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似乎听说过,中世纪的骑士或贵族总是可以通过投降而成为俘虏,这样就可以避免死亡。而普通士兵大多就没有这样好的待遇。
中世纪的俘虏完全听凭俘获者的摆布。有些人被作为交换战俘的人质,有些人被赎回,有些人被无限期关押,当然也有些人被直接杀害。尤其是在中世纪早期,俘虏的处境极其艰难。
在11世纪末以前,俘虏并不是为了赎金而被掳走的。他们被俘虏后是为了用作免费劳动力、被卖为奴隶,有时是为了换回被敌方俘虏的“自己人”。
在12世纪以后,尤其是在英法百年战争期间,投降和赎金成为了战争的基本组成部分。
在特定情况下,投降是合理的和光荣的。14世纪的骑士楷模杰弗里·德·夏尔尼在他的骑士论著中写道:“如果你被打败了,如果你光荣地成为俘虏,受到你的人民和对手的尊重,难道上帝不会向你显示他的伟大恩典吗?”
因此,这种制度对每个人都很有利。俘获者有机会从赎金中获利。骑士们可以放心战斗,因为他们知道即使输了,也不会被当场杀死。他们可以期望在被俘期间得到合理的善待。
如果没有赎金,英国的历史进程可能会完全不同——这不仅是因为像英国的狮心王理查一世和法国的“好人”约翰这样的国王可能会被杀而不是被勒索赎金,还因为允许俘虏以赎金换取自由的习俗改变了战争本身的许多方面。
或许骑士精神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骑士精神主要起源于法国,但英国也有很大的影响。
骑士作为西方文明的一个特殊标志,其形象主要与骑士对待对手和弱者的行为有关。
例如,法国骑士尤斯塔克·德·里贝蒙在加莱与国王爱德华三世作战,虽然他英勇善战,两次让国王屈服。然而,他最后还是投降了,但他并不知道与他作战的骑士就是英格兰国王。由于他的英勇表现,国王对他非常慷慨:国王对他的骑士美德充满钦佩,释放了他,没有对他要求任何赎金,而且还给了他一份厚礼——他自己的珍珠头饰。
赎金传统实际上在法国最为盛行。它随着法国的影响传播到英格兰和圣地,但在神圣罗马帝国和伊比利亚(西班牙)却没有那么牢固的根基。
在法国或英国的传统中,赎金是一种致富手段,比武规则也反映了这一点,它规定被俘骑士必须将马匹和盔甲交给获胜者。正是对战利品的诱惑以及对名誉和荣誉的希望,催生了12世纪到14世纪的“巡回比武”,骑士们像现代职业运动员一样穿梭于各个比赛之间,这既是对战利品的诱惑,也是对名声和荣誉的期盼。
比武中的胜利者和战场上的俘获者的形象没有什么不同。这两种情况下都崇尚胜利者的优越性。
当战场上的对手投降时,跪下是确认俘虏的生存状态发生了真正改变的姿势之一。
这种姿势在中世纪的欧洲具有普遍意义。如果一名骑士决定停止战斗并被俘虏,他就会下马并向对手伸出双手跪下,这表示他请求怜悯,即请求饶他一命。另一种表示投降的方式是双手交叉跪在胸前,这表示他顺从并同意手腕被捆绑。
此外,他还要宣布投降并听从胜利者的摆布。通过举手或同时说出“我投降”或“赎金”等字眼,是其表达投降和放弃战斗意愿的重要方式。从那时起,胜利者要确保囚犯得到保护和适当的待遇。
投降的下一阶段是将武器交给获胜者,并将右手套交给他,这象征着放弃使用武力,并保证履行作为囚犯的承诺和义务。最后是将头盔交给获胜者,这象征着将整个人交给他。
头盔具有非凡的象征价值,因为它可以保护身体最重要的部分,此外,它还具有其他任何东西无法比拟的高度个性化特征,因为它可以识别其所有者。通过献出头盔,囚犯在某种程度上也献出了自己。
