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启动“动物园游记”这个究极大坑之前,我其实在今年五月中旬参观过一次天津市动物园,但当时看得走马观花,回头想写一篇游记的时发现连照片都凑不出来几张,最后只得作罢。到了年底想规划一次北京附近的散心旅行的时候,我又想起了之前“未完待续”的天动,于是我在十一月下旬第二次造访了天津市动物园,感受了一番这座动物园的冬日景致。
按理来说,同一个园区看了两次,能聊的东西应该更多,但恰恰相反的是,如今关于天动园区本身我想聊的内容反而没有夏天时多了。原因也很简单——很多共性问题都在之前的九篇游记里说过了:如果是在五月份写天动的游记,我一定会花篇幅批评一下这里落后的坑式展区和恶臭的两爬馆,骂一下泛滥的投喂行为和部分展区的垃圾丰容,但坑式展区、较差的两爬馆和投喂问题在国内的动物园真的是相当普遍,相似的内容我在之前的九篇游记中不知道写了多少次了,没有什么必要再花大篇幅赘述一番。
仔细想来,虽然我之前一直以动物园爱好者自居,但在今年之前,我到京外参观过的动物园真的非常少(所以我之前其实是“北京动物园爱好者”也说不定)。因此在这篇游记结尾,我会写一个小小的2024年动物园参观总结,整理一下我今年去过的园区,畅想规划一下明年和今后要去的动物园之类的,也算为今年收集癖发作导致的高强度动物园参观旅程画上一个句号。
天津市动物园是于1975年开始规划,1980年1月建成开放的,有着四十多年园史,在国内城市动物园里面算是不老不新的中生代。其园址位于南开区水上公园东路1号,在这里建成之前,天津市动物园的功能曾经由河西区的人民公园承担。因为北面紧挨着水上公园,这里也构成了很多城市都有的动物园-游乐园联动配置,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和水上公园有过通票售卖,而目前两座园区已经完全分开管理了。
和之前记录的苏州上方山森林动物世界一样,天津市动物园也没有官方网站,这张分辨率不太行的园区地图是我在微信小程序找到的,我们照例先来看一看。由图可见,这里三面环水,对于一个完全处于城市腹地的动物园来讲,算是有着相当不错的先天环境基础。园区是依照动物种类和食性来划分展示区域的,虽然理念稍显落后,但对于一个70年代规划建造的的动物园而言算是标准配置,无需苛责。 有趣的是,在参观的过程中能看到园区有很多卡通造型的场馆,不少建筑的外观如今看来还是挺让人“印象深刻”的。这些“卡通化”设计,是天津市动物园曾致力于把自己打造成“亚洲唯一的卡通式动物园”时修建的,如今20年过去,园区又在场馆维护中大力进行了“去卡通化”,这让目前园内场馆设计的整体基调多少有点儿割裂。顺带一提,天津市动物园还有一些曾经被别出心裁地命名为“三洽园”“栖瑰馆”的动物展区,现如今也改成了规规矩矩的“食草动物区”和“两栖爬行动物馆”,原有的场馆名虽然个性有余,但这迷惑的命名方式着实让人对场馆的具体用途完全摸不着头脑,我觉得改得挺好。
天津市动物园园区不算太大,展示物种数有200余种,是普通的“省会城市水平”,没有什么特别珍奇的物种,但种类也还算全面。接下来,我们就重点聊一聊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几个展区吧。
从整体上来看,天津市动物园目前正处于明显的“新旧过渡”时期。它的大部分设施硬件都比较老旧,旧理念、旧设计中那些糟粕对展示效果的影响依旧明显,不过园区也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在尽力当好一个“裱糊匠”,虽然有些手段看来比较直观粗暴,但仍在积极地对原有的动物福利做出改善。部分动物展区的观感真的还不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猿猴馆的白颊长臂猿展区。
