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4462字(包含标点符号),这是一个恰当好处的长度,根据史密斯·琼斯教授的文字量子理论,任何超过5000字的解释都会在第5001个字时发生量子塌缩,导致整个论述瞬间坍塌成一句“总之就是这样”。
宇宙,一个浩瀚无垠的……好吧,你懂的。它很大。真的很大。你根本不会相信它有多么浩瀚,多么广阔无垠。你或许认为去超市的路很远,但那跟宇宙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而在这个庞大到令人不适的宇宙中,不知从何时起,出现了一种比宇宙本身还要令人费解的现象。
试想一下:你刚刚看完一部时长两小时的电影,或者读完一本三百页的小说,正沉浸在余韵中,准备起身去泡一杯提神醒脑的热饮。这时,你看到了它——一篇标题耸人听闻《万字解析XXX》,正准备用它冗长而黏糊糊的触手将你拖入深渊。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作者煞有介事的开场白,通常会引用一些你从未听说过的哲学家或理论,比如“量子纠缠与叙事结构的解构主义解读”,或者“从后现代主义视角探讨主角早餐麦片的选择”。然后对作品中每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进行分析,从主角鞋带的颜色到反派午餐盒上的贴纸,事无巨细,无所不包。仿佛每部电影、每本小说,甚至每个30秒的广告都值得用一万字去深入剖析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社会寓意和宇宙真理。
更可怕的是,这些万字解析往往会衍生出更多的万字解析,一篇关于电影的万字解析会引发关于电影原著小说的万字解析,然后是关于小说作者生平的万字解析,似乎每个人都在争先恐后地贡献自己的深度理解。
根据国际解析焦虑研究中心(IAAC)2024年初的统计数据,全球范围内每天产生的“万字解析”文章数量已经超过了实际作品的数量 ,这意味着某些作品甚至在创作出来之前就已经被提前解析了,还有相当一部分的解析实际是在解析其他的解析。如果把所有的“万字解析”文章打印出来并堆叠起来,其高度将在2030年超过珠穆朗玛峰。
“万字解析”就像一条自我消化的衔尾蛇,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一个吞噬一切意义的黑洞。
如果你需要用一万字来解释一个概念,那么要么是这个概念太过复杂不值得理解,要么就是你其实根本不懂这个概念。
——查理·布朗(混沌理论学家)
实验心理学家玛格丽特·冯·布劳恩博士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她让1000名志愿者分别阅读两个版本的同一个故事,一个是简洁的300字版本,另一个是添加了大量无关细节和专业术语的“万字解析”版本,然后分析他们的脑电波。结果发现,阅读“万字解析”版本的受试者大脑中负责逻辑思维的区域完全处于休眠状态, 他们不仅没有获得更多实质性的信息,反而在实验结束后普遍表现出了轻度的存在主义危机,其中有三人开始质疑自己是否真实存在。
开头1000字:告诉读者为什么这个话题值得一万字来讨论
接下来2000字:回顾历史上没人关心的相关背景
中间5000字:用各种貌似专业的术语和牵强的类比绕圈子
最后2000字:总结前面说过的话,并暗示这个话题还有更多值得写的
正如著名的文艺评论家奥古斯·施密特伯爵在他那本从未出版的《论文艺评论与鸭嘴兽的相似之处》中所言:“一个好的作品就像一只鸭嘴兽,你越是试图解释它为什么长这样,就越显得自己像个傻瓜。”让我们以《小红帽》为例,普通人会说:"这是一个提醒孩子要小心陌生人的童话。而“万字解析”的专家则会写道:
通过对小红帽那顶标志性红帽子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暗含的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拜物教的尖锐批判,毫无疑问,红色既象征着革命,又暗示着血腥的消费主义。而狼吃掉奶奶这一情节,则是对当代社会代际关系异化的绝妙隐喻......
这些“深度解析”真的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吗? 并不见得。
巴黎高等研究院的让·保罗·萨特三世教授提出了 “解析通货膨胀” 理论:任何一篇解析文章的主观臆测程度都与其字数成正比,当字数达到一万字时,文章中的客观事实含量将趋近于零,取而代之的是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和牵强附会的联想。为了证明这个理论,他让一群训练有素的仓鼠阅读了100篇关于《指环王》的万字解析,然后让这些仓鼠写下他们的观后感。结果显示,仓鼠们的评论与原作的关联度反而高于那些解析文章。
让我们再来看一个典型的例子。2023年,轰动一时的电影《沙丘2》上映后,仅在第一周就产生了超过10万篇对电影情节的分析文章。其中最受欢迎的一篇题为《从保罗· 厄崔迪的发型解读人类文明的终极命运》,作者用惊人的洞察力发现主角的每一根头发都暗含深意:向左偏的代表人性的阴暗面,向右偏的象征光明的希望,而直立发丝的则暗示着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这篇文章获得了“2023年最具想象力解析奖”,评委会的评语是“作者看到了连丹尼斯·维伦纽瓦都没想过的东西”“。
回到的问题根源:为什么现代人如此热衷于“万字解析”?按照玛格丽特·冯·布劳恩在其畅销书《过度解读:现代人的精神鸦片》中的分析,这可能与“解析依赖症”有关。
“解析依赖症”是一种在数字时代特别常见的现象。当一个人看完一部电影或读完一本小说后,如果不立即阅读一篇至少一万字的深度解析来证明自己看懂了,就会感到深深的不安全感。
根据“全球解析观察组织”(GWAO)的研究,越来越多的人在观看电影或阅读小说时,会不自觉地思考"这段情节在万字解析里会怎么写"。有些人甚至养成了一种习惯:在欣赏任何艺术作品之前,都要先读几篇解析文章,以确保自己“正确”地理解了作品。
