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万恶不赦,舔舐着恶魔的大腿,为魔鬼们献上自己的良知与灵魂,将邪魔的那些可恶的想法与意志施加在青年的身上,让他们成沉迷于幻想之中,被潜移默化去信奉那些至恶之物!
虽然这话有没有被说出嘴我是不知道,但可以相信的是,至少在阿米的“反D&D”人士的心中,肯定会有这么一种想法,一种对于 《龙与地下城》 ( Dungeons & Dragons ,后缩写成D&D)这款看似平平无奇的桌游的刻板印象。
虽然现在这种想法可能已经退成了一种 “一瞬间而过” 的念头,但在曾经的一段时间里,这种念头被不断扩大,不仅原教旨主义者在提及,连一些普通的家长也有所担忧,害怕孩子因D&D而堕入邪道之中,并形成了 “D&D恐慌” 潮流。
在那段时间里,为了反D&D,有人举着牌子抗议,有人登报发表社论,也有人在电视上发表评价。
自然的,有的人就想着趁着这股潮流,在影视上整点事情。
在本篇内容里,也和大家一起来回顾下当年在“D&D恐慌”时期中,那些反D&D的影视作品。
作为一个全球著名ip,D&D如今已经完全融入美国文化之中,并成为了欧美“nerd”的刻板印象之一。毕竟凡是提到“nerd”,那就必然是一副 “戴着又大又厚重的眼镜,性格和身躯都懦弱,社交能力负数,身穿老土到不行的毛绒棉衣,日常生活除了游戏就是漫画动画,毫不运动,并且还喜欢课余时间和一群朋友聚在地下室玩着那些‘幻想游戏” 的形象。
虽然客观来说,玩D&D的人肯定是各种各样的,但这种印象的根深蒂固,也使得各类影视作品中常以“nerd”的形象带出D&D,甚至有个固定的梗: 要想带出一群“nerd”?让他们以“玩D&D”形式出场就行。
即便是如此般的人畜无害,但自D&D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受到了美国(欧洲也可能有)原教旨主义者的批斗和反对。
毕竟作为一款奇幻作品,D&D的故事背景从世界上各种神话和传说中汲取灵感,诸如 龙、鬼怪、地精 等比比皆是,故事更是跌宕起伏,让玩家能尽情在这片奇幻世界中尽情荡漾。
但是,为了有一个代表着“恶”的存在,D&D也将宗教故事中的形象,如 恶魔和魔鬼 纳入其中,并作为负面形象参与到故事中,从而进一步丰富整个世界的内涵。
你要说这对于无神论或者偏世俗的人看来,或许会很淡的说句“也罢”,但D&D诞生地方可不是什么非洲,也不是亚洲,而是在 原教旨主义者并不少且很会搞事的美国 。
毕竟原本你在人家眼中搞点什么“龙和地精幻想”已经够不正经了,现在还把人家信仰中的大敌纳入进去,那怎么能行呢?
接着再看,哦豁除了这个之外还有 黑魔法、巫术、谋杀等等东西 ,这下可就更要命了,直接当场大骂了。
当然如果事情只是这样,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或许还能一笑而之,但好死不死的,在官方 龙杂志(Dragon magazine) 的第28期里,撒旦和一些恶魔就在 《地狱政治》 一文中被提出来,还给人整了点数值和设定:
为啥会提到撒旦呢?因为第一版的恶魔里,有他的手下别西仆:
(注:如今上面这些设定早已摒弃)
更离谱的是,开头作者就提了句:“虽然咱这个不算是D&D或者罗马教义啥的,但应该兼容AD&D哦!”
这下,普通的群众们都得表示:“man,seriously?”