这个展区位于天津动物园猿猴馆最核心的位置,游客一进入室内就能看得到,虽然参观流程感觉像是个室内场馆,但这片区域实际上是猿猴馆的“中庭”,是一片完完全全的户外活动场。园方在这里提供了自然的植被及土壤,夏天绿意盎然,冬天也有零星的落叶留存。园方还以天然树木为主体,配合枯枝、竹竿和人工木材共同搭建起一套较为立体的爬架系统,除了参观面以外的笼舍墙壁上也由铁丝笼网围绕,各方面都为长臂猿的攀爬活动提供了充分条件,玩具、遮阳处都有配备。除了展区范围还是稍显狭窄外,长臂猿的大部分基本需求在这里都能得到满足。
天津市动物园展示的长臂猿虽然只有白颊长臂猿这一种,但族群很大,繁育情况更是让人欣喜。这里的明星物种——白颊长臂猿“庆庆”如今已经是一个“四胎爸爸”,幼崽被父母抚育长大,成长得也很健康,园方在繁育工作上付出的努力可见一斑。展区中不同年龄段的长臂猿们聚居在一起,成年的上蹿下跳,相互嬉戏打闹;幼年的蹒跚学步,玩耍一会就赶紧跑回到母亲怀中,这不仅满足了长臂猿这一物种强烈的社交需求,更为游客展现出丰富的自然和社会化行为,特别生动好看。
虽然天津的冬天有点儿冷,但这些来自西双版纳常绿、半常绿森林中的动物们似乎还算适应,依旧能灵活地在户外的树木间上下翻飞,哪怕冷了也能随时从墙上的小门返回室内。长臂猿们好奇心重、并不怕人,展示面的玻璃也能彻底杜绝游客投喂等负面影响,很多个体经常大大方方地坐到游客面前发呆,特别值得一看。唯一可惜的是展区的光源基本都来自室外,动物在正面着游客的时候往往也背对着光源,很难拍到特别好的照片。
既然说到了长臂猿,就顺便把天动其他灵长类动物的生存情况说一说吧。和大多数动物园一样,天动的猿猴馆除了长臂猿外,待遇最好的就是人见人爱的川金丝猴,它们的外场虽然也有比较立体的爬架,但是存在的问题却要比长臂猿外场大很多,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来自游客的负面影响。
天动金丝猴外场面积相对狭小,又位于猿猴馆入口处的一个突出部,外场内也不具备任何视觉死角用以躲避,这带来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整个场馆会被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团团围绕,动物会受到非常严重的视觉压力。
不仅如此,虽然园区特意将外场的水平高度做了抬升,让金丝猴看不到游客的体型,但展区旁边恰好留有能踩上去的平台,有些游客为了克服玻璃幕墙的反光、更清楚地看清动物,会直接踩在高处贴近观看,庞大的人类身躯突然在视野中出现,会瞬间触发金丝猴群的应激反应。参观期间,我连续两次看到雄猴为了保护家庭,从爬架上跃下想对游客进行飞扑攻击,结果重重地撞在玻璃幕墙上,而这时被攻击的游客反而会勾起好胜心,更变本加厉地恐吓猴群,进而陷入某种游客与动物的恶性循环。
另外,虽然金丝猴外场的主要观察面是玻璃幕墙,但展区封顶处却留有一小块铁丝笼网,这就给前来投喂的游客留下了绝佳的表演空间,他们瞄准铁丝网的缝隙将各种食物投进展区,并为此欢呼雀跃、啧啧称奇。西安的金丝猴“圆点”因游客恶意投喂致死刚不到一年,而在天津市动物园整个园区我都没有遇到哪怕一个阻止投喂的志愿者,园方还是要提起警惕啊。
此外,天动的灵长类还展示有猩猩,它们享有一个单独的场馆,内舍条件比较普通。这里居住着一大一小两只猩猩,是一对父子,因为小猩猩的妈妈在今年六月意外离世了,雄性猩猩又没有“带娃”的习性,所以小猩猩目前孤零零地在一个展区里生活。比起几个月前的悲伤消极,如今的小猩猩活泼了不少,我参观时正看到他正在展区角落里自由玩耍,发泄着过剩的精力。让人比较意外的是旁边不知道为什么还展示有一只水豚,猩猩场馆的建造设计完全不符合水豚的生活需求,两种动物原产地也风马牛不相及,出现这种混养的原因可能是出于水豚过冬的考虑,也可能是一种对小猩猩孤独的调剂。
