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吉斯蒙德二世·奥古斯都(Sigismund II Augustus)
他的父亲是老西吉斯蒙德一世,母亲是博娜·斯福尔扎。生于1520年8月1日 死于1572年7月7日(51岁)。头衔为波兰国王兼立陶宛大公,统治期为1548年4月1日—1572年7月7日(24年)。成功抵御住伊凡四世发动的利沃尼亚战争,通过维尔纽斯条约吞并利沃尼亚。
当然,他为人所知的最伟大功绩就是“卢布林合并”,波兰和立陶宛融为一体,成为了波兰-立陶宛联邦共和国。卢布林合并后,波立联邦国力大增,有效遏制住了沙皇俄国西扩的脚步。他统治期间进一步推动文艺复兴在波兰的传播,他自己也是个手办(盔甲、艺术品)爱好者。西吉斯蒙德二世最大的遗憾就是他娶了三个老婆,结果她们都没有给他生下一个孩子......正统雅盖隆王室就此绝嗣,此后波立联邦开始自由选王制。
1529年,奥古斯都在他母亲的帮助下,以立陶宛大公的身份居住在维尔纽斯。同年,波兰参议院领导的全国瑟姆议会推选他为下一任波兰国王。来年2月,参议院在施拉赤塔的压力下宣布以后的国王选举禁止在君主尚在位时举行。事实上,奥古斯都能成功上位,与他母亲博娜在幕后的操作有重大的关系。1548年4月1日,在西吉斯蒙德一世逝世的同一天,他继位波兰国王兼立陶宛大公。
“执行法律”改革(Ruch egzekucyjny)
“执行法律”运动贯穿了波兰立陶宛联邦16世纪的政治历史,这项运动起源于“1504年宪法”,最早由施拉赤塔阶层提出,其内容涵盖了中小贵族权力、王室权益、政治、贸易、税收、教会等方方面面的几乎所有改革,其意义是正面的,最终经过各方努力,改革的大部分条文得到贯彻落实,深度强化了波立联邦的政治效率和综合国力。
还记得上一篇的鸡之战争吗,利沃夫的贵族反对的也就是这些改革了,但他们的反对以失败告终。到奥古斯都执政时期,他加速了这一改革的施行,期间经过各种谈判,扯皮,讨价还价,明争暗斗。到1563年,大部分的改革法案经过更加贴合实际情况的修改后,都得到了通过。初步的财政改革基本完成,全国范围内重新统一了度量衡和法定钱币,增大征收神职人员税款。在后来1573年的华沙联邦会议中,也正式引入了宗教宽容原则,即:不会有人因信仰而遭受迫害,波兰和立陶宛各自成立了全国最高法院。
最重要的改革成果就是赋予了贵族阶层政治责任,让他们参与到国家政治的管理中来,而不是单纯的享受者,还有就是1569年的卢布林合并。
卢布林联合是波兰历史中绝对绕不开的重要一环,也是影响同时期欧洲影响最深远的历史事件之一。我会尽量从里到外,详细的描述这一历史事件。首先第一个问题:卢布林联合是怎么产生的?是波兰和立陶宛人民一拍脑门就直接合并了么?显然不是......卢布林联合是合乎历史逻辑的先决条件的,且让我慢慢道来。
自从立陶宛大公瓦迪斯瓦夫二世·雅盖沃和波兰女王安茹·雅德维嘉在1386年联姻至今,波兰和立陶宛以“共主邦联”的形式已经存在了约183年。这期间两国有过亲密无间的合作,也曾因为种种原因暂时分离,但大部分波兰国王还是以兼任立陶宛大公的形式长时间维持了这种联盟,两国无论是政治还是外交都自然趋向于融合与兼容。到1569年,两国的特点和利益诉求早已不再彼此对立和尖锐突出,两国上到贵族下到平民,经过长时间的联系与合作,已经愈加亲密。可以说,联合的先决条件已经形成。
军事压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雅德维嘉和雅盖沃的联姻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共同抵御北方十字军的军事威胁。当前两国则要共同承担来自东边的迫在眉睫的军事压力,实际上,沙俄的威胁比起当年的条顿骑士团是有增无减的。1569年这个时间点,统一而强大的沙皇俄国发动了针对利沃尼亚的侵略战争,进攻矛头直指波立联邦。如果再像从前一样波兰仅仅提供支援的话,将难以抵挡伊凡四世前所未有的强大攻势。两国必须完成一个彻底的合并,由一位国王统一掌控两国的所有资源,才有可能击败强敌的入侵。不合并,立陶宛灭亡后波兰唇亡齿寒。只有合并才有翻盘的机会。