虽然《地狱政治》一文就想法来说可能只是整点乐子,并没有真的把撒旦一票人放进D&D世界观中,但作为一个官方杂志就这样把恶魔一大票东西放进来,还煞有其事进行讨论,很难不让人联想翩翩。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那时候的阿米可不是现在的阿米,也不是二战时的阿米,那可是“ 撒旦恐慌” 弥漫在各处的70~80年代的阿米。
由于当时 流行文化转变 (重金属、恐怖游戏、恐怖电影的兴起)、 新闻媒体转向 (专注报道各类恶性以及猎奇事件以大幅度提升收视率)、 恶性事件频发 (如“曼森家族”杀人案和“琼斯镇惨案”)、以及 “末日情节” (如“97末日论”)等影响,作为一个有着浓厚宗教氛围的国家,在阿米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一股“害怕撒旦就在身边”的恐慌便四处蔓延。
其中最为行动力爆表的,自然是各种原教旨主义者,尤其是在那段文化变迁迅速的时代里。这也使得一旦某个公司作品涉及到 “恶魔” 或者 “黑魔法” 时,总会突然冒出一票人跑到公司门口进行抗议,甚至打官司。
最终,随着 “James Dallas Egbert III事件” 的发生,成为引燃这股恐慌情绪的导火索:
在1979年,一位名叫 James Dallas Egbert III 的年轻大学生失踪,并留下了一封遗书,上面表达了自己 “苦于学习压力与吸毒问题” ,受其父母所托的侦探 William Dear 进行了调查,希望找到他的下落。
根据其家人和周围朋友说法,这位大学生天赋充盈,并且热爱科幻和奇幻小说, 而且玩过D&D。
侦探在搜寻过程中并未找到这位大学生,但发现了他打算自杀时所使用的物品,结合后续侦探所收集到了信息,使侦探得到了一些错误的推断。
随后,侦探以所谓的 “保密个人信息” 为由(毕竟吸毒在当时确实不好听),只透露了部分调查线索和信息,却错误提到了 “这个大学生喜欢玩D&D,并且可能试图在现实中也模仿游戏那样游玩” 这种没有证实的猜想,从而导致媒体纷纷转载报道了这种颇具 “猎奇感” 的说法。
虽然后续的故事是: 大学生当时自杀未遂,随后去了朋友家中住着,后续经过沟通联系后,人也很快被找到了,并在采访中说出了自己自杀的原因。
可话题已经抛出了,哪给你那么容易解释清楚?尤其是阿米那种整天一心热衷于搞个大新闻吸引收视率的媒体,肯定根本不会在意你这个过气热点说了啥,甚至后续侦探出面澄清也没用,毕竟此时媒体它们最想的,就是不断扩大这个新闻 :有人因为玩D&D游戏试图自杀了!
这时候, “D&D恐慌” 已经在不经意间被植入进大家的心中。
自然地,受这种故意扩大化且歪曲化的信息所影响,没几个人会继续关注大学生活着的消息,而是关注“ 玩D&D为何会引起他自杀” :毕竟你活着就活着呗,跟我要讨论这事有啥关系?咱们现在可是很怕你这玩意危害我们家孩子哦!
推波助澜的是,在后续的生活中,大学生戒毒失败,而生活和学习压力也再次压倒了他。同时因为吸毒问题他和父母关系变得十分差,也不在他背后支持他与毒品和压力的抗争,最终在1980年时,面对无尽的压力, 他选择开枪自杀 。
事情走到这一步,更加剧了大众对于D&D的偏见。而且这套走下来,岂不应了某些人想法么?
