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当你看到“科幻片”这个标签后,一定是期待着跌宕起伏的情节,畅快震撼的画面,激光biubiubiu、炸弹boomboomboom,如《星际迷航》如《星球大战》的“大片”。对不起让你失望了,它并不是。
我邀请一同观看的朋友在散场后说:“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没想到这么文艺,节奏这么慢。当一切铺陈开来时,给我的感觉是,它是冷的。”
《降临》,期待了许久的电影,改编自特德·姜的《你一生的故事》。非常幸运的是,我刚刚看完原作,就听到了《降临》要上映的消息,但那时国内并没有引进的传闻,那时的我怅然中怀有一份期待。经过苦苦等待,终于传来它将被引入中国的消息,那时的我真的是欣喜若狂。
感谢安利狂魔@四十二,让我掉进了科幻小说这个大坑。
特德姜的小说几乎都是中短篇,短小精悍,不,是精致,也不是,是精美。每每读他的作品,给我的感觉是(纯个人猜测,也绝非贬义)他的小说都是先有一个精妙的想法,然后围绕这个想法展开去构思,所以他的作品区别于克拉克宏大的场面、巧妙而又极其合理的幻想;区别于海因莱因强大的逻辑性和对人物的刻画;区别于阿西莫夫渊博的知识与推理小说般的写作方式;区别于布拉德伯里爱伦坡般的诗意。
特德·姜的作品是短小的,却又完整的,作品中的浪漫——不是语言上、行动上的,而是思想上的,字里行间里氤氲出来的浪漫使我迷醉。
这样一部短篇小说搬上荧幕,其实是让我忐忑不安的。幸好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的处理是让我满意的。据说《降临》是他为《银翼杀手2》的练手之作,如此便更期待他的《银翼杀手2》了。
《降临》相比于《你一生的故事》,少了一份浪漫和精巧,却多了一份大气和思考。
小说的格局很小,仅仅是一部浪漫的、围绕着“萨丕尔-沃尔夫假设”展开的故事,没有任何军事行动、政治博弈的描述,也没有正面描写全球各国对于第三类接触的反映,而是仅仅着眼于“视镜”中发生的事。要将之改编成电影,并且要一定程度上迎合观众的口味,做一定删改是情有可原的。
而《降临》的改编,是让我惊喜的,它把故事的格局刻画地更加宏大,赋予了外星人来地球地目的(而小说中外星人来地球地目的并没有描写),并加深了人类和外星人之间地冲突,使之更像一部“科幻片”。
并且经过导演(或编剧)的改编,电影将大刘在《三体》中提出的“猜疑链”更加透彻的表现了出来(个人感觉大刘在《三体》中虽提出了“猜疑链”,却没有很好的诠释。),虽然电影没有提炼出这个概念。
影片中许多新增的细节和情节让我惊喜,比如第一次登上“贝壳”时重力的改变。而影片后半段加入的大量政治博弈虽然破坏了原作的韵味与意境,却将矛盾冲突刻画得更加明显,更符合电影的表达。总的来说,影片是让我欣喜的。
电影的改编、部分情节的处理上,还有前半部分的节奏把握都有失妥当,比如女主学习“七文”的那一段,情节的详略处理上有问题。这也导致了非原作党对电影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对部分情节抱有质疑。一同观看的朋友也提出了几个问题。
Q:七肢桶(电影翻译为七肢怪)来到地球是想赠予人类预知未来和超光速穿越的能力,但为什么在与人类的交流中这么被动?
A:一、在小说中七肢桶来地球是没有目的的,或者说是不明晰的,它们的身份更像是旅行者或者说是观察者。
原文:“我们始终没有弄清七肢桶为什么离开,它们为什么来到地球,也不明白它们为什么像这样行事。”
二、在七肢桶的认知中,时间是非线性的,剧本已经写好,它们只是按照剧本中的描写演着戏,反正结局一定如此,被动主动并无意义。
Q:关于预知未来的设定太方便,语言作为人为设定的工具,却能使人跨越次元壁,窥探时间,合理吗?
A:这也正是电影处理的并不太好的地方,小说的核心是“萨丕尔-沃尔夫假设”,即“语言决定思维”,语言影响了人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方式。
(例:我们在思考时,脑海中呈现的其实也是语言,也就是通俗中说的脑海中的声音。那个“声音”是你思考的语言,而我们的语言无法表达的事物我们必然无法探知。)
女主学习“七文”是一个艰难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直到在互换费尔马最少时间定律时(小说用这个物理定理非常浅显易懂的表现了七肢桶和人类思维方式的不同,很遗憾的是电影没有利用这个例子),女主才恍然发现七肢桶和人类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
七肢桶的身体结构造成任何方向都是它们的前方,在它们的认知中世界并不是如人类所认为的线性的、由因和果组成的,而是非线性的。这个地点发生了这件事,并不是因果联系,它就是这样的,没有道理可言。
在它们的认知中,时间不是线状的,而是如狄拉克之海一样,是一片海,是一个浑然的整体,你无法将之抽丝剥茧。于是它们创造了一种非线性的、空间般的语言(PS:电影中七文的表现形式虽然和我想象中的不同,但却是最完美的表现:圆恰好是完美对称的、没有前后之分的。)
女主在真正掌握了七文后,能够流畅自然的写出七文后(而非电影中需要经过七肢桶的引导或利用平板电脑进行选择拼凑出七文)才和七肢桶一样拥有了预知未来的能力。
不是预知,而是看到了。女主不再是在时间这条线上行走了,而是在岸上,看到了时间这片海。
Q:为什么女主在看到了未来后没有做出改变,而是照着看到的去“表演”?
原文:“七肢桶意识模式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它们的行动与未来事件相合,而在于它们的动机与未来事件的目的相统一。
自由并不是一种虚幻的假象,在先后顺序模式的意识中,它的的确确是真实的存在。在同步并举式的意识中,自由这种观念却没有多大意义,但同时也不存在“被迫”。
正因为能够自由选择,所以我不可能预知未来。反过来说,如果我已经知道了未来,我便不可能反抗这个既定的命运,也不可能把我知道的未来告诉其他人——这也是一种形式的反抗。预知未来的人不会奢谈未来,读过岁月之书的人不会承认自己读过它。”
宇宙是能自我修复、自圆其说的,它不允许“悖论”产生。
你能看到未来,那未来就一定是这样的,如果不一样,则你并非真正的看到了未来;反之如果你真正的看到了未来,未来就是没有自由意志的。女主既然看到了未来,那么未来就一定是这样的。
非线性思维,就是已经不再是线了,没有前后之分 。是混沌,是一滩,是一片海。
Despite knowing the journey,and where it leads,I embrace it,and I welcome every moment of it.
即便已然知道这段旅程和它的归宿,我仍迎接它,迎接它的一分一秒。
所以我说这个故事是浪漫的。总的来说,电影存在小瑕疵和一些漏洞(有些没有在文中提出),但依旧让我满意,依旧让我兴奋。
这并不是一篇安利文,仅仅是想写给那些想看的和看过后有疑惑的人。如果你因为看了我这篇文章而决定去看这部电影,一方面我是欣喜的,另一方面我也是惶恐的——感觉被坑了别怪我,这部影片真的不适合所有人。
And we hold hands as we walk inside to make love,to make you.
评论区
共 108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