天动的灵长类展区还有环尾狐猴、豚尾猴、德氏长尾猴、绿狒狒、黑帽悬猴、松鼠猴等相对比较常见的灵长类,它们生活的内场大多只有光溜溜的地面和一两根木杆子的做成的爬架,条件实在不怎么样。因为雌雄两只个体不和的原因,山魈目前也只有一只孤零零的雄性。更奇葩的一点是,不知为何天动的猿猴馆里还单独展示有陆龟,这样胡乱布展观感真的挺差的。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猿猴馆里又是陆龟又是水豚的,就不免让游客对园区的专业性产生怀疑。
第二个令我印象深刻的展区是人字湖西侧的食草动物区,主要展示一些中型食草动物。这里以前似乎叫做“三洽园”,取游客、动物和环境相互和谐融洽之意,展区中留有的让游客从展区中间穿过“浸入式”观赏动物的木质栈道应该就是当时设计思维的遗留,还是挺有特色的。
通过一条回环大主路和木质栈道的交错纵横,园方把这个食草区的一大块空间划为几个大小不同的区块以展示各种动物,很多展区都进行了混养,最让我意外的是欧洲盘羊、岩羊和蛮羊三种不同的牛科动物的综合展区:蛮羊和岩羊在展区西侧彻底混作一团,欧洲盘羊则被区隔在展区的东侧,栈道上的游客可以从展区正中穿过,同时观赏这三种动物。
单就外场设计而言,这个混养展区的综合表现其实不错:活动面积不小,展区内种有自然树木,其根部也被保护起来避免动物啃食。最重要的是这个外场提供了适宜的坡度,还放置了很多供动物攀越栖息的岩石,蛮羊和岩羊都生活在岩石陡峭的地区,这两点设计充分照顾了动物的天性,还是设计得挺到位的。
但比较可惜的是哪怕底子还算优秀,这个混养展区目前在展示效果上仍有不少问题:首先是投喂泛滥,展区虽然在靠近步道处用灌木丛对把游客和动物笼网分隔开来(但冬天也没用了),却在直穿展区的木栈道上没能做出有效的隔离,游客伸伸手就能接触到展区内部,投喂起来简直不要太方便。很多游客专程拿着白菜胡萝卜前来大喂特喂,蛮羊、岩羊们一看到游客经过就眼巴巴的靠近,就算岩石、假山做的再还原,多半也感受不到什么身临其境的自然感。
其次是当前的混养模式太粗放,欧洲盘羊、岩羊、蛮羊完全是原产三个不同大洲的动物,岩羊和蛮羊的长相又不是特别好分别,只在栈道上放置物种牌进行说明我觉得还是不够,完全可以针对混养情况再增加一些两个物种的对比图和更细节的信息介绍,让游客更好地区分物种间的差异。
再就是整个食草区的道路规划最好再设计一下。按照当前的设计,如果要看全所有物种,就必须要走大环线步道,而如果选择大环线步道,就没办法进入展区中部的栈道深入展区进行参观。在食草区路网纵横交错的情况下,如果想不走回头路,就要特意提前规划好路线。第一次去的游客大概会像我一样,对着手机地图疯狂绕圈,因此哪怕不能再现有基础上推倒重建,起码也应该在这里多加几个指示牌。
虽然说了这么多缺点,但不得不说天动食草区的动物数量还是保持的挺好的,大部分食草动物个体数都不少,岩羊、麋鹿族群中都能看到角很大很漂亮的雄性个体,斑马、角马等几种非洲的食草动物哪怕是冬天也放到了外场晒太阳,其他动物园比较常见的野马、羊驼、家牦牛等动物虽然数量不多,但也都有展示。因为北动已经没有角马了,这次我特意在天动的角马区观察了一会,游园当天天气蛮好,角马们慵懒地成堆簇拥在一起,暖洋洋的冬日阳光让游客和动物的状态都很闲适,体验还不错。
除了这些中等体型的食草动物,天动湖西侧的这一块区域剩余的面积划给了动物园中比较常见的大象、河马、犀牛大型食草动物三件套。犀牛和河马两个场馆的设计都比较常规,基本就是北方动物园的常规水平,算不上好。犀牛虽然外放了,但也只是在离游客很远的内场门口走走,还隔着两道金属围栏,很难观察清楚。河马则只在内场活动,观察面的玻璃特别脏,无论是肉眼观察还是相机拍摄都看不太清明。
