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字面上看,“斯里兰卡(Sri Lanka)”似乎不如旧称“锡兰”好听,不过其中的Sri表示神圣,Lanka则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十头魔王罗波那(Ravana)所居住的楞伽岛,意为“光明的土地”,所以Sri Lanka的意思是“神圣的(魔王居住的)光明之地”,相当的酷炫。
在《罗摩衍那》中,罗波那是统治斯里兰卡岛的大魔王。在经过漫长艰苦的苦行后,他向梵天祈求无敌的力量,让没有神或魔能打败他。由于祈愿是否通过的唯一审核标准是苦行是否足够,罗波那的苦行程度又已达标,所以尽管梵天知道这个祈愿后患无穷,还是只能批准了罗波那的申请。
罗波那知道自己无懈可击后便开始为所欲为起来,到处倒行逆施,给三界造成巨大混乱和破坏。他甚至把坏脑筋动到了诸天神身上,不仅抢夺了人们献给诸天神的祭品,还掳走了风神伐由和火神阿耆尼。诸神苦不堪言,以因陀罗为首向梵天求助,于是梵天带领他们去见毗湿奴。毗湿奴安慰他们说,罗波那的祈愿对人或猿猴没有限定,所以可以在这方面想办法。他建议诸神转生为猿,他自己则将部分神力托生为凡间的四个王子,双方齐心协力将罗波那杀死。
此时,印度北部拘萨罗(Kosala)的国王十车王正在为无子发愁,于是精选了一匹黑色骏马做马祭向诸神求子。一年后,他的三个妻子生了四个儿子,其中罗摩(Rama)是长子,也是毗湿奴的第七个化身,体内有毗湿奴一半神性,在十车王的四个儿子中最为英俊魁梧,才智卓越,被十车王视为太子的最佳人选。
在罗摩16岁那年,他在众友仙人(Vishwamitra)的指导下一箭射死了意图破坏仙人火祭罗刹女陀吒迦 ,获得了众天神的极力赞美,并获赠天神的强力武器。之后他在仙人的带领下来到毗提诃王国,国王贾纳卡(Janaka)有一位美丽温柔的女儿,是毗湿奴的妻子吉祥天女的化身,因为出生在被犁耕耘过的田间,故名悉多(Sita,意为犁沟)。国王还有一具曾被湿婆使用的巨弓,一般人根本拉不开弓,需要很多壮汉才能把它架到车上移动。国王还对外宣称,只有能拉开巨弓的人才配得上他的女儿。
罗摩一行人来到王宫时受到国王的热烈欢迎,当罗摩提出要参观湿婆巨弓时,国王慷慨地让人把弓运了出来。罗摩轻松地拿起弓并把它拉得满弓,他的力量是如此之大,以至弓从中断成两截。贾纳卡宣布没人比罗摩更能配得上悉多,便把公主嫁给了他。
罗摩和悉多回到拘萨罗后不久,十车王决定把王位传给他。当所有人都在为国王的这个决定欢呼时,一个阴谋却正在悄悄展开。国王的第二后吉迦伊(Kaikeyi)却在嫉恨之中,因为是首后乔萨厘雅(Kausalya)的儿子罗摩而不是她的儿子婆罗多继承王位。为了让婆罗多(Bharata)成为下一任国王,她提醒十车王:多年前,当十车王在魔鬼袭击下奄奄一息时,是她救了国王一命,国王因此承诺可以满足她的两个愿望;现在便是她兑现愿望的时候了。她提出两个要求:让她的儿子继承王位,并流放罗摩十四年。十车王大惊失色,但当年说过的话如泼出去的水,是收不回来的。于是他只能满怀内疚之前对罗摩说出此事。
罗摩得知此消息后并不责怪父王,平静地接受了自己的命运。悉多坚持和罗摩一起远赴流放之地,尽管罗摩试图说服她,但她始终坚持与丈夫同甘共苦。罗摩同父异母的弟弟罗什曼那(Lakshmanna)也坚持和他一起去。消息传出去后,举国为之震惊,十车王更是悲伤内疚不已,几天后,他就因为心痛难忍而去世了。
