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天空之眼》是一部美国战争剧情片,讲述了一次英美联手反恐行动的故事。然而在这次行动中,没有美帝式的英雄主义或者恢弘状况的战争场面,有的只是电车难题的重新演绎:究竟是牺牲一名女孩来拯救更多人的性命,还是保全女孩从而放任恐怖袭击的发生?
电车难题(Trolley Problem)”是伦理学领域最为知名的思想实验之一,其内容大致是: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驶来,并且片刻后就要碾压到他们。幸运的是,你可以拉一个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然而问题在于,那个疯子在另一个电车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考虑以上状况,你是否应拉杆?
而电车难题的修改版则更加残酷:你站在天桥上,看到有一台刹车损坏的电车。在轨道前方,有五个正在工作的人,他们不晓得电车向他们冲来。一个体重很重的路人,正站在你身边,你发现他的巨大体形与重量,正好可以挡住电车,让电车出轨,不致于撞上那五个工人。你是否应该动手,把这个很胖的路人从天桥上推落,以拯救那五个工人,还是应该坐视电车撞上那五个工人?
——以上摘自百度百科
首先,我看这部电影并非为了探讨什么劳什子电车难题,真正原因是因为……小粉!
暂时收起粉丝的嘴脸,言归正传。天空之眼以宏观的方式详细叙述了一起反恐行动的前后经过,出场人物众多而且都是一些老戏骨。分别是:
人齐了好戏便开场了,英国情报部门追查六年之久的女恐怖分子现身肯尼亚,经过前线特工、肯尼亚军方、无人机多方侦查,终于确认该恐怖分子身份,原本正计划活抓藏身于民居之内的恐怖分子,却通过仿生监视器发现其正在密谋实施一起自杀性恐怖袭击活动,于是凯瑟琳上校下令让无人机对该民居进行轰炸……
电影前半段展示了英美双方通过精尖科技侦查、定位、确认恐怖分子,在此过程中,除了身处一线的CIA特工外,其余人员都坐在办公室内、指挥室内与驾驶室内,远离战火的同时却可注视敌方的一举一动,符合电影《天空之眼》的主题。而在确认轰炸该民居会对平民造成的误伤概率并经过层层询问与批准后,嘴炮五人组同意了凯瑟琳上校攻击的请求(五人组由军人、司法人员、外交人员等组成),本来是一场成功的反恐行动,然而在民居之外突然出现了一名卖馕的小女孩,打乱了全部计划。
于心不忍的无人机飞行员拒绝开火并要求重新评估附带平民伤害,军方担心任务失败要求立即获得开火权,政客则担心杀死女孩带来的后续不利影响而犹豫不决。真所谓屁股决定脑袋,身处不同位置的人怀揣不同的立场进行讨论、辩论乃至撕逼,连带着观众们的立场也在不断变化。而就在大家伙频繁嘴炮的同时时间也在不断流逝,令观众不得不担心小女孩的命运究竟会走向何方,所谓扣人心弦也不过如此。至于结局,诸位还是自己去一看吧。
在电车难题中,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舍弃一人而拯救五人,研究学者认为这是人类功利主义的体现。可能从小便被灌输舍个体为集体的思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也支持该抉择。因此“杀少保多”派的坚定拥护者卫宫切嗣一直都是我比较喜欢的动漫人物之一。
在Fate/Zero中,卫宫切嗣用杀伐果断的手段来实现自己世界和平的梦想。在他的信条中没有谁是不可牺牲的,只要是能够拯救更多的人。然而电车难题比较鸡贼的点在于,它将人简化成单纯的数字,逼迫你以宏观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同时将人数浓缩于一个与五个,诱导你做出放弃一个拯救五个的功利性选择,但若是这个数字开始膨胀时,势必会超出人类所能接受的范围。
比如在FZ中,卫宫切嗣为了阻止安哥拉曼纽的诞生而下令破坏圣杯,从而导致了冬木市大火,牺牲了所有、原本以为自己已拯救了世界的切嗣看见如此惨景时,内心几乎崩溃。若不是卫宫巨侠及时幸存,切嗣老爹恐怕当时就坏掉了。
