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蔡襄所撰写的《荔枝谱》是为了记录阁中的荔枝而作,共有七篇。第一篇讲述荔枝的起源,第二篇列举特别优秀的品种,第三篇记载买卖的情况,第四篇说明如何食用,第五篇讲述如何养护,第六篇记载当时的法制,第七篇区分不同的种类。蔡襄曾亲手书写并刻版印刷,现在仍有石刻版本流传于世,并收录在他所著的《端明集》中。最后有“嘉祐四年岁次己亥秋八月二十日莆阳蔡襄述”的字样,但这个版本却没有。按照年月推算,这大概是蔡襄从福州调任泉州的时候所写。荔枝的谱牒记载自蔡襄开始,叙述特别详细,文辞也很雅洁。
然而,王世贞在《四部稿》中认为,白居易和苏轼对荔枝的描写最为传神,而蔡襄则不如他们。这是因为他不知道诗歌可以尽情描绘,而谱录则只求真实记录。文章有不同的体裁,词赋与谱录是有区别的。蔡襄在诗篇中多次咏及荔枝,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提到,蔡襄在《四月池上》一首诗中有“荔枝才似小青梅”的句子,这就是《荔枝谱》中的“火山”;《七月二十四日食荔枝》一首诗中有“綘衣仙子过中元”的句子,就是《荔枝谱》中的“中元红”;《谢宋评事》一首诗中有“兵锋却后知神物”的句子,就是《荔枝谱》中的“宋公荔枝”。因为刘克庄也是福建人,所以能够理解蔡襄所指的意思,知道他描写的精细之处。
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提到,方氏有一棵荔枝树,结了几千颗果实,为了提高名声,便挑选了两百颗送给蔡忠惠,并谎称每年只产这么多。蔡忠惠为此给它命名为“方家红”,并记录在《荔枝谱》中。从此以后,即使这棵树的果实极其繁茂,到了成熟时,剩下的果子从未超过两百颗,于是成了一个成语。这个故事太过荒诞,不合情理,大概是好事者编造的,但也足以看出当时人们对《荔枝谱》的重视,因此产生了这样的附会。
荔枝在天下之中,只有闽粤、南粤和巴蜀地区才有。汉初时,南粤王尉佗将其作为地方特产进贡,这才开始与中国内地相通。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写道:“答遝离支”,大概是为了夸张地说没有这种东西。东汉时期,交阯七郡向朝廷进贡新鲜荔枝,每隔十里设一驿站,五里设一堠,日夜兼程运送,途中还有毒虫猛兽的危害。临武县长唐羌上书陈述这种情况,和帝下诏让太官省减少这种贡品。魏文帝曾把荔枝比作“西域蒲桃”,世人讥讽他的说法错误。难道是因为当时南北交通隔绝,他的说法只是出于传闻吗?
唐朝天宝年间,杨贵妃特别喜爱荔枝,涪州每年都要派快马将荔枝送到长安。当时许多文人都对此有所赞美。张九龄写过一篇赋来赞美荔枝,借以表达自己的意思;白居易在忠州任职时也写诗讽刺。虽然他们都在诗文中描绘了荔枝,甚至画图并加以序言,但即使形象逼真,也无法完全表现荔枝的甜美。洛阳的荔枝从岭南取得,长安的荔枝来自巴蜀,虽然说是新鲜的,但由于传送速度慢,等到运到时已经腐烂,色香味几乎都不复存在。因此,中原地区的人实际上未曾见过真正的新鲜荔枝。张九龄和白居易虽然见过新鲜的荔枝,但如果根据现今广南州郡以及蘷梓之间的荔枝来看,这些荔枝大多早熟,果肉较薄且味道酸甜,最好的也不过相当于东闽地区的次等荔枝。因此,这两个人也未曾遇到真正的荔枝。
闽中只有四个郡有荔枝,福州最多,而兴化军的荔枝最为奇特。泉州和漳州的荔枝有时也很有名,虽然品质很高,但却默默无闻,没有记录。难道是因为特别优良的品种以前未曾出现过吗?或者是因为有这样优良的品种但未曾被人发现呢?我家在莆阳,先后在泉州和福州任职,十年间往返多次,每次都能得到最好的荔枝,命工匠进行写生描绘。收集的荔枝图画越来越多,因此加以题写,以此作为开端。一种水果生长在海边险峻之地,却能声名远播至京城,甚至传播到外国,受到当代人的重视,确实值得称道。荔枝在水果中堪称第一,然而它怕高寒,不能移植,再加上道路遥远,无法与其他水果相比,无法展示其光彩,因此为之感叹,不得不加以记述。