比较我惊喜的场景来自天动的大象展区。因为无论是非洲象还是亚洲象,它们都是来自热带地区的庞然大物,不太能适应中国北方冬日寒冷萧瑟的气候,长期在外活动很容易产生健康问题,所以不少北方的动物园到了冬季就不再将园内的大象放到外场活动。可国内大部分动物园的大象内舍就是光秃秃的水泥监狱,动物福利问题非常严重,因此对于大象这种身躯庞大又智商颇高、依赖社交的动物来讲,每年在北方动物园的冬日生活就是在漫长的孤独、痛苦、折磨中煎熬。
我原以为到了冬天,天动会和北动一样,把来自热带的大象囚禁(真的只能用这个词)在内舍。没想到,哪怕是11月底,天动依旧选择把两头亚洲象放到外场漫步活动,目前生活在这里的是索恩和巩康姆两只个体,今年5月来天动的时候也看到过它们在外场玩土嬉戏。天动的大象外场整体来说水平尚可,活动范围不小,沙土堆、遮阳处和蹭痒柱均有配备,两只大象似乎也没那么怕冷,在冬日的阳光下悠然散步,相比北动大象在冬日的不幸遭遇,它们仍能享有较为宽阔自由的活动空间,显得相当悠然舒适。
天津市动物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的展区差不多就是这些,接下来稍微流水账式记录一下那些我印象没那么深刻的展区吧。
如果和我一样从东门入园,第一个看到动物展区应该是大食蚁兽。国内饲养大食蚁兽的动物园并不算多,说来也巧,今年有幸看到大食蚁兽本尊出场的园区都是在北方,南方的几家不是没有展示,就是动物不赏光。天动的大食蚁兽展区据说有一只新生的幼崽,这次并未有幸看到,只看到了两只成年个体正在呼呼大睡,有点可惜。
此外,天动的小兽区也很值得驻足一看,这里展示有臭鼬、兔豚鼠、赤狐、浣熊、狐獴、耳廓狐等小型哺乳动物,其中臭鼬在国内动物园不算太常见。天动臭鼬展区的玻璃实在是脏的厉害,我没拍到什么好照片,不过比起臭鼬的外貌,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还得是从展区缝隙中渗出来的那种很难具体说出是臭、腥还是骚,但又像是三者混合一般独特且让人特别不愉悦的气味。幸好园区的参观面采用了玻璃隔断,不然哪天臭鼬决定给游客来个大的,想必现场将变得十分灾难。
小兽区的狐獴展区也很值得注意,其实现如今大部分动物园的狐獴展区都设计得不错,天动也不例外,土壤、植被、土坑、管道都比较全,狐獴也展现了不少自然行为。比较让我好奇的是展区水平高度特别矮,也就一米出头,展区上方又是完全开放的,照理来说很容易受到游客的负面干扰。但这两次去天动都没看到游客投喂、吓唬动物等行为,不知道是出于凑巧,还是因为距离实在太近反而让游客不敢下手。
小兽区的其他几种动物的展示效果就一般了:赤狐可能是因为繁殖得比较好,个体数太多,展区挤得像召开员工大会的会议室;浣熊个个胖的像鼓起来的气球,由当天的投喂盛况来看,这圆滚滚的身材大概就是被这么喂出来的。
中型猛兽馆方面,天津动物园和中猛阵容完全凋敝的北动相比,在物种丰富度上还是有不少看点的,但展区的水准其实很一般,动物的活动空间也很难说有多宽裕,丰容也很普通。
依照我个人的喜好,我照例在豹展区多蹲了一会儿,天动的豹虽然稍微有点胖,但是整体状态还行。不得不提的是它会时不时张望隔壁黑豹展区的情况,情绪相当紧张。像是豹这种性格机警敏感甚至有些极端的动物,如果要相邻饲养的话,我觉得彼此之间最好还是做一些视觉和气味遮挡更好一点。可惜的是,今次没有看到天动的美洲狮,我和这个物种一直没什么缘份,在上海动物园和石家庄市动物园两个园区也没能看得真切。
前面说到的外观极有特色的狮虎馆,其实展示效果也比较常规:外场整体很普通,活动空间和自然条件虽然有一定保证,但爬架搞得比较随便,就是个普通木质平台,展区里还有类似梅花桩的神秘装置,我很好奇是不是真的有狮子老虎会自发上去玩耍。内场的条件就完全不行了,完全是监狱级。