接着可以遇见到的, 就是“D&D恐慌”的正式到来 :各路人马纷纷出动,D&D批评者和原教旨主义者合流,开足马力到处宣传这种游戏的“危害”并攻击它们,声讨如同山呼海啸般袭来。
而随着1982年 Irving Lee “Bink” Pulling (欧文-李-"宾克"-普林)自杀,其母亲 普林 ( Patricia Pulling )发起并建立反D&D组织 Bothered About Dungeons and Dragons (简称 BADD ,有翻译为“龙与地下城的烦恼”),反D&D的人们也进入了有组织化以及有目标性的形式(例如 发行带有宣传以及纲领的小册子,出版反D&D书籍,并在报刊上发表反D&D文章等 )。
对于游戏的攻击也更为强烈,也得到了更多的人关注和加入这场运动中,毕竟倍受“恐怖渲染”的家长们都怕自己的孩子会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当然,平心而论,当时社会舆论攻击的目标很多,并且总体攻击的是“角色扮演”这类游戏,但D&D作为为出头鸟,自然被攻击得最狠最厉害,也最为集中。
同时,经历丧子之痛的普林也只能从自己角度出发,将问题归咎于D&D上,毕竟当时的大环境就是这样,作为后人的我们只能尽可能客观角度阐述和了解这事。
随着时间来到 1985年 ,关于D&D的讨论也日益增多,并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这也使得大众媒体对于这个问题投入更多的关注,并展开深度探讨。
同年,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CBS)对该现象进行了专题报道,后在其著名新闻节目《60分钟》里,邀请了到D&D创作者 加里·吉盖克斯 (Gary Gygax)以及 普林 作为嘉宾并就D&D争议进行采访,并探讨了他们对于D&D的看法,以及对“D&D恐慌”的看法。
不过节目似乎是“带着结果找目标”似的,因为内容较大程度倾向 “指责D&D” 方向,即便是主持人的问题也是有着倾向性,可以想象到的是节目一经播出,自然会让大家对于D&D的看法更加负面。
祸不单行,在3年后的1988年,伴随着 利斯-冯-斯坦恩谋杀案(Murder of Lieth Von Stein) 的发生,D&D再度陷入争议之中。
该案件中的主角和James Dallas Egbert III一样,同样是受苦于毒品和生活问题的大学生,但和8年前的那位大学生不同,这位名为 Christopher Wayne Pritchard 的大学生并不是一走了之寻求短见,而是和两个朋友一起看上了其父母的钱财,并策划了这起谋害继父和母亲的案件。
最终结果也是让人心痛: 继父因为袭击而身亡,母亲也受到了重伤,三位年轻人锒铛入狱,而主犯“玩过D&D”以及其他两位从犯与主犯“同属一个D&D小组”这些点立马又被喜欢搞大新闻的媒体拿来说事,反D&D的组织也趁机抗议。
最终,这几波冲击也使得TSR官方重新审视了游戏本身设定:在 1989年第二版推出时 ,原先与“撒旦”那些现实世界宗教形象相关的内容都被移除出去,并以新的虚构形象进行代替,但仍然遭受到了一定的反对。
直至90年代时 电子游戏兴起 (尤其是在 真人快打发售、杰克·汤普森诉电子游戏案以及科伦拜大屠杀后 ),还有普林病逝,BADD名存实亡,批评者们转移了视线,“D&D恐惧”才得以消停。
当然,背景说了那么多,那就自然回到本篇的主题: 反D&D影视。
作为一个战后大媒体发展的年代,在70~80年代间,随着电视普及以及电视媒体发展,公众也日益愿意将自己获取信息的渠道从原先纸媒方式转换为电视上,毕竟这份 “每一分钟每一秒都能看尽世界一切信息,如同全能全知般” 的感觉,使你难以拒绝。
