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账号下内容为小组成员共同创作的产物,作者署名请参见文末】
这是「日常对话」系列的第九期,起因是Morgan在小组里回复时提到的一个概念「角色丛」,于是一群人开始从人设谈到了 MBTI,社恐和一系列衍生的概念。
按照 Kay 的说法,这次的讨论十分丝滑,希望也能给到大家同样的阅读体验。
本次的题头图是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老爷子。
我们认识一个客体(事物也好,人也罢),是由各种概念的集合为其赋予意义的。
人们通过为自己附着一个标签,给予自己这个标签所蕴含的意义。
人设是一部分理念的投射,本源最终还是现实世界中的你。
人设存在的意义不仅是让自己不是自己,还有让自己成为一个设定的自己。
有些时候,通过附着标签为自己赋予的人设是防御性的,更像是一种叠甲,但更多的时候,就像前面说到的,我们为自己赋予的人设,往往都是我们自己在理念中认为「美好」的概念。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我们为自己赋予的人设,不如说是我们对自己美好的期望与想象。
每个人都有各种不同的社会性身份,而这一系列社会性身份本身也可以视作标签。
当代人每天都有大量的时间处于「表演状态」,由于手机或者说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我们每个人几乎随时都会进入表演状态。去年的时候我也曾感叹过,智能移动终端现在已经成为我们器官的外延,ta替我们听,替我们发声,替我们观察世界,让我们与这个「世界」保持联系,同时让我们随时身处信息洪流的冲刷。
人设本来就是基于认识的,认识能影响别人,当然同时也能影响自我;也可以将其还原一种特定的自我规训。
所有内容都是日常聊天的情景重现,并非学术语境下的对谈,如果您觉得有地方说错了,那您一定是对的,我先给您磕一个!
来,什么是人设?
我觉得,人设是人在不同情景下设定的形象,并且这个词包含的意思往往与自我不同
嗯,或者泛化一些来讲,人设跟你之前一直在提的建构或者结构主义直接关联,我们认识一个客体(事物也好,人也罢),是由各种概念的集合为其赋予意义的
嗯,捋这来了挺好
比如,这有一块石头,ta是硬的、鹅卵形、灰色的、拿在手里很沉、现在在路边
这一堆概念的集合,让我们认识到,这是块石头,因为ta 符合我们认识里对石头的定义
你将上面石头的例子转化为人,附着于一个人身上的各种概念属性,就是对于这个人的定义
其中有些属性是可量化的,有些是不可量化的,有些来自于社会建构,有些则不是
所以人设其实是一种概念,因为它是后验建构的,那我们可以列一张人设表出来
你说的可不就是 MBTI 嘛,哈哈哈哈
喷了
你忘了我一直半开玩笑的说,MBTI 其实跟星座或者命理还是有相似之处的,但我们至少可以认为 MBTI 在统计学概念上是有可取之处的
前面说的都是附着于人的属性和概念,这些属性和概念能够给予人定义
我觉得星座和命理主要是幸存者偏差和建构
举个例子,哪些属于社会建构,哪些是非社会建构?
你如果问的是哪些属性和概念是来自社会建构的,那我举一个所有人都无法否认的
比如说,财富
再说一个来自于自然的,比如说,身高
但依然不妨碍大家会用星座和MBTI 来作为自己人设的一部分
听起来人设就像一个故事
讲的不是星座,其实是故事
通过为自己附着一个标签,给予自己这个标签所蕴含的意义
你用「所指」跟「能指」来理解嘛
其实人设这个说法是比较时髦啦,说的更直白或者更old school一些,不就是古早互联网时代的马甲嘛
回过头看看我们几个人,不是也都套着马甲嘛
所以,讲讲意义?
都说到我们了,我们为什么要做马甲呢
因为 「社恐」?
哈哈哈哈
我之前说,社恐是害怕主体性被剥削和剥削他人主体性
@Merlin 这个角度很有意思,我觉得,虛构出来一个人设,就有了另一个我,就有了虛无的主体性,这个角度就不怕被剥削了
而且也避免了其他人与自我的接触
你永远无法杀死一个在理念世界中的存在,是吧?
主要是那个存在并不是我
也会有人设维持不下去的时候
是,你切到重点了
「一部分理念的投射」,本源最终还是现实世界中的你
我套马甲是因为不希望别人知道我是谁,从而因为我是谁这个事情产生对我说法的信任或者不信任,以及其他诸多的可能性展开
这点在和@Morgan 早先的对话里就有提到,隐去了传播学 5W里的Who之后,「说什么」我认为更关键
但是同样的,人设存在的意义不仅是让自己不是自己,还有让自己成为一个设定的自己
是的,沿着你的说法,我稍微展开下
人们通常又是怎么设定自己的人设的呢?
这个问题很好
我说到人设的时候
突然想到一个词,赝品
有些时候,通过附着标签为自己赋予的人设是防御性的,更像是一种叠甲
比如说,我「社恐」,我是「i人」
但更多的时候,就像前面说到的,我们为自己赋予的人设,往往都是我们自己在理念中认为「美好」的概念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我们为自己赋予的人设,不如说是我们对自己美好的期望与想象
赝品是个好东西,黄老爷的赝品其实符合你说的
但替身最大的特点其实是蓝本是自己
正如你说的,是对自己美好期望和想象
原来你说的是《让子弹飞》里的赝品啊…
但是我想说更原始的就是,人设是基于自己的
是,回到前面对「人设」的定义
通过附着标签,来为自己赋予标签所蕴含的意义,这就是「人设」
罗兰•巴特的denotation connotation ideology 三层
所以,我对于「人设」这个概念的表述,大概就是这样
嗯……
我觉得我俩都超了定义,相得益彰,但是很难综合
能指所指和建构,这是你的核心,人设是人在不同情景下设定的形象,并且这个词包含的意思往往与自我不同,这是我的定义,也就是能指所指塑造对设定这个行为和形象这个词的诠释,建构也是如此
是,其实今天聊到这个跟@Morgan 在小组的讨论里提到的角色丛有关
你再贴下那段?
