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明确地意识到《时间足够你爱》绝不是海因莱因最好的作品(甚至有可能是他最差的那本),但它是我最喜欢的海因莱因的作品。
各式各样的科幻,有些仿佛穿越者的预言般精准,有的气势恢宏令人心潮澎湃,有的温婉细腻余香不绝,有的锋利尖锐发人深省,你总是会带着一些理由去读它们——至少读第二遍的时候,你总是有些理由的。
对我来说,我能从《时间足够你爱》中得到的东西...是安宁。
《时间足够你爱》的故事比较简单。简单地说,在已经能稳定地开始太空殖民的未来,人类通过科技的力量可以实现永生。在这种前提下,大部分最年长的一批人绝大多数都选择自杀——而那最年迈的一群人中,最狡诈最有智慧最年老也最重要的那个人也是如此。这个在二战前出生,一直活到人类足迹遍布星海的老人,最终决定安安静静地死去。
且慢!在弥留之际,老人选择离开人世的星球的首脑(也是他的后代)强行制止了这场自杀,并用回春疗法把他救活。面对老人愤怒的质问,这位首脑提出的解释是——“我们需要您的经验与智慧”。
全书基本就是这样开始的。说到底,这本书就是“老祖”拉撒路·龙与他的孩子们的对话集。这本书里写满了各式各样的故事,听起来亦真亦假,而这正是这本书的精彩之处。
“但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们必须自己作出判断。为了把这本文献压缩至合理的长度,我省略了许多已经证实的历史事件(学者可以在档案室找到原始资料)——却保留了一些谎言和不那么真实的故事,因为我认为,只要经过合理的分析,一个人所说的谎言比所谓“事实”更能展现他的内心世界。"
我不知道各位是否愿意听长辈的故事——就假设你真的有那么一位长辈,他的故事不会让你觉得厌烦,那么我想你已经会不厌其烦地缠着他,听他讲自己的故事的。
《时间足够你爱》的行文很口语化。你可以读到老祖拉撒路不时地打断自己,不时地回忆纠正自己的错误,读到他的听众偶尔插话,而他则顺口回答。你能读到他嬉笑怒骂,多愁善感,时而糊涂时而精明——正是这种形式,让《世界足够你爱》读起来像是在“听故事”,仿佛你就坐在听众的位置上,看着他回顾自己的一生。
我喜欢这些故事。它们各个听起来都别有趣味,带着岁月的沧桑,和这种沧桑累积后的幽默与睿智。
“那个奴隶保护人后来怎么样了?”我问道,“他没带给你什么麻烦吗?”
“我还在想你会不会问这个问题呢。我把那个混蛋扔进了太空!活着扔出去的。他就那样飞了出去,眼睛鼓了出来,浑身向外迸血。你以为我会怎么做?吻他吗?”
在黄金时代三巨头里,我个人是最喜欢海因莱因的。一方面是因为这位作家的想法实在是太诡秘了——在他的作品里,我看到各种相斥的思想在来回激荡,从对人类最深刻的爱到对这个文明最根本的厌恶,我看到这个作家同时被称为法西斯主义者、共产主义者、自由主义者、保守的美式爱国主义者、虚无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他的作品中有无数种立场,每一个都异常鲜明。我为海因莱因作品中这种多样性和包容性着迷。
另一方面,海因莱因的作品中似乎永远永远都有这样一位“严父”的形象,有人称之为“海因莱因的老者”、“海因莱因严父”,等等等等——对于很大一部分读者来说,这是海因莱因作品最根深蒂固的缺点,对于我来说,则是我最喜欢的地方。
我特别沉迷于揣摩海因莱因的每一本作品中的“严父”、“老者”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星船伞兵》里的老兵是一种形象,《异乡异客》的朱巴尔·哈肖是一种形象,《时间足够你爱》的拉撒路·龙是另一种形象——甚至在《你们这些还魂尸》中,这样的形象也依然存在。
这些人物让海因莱因的作品读起来有一种踏实而稳定的感觉,这些人物是小说的主心骨,是树干,是根基。他们是读者的阐述者、向导、讲解员、老师、朋友、长辈、上司,偶尔还会成为读者自己。无论海因莱因的小说包含的价值观有多么离奇,读起来总是令人信服,我认为这和小说中一直存在这样一个强引导性的人物很有关系。如果你不喜欢,那么这种设置会让你厌烦。但如果你能接受,那么他就能让你捧起书本就放不下。
