把美国“妖魔化”的惯性,但是美国的对外政策也确实槽点太多,这里涉及到了大是大非的问题,按照规矩我就不继续引申了)。所以这个超人的困境在普通观众看来就有些操蛋,有拿着金子哭穷的嫌疑,这也是超人这个形象随着时代的推移而不得不面对的尴尬,他诞生时象征的绝对正义在这个多元时代已经不存在了,他守护的不再是世界的和平。《美国队长》其实也是面对这个问题,第一部的二战戏因为牵扯到起源所以不得不承受内容的失败,等到第二部转移到组织内部矛盾后一下子就好看了。所以在BVS电影里从舆论的外界引申到了超人的内心——所爱之人就是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全部。
观影导向这东西有时候就是很讨厌,非要抓住两人瞬间因为母亲名字相同就和解的那场戏不放。其实亲人对于这两个人是非常重要的精神寄托,蝙蝠侠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失去当中,到了他的这个年龄,正邪对他来说已经有些麻木了,曾经“不杀”的原则也因为灭族而荡然无存,他唯一的心结就是这个世上他没有亲人,太孤独,从父母被害的那天晚上,作为布鲁斯的生命就被终结了,亲情是他唯一求而不得的事物。
而超人失去了亲生父母,在《钢铁之躯》里我们看到他的人类父亲的身体力行才是他救济世人的根本动力,母亲和露易丝是他对于蓝星至关重要的情感纽带,因为他们让失去家园的超人在一个陌生的星球能够从新拥有一个家。超人和蝙蝠侠作为神和凡人同时拥有的只有这一个精神共鸣点,你说不用这个理由还能用什么?重要的不是这一个相同的名字,而是这名字后面共同的情感寄托。在剧中通过布鲁斯回忆,梦境,以及老管家说他“维恩家已经没有后代了”;超人在舆论压力中去找母亲谈心,反复强调露易丝就是他世界的全部这些都已经铺垫了,作为观众没理由视为不见吧?别告诉我他们的共同点是维护世界和平的犯罪克星,谁都知道要不是有他们的话世界早和平了。
而神奇女侠则是担任了影片惊喜的部分,每一次的出境都气场十足,完全和周围的群众演员划清界限,作为漫画史上最年长的女神,得到了扎导和配乐大师的特别眷顾。被戏称“看前面部分被掰弯的男观众在看到神奇女侠出场后又都被掰直了”,也算是扎导在审美乏力的《美少女特攻队》之后狠狠地扳回了一城。
作为反派的卢瑟是我对这部电影最大的好恶矛盾,莱秃变成莱卷儿倒还能接受,就是年纪还是年轻了些,BVS把蝙蝠侠和超人之间的年龄差异调得比漫画要大,蝙蝠侠已经向中老年走去,而超人正是青壮年,造成两人在阅历上和世界观上产生矛盾的同时也导致卢瑟会随着超人而“年轻化”。杰森伯格在表演中加入了很多自己的个人特色,漫画里枭雄形象的霸道总裁变成了话唠的神经质天才坏蛋,可能结尾的坐牢和剃度也许会带回一个更忠于原著的莱总吧。
本片的打斗部分本人认为还是合格的,尤其是考虑到三巨头的打法和能力都已经套路化到路人皆知的程度,大力出奇迹的超人,道具流加极限人类输出的蝙蝠侠,三神器加持的神奇女侠,基本上都是王道战法,超蝙PK虽然没有打出世纪之战的史诗感,但是依然能感觉到蝙蝠侠弑神的杀心和超人的雷霆之怒。蝙蝠侠的杂兵战反而是一大亮点,放开手脚的老爷使出了各种硬派的招式,关节技力道十足,摔投技无缝连接,穿插各种精妙道具和地形运用,完全打出了游戏《阿克汉姆》系列的爽快感和节奏感,如果以后有单人电影的话,这将是非常值得期待的部分。而boss战不好看这个问题一直都是此类电影的通病,漫威更是经常被吐槽渣反派(不是被一击必杀就是被逗逼阴死),总是把反派塑造的天下无敌,刀枪不入,然后被虐到快不行的主人公却突然哪里想开了,借助某种看起来不起眼的道具一击必杀。
即使对于粉丝来说,BVS这部电影的兴奋点也是不确定的,除了最后的两场大战是剧情营造出的高潮,整部片子是不是出现的某个情节都可能瞬间引爆粉丝的观影快感。比如我就在闪电侠出场告诫布鲁斯要注意露易丝的那场戏时几乎从座位上跳了起来,我拼命想要分辨出这是不是梦境,以及这是哪一个闪电侠,这种在漫画和电影来回切换的观影体验和带来的思考是我在之前的此类电影中很少出现的,也只有超蝙这种世界观和作品量非常庞大的角色才能带来这样的感受,才让扎导有这么丰富的素材可以使用。
评价BVS,不能局限在现在的一城一池。漫威虽已贵为“大法”,但是也有《钢铁侠3》,《美国队长1》,《雷神1》,《复联2》这种明显“没拍好”的电影。就像汗牛充栋的无数美漫一样,烂作有的是,该重启就重启,该换作者就换作者,几十年下来不是也成了传奇嘛。在建立DC电影宇宙这个庞大的项目面前,一两部电影不足以决定成败,因为观众有对英雄人物的需求,需求本身会带来宽容。