比较幸运的是到狮虎山内场的时候动物们都没睡觉,而是在室内活动,我也能以比较近的距离观察这些大猫们刚刚睡醒的自然行为。天动狮虎馆的内场布置总是让我想起北动,小时候在北动狮虎山内场里蹲过很多次动物喂食,如今已经好几年没能进去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次开放。
天动的熊山虽然是最传统的坑式展区,但内场水平算是全国大大小小的“熊坑”里面相对比较好的那一批,植被、水池、爬架、玩具一应俱全,美中不足的是爬架是由金属材质制作的,夏天过热、冬天过冷、雨天打滑,能换还是应该早点换掉比较好。这里展示有亚洲黑熊、马来熊和棕熊三个物种,棕熊又有东北棕熊和西藏棕熊两个亚种,马来熊“波比”是这里的明星物种,在不少网络社交平台上都看得到。
但就算内部布置得再好,落后的场馆设计仍使得熊山的所有动物都面临游客的无差别投喂,园区禁止投喂的展牌并没有好好挂起来,而是直接像垃圾一样扔在地上,还是挺符合场馆目前的整体情况的。就我自己的参观体验来看,天津市动物园算是我今年走过的十个园区里投喂问题最严重的,基本可以去和石家庄市动物园争夺个魁首。
写到这里,想必大家对天动的展示水平、物种数量等基本信息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相比于今年去过的其他园区来说,天动似乎缺少了那么点儿“个性”:它的园区面积不大不小、物种数量不多不少、展示效果不好不坏,没什么特别值得大书特书的展区,也没什么特别值得专程去一趟的珍稀物种,甚至还颇有种经费不足的既视感,在现代动物园比较重视的“志愿服务”和“科普教育”上也有些乏善可陈。
但不能否认的是,正处于“新旧之交”的天津市动物园仍在进步,比起“改造”“优化”这种形容,园区更像是在以一种“找补”的方式让这里逐渐变得更好。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天动的很多展区都有看起来特别生硬的改良痕迹:比如原本明显是游客步道区的地方如今给了动物(但是步道还在),比如原本可能只有鸟笼的地方加盖了外舍(但是鸟笼没拆)。虽然展示效果还非常有待提高,但空间的拓展确实优化了动物的生存环境,这种粗糙的务实总比很多动物园看似“自然丰容”但实际上对动物屁用没有的“样子货”要强得多。
游览时长:全程约4-5小时,园区不大,只要不是游览得特别细致不会很累。
物种数量及特色:中上水平,约200种,大概标准的常规省会城市的动物园水平,特别稀有的物种基本没有。
交通:特别便利,处于城市腹地,且被“周邓纪念馆”“南翠屏”“水上公园东路”三个地铁站夹在中间,应该是全国独一份的便利交通了(但是某种程度上明明被三个地铁站覆盖却没混上一个叫“天津动物园”的站其实也挺惨的)。
优秀的场馆:很少有特别优秀的场馆,天动的特色是繁育搞得不错,种群很好看。
主观评价:除非你是本地人,否则似乎没什么必要特别来一趟的中规中矩的动物园。
今年应该不会再去什么其他的动物园了,最后再写一个简短的2024年个人动物园参观总结吧。
从五月我犯神经病开启了“动物园游记”这个系列大坑开始算起,我今年一共去了十个动物园,都在国内。它们分别是沈阳森林动物园、大连森林动物园、北京动物园(6次)、天津市动物园、石家庄市动物园、上海动物园、苏州上方山森林动物世界、杭州动物园、武汉动物园和长沙生态动物园,恰好南北各半。
综合来看,影响动物园展示水准的最大因素毫无疑问是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正因如此华东地区的动物园的平均水平明显要高一些。当然我去的这几个大城市经济其实都比较强,全国三四线城市大量存在的监狱级动物园,今年一个也没见到。
