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间的北京城,胡同里藏着一项好玩意儿,就是咱们中国传统的摔跤功夫。那时候胡同里长大的孩子,没有几个不玩跤的。
说起中国的摔跤运动,可谓是有历史、有故事。最初称为“觳抵”,后来也有“角抵”、“手搏”、“相搏”、“角力”等不同的叫法。
早在商周时期,摔跤作为练兵的必备科目。《礼记.月令》中记载,“孟冬之月,天子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
春秋战国时期,摔跤更是练兵的热门项目,还成为节日和宫廷内的表演项目。秦统一六国后,摔跤的名称被统一为“角抵”。由此摔跤运动一直延续至今,传了有上千年。
近代的中国摔跤功夫源于“白山黑水”之间,大清朝,满族的传统体育运动。满族男儿自幼尚武,摔跤是他们的基本功。
《塞宴四事图》是郎世宁所做,记载乾隆皇帝在木兰秋狝后,于避暑山庄举行诈马(赛马)、什榜(音乐)、布库(摔跤)、教駣(驯马)等四事的场景,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除行猎外,蒙古宴会是皇帝在木兰秋狝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以席间渐次展示的四种极富观赏的表演,从而称为“塞宴四事”。
正当中,面带帝王之气的人便是乾隆爷,席间能看到身着蒙古服饰的王宫贵族。
《塞宴四事图》居中位置表演的便是当年的摔跤运动,满语作“布库”。
乾隆二十五年的蒙古宴会上,皇帝膳后进茶时,二十名布库便在帐殿外两两相角,力争高下。
其中表演的有两项比赛,一种着短袖衣,套裤,高筒靴。另一种赤裸上身,光脚丫。
摔跤比赛胜者会被赐酒,要当下饮完。有时也会赏赐荷包、缎疋、羊肉等物。
大清王朝推动了摔跤运动的蓬勃发展。不光是老百姓玩跤,就连皇帝、王爷们都对摔跤充满热情,由此专门设立“善扑营”。
“善扑营”是清朝时期专为皇帝演习掼跤、射箭、骗马等技艺的军营,既是内卫部队,也是特种部队。
善扑营的“扑户”(满语中特指摔跤手)不仅要承担国宴上的表演,还得在皇帝出行时作为随军护卫,用现在话讲,就是贴身保镖。乾隆爷对他们可是青睐有加,特意称他们为“御前人”。
说到这,咱们不得不提金庸先生的小说,他笔下康熙皇帝擒鳌拜,就是安排一群年轻的卫士把鳌拜给抓住,那些卫士练习的就是摔跤。
所谓“功高莫过救主”,跤手们能去保护皇上,可想当年他们享有很高的荣誉和地位,那可不是一般的牛气!
摔跤技艺作为善扑营的看家本领,不仅在宫里得到重视,到了民间也是传得风风火火,成了大清朝文化的一部分。
乾隆年间,私跤场如雨后春笋般遍地皆是,皇家通过善扑营管理这些私跤场,还挑选出那些出类拔萃的跤手进营,使得跤技成为秘而不传的宝贝。
摔跤这门功夫传入民间,促使其得以继续流传。以前只有皇上才能欣赏的表演,百姓们也能一饱眼福,还能拜师学艺。那时候的北京城,大大小小的跤场随处可见,跤手们聚集的地方,老百姓称其为“跤窝子”。
赶上大晴天,太阳刚刚偏西,跤场的小徒弟们就开始忙活了。有的搬来桌椅板凳,有的为师傅沏茶倒水,忙得不亦乐乎。
来看跤的人也是络绎不绝,有住附近的街坊邻居,也有大老远赶来的跤迷。巴掌大的地儿,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房顶上、树杈上都站满了人,一个个伸长脖子等着跤手上场,就盼着喊出头一声“好”。
跤场里头讲究的是规矩,上场撂跤要经掌学的配对,这掌学的就是跤场的总教习,现代人俗称的教练。
咱还得科普一下,中国跤怎么分胜负啊?简单讲:“三点着地为输”。这怎么讲呢?
跤手丁字步往场中间一站,两脚着地算是两点,身上其他地方一着地,就算输,这就是三点着地为输。
上场撂跤也有讲究,头两对跤手上来是热场,后两对才是压轴大戏。一场跤下来,喝彩声、掌声就没断过。场上有优秀的跤手一较高下,场下有老前辈传授武艺,培养着下一代接班人。
咱们在详细说说场上的跤手。当年的跤手,一水儿的白色跤服,俗称为褡裢。腰上系着骆驼毛绳,这玩意儿是用骆驼毛编的,韧劲儿十足,结实耐用。
下身穿灯笼裤,脚蹬刀朗肚板尖大撒鞋,这身行头一穿,往场上一站,气势就上来了。一说开始,俩人就摔上了。
当年的场地上没有软垫,连层地毯都没有。就用锄头把地皮儿,松一松,直接在黄土地上撂跤。主打一个纯天然,原汁原味。
想当年,上到脚踏黄土背朝天的汉子,下到年幼的孩子,都能上场撂两下。讲究的跤场,还会请个功夫了得,名号响当当的跤手来镇场子。
跤手们个个身手不凡,有的力大无穷,有的身轻如燕,有的招式精妙,有的耐力惊人。当年形容跤手有这样几句称呼:
“说这位力大赛蛮牛,往脸上看,太阳穴鼓鼓着,两颗眼珠子透着精气神。往身上看,胸脯子舔舔着,四棱着胳膊起金线,细腰炸背。再看两条腿,顶天立地步子稳,脚底下跺一下,整个场子跟着颤三颤。”
跤手们一上场,那叫一个精彩,观众们看得是目不暇接,喝彩声、掌声就没断过。他们在场上较量,不仅是比试技艺,更是展现自己的风采。每一次出手,每一次躲闪,都透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
中国跤是一项刺激、好看的运动。我师傅曾说过:“摔跤是土地的文章,当时的变化。”俩人上场对决,靠的是功夫,赢的是本事。那动作快的,打闪纫针的功夫,人就摔出去了。
特别是现场看跤更为过瘾,场上场下离着两三步,您瞧得真真的。台上摔得过瘾,震撼力十足,台下观众眼珠都不带眨的,盯得紧紧的,这就是咱们中国跤的魅力,没跑儿!
时间荏苒,日月如梭,现如今听过撂跤的人少了,看过现场比赛的就更少了。
其实早在2008年的时候,中国跤的小型比赛就已经开始了,从小变大,从少变多,慢慢被众多爱好者了解和关注。
比赛一办就是十年,虽然没卷起风浪,但也是小有名气。参与运动员从几十人增加到两百人,赛场内也是人头攒动。
所谓“天有不测风云”,谁能预料到,疫情发生了。2019年之后大赛处于停滞状态。
各位亲朋好友,咱这儿有个好消息儿得跟您说一声儿:中国跤大赛即将荣耀归来!这可不单是一体育比赛,还是一场文化传承和精神交流的大聚会。
咱这儿诚邀各位热爱体育、崇尚武术精神的有识之士,共同来见证这个历史性的时刻。
同时,咱们也在寻求合作伙伴,希望有眼光、有魄力的企业和个人能成为咱们的赞助商,一块儿推动中国跤运动的蓬勃发展。
咱们要给传统体育文化注入新的活力,给选手们搭建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给观众们带来前所未有的观赛体验。
期待您的加入,与我们一同开启这场激动人心的旅程!"
评论区
共 4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