而此时,为了进一步拓展信徒群众,以 杰里·福尔韦尔 ( Jerry Falwell ,组织 “道德多数派” 领导者,该人与该组织在日后对于美国内外决策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影响直至今日巴以危机都能看到) 为代表的原教旨主义者也纷纷通过 “电视传教” 的形式开展活动,以此吸引到更多信徒并获得更大影响力,其中也不乏各类“危言耸听”的话术和攻击,从而导致公众也更为恐慌。
正如背景部分提及到,在那个“撒旦恐慌”时代,出点什么事情都会和“撒旦”或者“邪教”联系在一起,尤其是自“James Dallas Egbert III事件”后,媒体纷纷将焦点在D&D上,各路人马肯定会纷纷出动,希望吃上这口“人血馒头”,各类反D&D的影视作品便趁着热度还在横空出世,把James Dallas Egbert III的这个悲剧中的“人血”给吃得一干二净,并试图从“D&D恐惧”风潮中渲染想法,并且试图谋取更多的利益。
名称: Mazes and Monsters
推出年份:1982
类型:电视电影
作为最著名,以“James Dallas Egbert III事件”这桩悲剧为原型的作品, 《Mazes and Monsters》 原先并不是一部电视电影,而是基于其同名小说改编而来。
小说由作者 Rona Jaffe 所著,内容就很直接把当时最为火热的“James Dallas Egbert III事件”进行改编,改改名字换换背景,在再结合各种各样道听途说的“角色扮演游戏都市传说”(如出现幻觉或者头脑发烫等),然后就写出了这本小说。
虽然说是根据现实中的案件为基础,但小说的剧情走向并未以现实事件为基础,反而更多进行了更为戏剧化的改造: 小说中描述了一位大学生因为受到了朋友影响,玩了一款叫做“Mazes and Monsters”游戏,后续沉迷进去并且常常产生幻觉以及幻想,最后错手杀人,人在结局里也彻底封掉,无法脱离游戏的幻想。
随后,趁着“James Dallas Egbert III事件”仍有余热,这部作品自然爆卖一段时间,而出版社也趁着作品火热,赶紧让电视台将其真人化,并拍出了同名电视电影,毕竟你想,是个厂商肯定会觉得这种红利不吃白不吃,吃了还没亏。
“那是大众普遍想法!我只是顺应大家想法给这部火热小说改编而已!”
与此同时,一位在影视业崭露头角的明日之星也接到这部电影的主演,这位演员在多年之后以诸如《荒岛余生》、《绿里奇迹》、《拯救大兵瑞恩》以及代表作《阿甘正传》和《幸福终点站》而闻名于世,他便是 汤姆·汉克斯(Tom Hanks) 。
虽然原作和电视剧都对情节进行了戏剧化改造和重写,但从细节和游戏描述上仍然能看出其直指D&D, 并且丝毫未曾提及过原型人物在生活中因毒品和学习压力而导致的问题,从一开头就将问题全部怪罪到游戏上,将其描述成一款“玩了就会着魔”的游戏。
电影中场景布局也将“玩D&D”与大众想象中 “神秘的黑魔法仪式” 进行结合,让人潜意识认为 “玩D&D就是在使用黑魔法” ,从而进一步增强了观众对于游戏的担忧。
当然,电影最重要的部分肯定是通过剧情和演绎,让观众被潜移默化的认为“玩D&D会无法分清现实和虚幻”,最终陷入永久的妄想中(这也是电影中Robbie的结局)。
但比较逗的一点是,电影中其他几个配角(也是主角去玩这所谓“邪恶游戏”的玩伴)事实上与常人无异, 甚至比一般常人更具社交能力和学习能力,家境也十分好,妥妥一副人生赢家社会精英的样子,电影接近结尾时也是他们协助警方找到并救回主角。
然而,电影却仍从各种层面上将所有问题归咎于D&D上,使得其他几个配角从行为上与叙事上完全和电影主题完全矛盾,完全不能让人深思。毕竟你想一想, “一群三好学生,怎么会去玩这种让人堕落的游戏呢”?