作为海因莱因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它给我一种非常鲜明的印象:拉撒路·龙就是海因莱因自己。因此在这本书里他前所未有地以一种丝毫不加掩饰地方式,透过拉撒路·龙之口,向他的读者疯狂地倾诉,一视同仁一厢情愿地把他的读者当作愿意围在他的脚边的他的孙辈,听他以一种自信、骄傲而务实的口吻,滔滔不绝地说一切他愿意说的事情——毫不保留地表达他一生所见所闻为他带来的智慧、愚蠢与幽默感。
《时间足够你爱》中甚至有名为“幕间休息”的段落,把一些零零散散地“老祖的话语”记录下来,一写就是十几页——它们显然没法流畅地插入到全书的故事里,但它们很重要——它们是这位老人无论如何都要讲给你的东西。
这是对阅读流畅体验破坏很严重的段落,却是我最喜欢的部分。那些忍俊不禁的笑话,那些愤世嫉俗的论断,很值得玩味。
这些段落偶尔会记录一些异常意义不明的短句,某种程度上表达了千年之后、“老祖”拉撒路·龙的子孙建立的文明中,对地球理解的偏差和因此诞生的毫不掩饰的好奇。
海因莱因的作品在社会发展这个领域的思辨性很强。你可以在他的作品中读到一种鲜明的思路——当调整现在人类社会中的一到两个变量以后,这个社会会运转成什么样子?
这是一种非常经典的科幻文学的写作思路。而海因莱因显然尤其善于此道。在他的小说里,为科幻点子服务的“变量”和作为基底的现实“不变量”,它们之间的调理都非常清晰,在小说中你能同时读到自己最熟悉的东西,也有最意想不到的点子,而且它们层次分明地重叠在一起。因此这些作品读起来可信度都异常高。
在《时间足够你爱》里,被改变的变量很简单:一个是太空殖民时代,人类进入了持续的殖民浪潮中,拥有近似无尽的空间用来生存;另一个是在科技的支持下,人类理论上拥有不朽的生命,虽然进入这个阶段的人类本身还很稚嫩(最年长的也才一千来岁)。这样的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呢?
能不断进行殖民、进行自我筛选的文明是异常活跃的,这就是海因莱因的观点。《时间足够你爱》颇像是对历史上大殖民时代的重构,这点并不令人惊讶——毕竟罗伯特·海因莱因以他的“未来史”系列作为标志,他太擅长在科幻故事里重写人类历史了。你能看到他在《时间足够你爱》中歌颂殖民行为——最勇敢最无畏最优秀的人会自发地走出故土迈向未知,他们将会在新的处女地上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新的伦理、新的道德、新的生存方式、新的哲学与逻辑——而这些新的东西定然是更好的,因为它们经历了残酷的筛选。当这个流程可以被拉长至宇宙尺度的时候,在海因莱因的笔下,地球原来历史中殖民时代所出现的肮脏与邪恶也追不上殖民的速度——这些一往无前的殖民者远远地把宗主国抛在脑后,而那些安逸地活在“后面”的人们,也全然不会因为资源的掠夺而倒向帝国主义,因为并没有什么值得互相兵戎相向。
”移民先驱们关心的不是把记录送回统计办公室。他们看重的是如何让自己活下来,生更多的孩子,以及扫清一切挡在他们面前的障碍。通常情况下,一个新殖民星球只有在经过四代人的发展之后,才会想起向我们这里传送数据。(不这么干是不可能的。要是某个移民过分关心统计数据,那他很可能会成为统计数据中的一分子——作为死亡人数。...)”
在殖民的最前沿,在每日都生死存亡的时刻,只有纯粹的人性和动物性——在海因莱因笔下的未来,这些人自愿地远离高科技的乌托邦社会,以一种强悍的韧性活着、生育、养育后代,纯粹而有力。而拉撒路·龙作为这些(如果不借助外力就)并不长寿的人中的一位先天的长寿者,他眼所见证的这一切,从他嘴里讲出的这些如同他儿孙一样的人们的故事,总有一种既伤感又骄傲的情绪。
另一个变量是“近乎不朽的长寿”。在《时间足够你爱》中,人类并非不朽——他们只是可以被回春疗法变回如20多岁的壮年的状态。
一个只有少数人不朽的社会是什么样子?显然有不少科幻作品讨论过这种状态下的权力结构(《副本》就算得上一个)。可是一个多数人都不朽、且不会拥挤的社会呢? 《时间足够你爱》中的答案是:现世的许多观念都会彻底崩解,包括对生死、家庭、伦理、婚姻、爱情与性的看法。倘若你和你的曾孙一辈能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你们看起来也都年轻而有活力,那么该如何处理你们之间的关系呢?假若你们互相坠入爱河,这是否存在伦理问题?在那个所有人都活得很长,都拥有智慧又看上去十分年轻的年代里,这会成为一个伦理问题吗?