当婆罗多回到国内后,他为母亲吉迦伊的行为羞愧难当,因为他继承了毗湿奴的一切优良品性,不愿意为了以失去兄弟为代价换来的任何好处。于是他马上追到罗摩的流放之地,请求罗摩回来担任国王。但罗摩表示自己喜欢隐士的生活,拒绝了弟弟的请求。婆罗多只好请求哥哥给他一只草鞋,并把草鞋带回王国,放在王座上表示他只是代理罗摩治理国家。
罗摩、悉多和罗什曼那在流放之地里度过了很多年平静的生活。离誓约期还剩下半年的时候,大魔王罗波那的妹妹罗刹女首哩薄那迦(Shurpanakha,意为爪如扇子般的女人)碰巧经过森林,并看到罗摩俊美的带有蓝莲花印记的身体,便对他垂涎三尺,化身美丽的少女接近罗摩意图勾引他,还向他许诺只要他愿意跟她走,她可以让他统治一个大国。
罗摩拒绝了罗刹女的勾引,表示没有什么可以让他离开悉多。首哩薄那迦转而勾引罗什曼那,但也遭到了拒绝。气恨不已的首哩薄那迦把矛头转向悉多,准备把她置于死地,但罗摩把她一把推开,罗什曼那则拉弓射箭,正好命中罗刹女的鼻子。首哩薄那迦抱头鼠窜,尖叫着逃走了。
几日后,首哩薄那迦的哥哥伽剌(Khara)带着14名罗刹前来找罗摩算账。原来首哩薄那迦吃了亏后就跑去找哥哥诉苦,让哥哥为她出口气。罗摩和罗什曼那轻松地把15名罗刹击退。伽剌很快就气势汹汹地率领一万四千名罗刹卷土重来,但罗摩和罗什曼那只花了一天时间就消灭了罗刹军并杀死了伽剌。
首哩薄那迦逃到另一个哥哥,也就是统治楞伽岛的十头魔王罗波那那里哭诉,并出谋划策道,报复罗摩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悉多抢走。于是,罗波那的手下马力卡(Maricha)化身一只美丽的鹿出现在陪悉多在森林采野花的罗摩面前,吸引罗摩追猎鹿以便能用鹿皮取悦悉多。
罗摩追了很久,等他终于射死鹿后,马力卡马上从鹿身上逃出来,并模仿罗摩的声音大声呼喊救命。焦急的悉多于是让罗什曼那赶紧过去帮助罗摩。罗什曼那担心是魔鬼的诡计,一开始不愿意离开悉多,但呼救的哀嚎响了很久,担忧丈夫安慰的悉多乱了方寸,让罗什曼那前去看一下究竟。然而罗什曼那一离开悉多,罗波那就化身成一个仙人出现在悉多面前,对她花言巧语让她放弃罗摩,跟着罗波那去斯里兰卡当王后。悉多坚决拒绝了,表示自己除了罗摩谁也不要。罗波那于是露出狰狞的面目,一把将悉多劫持上了马车。
在罗波那劫持悉多回楞伽岛的路上,悉多一直大声呼叫罗摩和罗什曼那,附近山中的鹫王伽塔尤(Jatayu)见状飞扑过来营救。激战中,伽塔尤杀死了罗波那的骏马,击碎了魔王的马车,但最终因为实力不敌罗波那,被罗波那砍成重伤。之后罗波那继续带着悉多赶回老巢,途中路过印度南部猴王须羯哩婆(Sugriva)的领地,悉多趁魔王不注意把首饰扔到猴山上,被猴子捡走了。
此时,罗摩和罗什曼那发现悉多失踪后焦急地四处寻找,却发现鹫王奄奄一息地倒在地上。他们扶起鹫王,鹫王在艰难地挣扎说完事情始末和魔王去向就咽下最后一口气。两人强忍着悲痛地心情火葬了鹫王后朝着魔王的方向继续前行,不久后,他们遇到了另一个魔鬼,双方展开的搏斗,罗摩一刀刺中魔鬼,魔鬼挣扎倒地并口出人言,只要罗摩和罗什曼那将他火化,他就会告诉他们该如何找回悉多。罗摩兄弟一言而行,火光中魔鬼化成了一名天神,并指点他们去南印度的大山中寻找猴王须羯哩婆的领地。