但事实上,电影确实是那么做了,结果自然就看起来十分滑稽。
(注:电影后面发行dvd时为了吸引顾客购买,使用了 年长的汤姆汉克斯 照片来进行宣传,然而无论是这一年龄的汤姆汉克斯以及封面中出现的迷宫都未曾出现在电影中,只能说这群商人为了让人买啥招都会出。)
名称: Skullduggery
推出年份:1983
类型:电视电影
相对而言,这部作品虽然推出年份稍微晚点,但核心与前面一部电影一样是反D&D和反角色扮演游戏,毕竟那可是时下最热门最聚焦的话题,怎么做都肯定没错会有人看。
如果看到这里,你或许会以为这部电影会有着和《迷宫与怪物》一样的情节和剧情发展。然而事实上是: 人家还是整了点别的东西,但不是现实中存在的东西。
这部电影的导演或者编剧不知道是脑洞大开还是觉得自己这个得有点区别,于是发挥“主管能动性”并且“创造性”的将各种“黑魔法”和“邪恶巫师”、“傀儡控制”、“变化幻象”等元素放进去。
如果说《迷宫与怪物》还算“写实”的话,那么在这里你就能看到就是 一个纯粹奇幻惊悚,为了吓唬人而吓唬人的电影。
电影的剧情很简单,同样是一个大学生主角,同样是玩“角色扮演游戏”(映射的是谁自然不必多说),然后同样是杀了人。
但正如前面所提到那样,导演或者编剧往里塞了好些奇怪东西,并且还加入了宗教阴谋论进去,结果剧情变成这样:
一个王室家族受到邪恶巫师蛊惑和陷害,致使作为其家族后代的大学生在成年后精神常年受到蛊惑和影响,一次偶然(也可以认为是被算计)的机会他接触到了“角色扮演游戏”,接着沉迷其中并受到了邪恶巫师的蛊惑,其身上的诅咒也显现出来,让他一步步化成巫师的傀儡,使用着咒术和武器杀害各路无辜群众,并成为连环杀人犯。最后,化为亡魂的大学生,在一次巫师主导的“游戏”中击杀巫师,使得自己脱离诅咒。
相对于《迷宫与怪物》有着最起码的起承转结,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是夹杂了大量莫名其妙的元素与情节,还有演员那仿佛“急着领下班盒饭”的随意演出,这点从开头一幕便已是如此。
本来似乎是一个严峻的逼宫情景,奈何国王就很随意的死了,没有任何反应也没有呻吟,甚至连一点痛苦都没,硬要解释的话就是只能说“巫师心善,见不得国王痛苦,于是使用了‘无痛狗带’魔法让国王无痛死去”。
而电影中对于玩“角色扮演游戏”的描述也极为之少,其规则不能说是稍微玩过,只能说完全脑补, 上来就给人整了个180数值的智力 ,然后其他数值又看似稍微正常点,结果就是进一步暴露了编剧和导演本身只是想蹭流量却完全忽视基本功的点。
而电影本身莫名其妙的剧情发展也加剧了其平庸和无聊问题。
比如说在电影接近1/4处,反派给主角下咒并让主角开始杀人,整个过程就十分莫名其妙,虽然电影试图暗示主角此时已经化为了傀儡,但为何杀人的动机就完全不明。
电影后面还整些什么 “cos成猩猩跟人医院玩激情” 和 “护士姐姐邀你回家做点大人的事情” 之类的奇奇怪怪b级片桥段,更是加剧了电影莫名其妙程度。
诸如此类的问题在这部电视电影中十分频发,就给人感觉导演和编剧只是一股脑想哗众取宠从而博取眼球,试图从“D&D恐慌”浪潮中获得收视率,但完全没想过桥段的合理性以及观赏性,要知道这可是1983年,这时候 星战正传三部曲的第三部-《绝地归来》都已经上映了 !
名称: Honor Thy Mother
推出年份:1992
类型:电视电影
名称 :Cruel Doubt
推出年份:1992
类型:迷你剧集
有些人可能会问,已经时隔近10年,为何又会出现反D&D的电影呢?这里得回到前面介绍背景中的较为后面一处内容,即 1988年的利斯-冯-斯坦恩谋杀案(Murder of Lieth Von Stein)的发生。
由于该起事件过于恶性,且凶手一行都为同一个 “D&D小组” ,使阿米再次兴起了关于D&D探讨。
3年后,即1991年,由Jerry Bledsoe所著,基于该案件改编的小说 《Blood Games: A True Account of Family Murder 》 出版。
同年,另一本由 Joe McGinniss所著,据传是记录了该起案件经过和详情的纪实书籍 《Cruel Doubt》 也发售了。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知道为啥会有这电视电影和迷你剧集了吧?
