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真的很少有时间看电影和电视剧了,一个月可能顶多去一次电影院,在家也就是吃饭的时候会有空看十几分钟的剧,这其中也有《鱿鱼游戏2》这种看了觉得没什么想说的,也有《疯狂的麦克斯》这种在马拉松但才看到3就先不写的作品。
看完了《新世纪福音战士》TV版,实在是非常喜欢。在前半段,我认为喜欢《环太平洋》的我当然会喜欢EVA了;在后半段,我认为喜欢《双峰镇》的我也当然会喜欢EVA了。这么说只是一种很模糊的感受类比,尤其是后者,并非任何意义上的具体类似。我最近尤其愈发喜欢被时刻和“心流“推着走的叙事,但一般来说,在绝大部分成熟的商业作品中,这两件事情的因果何先后都应该是反过来的。
虽然在设定上,EVA与环太平洋不无类似,但类似的设定也有在其他作品中出现过,并且主题上则实际上截然相反。而对于与大卫林奇一些作品,则有一定的共性,他们沉淀于时刻、基调与氛围本身,并且愿意为了更加具像化、夸张化着三者,而在一定程度上解构其他所有事物。EVA的发展远远超出我的想象,就和双峰大结局中突然开始的喊叫和灭灯一样,对于双峰,这是怪异的巅峰;对于EVA,则是对于孤独、联结与自我拯救这个主题的看似抽象,实际具象的尾声高潮。有些人可能会问,一个看完会让人一头雾水的、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叙事推动时刻”的结局,真的是一个好结局吗?我的答案是,是的,最好的结局不一定是把表面上的,故事讲完整、一切尘埃落定的结局;最好的结局也不一定是好聚好散的、合家欢的结局;最好的结局是符合一个作品最沉层次的表达、与创作者强烈情感和理念投射的尾声,是共鸣的结局,也是引发共鸣或争议,但更重要的——思考,的最后机会。让人留下最深刻的记忆,让人在未来回想这部作品时,结局能第一时间涌上心头。
而且,其实包括EVA在内的大量文艺作品,无论是游戏电影动漫。就算是抱着欣赏和理解的角度去看,也是多多少少基于宗教理念的,像EVA则是高度基于。有的时候我会觉得,圣经是迟早要去读的,不读实在是没法好好去理解这些作品,即使我不信教,也可以把圣经当作一本“设定集“去看看,不可否认,宗教对于现代世界思想上的影响还是非常大。另外,EVA的美术也是极为值得细品,甚至可以说是我看的为数不多的动漫中,质感最为独特且别致的作品了。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暗喻幻想》里铁甲战车的设计者也是EVA的机械设计师。
也就Okay,当然是远远不如3/内战,我觉得也没有自己的预告片表现得亮眼。美队内战对复仇者内部矛盾刻画得好在MCU里起到的承接作用更大,无论是自身还是对于MCU的影响和吸引都更大,但美丽新世界没这种感觉。在政治阴谋这个主题上的叙事也比较乱,而且总有一种急急忙忙的感觉,而且所有人仿佛都有瞬移能力,也导致每个场景里叙事的发展都欠火候。
一开始悬疑氛围营造的其实不错,也挺吸引人,但是实在是推的太急太快,导致后面丢失了这种吸引力,动作场面的话记忆点主要也就是华盛顿红巨人(D-Box立功了,反倒是下午看到哪吒2没D-Box,那是真的太可惜了,有的话我都不敢想那体验),但这一个也就只是Okay;另外但凡涉及到国际政治,常任理事国都凑不齐,就是在难以让人认真对待了。
全片属于“看了我倒不觉得算浪费时间,但不看也一点不可惜”的情况,但是如果说之前死侍2让我对终局之战后的MCU上来了些劲的话,那么美队4就又压回去了
属于是那种远超我预期的电影,也是迄今为止看过视效堆料最狠的国产动画之一,令人叹为观止的壁纸级镜头一个接一个。
我一直都说我看文艺作品最核心的追求就是情感的传达,并且,电影、游戏和任何文艺作品来说,其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充当一面不可能出现在现实里的镜子。对我个人来说,在加拿大,独自一人去看这部片子,从很前期的那句“爹妈不在身边,要照顾好自己啊”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你不知道这种极其个人但深深刻入心的情感会由哪一部电影、在什么时候到来,但是要它来了,你也许就会记一辈子。
第二件想说的则就是我近些日子来非常有共鸣的一个主旨,尤其是在《暗喻幻想》之后,“相信改变的力量”也差不多成了我的座右铭。其实,我喜欢《暗喻幻想》的原因和此前的鉴赏,已经可以很大程度上用来形容在核心思想上为什么我也喜欢《哪吒2》了,那种“我命由我不由天”、“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思想在片中也给妖和所谓的仙附上了一层现代化演绎,一种对于身份政治和社会阶级的嘲讽。
鉴于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我还想摘一句话出来:“自诩照世明灯,干的却是恃强凌弱、祸乱人间的勾当。”
看完了《人生切割术》S2,依然是我近些年最喜欢的原创剧。即使叙事和节奏无比新鲜,但也能时常从里面尝出一口《双峰》和《控制》的味。这剧不仅带有绝杀对味的复古美学,还有一丝果味,总感觉从各个地方都透出一种“是苹果拍的就对了”的感觉。
有趣的是,从第一季开始我就一直觉得有股《双峰》味,以时刻作为叙事本身的味道和理念,但我从没用这俩关键词搜索过,直到今天,知道远不是我一个人这样觉得,就更妙了
其实是略微超过我的预期一点的,一是之前看到第一个宣传片觉得这实在不行,再就是后来的《无主之地》又给游改电影在我心中的预期踩了一脚。
虽然本来也没觉得MC这部能好,但这片做的还真值得一看,主要是因为其贡献了太多迄今为止渲染和光照质感最棒的Minecraft影像,有太多壁纸级美不胜收的,看上去就像打了Distant Horizon Mod且 Max Plus以后的震撼。工业化影视级的细节渲染和光照设计带来的那一份质感,确实不是此前的各种饭制CGI能比的、光是这一点视觉上的元素我就觉得值得看。
并且,这片也完全就是一个粉丝服务,几乎是把在叙事框架下,游戏里能拿出来的细节全给掏出来了,“尊重“这一点非常到位,制作台、岩浆烤鸡、刷怪场、间断红石铁轨、小方块掉落,鸡骑士、连Alex都以同样的服装和发色在彩蛋里出场。和我猜的一样,来看电影的大部分都是小孩子和他们的家庭,从片尾曲响起,全场热烈的掌声就能看出粉丝服务的到位,但换句话说,如果你不是MC玩家,那么本片没有看的价值,这一点是与《辐射》、《最后生还者》或保罗《生化危机》最大的区别。但起码,人家做好了其中一点,当MC经典的主题旋律一响,看着美轮美奂的主世界终于呈现在IMAX银幕上,本身就足够让从小和MC一起长大的玩家们眼睛里进点沙子了。
至于剧情?实在没什么好说的,只是那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讲了个事”的级别。不过,我非常不认可本作的制作角度,实际上,真人角色的加入完全破坏了MC高度统一的,极具特色的美学风格,每次看到好看的画面我都在想,要是没有这几个真人出现就好了。不是说全片里不能出现真人,而是应该让角色在进入主世界后也变成方块人,真人角色对于一个风格化为亮点的作品造成的美学破坏是不可挽回的。这一点也是让这个IP下少见的,重叙事的《我的世界:故事模式》变得更有含金量的一点原因。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