兄弟俩日夜兼程地赶到了南印度山脉中猴王须羯哩婆的领地,猴王热烈地欢迎了他们,并把小猴子捡到的首饰出示给他们看。罗摩看到悉多的首饰不禁热烈盈眶又怒火中烧,但此时雨季来临不利于出行,他们不得不在猴王的领地里停留下来商议计策。
等到雨季终于结束,猴王派出了手下得力干将神猴哈奴曼前往魔王的岛屿打听消息。哈奴曼的父亲是风神伐由,因此哈奴曼神通广大,还擅长乘风飞行。他奉命飞过海洋,来到罗波那的王宫,并找到了悉多的关押处。据说就在今日斯里兰卡悉达埃里亚(Seetha Eliya)的哈克格勒山植物园(Hakgala Botanical Garden),靠近度假山城努瓦拉埃里亚。
悉多得知哈奴曼的来历和罗摩等人准备进攻楞伽岛的营救计划后,便把一枚戒指交给哈奴曼,让他带回去给罗摩,以表达自己忠贞不渝的爱。哈奴曼随后给罗波那搞了个恶作剧,他先是杀死了罗波那的许多守卫,又毁坏了很多宫楼,之后故意让罗波那捉住。罗波那为了教训这只猴子,便下令把它的尾巴上绑上浸满油脂的布片,想把哈奴曼活活烧死,不料这正中了哈奴曼之计。哈奴曼故意在罗波那的王宫里四处乱窜,点燃烧毁了宫楼无数,然后趁宫里人忙着救火之际溜之大吉了。
此时,在海的另一头,罗摩和罗什曼那正在积极准备进军楞伽岛,他们在得到哈奴曼的消息后高兴不已,加上罗波那的兄弟维毗沙那(Vibhishana)因为看不惯兄弟的行为,也加入了罗摩和猴王的队伍,一时间罗摩方面士气大振。但有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他们面前,就是如何让这群不会飞的猴子渡过海峡登录楞伽岛。幸好猴子之中有一只非常能干的猴子,叫做那罗(Nala),他是工匠之神的化身,设法用石头修建起一条从印度南部通往斯里兰卡的路。
之后的事情就好办了,罗摩乘在哈奴曼背上,罗什曼那乘在另一只叫安伽陀(Angada)的猴子背上,率领军队从一块石头跳到另一块石头,终于到达了罗波那的大本营前。经过一场异常激烈的战斗,罗波那的军队被罗摩的军队打败了,罗波那被罗摩亲手杀死,悉多被营救回家。罗波那的兄弟维毗沙那被罗摩任命为楞伽岛的新一任国王。
《罗摩衍那》中关于斯里兰卡的部分便是如此,虽然罗摩和悉多的故事并未结束。若按照《罗摩衍那》的说法,毗湿奴的化身罗摩征服斯里兰卡发生在公元前3000三千年前。不过斯里兰卡有文献记载的历史大约只有2000两千多年,抛开神话中的夸大成分,《罗摩衍那》中关于楞伽岛的部分有折射北印度与斯里兰卡关系的参考价值,因为夜叉族(Yakkhas)也是北印度人在古代对斯里兰卡传说中的土著部落之一的称呼;另一个土著部落被称为纳迦族(Nagas),因为他们以纳迦为图腾。传说中纳迦族和夜叉族之间冲突不断,而来自北印度的入侵者则从中渔翁得利,最终获得了斯里兰卡的统治权,这也是今日斯里兰卡的主体民族僧伽罗人的起源。
斯里兰卡最主要的四个民族包括僧伽罗人、泰米尔人、穆斯林和伯格人,其中僧伽罗人占总人口的75%左右。第一个用“僧伽罗”来音译“Sinhala”的是唐僧玄奘法师,大概是因为发音与梵语中的僧团(Sangha,音译僧伽)非常接近,而斯里兰卡又是一个负有盛名的佛教国家,所以他在《大唐西域记》里把斯里兰卡人称为僧伽罗人。
