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新艺城影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香港影坛黄金年代(或者说白银年代)的一个影人乌托邦,尽管他们以喜剧为主打方向,但是考虑到新艺城合作艺人的多样性,制作团队往往会混合多种类型电影的要素,尽最大可能发挥各自专长。刘家良作为一个较为老派的动作电影工作者,也在与他们的合作中选择了转型,拍摄了一部时装动作喜剧:《老虎出更》。
刘家良对时装片一直是有很强的参与欲望的,但是他的动作以及配合的导演思路一直更倾向于一招一式。《老虎出更》上一年的《凶猫》尽管有余允抗的配合,但是影片中后部的动作戏就是翻了花样的神打(神打又称请神上身,据记载刀枪不入,是一种民间流传的请神上身的方式,听说可以上刀山,下油锅。神打不只是一种祭祀,还有一种称为神拳(请到什么神就用什么),中之必死。上世纪六十到七十年代,神打和道术斗法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动作戏创作主题)。而且他在电影剪辑的时候也有一些老式的剪辑习惯(就连这部《老虎出更》也有停三秒才切换到下一个场景的老片剪辑方式)。
如果刘家良真的要让这次商业化转型尝试成功的话,配合他的编剧就一定要确保导演别跑偏。于是本片编剧曾国赐就为电影里穿插了很多相对短暂但是爆发性很强的喜剧桥段:片头的反捉奸桥段和法西李喝生鸡蛋最后反被吓尿的情节都是近景小品级别的段落,包袱需要一抖就响,周润发刚好就是能演油嘴滑舌包袱兜得住的演员。这种桥段几乎贯穿全片,考虑到这种动作喜剧很容易出现观众情绪空白期的情况,这些段落的设计反而让电影的尿点少了很多。
但是这并不代表电影里全是这种以新遮老的插科打诨,本片的动作场面中的叙事的思路尽显老派风格。片尾的车厂乱斗里法西李和老外互相比谁武器长的桥段,还有曹米高和反派二把手电锯互砍时的预判走位,都是剑戟片一步一动有来有回的套路,本来是时装片里的近身拳脚和枪械乱斗,玩出了一招一式的风范。
“《老虎出更》当时没人说我会拍(现代),我说我一定会拍得很好看,请了一个很笨的(李元霸),请了一个很蛊惑的(周润发),收了三千多万,哈啊哈哈,不过这个好,很多花红。”
从刘家良的这段话里实际上可以看出他的基本思路:李元霸作为当时归港的武打小生,就算硬性条件符合拍摄需求,但是演技上还是会粗枝大叶,动作还是会蛮力过度;万人迷发哥就算耍的来魅力牌,但是打戏相对于刘家良的要求还是差点意思。于是电影就偏向于创作相对成熟的“双宝斗”式的兄弟电影(buddy movies:梗的是二人警探拍档办案电影)。再加上二人一个老油条一个新入队,往哪个方向拍都可以自由掌控,丝毫不吃亏。
电影里两位演员的配合属于互相拉扯型的:每当李元霸露出拳头要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架势干架时,周润发必然要狠狠的扯一把后腿;而发哥但凡要耍帅过了头,李元霸也不会给他好果子吃,二人互相拆台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本片最大最有意思的动作桥段便是车厂乱斗,这个桥段里二人的配合十分巧妙。有些桥段就算是现在的电影也难以望其项背,就算是我为了这篇文章反复回顾电影,但是我回头再看其中的一些桥段,我还是会不禁感叹:“这也行?!”
发哥的动作戏对于刘导的要求来说确实差了一点,可一旦他耍起枪便有了花活,先是用绳子牵着霰弹枪,在扳机处打结,空中一绷绳子就是一枪,打的敌人找不着北;
最后和老外互斗,掏出砍刀插在枪上,来了一回青龙偃月。
更别提他最后的缆绳机关枪了,救了搭档燃眉之急,还差点盖了李元霸的威风。
相比起来李元霸开始还是一招一式硬桥硬马,结果到后面和刘家辉二人各持电锯玩出了斗剑的风范,你劈我砍,有来有回,看的是紧扣心弦,大呼过瘾。真正的展现了一波自己的硬实力。
本片在1988年票房排行稳坐前五,以两千六百万的卖座赚了个满堂红,是刘家良功夫片中创造商业收益最多的一部。刘家良成功转型,也时不时的打哈哈,“谁说我不能拍时装戏?”
从创作方面看,这部作品也提出了一个易于上手的思路,不论是成熟的剧本,桥段的穿插,亦或是动作场面的设计,都展现了经验丰富的创作思路,值得学习。
而这部电影本身,伴随着当时欢乐激昂的音乐和饱满明亮的色调一起,成了我当时喜悦而又充满惊奇的回忆。
(PS:本片中的喝生鸡蛋行为虽然欢乐,但是对身体还是有冲击,嬉笑之余,慎重模仿.因为我小时候打了一杯生鸡蛋,一口气灌下去。结果打了个嗝,没顶住,吐了一地。我妈还因此把我打了一顿......)
评论区
共 19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