这和比武场上交出头盔的做法如出一辙。但是,在比武场上赚取的财富与“真正”的赎金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法国国王约翰二世从1356年起一直被囚禁,直到1360年签订《布雷蒂尼条约》,以交换人质(包括他的两个儿子)的方式释放了他,这样他就可以返回法国,并筹集到300万克朗或埃居的赎金。当然,这笔赎金对法国来说是一笔巨款。最后一笔赎金直到英格兰国王亨利五世统治时期才支付,还剩下60万克朗没有支付。1194年,狮心王理查一世的赎金为15万马克,这是当时英国王室年收入的2倍左右。
在整个中世纪中叶,那些有资格赎回的阶级往往能够逃脱死亡,而他们那些不幸的追随者则要为战败付出生命的代价。
这不仅是一个地位问题,更是一个经济价值和偿付能力的问题。无力支付赎金的俘虏的生命显然面临着严重危险。圣德尼修道士在描述法国的动乱时说,“每一个宣称付不起赎金的人不是被绞死就是被淹死”。
然而,赎金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也不是与等级和头衔紧密相连的。赎金总是可以讨价还价的,一个富商的儿子,假设他有足够的时间向昔日的凶手描述他父亲钱包的大小,他被赎回的机会即使不如一个穷骑士,也不会太差。赎金总是基于一个人(或他的家人)所能支付的金额,原因很简单,除非真正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被俘虏的人永远不会再拿起武器反抗,否则就没有必要开出一个收不到赎金的价格。
例如,如果俘虏狮心王理查的是法国的腓力二世而不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那么他很可能会提出让理查在地牢中度过余生的要求。
同样,法国的“好人”约翰在普瓦捷战役中被俘后,他的赎金也是由避免法国人成为爱德华三世的对手这一政治利益决定的,而不是金钱利益。不过,除了涉及国王和重要贵族的情况外,赎金一般由俘虏的支付能力决定。
赎金通常由俘虏的亲属(父母、妻子、兄弟姐妹、子女)或他所属的组织(行会、兄弟会等)筹集。如果他们无法或不愿凑齐所需的资金,那么就会向表亲和姻亲,任何可能有钱并足够关心俘虏的人发出呼吁。那些受到比自己更有权势、更富有的人尊重的幸运儿,也可能被他们的封建主赎回。例如,阿马里克国王为艾梅利·德·卢西尼昂支付赎金,埃莉诺王后为威廉·马歇尔支付赎金。当然,对于被俘虏的国王和男爵来说,他们不必依赖那些爱戴或尊敬他们的人的慷慨解囊。他们可以向臣民、附庸和佃户索要赎金。
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在赎金付清之前会被关押起来,条件也各不相同。有些人享受着舒适的“软禁”,可以与他们所投降的人的家庭甚至家人交流。其他人则被关在一个房间里,甚至是地牢。更有甚者,囚犯被锁在监狱的墙壁上,直到赎金付清。在极少数情况下,一个人(一般是高级官员)可能会被假释,以便更好地收取欠款。著名的例子有拉姆拉的鲍德温(Baldwin of Ramla),他只支付了巨额赎金的一小部分就被萨拉丁释放了。鲍德温最后说服拜占庭皇帝支付了赎金中尚未支付的部分。
支付赎金可能会在经济上毁掉一个人和他的家庭,而赎金则会让那些有幸获得珍贵战利品的人发财。
这种发财梦就像是13世纪60年代法国的“淘金热”,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士兵对赎金的渴望近乎于疯狂。
在普瓦捷战役中,英国人和加斯科人为了争夺赎金,几乎将法国国王撕成碎片。
他们包围了国王,高喊着让他投降,却不敢靠近他,约翰问道:“我应该向谁投降?我的堂兄威尔士亲王在哪里?”其中一名骑士回答说:“陛下,他不在这里,但如果您向我投降,我会带您找到他。”国王同意了,并将手套递给了他,从而投降了。
