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机核出了小李老师和龙马老师关于电影《头号玩家》的讨论,我觉得讲得非常好,从几个方面讨论了电影的优点和不足,我在这里想补充一些图书里提及的,但电影里没能展现出来的,或者说是书和电影的差异。
说到《玩家1号》的小说,必须先提《玩家1号:图文注释版》的译者虞北冥,他同时也是老版《玩家1号》的责编。老版的时候受限于职责权限(责编只能在译者的译稿基础上进行修改),所以多少有些遗憾。等到这次《玩家1号》出新版,虞北冥索性自己亲自操刀,担当翻译,搜集图片,添加注释,这种行为本身足以体现他对这本书的某种特殊感情。
为什么虞北冥对这本书有如此的热忱,说起来非常令人羡慕——他家从前是开街机厅的。笔者小时候是要攒下零花钱偷偷摸摸溜去街机厅打游戏,要是被老师家长逮到,重则暴打轻则检讨。而虞北冥童年的主要课余活动就是在自己家的游戏厅当托儿,扮演那种一币通关的大神,吸引其他小朋友对游戏的兴趣。
受益于出身名门家学渊源,虞北冥从小一直热衷科幻、电影、游戏、动漫,所以任职《科幻世界》杂志社期间,看到《玩家1号》的小说便特别喜欢,先编后翻,从译文版到实体书最后是图文注释版,这本书可算是凝聚了他诸多情怀的呕心之作。
然后原著和电影的译名区别,也是因为虞北冥坚持小说里的"player one"应该指代的是进入游戏时的玩家1号。补充一点,虞北冥自《科幻世界》杂志社离职后,现任职于国内某知名游戏媒体(不是机核),也算不改初心。
首先,我要强调一点,电影关于小说的改编非常大。这是所说的改编并非简单的扩大流行文化的选取范围,或是过关解密的游戏玩法,而是指电影的改编直接影响到了作品内核的品类划分。
《玩家1号》原著小说如果划分品味,我倾向于将其归为“近未来”,而电影《头号玩家》,我则会将其划为“乌托邦”。
作为科幻文学中有着悠久历史的一个品类,乌托邦真的也只剩历史了……由于种种原因和思潮,在非常非常长的一段时期里,我们乃至全世界的科幻文坛,都有某种强烈的反乌托邦倾向,所谓的“乌托邦”就只出现在反乌托邦作品里了。要不是这部电影,我自己都不相信还能见到如此令人动容的乌托邦题材作品。
在节目中,小李老师也几次提及“反乌托邦”这个词,但以我的观点,《头号玩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乌托邦题材电影——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在各种基本权利上和大企业CEO也没太大分别,貌似废土的环境里所有人其实都衣食无忧,而被垄断企业压榨的人可能是源于贪心……然后,故事的走向,人和人彼此之间可以相互理解,所有游荡的自由民们团结了起来,道德自律战胜了大企业……整个故事完全呈现出一种纯正的乌托邦设定:人类团结起来,社会越变越好。
我觉得乌托邦这个品类就会影响很多人对故事的感受,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人类是不配享有乌托邦的:好人太好,坏人太蠢这样的设定会被视为粗浅而俗气;轻松而单调的生活会骂作缺乏基本常识;垄断大企业不能和腾*一样只手遮天无恶不作更是完全不能接受。总之,当我们看科幻作品时,很多人骨子里其实是非常悲观的。
所以,从个人的角度讲,我是非常喜欢《头号玩家》电影的,只要你先接受了它的设定,(就和很多日本动漫一样,动漫里其实是大量存在乌托邦设定的。)这部电影其实展现给你很多斯皮尔伯格所一直保持和宣扬的感人情怀的,比如童心(《小飞侠》《ET》)、男性浪漫(《侏罗纪公园》《夺宝奇兵》)
而抛开了这么一部感人的乌托邦式的电影,我们再回来谈原著小说,就能更清楚的意识到原著小说的优点和缺点。其中最大的争议肯定是绿洲的缔造者哈利迪——龙马老师称其为贴满了刻板标签的脸谱化人物。