此时距离国王奥古斯都的去世仅仅还剩三年时间,而要命的是国王没有生下任何子嗣,也没有任何兄弟。奥古斯都一旦去世,波兰雅盖隆王室将会绝嗣!根据法律,下一任波兰国王将由选举产生,那么问题来了。选举出的一位非雅盖隆家族的人凭什么还能承袭立陶宛大公的称号?届时,波兰和立陶宛最紧密的王室血统联系将会中断,再想联合就比登天还难了。因此,奥古斯都最现实的政治考量就是赶在自己去世之前完成两国的合并,这样一来,无论接来下选举谁当国王,他都是新生的更加强大的联邦共和国的领袖。
既然已经决定了,那咱们就谈谈落实吧。立陶宛的大贵族肯定是反对的,因为一旦合并,他们将丧失原先在立陶宛的特权和地位。但利沃尼亚战争已经火烧眉毛,个人利益注定是要让位于国家利益的。1560年开始,两国深度加强军事合作的事件就成了合并的契机。
1562年,立陶宛前线节节败退时,立陶宛贵族便赶紧主动联系波兰,两方在一处军营内商议合并事宜。这时立陶宛贵族的表达就比较明晰了,即建立一个以同一个议会、选举、军事、外交为基础的联合政体。这个政府可以由波兰贵族和王室为主导,但立陶宛必须享有自治性以及军事独立。
1564年,波洛茨克的沦陷再度迫使立陶宛代表前往华沙参加联合会议,波兰代表的意思是咱们简单点,直接让立陶宛完全合并进波兰就完事了。这个提议被立陶宛大贵族,绰号“黑胡子”的拉齐维尔·米科瓦伊坚决否定,但随着黑胡子的去世,立陶宛贵族的强硬派开始妥协。立陶宛内部开始了激烈的政治和军事改革,这些改革就像是孕妇分娩前身体的变化,一切都是为了完成那个重大的历史使命而生的。
1568年底,两方代表在卢布林再次召开会议。立陶宛大贵族黑胡子米科瓦伊的继承者红胡子米科瓦伊基本是立陶宛方的话事人,他巧舌如簧的辩论,想要最大化立陶宛的利益。但他的方案基本是玻璃邦联的翻版,两国不会有实质性的合并,所以奥古斯都拒绝了他的意见。1569年1月,奥古斯都邀请波兰和立陶宛的贵族们汇聚在卢布林小镇开展了一次瑟姆议会,会议期间双方吐沫横飞,面红耳赤,因为部分土地的争议问题没有达成协议。
但很快,在奥古斯都的运作下,这个问题得到解决。6月,双方再次汇集在卢布林开会。这次开会比较顺利,唯一的问题是立陶宛贵族咬死了反对立陶宛大公国彻底融进波兰的提案,只同意成立联邦国家,奥古斯都狡黠的同意了他们的要求。6月底,双方基本达成共识。有趣的是,为表示抗议,立陶宛拉齐维尔家族没有参加这次会议,但没关系,奥古斯都强硬的直接拍板了。
1569年7月4日,波兰国王兼立陶宛大公西吉斯蒙德二世·奥古斯都在卢布林镇的修道院内,在波兰、立陶宛贵族代表的见证下签署了《卢布林联合》条约。波兰-立陶宛联邦共和国成立(Polish–Lithuanian Commonwealth)。
波兰直接合并了立陶宛东南方向1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这个立陶宛统治相对松散的地区施加了更加权威和多方面的管理。新生的波兰-立陶宛联邦共和国最明显的受惠就是急剧扩大的领土面积,合并之后,联邦的国土达到81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750万~800万。国土面积仅次于沙俄和奥斯曼,为欧洲第三。波兰开始倾其全力对立陶宛实施军事援助,两国的军事能力有了显著提高。由于人口差距,瑟姆议会有来自波兰的114名代表和来自立陶宛的48名代表,参议院有113名波兰人和27名立陶宛参议员。