而如果要“总结”,自然少不了排名,动物园游览真的是一件相当主观的事情,参观当天动物的状态、天气和气温、游客的多少、能不能看到所谓的“大咖”物种都会对整体体验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详细、客观、具体的排名绝非我力所能及,今次我就只简单排列一些我的个人体验“之最”吧。
今年我个人观感最好的动物园是上海动物园。无论是物种数量、展示水平、志愿服务、网络平台建设还是其他各种软硬件的综合排名,上动都是今年参观的十个园里毫无疑问的第一名。对于上动的喜爱我在游记里已经写的很详细了,但比起观赏诸多大咖物种,上动最让我触动的还是它优秀的志愿服务水平。这个国际大都市吸引了来自全国的优秀人才,也因此架构起着非同一般的员工和志愿者队伍,在财政支持和人才资源的保障下,先进开放的现代动物园理念能更好地在沪上落地开花,这是国内绝大多数园区都不具备的宝贵优势。 十月底,我曾在游记中写过小棕熊“军军”的投喂问题,这其实在国内绝大多数动物园根本不算得什么事儿,园区也绝不会想办法解决。但上动通过日常运营发现问题后,立刻通过多方宣传,拉起了一只由志愿者组成的“军军护卫队”,对园内的投喂行为进行劝阻,其对动物、游客的负责和用心真的是可见一斑(但你那破熊坑还是拆了重建吧,求求你了)。在我心中,上动在今年参观的十个园里处于断档式领先的地位,如果能继续精益求精,达到亚洲甚至世界领先水平也可拭目以待,明年如果有机会,我应该还会去上动“拾遗”一番。
除了上动这个当之无愧的第一名,今年游园体验的第二名我会给武汉动物园。 这座重生的新武动应该是我今年去过唯一一个以动物原产地划分展区的动物园,它出色的场馆建设(感觉灵长类展区的硬件全国应该无出其右)和现代化的动线设计都为它打下了一个特别优秀的基础,湖水、高楼、丹顶鹤与岸芷汀兰一同构成的和谐景象更是让我印象深刻。在硬件水平非常到位的情况下,武动急需提高的是“软件”方面的建设,比如更高密度的志愿者讲解,更丰富多彩的物种展牌和科普活动,更好的动物行为训练和饲养模式,以及引入更丰富的展示物种(目前的展示物种数确实是太少了),想必解决了这些“后发劣势”,武汉动物园应该能成为我国中部省份少有的一颗“动物园之星”。
说完了好的,自然要说说差的。今年我去的这十个园区里,观感最差的当属长沙生态动物园,虽然它也不是完全没有值得称道的地方,但其毫无丰容的大象外场、随意投喂的河马、养猪场一样的华南虎基地、蠢的要死的车行区加上当天炎热的高温无疑共同造就了灾难级的游园体验。从理念上来看,长沙生态动物园也是十个园区里离“现代动物园”理念差距最大的一个,作为一家事业单位性质的园区,它似乎毫不在乎动物福利和游客体验,对盈利项目的重视倒比辽宁那两个企业化的园子都严重得多。长沙生态动物园的存在,无疑拉低了长沙这座兴旺红火,热情开放的城市的综合水平。 在今年去过的十个园区里,优秀展区数不胜数。哪怕不刻意回顾,我也能仅凭记忆就想起北动的熊山、沈动的狼,岩羊展区、武汉的鹤,金丝猴展区、杭州的小麂山坡等等优秀案例。表现最优秀的上海动物园更不必提,两爬馆、狮虎山、大象馆、大羚羊展区、进入式鸟园哪怕两个月过去仍让我印象深刻。
但要论记忆最鲜明的,还是上动蝴蝶展那令人难以忘怀的花团锦簇、飞舞缤纷和触手可及。上动没有把所谓“蝴蝶展”当成“在一个温室里胡乱放些蝴蝶”的活动应付了事,除了展示物种全部采用人工培育的本土蝴蝶个体外,园方还通过科普展板和蝴蝶幼虫、茧的展示,还原了这美丽生物的短暂一生,无论是展示效果还是科普教育都相当到位,这也是我头一次参观以昆虫为主体的物种展出,确实是前所未有的独特游园体验。
真要按硬件水平去找最差展区,长沙动一无所有的大象监狱、沈动大笼子里的秃鹫监狱等等水泥盒子、钢铁囚笼一样的垃圾展区全国比比皆是。而平心而论,石动的熊山在全国一众“熊坑”中绝对算水平比较好的。但正如我前面所说,参观动物园是一件非常主观的事儿,石家庄市动物园熊山之所以是我的年度最差展区,是因为我在这里看到了十分严重的不文明行为。
