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这部电影由Clive Owen饰演父亲沃尔特,让我感到特别诧异,因为这厮在我印象里一直都是拍个硬汉的演员。如《罪恶之城》还有《人类之子》,这都是硬核牛X的电影;还有一部很早我看过的动作电影,情节记不清了,只记得这厮喜欢叼着萝卜和用萝卜杀人.....
片中其他配角也都是我能一眼认出来的好演员,但是我就不一个个翻资料介绍了,总之这部片子的演员阵容对于一部简短的情感故事片来说已经非常强大了;
还有另一个主角就是小主人公安东尼,这小孩儿演的特纯,就是让你感觉这孩子把该表现的都表现了,但是没有成人演员的那种标志性。这个孩子就像一张白纸,能让观者把自己套在这个角色上。
警告!!!本文内容大量剧透,如果你相信我这是一部好电影,那么请先行观看再看我的文章,谢谢。
P.S如果你不介意剧透,那么看完文章再看电影也未尝不可。
其实这部电影的情节特别简单,就是一个离异家庭:工作日孩子归妈妈,周末父亲沃尔特接孩子呆两天。父亲沃尔特有酒瘾历史,为了孩子的探视权戒了;同时父亲沃尔特是个自由职业者——其实就是个行脚木匠,但是手艺还不错。
沃尔特的生活由于工作收入不稳定导致穷困潦倒。房子因为欠租被封了,车子年久失修也搁浅了,唯一希望是下周一可以接一个木匠活儿。酬金虽然足以解决眼前的问题,但是这倒霉蛋沃尔特却在酒馆前把自己的祖传木匠工具丢了,然后就是父亲沃尔特带着孩子寻找工具的林林种种,其中情节五味杂陈非常饱满。再过多的具体情节我就不再一一陈述了,还是自己看更精彩,下面我要说一些透过这个电影我看到的和一些我关心的重点。
小主人公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一般家庭的孩子也许一辈子都不会感受到片中小主人公的体会。说实话我也是个单亲,现在随着世界文明的发展,个人意识被民主自由的风潮引领,婚姻逐渐失去了原本社会希望铸造的那个功能。在很多人眼中婚姻是枷锁,所以一言不合就离婚,在现在绝对不是少数的情况。
但我想说的是,受到离婚伤害最大的就是孩子。孩子是无辜的,他们只是被动的接受这个事实。当这些孩子看到正常家庭的孩子与父母亲密的聚餐或者一起游玩的时候,单亲的孩子内心应该是痛苦的心酸的,这种痛楚可能会伴随他们的一生。
我根据网上资料做过粗略地统计,美国的离婚率非常高,最高曾达到50%;虽然貌似这两年开始下降,但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仍然还是很高的。两对夫妻就有一对会离异,这特么太恐怖了,那是不是也代表着这代人中有50%是单亲家庭的孩子?
这也许也揭示了美国人文的一种阴暗面,很多美国人在单亲生活中培养出孤独冷漠的一面。所以我觉得这部电影也是给那些恋爱或者即将踏入婚姻的人的一个启示录,多看看过来人的故事总是好的。
片中体现得很突出的一个主题就是宗教。小主角的妈妈是为教堂工作的,可想而知他们家肯定都受到了基督教的影响,例如妈妈要求小安东尼要做礼拜要吃圣餐。还有本片的英文名字“坚信礼”,都在体现出基督教对美国的影响。
但是我在片中嗅到的更多的是对宗教的讽刺。因为宗教总是那么隐晦,还有“形而上”的东西,让安东尼这个纯洁的小家伙完全搞不懂这是个什么玩意儿,只是知道妈妈要他这样做;而片中父亲沃尔特与安东尼的一段对话点明了安东尼的困惑。
其实这也是所有基督徒与无神论者之间的矛盾。基督徒根本不问为什么会去相信基督,而无神论者是抱着不知道和存疑的态度面对宗教。这种信仰无论你相信与否,客观上都不会改变你的生活,能改变生活的只有你自己的意念和想法。所以我认为父亲对安东尼的谈话的意思就是“自由的思想”才是最重要的,最终你是否选择相信宗教,UP TO YOU。
还有在父亲沃尔特一段桥段中,由于戒酒反应产生了用北京话说类似“撒癔症”的症状,就是哆哆嗦嗦胡言乱语。但是在胡言论语中,沃尔特说的话好像是在对着神发问,可见基督教在美国人中深入骨髓。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无法自理的时候,他们唯一能够求助与询问的就是GOD。
要说父亲沃尔特在片中显得最失败的,可能就是他的酒瘾历史,也许就是酒瘾让这个人逐渐脱离社会。性格逐渐变得孤僻、变得反社会、变得得过且过和今朝有酒今朝醉;所以酒瘾是对父亲这个角色塑造非常重要的一环。
酒瘾这东西,应该就和烟瘾一样,会让大脑放松并且施放多巴胺——一种让人感觉快乐的物质,这个过程会让人暂时忘却现实的烦恼与压力。所以当人烦恼的时候,往往就会借酒浇愁;偶尔喝没事,天天喝肯定就成瘾了。抽过烟的人都明白,成瘾之后想戒特别难受,可能不像片中演员演得就跟犯了毒瘾似的那么夸张,但也在精神上的确特别难过;戒瘾的过程让你觉得特别空虚和百无聊赖。可见父亲为了维护与儿子的关系——也就是探视权,他做出了很正面积极的选择。在这点上,父亲沃尔特这个角色还是很正面的。
在父子俩找回木匠工具的过程中接触了很多人,基本都是由前一个人介绍、然后一个接一个地找下来的。其实这种事在中国很难实现:比如你家门口自行车丢了,你能通过周围人一个一个打听出来吗?这就是美国片有时候让咱中国人特别难理解的问题。
如果简单分析一下就明白了,其实是因为美国的人口密度比较小,而居住区又相对集中,所以一个社区可能就几百户人。不夸张地说,可能美国一个小镇的人口还没北京天通苑的人口多呢。所以在人口这么少的社区里,当你生活几年后基本上也就都认识了;就算你有几个不认识,通过其他人也能基本有一张覆盖整个社区的关系网了。所以在美国丢了东西不要急,通过邻里关系找回来没准还真行!!
