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每年都会经历一波“超级英雄”电影的洗礼。从漫威开始创建自己的宇宙时起,这种类型就成了商业片的代名词。这些身怀超能力的物种直接取代了好莱坞曾经量产的“硬汉”们;而硬汉们的崛起,也是建立在取代孤胆枪手的基础之上的。
18末期,美国人开始了向西部移民的热潮。这主要归功于约翰·菲尔森于1784年发表的《肯塔基的发现、定居和现状》一书。书中描写了一位名叫丹尼尔·布恩(Daniel Boone)的猎人,他一路向西,翻越高山峻岭,发现土地丰美的肯塔基,并且为此地带来第一批移民。当然,这本书也少不了讲述布恩传奇狩猎的故事。
从此,文学中的又一个典型人物——“西部英雄”诞生了。著名的詹姆斯·库柏(James Fenimore Cooper)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塑造的纳蒂·邦波(Nathaniel "Natty" Bumppo),其原型就是这位猎人丹尼尔·布恩。
诚然,人们对于西部的热情,并不是一位猎人就能够煽起的。一种类型文学的诞生,必定有一个能够承载它的土壤,此时就要提到另一位美国历史上的名人——托马斯·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这位伟大的总统,不仅起草了《独立宣言》,还在1804年派出了两位探险家,深入西部地区,考查地形地貌,这两个人就是梅里韦瑟・路易斯(Meriwether lewis,或称梅里韦瑟・刘易斯)与威廉・克拉克(William clark),后来的桌面游戏《路易斯与克拉克》就是梗的这两个人。
总统杰弗逊的这一举动,引发了民众对于西部的好奇心,也是致使美国人民向西迁移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政府对于西迁人民开出了诱人的条件,例如可以低价购买长达100年的土地使用权等。1962年上映的长河电影《西部开拓史》(How The West Was Won),一开始讲述的就是这一时期的故事。
我们完全可以称这个时代是美国的“西部大开发”时期,就此也诞生了不少知名的西部文学。其中以詹姆斯·库柏那部《最后一个莫希干人》(The Last of the Mohicans)最为典型、也最为知名,在文学史上也同样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从1938年开始,西部电影就出现在好莱坞的荧幕上,主题通常都是除暴安良和种族(印第安人)斗争。到了60年代,西部题材作品依然是主流商业片。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的代表作《荒野大镖客》(A Fistful Of Dollars)三部曲是这类作品的代表,它描绘了一个外表冷峻的孤胆枪手,作为正义和道德的人格化身,四处除暴安良的形象。
这些文学、影视作品中塑造的典型人物有力量、不受拘束、向往自由、代表正义,同时还有着非常高的道德境界。这些都是人们对于英雄形象的幻想,他们并不真实,却代表了全体美国人心目中的典型英雄主义价值观。就像《西部世界》(Westworld)中的西部是人造乐园,是基于人们对于西部的世界的幻想。
随时时代的更迭,开拓成为过去式,两次世界级的战争为全体人类带来无法磨灭的痛苦,美国也诞生了“垮掉的一代”(一战后)和“迷惘的一代”(二战后)。这时期,就要提到另一位代表美国精神的伟大作家,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创造了“硬汉”形象的人。海明威笔下的人物,有着相同的特点:他们经历坎坷,但不屈不挠;他们向往自由,不受拘束;他们反抗独裁,反抗法西斯政权;他们甚至是为了人类而战,尽管屡遭失败,却从不放弃,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老人与海》中的桑迪亚哥,“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出自《老人与海》)指导了未来将近五十年的硬汉电影。
这里又要说回二战。战争结束后,美国急于瓜分世界,于是又投入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以及持续近五十年的、与苏联之间的冷战。毛泽东曾说过,“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但又反转来给予伟大的影响于政治。”(出自《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此话不假,且见诸于世界各国皆准。美国的政治系统也需要文艺的从属与影响,商业电影成了最好的选择,于是诞生了数量众多的“硬汉形象”,他们的特点与那些“西部英雄”如出一辙:矫健的身手、不拘一格的行事作风、崇高的道德化身,甚至还可以将全人类的安全扛在自己肩上。这类英雄形象在几十年的发展中都没有太大变化,多为特工、特种部队或前特种部队精英、警察等。他们很好的承担了正义与法律的人格化身,成就了继西部英雄之后,美国人民的英雄主义价值观。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两位享誉世界的超级硬汉:阿诺德·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和西尔维斯特·史泰龙(Michael Sylvester Gardenzio Stallone),二者早期作品中都有饰演上述典型人物的作品。几十年后的今天,在中国才再一次诞生了这样的化身——吴京自导自演的《战狼》系列。
硬汉是属于20世纪末的美国英雄,起初他们的对手是他国(或者说其他政体更为合适)独裁者、军阀,甚至是疯狂科学家。此外,也有洛奇这样代表平民阶级的硬汉;《特警判官》、《全面回忆》等科幻电影中的硬汉形象,但是这些作品普遍都出现在1991年之后。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因摇滚乐而解体(David Bowie唱了三天《Heroes》弄倒了柏林墙,随后莫斯科搞了个音乐节),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世界宣告胜利了,硬汉们的老对手死了,只能寻找其他出路,这也预示着硬汉们的最终归宿。
又一个典型形象成为过去,但人们对于英雄的向往仍然会存在,于是就出现了现在的超级英雄们。我们把时间再向前推回到上个世纪,就是诞生于1939年的漫画形象们,他们现在终于走到了人们的视野。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其一,伴随这些漫画成长的孩子们也已成年,甚至已经成为企业中的高管,他们有能力也乐于为儿时向往的英雄创作故事;第二,由于科技的发展,特效技术、动画技术更加成熟,过去无法表现的东西也可以化为“现实”;最后一点,由于太空竞赛(依然是冷战时代的产物,并且持续影响直到现在)导致人们燃起了对科学热情,和科幻风格的诞生与发展。
《X战警》、《蜘蛛侠》、《钢铁侠》、《金刚狼》、《雷神》、《复仇者联盟》,《超人》、《蝙蝠侠》、《闪电侠》、《绿灯侠》、《绿箭侠》、《神奇女侠》、《正义联盟》、《不义联盟》等等,漫威和DC的作品被搬上荧幕。在人们的一片惊讶中,两位巨头也分别把超级英雄们融合到了各自的“宇宙”中,这就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局面。
其实多看几部就会发现,这些超级英雄身上有着与“硬汉”和“西部英雄”相同的特点:超越人类认知的力量(对,钱也是一种力量……)、正义的化身、自由的代表等等,他们所代表的依然是美国人的英雄主义价值观;只不过这些超级英雄们,不再是“高大全”的英雄,而是内心有黑暗、有纠葛,偶尔会自私的家伙,他们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是更加人性化的形象。
很多人抱怨超级英雄题材泛滥,已经统治了电影市场,究其原因,好莱坞所面临的消费者价值观的更迭。美国做了70多年的“日不落”,如今从政府官员到下层民众都存在一种可能被取代的危机感,为了继续彰显自己的强大,美国一定要肩负起保护全人类的职责。而世界级的战争也已经过去70多年,除了局部战争与核弹外,威胁全体人类的东西几乎不存在,那么对手只有是人们幻想中的穷凶极恶之人,英雄也自然而然地变更为幻想中的角色了。
从西部英雄到超级英雄,美国人的英雄主义价值观从未改变。再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超级英雄同样也会被什么物种取代,而这个物种——除非美国被取代——也一定代表了美国人心中不变的英雄主义价值观。
对了,我也有个订阅号,叫“套瓷秘密结社”,有兴趣的话可以关注看看~
评论区
共 21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