国际反解析联盟(IAAA)的发言人约翰·史密斯警告说:“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到2030年,我们可能需要先读完100万字的解析才能开始欣赏一部90分钟的电影。”这个预测听起来有些夸张,但考虑到目前的发展势头,似乎又并非完全不可能。
实际上,人类文明史上曾经历过无数次“过度解析”的浪潮,但最终都回归到了简单与本质,也许现在是时候让我们也做出这样的回归了。直接面对作品本身,让自己的感受自然流露,而不是急于寻找或创造所谓的深层含义。就像并不存在的古希腊智者泰勒斯特·普罗克拉斯提斯说:
人是万物的尺度,当你看到山,就让它只是山;当你看到水,就让它只是水;当你看到一出舞台剧,就让它只是一部舞台剧,而不是一个哲学命题。
下次当你看到一篇万字解析的时候,请深吸一口气,然后默默地关掉页面。你的时间很宝贵,不要浪费在那些毫无意义的胡说八道上。去读一本书,去看一部电影,或者干脆去数绵羊,这比阅读一篇万字解析要有意义得多,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往往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比如“我饿了”、“我累了”,又或者“这篇文章该结束了”。
正如我们所知,任何一篇声称不需要万字解析的文章,都不可避免地需要另一篇解析文章来解释为什么它是对的。作为一个专门研究“解析文章”的学者,我有责任对这篇《为什么不需要万字解析》的文章做出解读。虽然这可能会导致我们陷入海德格尔·史密斯所说的解析悖论:即每一个解释都是对本质的偏离。当我们试图解释“什么是解释”时,我们实际上正在远离对解释的理解。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漫长历程中,解释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需要被解释的现象。任何解析都存在于三个维度:说的人以为自己在说什么、听的人以为对方在说什么、实际上谁也不知道在说什么。这三个维度构成了著名的“解析不确定性三角形”。
让我们从头说起。文中导言中提到的史密斯·琼斯文字量子理论实际上是建立在更早的威廉姆斯·布朗文字熵增理论基础上的。后者认为,任何解析性文本都存在一个熵增现象:过度解释会导致理解能力的指数级衰减,随着解释的深入,理解的混乱度会呈指数级上升。
这就像往一杯已经满了的咖啡里继续加咖啡,除了让咖啡溢出来之外毫无意义。
在20世纪70年代,苏联的一个秘密研究所曾进行过一项实验。他们让一群科学家反复解释“为什么水是湿的”这个简单问题。到第七轮解释时,参与者开始质疑水的存在,到第十二轮时,有人声称自己变成了一条鱼。
但问题在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个问题本身又需要多少字来解释?
让我们暂时把这个烧脑的问题放在一边,转而看看历史上的一些启示。在1875年,维多利亚时代的著名作家威廉·琼斯写过一篇名为《论简洁》的文章,全文仅有三个字:“少即多。”这篇文章在当时引起轰动,被誉为有史以来最有力的论证(虽然后来有人写了一篇10万字的论文来分析这三个字的深层含义)。
有趣的是,这种现象在动物界也普遍存在。著名动物行为学家珍妮·威尔逊在她的研究中发现,当一只海豚想要向其他海豚解释一个复杂的概念时,它最多只会发出23个音节。超过这个数量,其他海豚就会失去兴趣,游走去捕食或玩耍。
在文章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意识到一个问题:我正在写一篇解析来解释为什么一篇解释《为什么我们不需要万字解析》的文章是对的。这是一个元解析,根据理论,当你开始解析一篇反对解析的文章时,你会陷入一个逻辑漩涡:如果你同意原文的观点,你就不应该写这篇解析;如果你不同意原文的观点,你的解析将成为原文所批评的对象的一部分。
法国后现代主义思想家雅克·德里达提出了著名的“解构解构”理论。他认为,对解析文章的解析本身就是对解析行为的解构,这种解构又需要被解构,从而形成一个无限递归的解构链条。当解释层级超过三层时,整个论述会发生空间弯曲,形成一个理解黑洞。
如果一列火车从芝加哥开往纽约,途中有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那么这篇文章到底想说什么?
社会学家韦伯·涂尔干在研究过无数网络评论后发现,人类对于解释的需求呈现出周期性波动。他称之为“解释周期理论”:
第一阶段:感到困惑
第二阶段:寻求解释
第三阶段:对解释感到困惑
第四阶段:寻求对解释的解释
在结束这篇评论之前,让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要对一篇论证不需要万字解析的文章写一篇新的解析?答案可能藏在著名逻辑学家罗素·维特根斯坦的一句话里:
所有的解释都是循环的,但有些循环比其他循环更有趣。
在理解与被理解之间,存在着一个无限的解释空间,而我们所有的写作都只是在这个空间里的徒劳挣扎。在某种程度上,这可能正是我们需要面对的终极悖论:为了证明不需要过多解释,我们可能不得不过度解释。这就像是在试图用噪音来解释安静的价值,或者用黑暗来展示光明的重要性。
这种自相矛盾的行为本身就说明了问题的本质:人类似乎总是无法抗拒过度解析的诱惑。
不过,也不必过度担心。人类大脑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当接收到超过一定量的解释性文字时,大脑会自动进入一种被称为“选择性理解性失明”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人们会本能地跳过90%的内容,直接寻找结论性段落。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多人会直接拉到文章末尾看总结。
也许我们应该向那些仓鼠学习。它们读完《指环王》的解析后,只是耸了耸鼻子,继续去推它们的跑轮了。这种简单直接的态度,可能正是我们在这个充满过度解析的时代最需要的。
当然,如果您觉得这篇解析还不够深入,我们可以继续写一篇关于《关于<为什么我们不需要万字解析>的解析>的解析》。但考虑到您的时间和智力健康,我们建议到此为止。
评论区
共 14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