回到《天空之眼》中,电影仿佛在告诉我们,人不是单纯的数字。即使抛开道德感,完全以功利之心来看待问题时,牺牲一人来拯救80人也并非最好的选择。在嘴炮五人组中,有一名女性政治顾问,性别的设置很容易让人把她与圣母、伪善、优柔寡断联想到一起,而且的确从始至终她都不支持轰炸民居,与军方唱反调,是个非常不讨喜的角色。
但这名顾问后来给出的理由却很有说服力:即使恐怖分子明天就去炸死80人,但从政治上将我们也可将责任推给青年党(既恐怖分子党派),而我们的无人机去炸死一个无辜的孩子,那反而说不清了。我们在拯救那80多人的同时,反而输掉了宣传战。从这样看来,电车难题陡然复杂了好几倍,在“一个油管视频都能掀起一场革命”的新时代里,抉择的难点并不仅仅是道德方面的拷问,而是多方利益的权衡。
前文提及,电车难题将个体的人抽象成简单的数字,而在修改版里干脆在那个预计要被牺牲的人前面加上了“身体肥胖易挡车”这样滑稽的属性,颇有点嘲笑胖子的味道。其实在各类影视作品里,为了增加道德负重感,让选择更加纠结,通常会附于角色不同的身份背景。
正如一名豆瓣网友所言,导演鸡贼的把小女孩塑造成了一名家庭思想先进、学习文化知识、卖饼补贴家用的三号学生形象,并且设置了一段女孩玩呼啦圈的桥段为影片抹上一丝温情,要是女孩是一名早晚拜阿拉的虔诚绿教徒,观众对其的关心程度相比会下降一些。
比较有趣的事,即使制片方有意淡化牺牲者与被拯救者的身份背景,观众也会自行脑补其背景的深层含义。比如在国产电影《金陵十三衩》中,一众妓女冒充女学生前去赴日军的圣诞庆祝会,牺牲自己拯救学生。
作者本意是要歌颂即使职业卑劣低微的妓女也能发扬人性的光辉。但部分观众在观赏完老谋子的电影版《金陵十三衩》之后开始质疑制片方的用意:是因为妓女身份低劣就可以随意牺牲吗?还是因为女大学生处女之身比较珍贵才得以保留?虽然上述疑问不排除观众故意挑刺抬杠的可能,但至少说明了个人的身份特征对于电车难题的抉择有着不少的影响。
而决策者身份(准确说立场)的不同也会产生影响:被911事件炸懵逼了的美国人对于恐怖分子的态度就是杀TM的,老子不管电车压死几个人,先把那个弄坏电车的疯子弄死;另一方面,英国人则处处谨慎,连最终拍板的首相大人也只能冠冕堂皇的说出“尽量减少平民伤害”这种话,引得部下大骂其没种,非常讽刺。
人吃五谷杂粮,也有七情六欲。亲情、友情、爱情、基情、一时冲动、精虫上脑,各种情感因素也会影响最后的选择。在游戏《最后生还者》中,在治愈真菌感染、拯救全人类与保存艾莉性命之间,主角乔尔果断选择了后者。面对这样的结局,不少支持乔尔的玩家都做出所谓理性分析,比如火莹组织其心可诛,拿艾莉当政治筹码不可信;或者治愈真菌本就是可能而已,不值得牺牲艾莉;再或者这世界上一定还有和艾莉一样的免疫者,因此乔尔这样做也无可厚非。
诸如此类的理由颇有点为乔尔开脱的味道,其实在我看来完全没有必要,乔尔做出这样的选择完全就是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即使现在明确告诉他艾莉是这世界上唯一一个、能确保治愈真菌感染的免疫者,并且火莹组织如白莲花一般干净,乔尔依旧会选择杀出基地,救走艾莉。
玩过游戏的人都知道,乔尔亲女儿在瘟疫爆发之初死于军队之手,之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乔尔为了活下去采用了各种冷酷无情的手段,冷漠的看待这世界的一切。艾莉的出现叩开了乔尔尘封已久的情感,二人从对看两相厌到最后感情深厚如父女,甚至成为了经历过炼狱般生死考验的同伴,因此乔尔最后做出的选择也就合乎情理,这无关于功利、利益或者人物身份,而仅仅是因为情感所系。
而在《天空之眼》中,导演有意压抑情感因素的出现,一直都以冷静、客观的视角来叙述整个事件,直到最后小女孩的父母入画时才集中爆发出来,为电影平添悲情。
PS:本来还想写写道德、人物立场因素啥的,不过最近吸屁股上瘾,累了……
PS2:《天空之眼》中有中国方面出场,不过这个画风老气到惨不忍睹
评论区
共 24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