没错,这波探讨和关注其实基本上就是82年那一波的翻版,只是这一次因为是由恶性事件所引发,导致大家更为的关注罢了。
而作为《Blood Games: A True Account of Family Murder 》与《Cruel Doubt》的真人版,《Honor Thy Mother》和《Cruel Doubt》也在次年在电视荧幕上上映。
虽然本想两部片子一起聊,但我这边搜索了一段时间后 未找到《Honor Thy Mother》的完整片段 (唯一找到的是 法文配音 ,但我没学过法文,完全听不懂),仅能从宣传片以及部分片段、影评与资料了解大概情况。
电影总体聚焦在家庭冲突上,尤其是关于案件中的主角(即Christopher Wayne Pritchard)与继父的冲突以及和亲生母亲(实际电影的主角)的关系上,关于母亲是如何一步步怀疑儿子并发现儿子是真凶,但也最终因为亲情的缘故无法憎恨儿子。
但作为背景板的D&D也并没有就此缺席。据传, 在电影中出现过一段描述调查人员调查涉案一行人的“角色扮演俱乐部”的情节,里面出现了一本“伪造”的手册,并且调查人员查阅时还说了诸如“多次命中会获得分数”这类与D&D毫无关系但是能引诱观众产生联想的话 。
(注:由于这一段描述的内容是我在 “the escapist” 这个网站中翻资料时看到,所以无法真正确认是否存在这一段。)
但总体而言由于事件的特殊性,关于D&D的描述也应该逃不开一定的妖魔化叙事。
而对于另一部迷你剧集《Cruel Doubt》则倒是可以说一说。
虽然名义上《Cruel Doubt》是基于同名的纪实书籍来进行改编,整体风格也是偏向现实惊悚的氛围,但偶尔出现的主角 “精神世界冲突” 会给这片带来一种 “奇异搞笑” 。
当然,咱们要注意的地方可不是在这里,而是片子里十分直球的去说 “D&D就是祸害他们的凶手” 这点。
在警方调查到“D&D小组”时,他们把小组中的一些书籍收缴并进行研究,其中一个警员拿着 《Advanced Dungeons & Dragons Players Handbook》(AD&D玩家手册) 与向上级说这书是重要线索,且问题很大。
随后该警员念到: “玩家可以趁着城主睡觉时刺杀它,捅它的次数越多获得的经验越多” ,但实际上这段话(包括前面该警员所说的) 全部是剧组杜撰出来 ,目的就是 通过虚假的内容强行把里面的剧情进行串联。
同时,鉴于该剧是基于一起真实的案件改编,也会有很高概率让观众误以为书中确实有如此一句话,从而强化了“D&D直接祸害青少年”以及“这起案件是由于D&D误导这群年轻人所引发的”这个想法。
同时在这一段剧情里, 警员所展示的插画和内容也是杜撰的(该手册里是没有这图,剧组杜撰这个插画的目的是为了告诉观众,剧中主角看到插画后以为是自己化身) ,背景更放了一份 怪物之书 ,其目的很显然是想通过这样的布置来让观众相信前面那段话是出自手册之中。
但总体而言,由于时代和背景不同,这两部片的核心更多聚焦在几位犯人是如何躲过搜查和侦辨,尤其是该案件案发11个月后才被抓到凶手,更使得人好奇他们是如何做到那么长时间不被发现的,当然也包括了对于毒品和酗酒危害的注意。
不过对于D&D的不公正杜撰以及试图通过制造虚假内容来让观众将两者进行联想的这点,也足够将这群制作组钉死在耻辱柱上了,毕竟“戏说可不是胡说”。
名称: Dark Dungeons
推出年份:2014
类型:短片
在“D&D恐慌”的那些年中,反对者们除了刊登文章、出版书籍、电视批判外,还有的就是通过小册子漫画来进行宣传。
毕竟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个小孩或者年轻人,你是愿意看着枯燥的书本,满眼密密麻麻文字的报纸,荧幕上说着你些你根本听不懂的话的神父, 还是说愿意拿着一本有着故事线并且画工精细,让你一看就懂的漫画呢?