兴化军的风俗是,在园林池塘最美的地方只种植荔枝。当荔枝成熟时,即使有其他水果也不会再去注意。特别是陈紫品种最受重视,富裕的家庭如果一年尝不到陈紫荔枝,即使有成千上万的其他品种也不会感到满意。陈姓人家想要采摘荔枝,必须先关闭门户,隔着墙把钱递给卖主,买主收到钱后会感到非常幸运,不会计较钱的多少。现在列举陈紫荔枝的优点来代表其他品种:它的树木晚熟,果实较大,上面圆润,下面直径可达一寸半,香气清雅悠远,色泽鲜艳紫色,外壳薄而平整,果肉厚实而晶莹剔透,内膜如桃花红色,果核如丁香,剥开后汁液凝结如水,吃起来口感如同绛雪般细腻,其味道美妙至极,难以形容。荔枝以甘甜为特点,即使是成千上万棵荔枝树,也没有两棵树的味道完全相同。过于甘甜或淡而无味都会失去荔枝的本味,唯有陈紫在色、香、味方面都超出同类,因此被称为天下第一。凡是荔枝的皮、膜、形状、颜色如果与陈紫相似,就已经算是中等品质。至于那些皮厚、刺尖、果肉呈黄色、靠近果核处发红、吃起来有渣滓感、吃完后觉得涩口的,即使没有酸味,也属于下等。
福州种植荔枝最多。延貤、原野、洪塘、水西这些地方尤其繁盛,有的人家甚至拥有一万多株荔枝树。城中的越山位于州府的北面,形成了茂密的树林。暑雨初停,夕阳照耀,红艳的荔枝和翠绿的叶子交相辉映,数里之内光彩夺目,犹如星星之火,不是名家画作所能精细描绘的。这样的观赏美景,实在是无可比拟。荔枝刚刚开花的时候,商人就按整片树林签订契约,之后无论是丰收还是歉收,商人都知道情况,不管荔枝的好坏,全部制成红盐。通过水路和陆路运输,进入京城。外至北漠、西夏,东南方向则通过船只运往新罗、日本、琉球、大食等地,各地无不喜爱,并给予丰厚的回报。因此,商人贩卖荔枝的范围越来越广,而当地人种植荔枝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一年的产量难以计数。然而,当地人能够尽情食用荔枝的却很少,因为大部分荔枝都被整片树林卖掉。
荔枝食用对人体有益。《列仙传》中提到:“有食其花果者成为荔枝仙人。”《本草》也记载了荔枝的功效:“葛洪说:‘可以解渴补髓’。”因此唐羌在奏疏中说:“未必能延年益寿。”这表明虽然有这样的传说,但是否真的有效还有待验证。这也是一种劝诫之辞。有人认为荔枝性热,但有人一天吃上千颗荔枝也不会生病。即使稍微感到热,也可以用蜜浆来解。荔枝树的木质坚硬,不易老化,现在有些树龄已达三百年,枝叶依然繁茂,不断结果,这也证明了荔枝树的耐久性。
荔枝树刚种植时害怕寒冷,在最初的五六年里,深冬时节需要用覆盖物保护,以防霜冻。福州向西约三舍的地方叫做水口,那里稍冷一些,已经不适合种植荔枝。大致来说,荔枝花在春天开放,颜色洁白,花朵的数量取决于风雨是否及时。有的荔枝树每隔一年才开花,称为“歇枝”;有的荔枝树每年都会开花,但只有一半会结果,另一半则处于休眠状态。春季下雨时,荔枝树旁边会长出新叶,颜色呈红白色。到了六七月时,新叶的颜色已经变成绿色,这些叶子会在明年开花。今年结果的枝条,明年就会成为歇枝。荔枝最忌讳的是麝香,一旦接触到麝香,花和果实都会掉落。荔枝成熟后如果没有采摘,虫鸟都不敢靠近;但如果已经被采摘下来,蝙蝠、蜜蜂和蚂蚁就会争相前来啃食。果园主人会在名贵的荔枝树旁建一个小楼,夜晚住在上面,以防止盗贼。另外,他们会用五七尺长的竹竿,摇动时发出声响,以此驱赶蝙蝠等动物。