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一部长篇漫画的开篇,而这个开篇至少已经锁定了所有的漫画迷,就像他们之前所做的那样,他们会潜移默化(或者干脆就暴力安利)向身边的人灌输自己的喜好,比如说我身边的人在看过漫威的一些电影后有了好奇,想到我是一个长期爱好者,便主动找我讨论,他们喜欢听到关于漫画内容的故事,这让他们觉得有一个新的世界在眼前打开,而BVS做的正是这样的一件事情,之后需要的就是做好长期规划后坚持下去,到那个时候再回过头来看这部BVS,很多今天不喜欢的人也许就会从中发现自己曾经错过了其中的多少惊喜。
最后分条目说一些我个人不太成熟的一些想法,求大家轻喷。下面的漫威都是指迪士尼版权的漫威电影
BVS的目标观众年龄段比漫威要大,也更严肃。漫威的话,小学生看没问题,考虑到第一部是给整个系列电影艺术风格的定调,DC电影宇宙除非后面出现重大票房事故,否则的话不会改变现在的暗黑风格,指望看到更多娱乐性的观众就别想了。再说动不动就是地球危机,人道灾难这类困境,真要还能搞笑心就太大了。
漫威运气不错,遇到了小罗伯特唐尼(反着说也成立)。《钢铁侠》第一部太成功了,他用一个人的表演让初登大银幕的钢铁侠征服了所有观众,在他出演这个角色之前我只在游戏里用过钢铁侠。虽然后面的电影他打劫了天价片酬和票房分成,但这都是市场的正常反应,事实证明他也值这个钱。很难想象在这个动画角色,动物,非人类角色越来越牛逼,越来越会演戏的时代,明星还能有这样的决定作用。DC至今没找到自己在大银幕的真命天子,一个能够凭一己之力就把观众拉进电影院的大明星,神奇女侠再怎么惊艳,惊艳过后也难维持;扮演小丑的莱托少爷演技不用担心,但终归是反派;我比较寄予希望的是闪电侠,DC这次堪称大无畏的选角也许就能成为DC宇宙的胜负手。
这次的漫威宇宙,有没有可能出现《黑暗骑士》这样的作品?那就看华纳和大本就蝙蝠侠的单人电影谈的怎么样了,从被美国群众联名白宫抗议大本出演蝙蝠侠,到现在口碑逆袭(这个倒是不管饭否,所有看过的人都给了好评的),让华纳正式启动蝙蝠侠的单人电影重启项目。我觉得不如就让大本自编自导自演算了,反正他也有这个才华,还可以把好基友马特达蒙拉来演罗宾,还用家庭之死的大纲,接着救人玩。
漫威第二阶段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完全激活了二线角色。《银河护卫队》和《蚁人》票房口碑双赢,这种在观众中没有形成固化印象的角色反而获得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把劲歌金曲和逗逼范展现的淋漓尽致。而DC的“二线”角色方面,康斯坦丁为首的黑暗正义联盟立项后又撤销,罗宾,芭芭拉等人气帮手从BVS看已经被甩出了时间线,后续的只有《沙赞》这个不确定因素。或者把《自杀小队》给系列化。
不是说蝙蝠侠和超人的影片就不能搞笑,往远了看,《蝙蝠侠和罗宾》,《永远的蝙蝠侠》绝对搞笑,结果成了所有参演者的黑历史。《超人》还好些,上世纪90年代北京台引进过一部叫做《超人和露易丝》的电视剧就很不错,里面的克拉克带着“堪萨斯男孩”的率真和阳光,而露易丝则是尽显职业女性独立干练的风范,两人的互动充满生活化的气息,故事充满了正义色彩,让当时还是孩子的笔者倾心不已。
有些担心这次BVS的口碑会影响后续作品,虽然不至于迫于舆论就风格大变,但是一些调整是免不了的了,最快也要等《正义联盟 上》上映的时候才能见分晓。
《死侍》的成功有可能把DC推往R级的方向,因为这样做粉丝肯定没意见,而且也乐于见到,现在这样的风格反正也不指望小学生了,不如干脆就一黑到底,BVS的蓝光有R级版本,多出几十分钟的内容,说明拍摄时就已经留出了后手。绿灯侠总不能一直搁置吧,这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变换风格的选择。有了BVS这个前科,更期待《自杀小队》了。
漫威那边影片有拍的不好的,但演员没有选的不对的。而DC这边主演没问题,配角的选角确实有硬伤,出现“蝙蝠侠睡过超人他妈”这种梗,多少还是会影响到自身在非粉丝中树立威信。
很想告诉那些因忌惮评论而不去看片的中立观众,放下偏见,80年时间他们两人终于在大屏幕开战,踏踏实实看吧,然后慢慢了解这个叫做DC的世界。你会发现有那么多人喜欢这个,不是没有原因的。
评论区
共 173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