但不得不说,电影已经将这个人物美化的非常讨人喜欢了。电影重新设计了哈利迪的性格和动机,他变成了一个令人心痛的孤独死宅,爱上一个姑娘,却因自卑而始终未曾开口,后更因此与一生挚友反目。他把自己全部的情感藏入游戏里,希望后人能了解自己的爱和悔。他在游戏里藏起的彩蛋是关于自己一生的总结,他是通过这场游戏来促使人们真正了解自己。(你也可以视作说教,但我觉得这个谈笑风生可比一般的鸡汤高明多了)
而在小说里,哈利迪就是个任性而偏执的超级死宅,你完全可以将其视为另一种吹爷,终其一生疯狂传教,不停输出自己的审美及游戏主张。原著里是这样写的: “哈利迪希望所有人都能爱上他珍爱的那些东西。我觉得,他想用这场比赛来促成这一点。”
小说里不存在那种生动展示哈利迪一生的博物馆,原著里哈利迪只是把自己所有热衷的书、影、游戏、动漫、音乐全部汇编成了一本书,取名为《安诺拉年鉴》,将其免费送给绿洲的每位玩家。然后《年鉴》里所提及的所有资源,都可以在绿洲里免费下载获得。
哈利迪最喜欢游戏的是《龙与地下城》,其实整个彩蛋游戏便是一个D&D模组,而第一把钥匙藏在了吉加克斯星,这个名字源自《龙与地下城》之父加里·吉加克斯。
安诺拉这个名字是哈利迪的跑团时的角色名,是一名法师,这点电影里有体现但未说明。哈利迪与莫罗相识也是源于《龙与地下城》。哈利迪初中时,非常想玩D&D,但他一个朋友也没有,只能自己一个捧着《玩家手册》翻来覆去的读。后来莫罗无意中发现了,便邀请哈利迪周末去自己家,参加自己组织的跑团。至此,哈利迪才交到了一生中第一个也是唯一的朋友。
成名后,哈利迪曾希望自己身边的人都能与自己气味相投,甚至有段时间近乎疯狂,他会因为某些员工不知道自己引用的台词出自哪部电影,或者他们不熟悉自己热衷的动画、漫画或游戏而解雇掉他们。(当然,这事他转眼就忘,而这些人也会被莫罗重新请回。)当他认识到满足这点有多难时,他渐渐离群索居,再不出门,一个人沉浸在打造绿洲世界的工作中。
哈利迪关于彩蛋的设计,完全取决于玩家究竟有多痴迷于自己所热爱的这些玩意。第一关的BOSS战压根就是街机游戏操作,如果不能打爆就不可能过关。第二关是电影扮演,不能把全部台词背下来,惟妙惟肖地模仿出来,也无法过关。
说白了,这个彩蛋游戏绝对不是去哪杀几只,而是各种地狱挑战,你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但你就是做不到!
看完电影后,我一直很庆幸斯皮尔伯格把这部分关于游戏的内容改的那么温馨和亲情,让所有并不理解核心玩家思路的观众更好的体会了一把快乐游戏,甚至能对玩家群体多一些包容和怜惜。
话说回来,小说里的哈利迪真的更极端更标签更令人难以接受,可为什么作者要设置这样一个刻板的角色呢。我觉得机核的诸位老师,以及经常上机核的“广大核心玩家”都能真正能理解和体会为什么小说里的哈利迪要那样偏执。
在某种角度上,我们都是哈利迪。因为想安利自己喜欢的东西,真的太难了!从我个人的体验来说:机核为什么要坚持做节目,大家来谈最近在玩什么?因为很多快乐,能因分享而格外珍贵,但想将其分享出去,确实又格外困难,它们太琐碎,太微不足道了,就好像电影《头号玩家》里最后的大决战,你知道那些身影都有名字,有背景,有故事,可你眼花缭乱地认不清楚。但即使出现一个熟悉的角色,熟悉的台词就够了,我们喜欢过一样的东西,这个发现本身就很有趣了。
相比电影,小说呈现出来的是另一种孤独,玩命地炫耀,不加节制地列举,近乎疯狂地安利,恨不得把所有喜欢的东西都写出来。很多人不喜欢,因为他们不理解那痴迷于此的日日夜夜的孤独,有人很喜欢,因为至此他知道自己痴迷某些小众文化时并不孤独。如果你想借某些发现而对抗孤独,选这本书是没错的。
这本书未必是一本好小说,但它确实值得被某些群体收藏并流传。
You Will Never Walk Alone
你永不独行。
评论区
共 42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