电影中有这样一段情节:一个名叫德雷克(不是神海里那个船长)的人,把沃尔特带了塔克和特劳特的修理厂,然后沃尔特与塔克沟通后才知道,原来德雷克是个吸毒的半疯儿。
在特劳特知道沃尔特和德雷克怀疑他们是窃贼的时候,他们觉得受到了奇耻大辱,掏出枪准备搞一搞。此时小主人公安东尼的母亲来电话,在安东尼与母亲通话的过程中,在场的所有人都闭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此情景可以解读为西方的绅士精神,在我看来就是方形的思维模式,即一码归一码;我跟你爸的事是一码,照顾小孩子又是另一码,不能说跟你爸爸打架就把小孩子扯进来。这种思维模式在西方电影里随处可见,和东方的思维不太一样。但我觉得这很酷,因为这让人更加理智和纯粹。也许我们可以多学习学习这点,做事儿也更酷一点儿。
结尾是个HAPPY ENDING,就是沃尔特的工具箱终于找回来了;但方法却是通过儿子的小伙伴偷回来的。虽然是用偷的方式,但是沃尔特并没有责怪那个小朋友,而是感谢了他。还有沃尔特为了找回工具箱,在整个影片中撒了N个谎,藏车钥匙、藏酒、偷父亲的硬币买汉堡等等等等......但是这一切的谎言指向的目的确是正面的。美国人对这种行为貌似非常宽容,善意的谎言这个概念就是从美国传过来的。
那么为什么在文明如此发达的美国却对这种行为模棱两可呢?我觉得这是一种美国精神的体现,美国人从西部牛仔的时代开始就非常的狂野和独立,如果你想实现自己的想法就必须自己行动,而不是坐等环境配合你。所以我个人认为就算时至今日,美国人在自己面对一些问题的时候,只要能够解决问题,方法也许有点小卑劣也是可以接受的。这也是西方与东方文明之间的小小差异吧,放咱这当然是讲究“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了。但是这样才有意思,两种差异文化的交流所摩擦出火花才更加灿烂夺目。
好了上边说了那么多影片的东西,我在这节说点自己想说的。我为什么对这部电影这么多感慨和感触,其实是因为我也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我特别能够理解这种情节的意义。我国现在80后很多人都有情感缺失的问题,我分析可能是因为我们的父亲母亲,他们经历了特殊时期等一系列的历史问题,他们的童年更加惨淡。
例如我的母亲一家九个孩子,我难以想象我的母亲儿时能够得到多少姥姥姥爷的关心?而我父亲是跟着他奶奶长大的,也非常缺少父爱和母爱,然后上山下乡都是那种独立坚强的人生经历,他们的经历让他们面对子女时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与爱意,这个我只能表示理解。
所以到了我这代,我也同样受到了那段历史的影响。我的父母根本不懂得如何表达爱,不仅仅是对我,他们对彼此对父母对亲人对朋友,都是那么“走面儿,不走心”,最后彼此伤害,彼此疏远;而我作为一个家庭的小辈,只能静静的看着这个时代的家庭支离破碎。
我相信有很多人都能够理解,有多少孩子从小过生日的次数屈指可数,有多少孩子的父母在生日为他们奉上生日礼物和温馨的祝福?有多少父母在你犯错后像影片中那样,静静的坐下和你谈心、分析问题,如果你说的有道理甚至会支持你?又有多少孩子感受过父母毫无理由的拥抱?我作为一个北京城里的孩子尚且如此,那么我国的孩子到底有多少能真正感受到父母的爱意呢?
我只想说,我们80甚至90都已经到了为人父为人母的年纪,让我们好好的观看这部电影,理解它,让我们能够用正常的表达方式来释放我们对孩子的爱。让他们起码在内心是坚信父母是他们最坚强的后盾,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不再感到孤单寂寞,因为内心永远有你的支持和理解!
评论区
共 6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