理论上,波兰和立陶宛在政治上是完全平等的,但实际上以波兰政府为主导的联盟形势昭然若揭,双方也默认了这一点。所以后世(包括我)大都以“波兰”来指代波兰立陶宛联邦共和国,但在这个系列中,为了严谨一些,我还是会称呼“波立联邦”。
“通过卢布林的联合,他(指奥古斯都)希望建立一个基于施拉赤塔和未来君主之间的合作统治。但是结果却是他必定常常担忧的那样,对于绝大多数施拉赤塔而言,“执行法律”运动是确保他们权利和特权的一种手段,改善全国议会运作的事情却无人问津......理论上讲,大贵族和施拉赤塔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但实际上前者可以用他们绝对庞大的财富去支配后者。”
——《波兰史》
值得说明的是,从雅盖沃与雅德维嘉时代开始到1795年,立陶宛分离主义是一直存在的。在波兰强盛时,或是外敌入侵军事压力大的时候,两国的合作就更为紧密。而如果承平日久,或者波兰衰弱时,立陶宛分离主义就更加强大。在18世纪波兰不可遏制的衰落时,这种分离主义在国外势力的煽风点火下,影响更加恶劣,间接加速了波兰和立陶宛的彻底灭亡。但反过来说,这种分离主义时刻提醒着相对弱小的立陶宛民族要时刻维持民族独立,避免了彻底被波兰同化的命运,也为二战后立陶宛复国打下了基础。
利沃尼亚战争(Livonian War 1558~1583)
“恐怖的”伊凡四世·瓦西里耶维奇 (Ivan IV Vasilyevich the Terrible)
他的父亲是瓦西里三世,母亲是伊勒娜·格林斯卡娅。他生于1530年8月25日
,死于1584年3月18日。他当莫斯科大公的统治时期是1533年12月3日—1547年1月16日。1月16日当天自己加冕为第一任沙皇,将莫斯科大公国升格为沙皇的俄罗斯国,统治期为1547年1月16日—1584年3月28日。
伊凡四世统治时期,俄国以极大的代价攻灭几十年的老对手喀山汗国,扫清了向西伯利亚扩张的道路。又吞并阿斯特拉罕汗国、西伯利亚汗国和诺盖汗国,又打败克里木汗国,国土面积飞速上涨。同时贯彻绝对的、高效的中央集权,将全俄罗斯的军政大权紧紧攥在自己手中。他将全国土地一分为二,自己独占最重要的直辖区,剩下的分给其他贵族。同时建立臭名昭著的特辖军,扶植中小贵族,血腥屠杀了至少4,000位反对中央集权的大贵族。因为厌恶诺夫哥罗德城的独立共和态度,命令特辖军大肆洗劫抢掠,城内万余平民惨遭屠杀,留里克建立的一代名城就此衰落。
伊凡四世对财政和军事的改革也很重要,他尤其重视军事改革,大力发展炮兵、滑膛枪兵等新兵种。他加强农奴制度,进一步禁锢和剥削农奴阶层,极大限制了之后俄国的经济发展。他试图向西方扩张而发动的失败的利沃尼亚战争极大的消耗了国力和他自己的统治精力,是一次重大的战略失败。
总体上,伊凡四世是一位堪称英明伟大的俄国君主,他的扩张行动和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为日后俄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说,他是个干“脏活”的人。伊凡四世意志坚强,冷酷无情,性格乖戾暴躁,喜怒无常。在晚年他竟然在一次争吵中失手用权杖砸死了自己的长子和帝国的继承者伊凡太子。伊凡杀子后,日复一日的憔悴和悔恨折磨着这个老人,直到他去世。
16世纪中叶的利沃尼亚地区虽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权管辖,但因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其经济和贸易是非常繁荣的,利沃尼亚骑士团虽然早已风光不再,但仍然是此地众多政权中最强大的。此时的周边局势是这样的,汉萨同盟在利沃尼亚的影响力日渐衰退,北边瑞典和丹麦为争夺不冻港和制海权互相倾轧,俄国在吞并喀山和阿斯特拉罕后国势空前强大。伊凡四世不满于俄国在波罗的海仅拥有涅瓦河这么一个小小的出海口,海运昌盛的众多利沃尼亚港口成了他的目标。