在《时间足够你爱》的世界里,第一批勇敢地(被迫)向外太空进行殖民的人们大多是老祖拉撒路·龙和他表亲的后代,这些人不但天然地长寿,而且(当然)也挺能生的——这也意味着千年过去之后,你遇到的大部分人都可能是你的亲戚。
简单地想想你就会意识到,有关血亲、家庭、和婚姻的伦理观,会因为科技的发展变得截然不同。在海因莱因笔下,替代了我们所能理解的伦理道德的,是纯粹的生物学——在技术的支持下,人们可以仔细地检查自己的基因组——假如两个人的结合诞生的后代没有畸形和残疾的危险,那么他们的关系就可以被接受,因为在生物学的角度来说他们在血缘上已经够远了。
同样转变的还是对爱情和性的看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时间足够你爱》写得如同一篇色情小说,而且是那种纯粹读起来爽的后宫种马文。这是一个塞满了活得很久的帅哥美女的故事,他们各个学识渊博、魅力非凡,而且对待性与爱情的态度也开放得让人惊异。如果你只是冲着这个噱头来读这篇小说也没什么问题——因为这么读依然挺爽的。
对于科幻黄金时代的作品中洋溢着的对科技发展的乐观情绪,《时间足够你爱》应该是将其表现得最有人情味最直接的一种——如果科技发展的结果就是能让你一直活在20多岁,和一帮性感可爱又有魅力的小哥哥小姐姐每天没羞没臊地生活在一起,我想大概没谁会不动心吧。
当然《时间足够你爱》不是那种纯粹的意淫小说,完全不是。除去那对人类未来的宏大愿景,还有那些颇为惊世骇俗的科幻点子,贯穿这本结构松散的长篇小说的,依然是一种质朴而纯粹的爱情观。拉撒路·龙为你讲述的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某种不紧不慢又坚定不移的处事态度,而他的伴侣的故事,在表面上的淫乱甚至不可理喻之下,其实包含着非常真诚又真切的情感。
它的确是一个老人对你讲述的一堆故事。抛开那些吹嘘、那些追忆往昔时光的快乐、那些大道理,其实它想说的也无非就是:
无论能活上千年,还是只能拥有短暂的一生,人类啊,时间足够你爱。
《时间足够你爱》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缺点——它太长,而且太絮叨了。如果你觉得不喜欢,我非常理解。它是罗伯塔·海因莱因去世前写完的最后一本长篇小说,它像是一个老人回顾自己一生时带着强烈渴望的、纯粹的倾诉。它的全篇逻辑很松散,有关技术的点子也谈不上高明,要说深度和思辨性,事实上也比不上海因莱因之前的作品——也许唯有那宏大的胸襟依然如是。
我第一次读《时间足够你爱》的时候很年轻,还没高中毕业。再后来我总是不时地回来翻翻这本书——不是为了来这里温习人生哲理,不是为了听那些鸡汤/毒鸡汤,不是为了启发自己对科幻的看法,不是为了有所感悟有所震撼,不是去做思维训练,思索一个长生不死的人会怎样看待世界。
我只是想回来读读这些故事。不去想那些故事蕴含的背后的思潮和主义,不去想它带来的图景。我只是觉得很安宁。
每隔一段时间我都愿意回来,回到这个乌托邦里,去见拉撒路·龙,这个已经千岁看上去依然壮年的老祖,这个阴险诡诈又正直坚定的老人,和那些看起来与他同样年轻的后辈们,那些性感婀娜又智慧非凡又独立坚强的女人们,那些风趣幽默温文尔雅的男人们。
我觉得《时间足够你爱》是最好的睡前科幻读物之一。它一直摆在我的床头来着。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本小说也可以叫“全宇宙岁数最大的人把自己能上的所有异性都上了一遍的故事”。脑洞和下限都很出人意料。
你可以很深地去钻研它,那些零零碎碎地故事背后是各式各样的价值观,海因莱因把它们倾囊相授,它值得你细细琢磨慢慢体会——你会不喜欢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这没关系。
评论区
共 59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