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账号下内容为小组成员共同创作的产物,作者署名请参见文末】
组长的话:
Arthur和Merlin的这个对话进行的时间是在7月初
最近正好看到一篇和这个讨论有关的文献
相关讨论在【后记】部分
这是「日常对话」系列的第二期,起因是 Arthur 看完了《美国精神病人》后,在线上找了个相关的解读,那个解读的切入角度是「消费主义」。
讨论的延展性有些大,最有趣的部分是Merlin 将话题拓展到了非主流,杀马特,鬼火少年,摇花手,社会人儿,精神小伙,社会摇,科目三。
彰显个性是基于社会建构基于对标签的解读的结果,反过来向自己附着标签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其实是基于社会建构对人的物化。
现在年轻人其实高度社群化,亚文化丛生,小圈子很多;其实也是个性的一种体现,但是高度社群化往往意味者高度趋同,其间体现的个性反而被削弱了,很多的亚文化本身又附着了很强的消费主义色彩。
有趣的灵魂不能在 15 秒内展示出来并且打动你;但是明晃晃的大LOGO在通过你视网膜进入你大脑皮层的那一刻,已经直接给予了你先验判断。
所有内容都是日常聊天的情景重现,并非学术语境下的对谈,如果您觉得有地方说错了,那您一定是对的,我先给您磕一个!
近日,《国际新闻界》在 2024 年的第六期刊登了一篇研究,名字是《从“社会人儿”到“精神小伙”:网络主播、江湖表演与男性气质》,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吕鹏。
这个研究基于快手进行了长达8年的数字/线上民族志,作者2015年7月开始使用快手,到当年年底陆续关注了粉丝数前一百位的主播,之后不断地进行主播的观察和关注,至2023年7月,共关注主播1969人(其中 “重置账号”106个),涵括了几乎所有类型的主播。8年间陆续访谈了70余位以男性为主的各类主播。访谈绝大部分以线上为主,线下访谈5位,主要用于对线上参与式观察的补充、印证和一些更深层次问题 的拓展。访谈以无结构式“聊天”为主,围绕为何做主播以及主播的男性气质两问题为核心展开。由于研究历时较长,并在线田野仍在进行,因而访谈除个别情况外并无较为明确的目的及答案寻求,基本上都是辅助田野观察强化对网络主播生命史的认知和理解。线上访谈以直播室公屏提问、后台私信以及直播连线等形式为主, 基于访谈形式,每一访谈对象不拘访谈次数与时长,以获得五次及以上提问的有回答计为一位访谈人。
其中结论部分的内容相当有意思,在这里摘录给到各位,如果有兴趣的可以去查看全文。
赖特·米尔斯(C·W·Mills)在《社会学的想象力》(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一书中主张社会科学家要通过关注个人问题来深入研究重要议题,要将“个人困扰”转化为“公共议题”(Mills,1959,2000:8-11)。
这种男性气质,之于精神小伙们而言是一种资源,基于中产为代表的观感和文化品位而言是土味,而基于主导文化以及女性主义的观点而言,则是“有毒”并有害,是应该被挞和批判并取缔的。
短视频/直播作为一种网络文本,即便其与真实生活世界高度交织,但对其解 读也应该认识到它内在的修辞策略和符号化展演性的特征,而不是单纯地将其作为 “客观性”的文本。线下或主流的生活世界对短视频/直播中底层男性气质的贬义 和鄙视,与短视频/直播具体实践中底层男性气质变本加厉的展演与强化,表明着极有趣味的话语的二重性,也在某种程度上昭示着底层与中产/主流、线下线上两个世界之间的张力和冲突。
由 “社会人儿”到“精神小伙”的名称的改变,实际上是资本、技术和主导意识形态 共同对其“治理”或收编,更大程度上是符号灭绝的体现。
个人的生命历程总是与更宏大的历史和社会结构交织在一起,而在科技在某种 程度上主导和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当下,个人的生命历程似乎怎么强调与其的交织 都不为过。由网络和数字平台,再到如今的短视频/直播,网络的进入门槛越来越 低,也越来越成为所有人包括那些不具备文化资本的底层人们可资借用的手段或工具,乃至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某些人更改命运的唯一可用的手段和工具。因此,从这 个角度而言,传播政治经济学对于短视频/直播单纯的剥削话语的论述,就显得过 于精英且缺少同理心,虽然平台对于网络主播的剥削是事实,但这相对于短视频/ 直播平台可以给予底层的机会而言,微不足道;因为底层所能得到和把握——在没 有短视频/直播平台的那种情况下——的机会,委实有限。
前面发你的那个视频看了么?