于是在1984年,由 原教旨主义者jack chick 所打造,极具宗教偏执与阴谋论的漫画 《Chick tract》 系列便如此诞生了。
既然都这么说了,那这漫画的倾向一开始朝着哪里就不言而喻了。
而作为这系列漫画其中之一,《Dark Dungeons》的内容自然不可能以客观的态度来看待D&D: 不仅将玩家行为描述为“极为暴躁激动”,更是会迷失自己,最终寻求短见,同时也会被邪教组织利用,更会接触到黑魔法,并让自己处于危险之中。
那么怎么才能拯救自己呢?这时候人家就给你抛出答案: 显而易见,信教才是救赎方式!
当然如果以现在来看,这漫画十分可笑,但如果放在那个“D&D恐慌”年代中,这东西的市场可就大多了。
据传,该小册子曾在一些教会之中散发并被传阅,并且发行量并不小,在翻阅资料时我也偶尔看到一些人提及其小时候看到这本小册子的经历。
但由于chick极端思想(反各类宗教和极端保守主义),使其在阿米宗教界中被认为是一种极端主义份子,从而不被待见。同时随着时间流逝,大家也渐渐理性看待D&D,《Dark Dungeons》就更没市场了。
最终,chick也停止了《Chick tract》以及一众小册子漫画的印刷。
然而他们未曾忘记自己的理念,你现在前往他们的网站上仍能看到这些漫画,其中就包括《Dark Dungeons》,还能给钱去印出来。
如果说到这里,或许有些读者会觉得,那这部《Dark Dungeons》短片是否也是反D&D的呢?答案只能是一句: yes&no
原因很简单,由于《Dark Dungeons》中所描述的内容现在看来完全是滑稽和讽刺的,也使得它成为了一个笑话,于是就有人这么想: “反正这个漫画这么傻x,不如改编成电影让它看起来更傻?”
作为整蛊的一环, 这片还去找jack chick要授权,而jack chick也还真给了授权 ,使得其整蛊程度更进一步。
电影从开头就已经让人绷不住, 刻板印象的邪恶组织以及行为,陈腔滥调的描述,使得这片开局就已成为了一种“奇异搞笑”的艺术品。
随后的内容中,导演也跟着原作来进行改编,甚至给人感觉过于还原更多了几分乐子,演员的表演也是十分用力,配合上颇具讽刺意味的情节,这乐子懂的都懂。
最乐的是,这部电影开把克苏鲁给加入进来了,玩D&D玩出克苏鲁,不说是前所未见吧,那至少也得算个逼格大降,毕竟“发糖”都没,直接玩D&D给让你玩出来了,咱们这克总就是那么容易被召唤出来的嘛?
总之,作为一部整蛊片来看,《Dark Dungeons》的乐子还是相当不少的。
现在已经是2024年,距离那个“全民撒旦恐慌”的时代至少也有个40~50年的距离。
但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在那个“恐慌时代”中,D&D的处境确实有点微妙。本身的内容问题以及当时整体社会舆论氛围,都让它处于一种类似“薛定谔”的状态,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它会遭受什么,可能会变好,也可能会因为围攻而被迫放弃这个ip。
在回顾反D&D的影视过程中,我们总会发现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和个人总会因为各式利益而夸大问题,制造舆论,甚至给大众带去虚假消息,目的就为了让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
我们或许会因为某人的故事而落泪,也能理解他们的想法,但问题仍需客观的看待,不能以片面激进的角度来进行思考,这不仅是对于逝者的不尊重,也是对于事实的不尊重。
如今“反D&D”浪潮看似早已离去,但正如我在开头背景介绍结尾处所说的那样,他们未曾真正的离去,只是改变了指责的对象罢了。
这股力量永远不会消失,它们只是沉寂了,但有朝一日又会卷土从来。
我们现在开心的玩着《博德之门3》,虽然也会时不时骂威世智不干人事,但我们也要记住在上世纪的时候我们很可能失去这个ip。
评论区
共 13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