制作红盐荔枝的方法:民间常用盐梅卤浸泡佛桑花制成红浆,然后将荔枝浸泡在红浆中,晾干后颜色红润且味道酸甜,可以保存三四年而不生虫。不论是用于朝廷贡品还是商人贩卖,都方便使用,但味道并不正宗。而白晒荔枝则是直接在烈日下晒干,直到果核变硬为止。晒好的荔枝存放在密封的瓮中一百天,称为“出汗”。经过“出汗”的荔枝更耐储存,否则一年后就会腐烂。福州过去向朝廷进贡两种荔枝:红盐荔枝和蜜煎荔枝。庆历初年,太官询问每年进贡的情况,福州知州沈邈报告说由于路途遥远难以运输,于是减少了红盐荔枝的数量,增加了白晒荔枝的数量,并且让漳州和泉州两个州也共同进贡。蜜煎荔枝的做法是先剥去新鲜荔枝的果肉,挤出果汁,然后再用蜂蜜煮制。我以前在福州任职时,用半干的荔枝制作蜜煎,颜色黄白且味道美味,减少了荔枝消耗量的六七成。然而,负责进贡的人都是从百姓那里收取荔枝,后来的主管官员为了多收荔枝以谋取私利,白晒和蜜煎的方法不再实行。
因为治理居所、平整洼地而种植,据说是因为土壤肥沃所致。现在传承这种种子的人都选择优良的土地,但始终无法达到同样的效果。这也是天生的不同之处。
大致与陈紫相似,但体型稍大,香气较淡,味道也略显清淡,因此排在陈紫之后。这棵树已经卖给叶氏家族,但民间仍称之为“江家绿”。
直径可达两寸,颜色和味道都非常优美,谈论荔枝之大时无人敢与之相比。每年只结一二百颗,人们很少能得到它。方氏的儿子名叫蓁,现任大理寺丞。
这棵树距离陈紫几十步远。起初是一家一起种植的,但长成后体型较小,有时还有无核的果实,因此得名。这家人后来搬走,两棵紫荔枝树分别属于东西两家陈氏。
树非常高大,果实与陈紫相似但稍小,味道甜美并无二致。有人说陈紫品种出自宋氏。相传这棵树已有三百年的历史,原属王氏。黄巢的军队路过时想要砍掉这棵树作为柴薪,王氏的老妇抱着树哭泣请求与树共存亡,黄巢的士兵怜悯她没有砍伐。宋公名叫宋诚,公是对老年人的尊称,他已年过八旬,子孙都在仕途上有所成就。
泉州第一。蓝氏兄弟中,圭任太常博士,丞任尚书都官员外郎。
独立生长于兴化军三十年后愈发奇特,名声受损,但仍不失为上等品种。
出自漳州何氏家族,世代为牙校。曾有一位郡将买下了整棵树,树位于住宅后方,果实即将成熟时,他的儿子每天带领几十名士兵穿过住宅来到树下。他们的到来没有固定时间,全家人都要躲藏起来。想砍掉这棵树却又不忍心,现在这棵树仍然存在。
很像江绿,但颜色为红色且体型较小。荔枝通常都有紫核,这一品种因其绿色核而显得不同。出自福州。
丁香荔枝都是侧生蒂,体型大且底部尖锐。这种荔枝体型圆形,味道也更佳。
虎皮荔枝,红色且体型极大,腹部有青色纹理,像虎斑一样。曾在福州东山大乘寺见过这种荔枝,不知道它的具体来源。
牛心荔枝,以其形状命名。长度超过两寸,果皮厚而肉质涩,福州仅有一棵树。每年进贡干荔枝时,主事官员常以牛心荔枝为标准,百姓需要加倍购买以进贡。我曾经将其排除不用。
荔枝上有黑色点,疏密如玳瑁斑,福州城东有这种荔枝。
颜色纯黄而刺微红,也是体型较小的一种荔枝,因其颜色而得名。
一串果实可达一二百颗,快成熟时大多会破裂。通常每颗荔枝有一根三五寸长的梗,附着在枝条上。这种荔枝则直接附着在枝条上,正如乐天所说的“朵如蒲桃”一样。这种荔枝品质较差。
龙牙荔枝,是一种变异品种。外壳红色,长度可达三四寸,弯曲如爪牙,但无瓤核。整棵树突然变异并不常见,曾在兴化军转运司厅西侧见过。
汁多而味道清淡,食用后解渴。荔枝适宜种植在山区或平原地带,靠近水田的地方,清泉灌溉后味道更佳。出自兴化军。
核如小丁香树,有时会有这种情况,也称为无核,果实都很小。
颜色深红且细长,当时人用少女来比喻它。传说闽王王氏的女儿排行第十八,喜欢吃这种荔枝,因此得名。她的坟墓现在在福州城东报国院,坟旁仍有这种荔枝树。
五代时期有一位将军种植了这种荔枝,后人以他的官职来称呼这种树,但忘记了将军的名字。出自福州。
果实红色且小,可以插在妇人女子的发簪旁边,因此特别珍贵。
粉红色的荔枝,通常荔枝颜色深红,而这种颜色较浅,像涂了朱粉的装饰品,因此称为粉红。
荔枝即将结束时才成熟,因为晚熟而备受重视。我曾在七月二十四日吃过这种荔枝。
原本产于广南,四月成熟,味道甘酸且肉质较薄,果实一串一串地生长,梗像枇杷。闽中地区最近也有这种荔枝。
评论区
共 2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