你觉得到底什么是个性呢
嗯,好问题
这个概念很建构,
但是刚发你的那个视频里面讲《美国精神病人》里面贝特曼身上堆砌的消费主义符号让我反思本科时我们班上的一位女生,
说实话她其实算是我见过第一位打唇钉和抽烟的女性,
其实这也没啥,对吧?
但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觉得这妹子好有个性。
但之后再反过来想想,其实也没个性,这也算个性吗?
实际是因为有个性这个概念是人为建构出来的,
所以导致了我先验和后验判断的差异,
进而让我想到了这段时间二次元中最流行的句子:
二次元是你们的时尚单品吗?
我于是进一步地思考,什么是个性呢?
我们之前讨论也提到过,差异化的部分都是被消费主义建构的
那个视频里有一点说的很对。
当代人的个性都是用消费主义符号标志的,
这个部分等你有空了读一些德波和鲍德里亚之后会熟悉。
或者更加深刻的批判下,给你一个观点参考下:
彰显个性是基于社会建构基于对标签的解读的结果,反过来向自己附着标签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其实是基于社会建构对人的物化
所以我昨天思考的结果是,真正的有个性应该是摆脱这种定义的,
因为这种观点中提到的个性的来源是他人
是,或者说「有个性」本来就是他者或者泛化的说整个社会行判断的结果。
或者我们回过头去看上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的国内对于个性的定义,
我们会发现那个时候还没有到现在这么消费主义的直接照搬「模板」(虽然已经有这样的苗头)
更多时候大家反而是在追求「标新立异」,
而这部分的思潮其实一直还在中国社会的地下流动,
他的后续延宕就是「非主流」和后续的「杀马特」
说到底个性是本就是一个社会建构下的词语,与其他主体相区分的特质,社会就存在了
我说的是最初去那么做的人
嗯,第一批或许才算是个性吧,
这里其实又可以联系到内卷的差异化上
是,我要再补充下,其实再后续也是有的
鬼火少年?
鬼火少年,摇花手,社会人儿,精神小伙,社会摇,科目三
哈哈哈哈
所以这就是我为什么之前一直觉得,其实像科目三和社会摇这样的现象,如果你用心去看的,从社会文化现象也好,或者说艺术哲学和美学角度,都能从里面发现那种粗粝的「美」,或者说一种磅礴的和野生的生命力
反正你所说的心率和 BPM 的观点我是印象很深刻
对,120 BPM
或许真的来源于最初对个性的那种追求吧。
我想再延展一些,
现在年轻人其实高度社群化,亚文化丛生,小圈子很多,
其实也是个性的一种体现,但是高度社群化往往意味者高度趋同,其间体现的个性反而被削弱了,很多的亚文化本身又附着了很强的消费主义色彩
那我也相对再延展一下,其实这就是「身份政治」的底层,
回应你刚刚最后那句话,我给一个结语:
「差生文具多」
哈哈哈,是,可真是危险啊。
真正有个性的人是不需要那么多时尚单品的,
或许这个东西我们把它叫做人格魅力
所有的爱好和小众圈子,很多时候比的就是Equipment,
而你说的人格魅力,不就是韦伯口中的「克里斯玛」嘛?
真正的热爱是唯心的
你的话逆着这个时代了,有趣的灵魂不能在 15 秒内展示出来并且打动你,
但是明晃晃的大LOGO在通过你视网膜进入你大脑皮层的那一刻,已经直接给予了你先验判断
想在大众所接受的value上被大家认可就必须去接受规训,自然也会异化自己
是的 所以鲍德里亚的中后期一直的批判基本一直集中在这个范畴内,
《象征交换与死亡》、《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
这个世界还是太大了,
或者说网络世界太大又太近,导致现实世界的人们也变得如此,
如果放在空间的超越性上来说,人这一辈生活的区域都没几个人
Seldon Plan © 2024 by Merlin is licensed under CC BY-NC-ND 4.0
许多我们习以为常或者说视若无睹的概念
恰恰正是我们的思维误区所在
而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决定了这个世界如何回应我们
所以,请终生学习,持续成长
无论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生活是否如意
致敬每一个专注于自我和致力于提升自己的人
「谢顿与心理史学」小组成员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