然而,他的请求并没有立即得到满足:他被强行从最先俘获他的骑士手中夺走。在场的人争吵着谁是第一个抓住他的人,因此有权获得赎金。法国国王再次要求见他的堂兄,并说他很富有,足以向所有对他感兴趣的骑士支付赎金,这才平息了激动的骑士们。
如果普通士兵俘获了国王,他所能获得的财富无疑是巨大的。
苏格兰国王大卫二世就是这样一个被普通士兵俘虏的国王。来自诺森伯兰郡的乡绅约翰·德·库普兰在大卫躲在桥下时找到了他。最后,乡绅俘虏了国王。
他通过谈判与英国国王达成了协议,获得了一个新头衔、500英镑用于支付他和俘虏一年的生活费,再加上每年100英镑,这样他就可以养得起20名重装骑兵,带着他们为国王服务了。
俘虏国王自然是难得的机会,但那些大人物的价值同样不可小觑。为了争取更多的钱财,英国人很快意识到,让俘虏自己定赎金对他们很有利。
因为自尊心往往促使俘虏定出更符合他们自我形象的赎金,而不是他们钱袋的大小。甚至黑太子在为著名的法国骑士盖克兰(绰号布列塔尼之鹰)定下赎金时也使用了这一策略。盖克兰定下了10万法郎的巨额赎金,这是他不可能从自己的资源中筹集到的,因此他不得不求助于法国国王等人。
尽管赎金在整个中世纪都很常见,但它仍然是一种特权而非权利。
例如,英格兰的约翰国王在1215年罗切斯特围城战中屠杀了被俘的弓箭手。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阶层,也因为教皇庇护三世谴责在战争中使用弓箭。
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围攻期间进行抵抗并随后被攻陷的城镇和城堡通常没有成为俘虏的资格。14世纪的骑士规则正式确定了这一规定,允许围攻者利用屠杀威胁迅速结束战斗。
威尔士人和苏格兰人同样不值得俘虏。事实证明,不列颠的凯尔特边缘地区是一个特别残酷的地区。英国人视威尔士人和一些苏格兰人为野蛮人。这些人既不了解也不遵守“文明”战争的规则。因此,英国人可以粗暴地对待他们,这导致了双方的屠杀。
然而,通常情况下,决定是否接受赎金的是胜利者所处的环境,而不是俘虏的意识形态。在激烈的战斗中,许多士兵被“血腥欲望”所征服,完全冲淡了对黄金的贪婪。或者,当战斗不是在雇佣兵之间进行,而是在真正的对手之间进行时,战士们可能只是太憎恨他们的对手,而不愿意手下留情。
有时,指挥官也会做出杀俘的决策。亨利五世下令杀死在阿金库尔被俘的法军战俘就是一个很有名的例子,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脆弱感所决定的。他在最初的胜利后又害怕敌人卷土重来,认为自己需要保持前线的战力,随时准备击退数量上仍占优势的法国人的下一次进攻,因此不愿抽出人手看守俘虏。
更重要的是,到了玫瑰战争时期,指挥官们开始倾向于摧毁敌人的作战能力,而不是从赎金中获利。据称,爱德华四世告诉他的士兵“杀死领主,放过平民”,这清楚地表明了英国王位争夺中敌对派系之间的仇恨日益加深。爱德华四世认识到,平民可能不会支付赎金,但他们是他未来的臣民,杀死他们对他没有任何好处。而反叛的领主则是他王位的威胁。
总之,对待战俘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既定的原则,但实际上统治者和骑士或普通士兵一样,并不总是遵守这些原则。叛国罪(兵变、叛乱,实际上任何不服从命令的行为都被视为叛国罪)、不敬罪、在战斗或围攻中人员损失惨重、激发复仇欲望等因素都会影响国王是否开恩。
评论区
共 2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