奥古斯都十分警惕伊凡四世的扩张行动,如果坐视俄罗斯吞并利沃尼亚,不仅本国将会损失利润丰厚的贸易成果,而且还会在眼前多了一个更加强大的对手。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这就有点像是我国的抗美援朝,虽然美国没有直接侵略中国,但如果坐看美国消灭朝鲜,那我国东三省将不再安全,这个逻辑放在利沃尼亚战争也是一样的。
半个世纪之前,利沃尼亚骑士团和伊凡三世签订了为期50年的停战协定,到1553年协定到期。伊凡四世便借题发挥,他同意延长停战协定,条件是如果俄国和波兰或立陶宛发生战争,利沃尼亚必须保持中立,让俄军过境。同时还要再3年内赔付过去50年应给俄国的赔款,这是一个极其苛刻的条件。利沃尼亚骑士团被迫同意后,奥古斯都立刻对前者施以巨大的军事压力,再度迫使利沃尼亚诸势力结为同盟,同时和立陶宛签订军事盟约。然而这正中伊凡四世下怀,1558年,伊凡命令利沃尼亚交还赔款,遭到拒绝后,他便以违约为借口,指挥早已准备好的军队开进对方国土,利沃尼亚战争就此爆发。
然而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当俄军大举入侵利沃尼亚后,利沃尼亚的本土农民将俄国人视作日耳曼人统治下的解放者,他们对俄军施以不少帮助,许多重要城堡甚至不战而降。在战争期间,波兰瑟姆议会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始终没能定下援助利沃尼亚的计划。仅1558年一年的时间,俄军以微小的代价就占领了利沃尼亚约二十个城堡。
1561年,丹麦和瑞典各自占领了一部分利沃尼亚土地,年底,利沃尼亚同盟和伊凡四世签署了为期半年的停战协定。末代团长将骑士团世俗化后向奥古斯都效忠,称库尔兰公爵。原土地变成利沃尼亚公国、库尔兰公国和塞米加利亚公国。
1563年,奥古斯都为了让普鲁士公爵支持波兰的军事斗争,他签订了一个扩大普鲁士在勃兰登堡继承权的协议。这项举措加速了普鲁士和勃兰登堡的合并,从后面发生的事情来看,这是一个要命的错误。
1562年~1570年间,立陶宛虽然在1564年取得尤利大捷,但总体是趋于劣势,边境重镇波洛茨克丢失。挪威和瑞典互相火并引发了北欧七年战争(1563-1570),1562年~1564年前后,瑞典和丹麦先后与俄罗斯签订停战协议。立陶宛的拼死反抗让俄国人吃了不少苦头,又赶上后院起火,伊凡四世也不得不把精力转向国内。1569年,波兰与立陶宛终于签订《卢布林条约》,两国实现政治合并。
——————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我必须暂停一下,因为利沃尼亚战争还将持续很长时间,而我们的主角奥古斯都先生却只有3年活头了......我得先让他唱完这出戏。
战争来了,打不打?打。拿什么打?钱和军队。谁给你提供?瑟姆议会通过战争决议后,由施拉赤塔阶层提供。波兰国王西吉斯蒙德二世·奥古斯都为了在与俄国的战争中获得广大中小贵族的经济支持,他顺应贵族的意思,按照“执行法律”的条文,包括对税收、经济和军事的改革,以及收回了一些之前分配给贵族巨头的王室领地。1570年,奥古斯都召开什切青会议,主导北方七年战争结束。
与他父亲成功的婚姻相比,西吉斯蒙德二世·奥古斯都的三段婚姻堪称悲惨:
第一任妻子是伊丽莎白·哈布斯堡(1526~1545),她的父亲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费迪南德一世。奥古斯都对这个政治联姻毫不关心,伊丽莎白过门后,他还继续与他的小情人玩耍。这位伊丽莎白长于深闺之中,没有博娜王后那样的手腕和智慧,无法为自己争取利益。倒霉的是她身体特别差,结婚仅两年后就因为癫痫于维尔纽斯去世,年19岁。
芭芭拉·拉德兹维尔(1520~1551)就是之前和奥古斯都玩耍的小情人,或者说是真爱。芭芭拉前夫去世的很早,后来她与奥古斯都发展成了恋人。后者早就想娶她,奈何议会和母亲博娜各种反对,芭芭拉虽然也是出自名门望族,但毕竟与国王的身份严重不搭。他与伊丽莎白的政治联姻因她的早逝而告吹后,1547年,两人秘密结婚,甜蜜的恩爱日子只持续了四年。结婚当年,芭芭拉的身体就开始出现问题。她胃疼,发烧,没有胃口。
到1551年,芭芭拉的病情恶化,奥古斯都只要有空就会去她的房间陪同探望。5月8日,奥古斯都用尽了办法也没能挽救爱侣的生命,31岁的芭芭拉死在卡拉科夫。芭芭拉的死对他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西吉斯蒙德二世·奥古斯都一身黑衣,步行跟随在她的棺材旁边护送到维尔纽斯大教堂,和伊丽莎白埋在了一起。芭芭拉死后,奥古斯都的精神和健康状态开始下滑,他开始频繁穿黑色的衣服和一人独处房间。
国王一日不能没有老婆,奥古斯都的最后一任婚姻的女主角是之前伊丽莎白的妹妹凯瑟琳(1533~1572),奥古斯都非常反感凯瑟琳,他甚至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宁愿出家当个牧师,只要能早日摆脱凯瑟琳。”但没办法,王室的婚姻就是这样的,奥古斯都非常不情愿的娶了凯瑟琳,在婚礼上,所有人盛装出席,只有他还穿着悼念亡妻的一身黑衣。
婚礼之后,奥古斯都就开始冷落这个可怜的女人。凯瑟琳几乎像寡妇一样的生活,因为他的丈夫宁肯天天外出办公也不愿见他。19年的婚姻生活,凯瑟琳百无聊赖的建造了一个小花园,每天种种菜和草药,或者去研究神学,她还经常给丈夫写信,就是突出一个空虚寂寞冷......然而奥古斯都打死也不见她。这就导致凯瑟琳虽然是与他结婚时间最长的女人,但也仍然没有为他生下继承人。
1572年2月28日,38岁的凯瑟琳孤独的死在克拉科夫,她在死前还希望能得到丈夫的原谅,并将自己的珠宝首饰等财务全部捐献给了慈善组织。
51岁西吉斯蒙德二世·奥古斯都心力交瘁,他被痛风、胆结石、肺结核、沮丧和失落彻底击垮,在凯瑟琳死后4个月,联邦共和国的国王去世在他打猎的亭苑里。
在托肯城堡举行葬礼后,祭司和牧师簇拥着装殓国王尸体的黑色马车在黑马的牵引下向克拉科夫前进。送葬队伍路过的城镇,人们无论贵贱都举行了哀悼仪式。当队伍抵达克拉科夫时,城内所有教堂都敲响了铜钟,主教主持了最后的葬礼。他戴着王冠,脖子上挂着镶满钻石和红宝石的十字架,手指上戴着祖母绿和蓝宝石的戒指。他穿着金色的鞋子和镀金的马刺,一把华贵的剑、苹果和权杖放在他身旁。棺材上盖了一层黑色天鹅绒。
西吉斯蒙德二世·奥古斯都的去世,标志着波兰雅盖隆王室的主系就此绝嗣,新生的联邦共和国结束了从雅盖沃时代到现在的等级君主制,开启了贵族共和制度的新篇章。此后两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波立联邦开始施行选举君主制度,新的政治制度给这个国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危机,让我们在以后的篇章里慢慢讲来。
对波兰-东欧史感兴趣的人,欢迎加群交流学习!
波兰-东欧史学习交流群号:731688622
评论区
共 23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