在石动的亚洲黑熊展区,为了让游客能近距离观察黑熊的自然行为,园区特意用假山搭建了一个比较高的休息区,两只黑熊也很给面子地爬上来晒太阳睡觉。这本来是件好事,但有一位游客不满他家小孩只能看到睡觉的黑熊,多次用花生投掷、攻击熊的身体、眼部、头部,还振振有词到“这下打你的屁股”“再不醒打你的眼”。睡着觉的黑熊被游客用花生砸醒的场景,我今年只在这里看到了。这样不加防护的近距离展示,只能给动物和游客带来更大的伤害,今天能是花生、蛋糕,明天就可以是石头、硫酸。
其实这里我本来想写的是“年度最佳物种”,但是动物园的展示物种很难说有什么高低贵贱、好坏优劣之分,而叫“印象最深刻的动物”听起来又很奇怪,想来想去干脆叫“年度最佳瞬间”,代表我今年参观动物园时最受震撼的美丽一瞬。
想必不用说大家也知道,我今年的“最佳瞬间”无疑是在苏州上方山斑鳖“苏苏”笔直地向我游来的几十秒,事到如今,我仍能回想起当时心脏砰砰的跳动声。虽然没拍到一张特别清晰好看的照片,但我真的非常庆幸,我有幸曾在那么近的距离看到它。
对我来说,遇见斑鳖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是一个即将灭绝的种群中的孤独个体,更在于从特意前来参观它的苏州阿姨、外地爱好者和小朋友身上,我看到了自然、动物、动物园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在孤独冷漠的钢铁丛林中,原来有那么多人热爱自然,有那么多人在乎一个爬行动物种群的存续,有那么多人不远万里来看它。不夸张的说,这是一次终生都难以忘怀的体验。希望我下次去苏州的时候,还能见到“苏苏”。
说完了总结,再说一下对2025年游园目标的畅想吧。
目前能确定下来的行程是春节假期,届时我会前往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吉隆坡。代表亚洲动物园最高水平、广受赞誉的“万态四园”——新加坡动物园、夜间野生动物园、河川生态园、新加坡飞禽公园我都不会错过,目前计划花个两天整的时间好好游览一番。在吉隆坡的行程可能就以人文风光为主了,因此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我虽然也会去看,但只会预留大半天左右的时间主要看一些国内少见的物种,虽然不免走马观花,但也会写游记记录。
没确定下来的行程就比较多了,像是清明、端午这种3天假期,我想去离北京比较近的济南、青岛、郑州和太原这几个省会、副省级城市的动物园看看,因为太原动物园似乎还建没彻底建好,所以去济南、郑州的可能性比较高。我最想去的应该是郑州,除了河南博物院的影响外,另一个原因是郑州动物园有一只大猩猩“尼蔻”,它是北京动物园的“尼奥尔”和“阿蔻”的孩子,也是我国第一只人工环境下诞生的大猩猩,我童年的时期看过很多次“尼奥尔”,因此也想去看看它的孩子如今过得怎么样。
至于五一、十一假期距今都还太远,行程安排也随时有可能变动,就不仔细聊了。不过,明年我应该会在广州和南京选一个城市去逛逛,虽然这两座城市我都不是第一次去,但我上次去广州是留学回国的21天隔离,去南京每次都是提前两天才做出决定。所以哪怕广动、红山和长隆在国内久负盛名,我也一直没去过,明年有空的话一定要弥补这些遗憾。
总结到这里也就差不多啦,今年的十篇游记在删删改改、修修补补,粗略的计算一下差不多一共是98500字左右,而且全部都是在工作时间划水写的!(字数和我正职工作写的报告字数差不多) 。动物园游记能更新到现在,要特别鸣谢我女朋友Wie的支持理解和帮助,也要感谢每一位读者的支持,谢谢大家。
评论区
共 7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