是那天突然想到的一个好玩的词:角色丛。每个人都拥有大量社会角色,例如,同时是妈妈的女儿、足球队守门员、某校学生、姐姐 我们对外经常会使用这些社会角色来介绍自己。最常用的就是职位、单位:例如某校学生,某经理之类的。这里面提到的说用个性定义自己,本身就是把"耳环消费者〞“杀马特发型消费者“来当做了对外自我介绍的角色。一旦从杀马特发型消费者变成别的风格,,也就是角色退隐了。消费主义是不是就是拿消费者当做自己的重要社会角色的一种行为呢?
我后面想到,那其实是不是有点拟剧论?
就是认为说每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有自己的人设?
每个人都有各种不同的社会性身份,而这一系列社会性身份本身也可以视作标签
如果你引入拟剧论,我倒是觉得可以往表演的方向稍微延展下
我先给一个相对来说接近暴论的断语
当代人每天都有大量的时间处于「表演状态」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设其实就是社会关系的一个切面,可以让自己和社会关系的另一端迅速建立一种对自己的认知共识
其实这个话题往深了去就是:你如何诠释你自己
之前很火的一个说法:在每天回家上楼之前呆呆地坐在车里的那几分钟才是属于自己的。这个我们用拟剧论往下论,可以说它被认为是每天仅有脱离表演状态的时间了
或者我在你延展的部分更深入一些
一个人独处时的「我」,与家人和亲近的朋友相处时的「我」,处于镜头前,与镜头、话筒直面的「我」
从这个角度来说,由于手机或者说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我们每个人几乎随时都会进入表演状态
去年的时候我也曾感叹过,智能移动终端现在已经成为我们器官的外延
ta替我们听,替我们发声,替我们观察世界,让我们与这个「世界」保持联系
同时让我们随时身处信息洪流的冲刷
可是,什么是我呢?
或者说,各种各样的我,那这里面哪个"我"才是我呢?
即便是在完全独处状态的我,也不止一个“我”啊……假设现在凌晨大街上只有我一个人,街上也没有监控,这样看起来我就不在表演状态,看起来我是没有人设了对吧?
可是,这事情其实更复杂……
我怎么脑子里冒出来的是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和知行合一呢
我之前刷到好几条就是像公主式学习法,,就是心理暗示自己是个公主,要形象,要完美,然后一直暗示下去就能学进去了……
而且评论区好多人说这个学习法超级管用
暗示着暗示着就真成好好学习的公主了
而且好些人说去图书馆备考之前美美化个妆能让学习状态更好
就……人设还能影响自己其实
这就回到了前面说的「对自我美好的期望」嘛
人设本来就是基于认识的,认识能影响别人,当然同时也能影响自我
虽然我觉得@Morgan 你刚讲的例子其实更类似于自我心理暗示?
有趣,对内的人设是不是就是心理暗示呢?
是的,或者用你更喜欢的说法,你也可以将其还原一种特定的自我规训
对
我来稍微扯一个可能有些远的概念
比如我们说,有一位宗教信徒,我们应该如何确定ta 是信众呢?
当然这肯定不是依靠一纸皈依证来证明的
这里就回到我前面说的概念了
「持戒」
持戒,不就是自我规训么?
入华夏者即为华夏…
就是接受这一套规则的人就是中国人……
听起来其实异曲同工
因为你们展开我没说,我想说的是人设的意义要一分为二来看
我现在很倾向于这么走
也就是人设对自己的意义和对他人的意义
尽管对他人主要是作为与人设这个主体交互时对自我的意义
我觉得有时候要从需求到人设,而不是从人设倒推需求
模拟一下需要创造人设的场景,还原一下吧
是,必然是需求催生人设
我得补充说明下,我的发言是偏向认知心理体系的,你们知道我倾向认知-行为的解释框架
嗯
我现在主要走生命体验
讲规训,实际是需要规训所以有人设,然后来探讨人设和产生规训的逻辑关系
但我觉得这方面其实不完全和人设这个概念重合
或者说我们最初想讨论的人设就是偏对他人的
想象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拿我自己来说,我天天人设太多了
不,我得指出
你不是人设太多,你是给自己附着的「标签」太多
我倒不觉得自己有被建构这个概念影响太深
应该这么说,标签,或者说标签作为符号所携带的意义是被建构出来的
只是我有时候要借物化自己的方式获取虛假的主体性
我为啥说人设多主要是面对的人群类型太多了也就是圈子太多了
贴标签我觉得和人设是一致的,只不过他俩是n对m的关系
你反过来想吧,有个@Morgan很熟悉的事情
给人做画像
其实基于已知信息为一个人做画像的过程,何尝不是人设呢
我的理解,无论给自己如何的人设,无论出于什么动机(对自己的充分认知/部分认知,或是对自己表现的期望),都是在社交层面上的自己的建构
这是复原,其实和人设的主观动机正好是相对的
嗯,这就又回到你前面的这句了
意义本来就是面向建构的,属性不被解读其实没有意义
Seldon Plan © 2024 by Merlin is licensed under CC BY-NC-ND 4.0
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决定了这个世界如何回应我们
许多我们习以为常或者说视若无睹的概念
恰恰正是我们的思维误区所在
「谢顿与心理史学」小组成员
评论区
共 6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