不过僧伽罗这个名字本身倒只和狮子有关,和佛教没有直接关联,“Sinha-”意为“狮-”,“-la”则是“心”或“血脉”的意思,所以中国古代也把斯里兰卡称为狮子国、狮子洲(如《梁书》称狮子国,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作师子国、师子洲)。至宋代时,因为古阿拉伯语称其为Sirandib,宋代赵汝适《诸蕃志》音译为“细兰”。明代马欢著《瀛涯胜览》称“锡兰”。
和其他南亚国家一样,斯里兰卡缺乏古代史资料和文献,我们今天对这个印度洋岛国古代历史的了解,主要来自公元6世纪高僧大名(Mahānāma,直译作摩诃男)根据4世纪成书的《岛史》(Dīpavamśa)编写而成的《大史》(Mahāvaṃsa)。《大史》中关于僧伽罗人起源的故事是这样的:
传说古代印度北部有一位文伽国王(Vanga,位于今之孟加拉),他与一名羯陵伽国的公主(Kalinga,位于印度奥里萨邦)联姻后,生下一位名叫索芭提毗(Suppadevi)的公主。公主一出生便被智者预言未来将嫁给一头狮子,国王因此对公主严加看守,使其不得离开宫殿半步。某晚公主趁月夜逃出王宫,在出逃路上遇到一头狮子(现代学者认为可能是指生活在丛林中的野蛮人),狮子爱上公主并把她带回洞穴,并生下一男一女。男孩叫做辛诃巴霍(Sinhabahu),意为狮力;女孩叫做辛诃希瓦莉(Sinhasivali),意为狮美人。
两个孩子长大后,某日索芭提毗趁狮子外出打猎推开了被巨石封闭出口的洞穴,逃亡路上正好遇到了她的一个表兄弟,帮助公主母子带回家。公主回家后改嫁给她的表兄弟。狮子回家后发现妻女都消失后就开始逐一搜索村镇农庄,并为害乡里扰民伤人。文伽国王发布高价招募能杀死狮子的勇士,结果辛诃巴霍用利箭杀死了他的狮子父亲。辛诃巴霍回国时正值祖父去世,于是他继承了王位。但后来他把王位禅让给母亲的丈夫,回到他父亲的土地,建立了新的王国辛诃普勒(Sinhapura),娶妹妹为妻并生下16对双胞胎。
32个孩子中维杰耶王子(Vijaya)最为年长,原本作为王位继承人被父母充满厚望。可惜维杰耶生性顽劣,无恶不作,手下更有700人的随从跟着他一起为患乡里,令国人苦不堪言,多次发起大规模抗议要求国王处死维杰耶。最后国王忍无可忍,将维杰耶和他的700随从都剃去半边头发,并流放到海上。
王子沿着印度南部海岸线航行,试图寻找落脚点,但他不敢在印度的任何地方停留,因为他怕势单力薄,被当地人暴揍。最终他们找到一片貌似无人居住的地方,并在如今的马纳尔半岛普特拉姆或者尼甘布一带登陆,并将脚下的土地称为Tambaparni(在梵语中意为“铜色树叶”或“红叶树”。公元前4世纪左右古希腊学者麦加塞尼斯 (Megasthenes)将Tambaparni演化成Taprobana,后来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在他的古代世界地图中也以此名字称呼斯里兰卡)。为了纪念自己的出身,维杰耶和他的随从们自称为狮子后裔(Sinhalese)。
很快,他们发现这片貌似无主的岛屿其实生活着很多土著,他们给其取名为夜叉族(Yakkhas)和纳迦族(Nagas)。夜叉族主要生活在岛中央的山区,这与《罗摩衍那》里关于罗刹国(Rakshasas)的描述是相当一致;而纳迦族这生活在岛的北部和西部,在凯拉尼亚(Kelaniya,(今科伦坡北部边缘凯拉尼亚Kelaniya 地区)有一位纳迦族国王。
维杰耶与夜叉族公主古维妮(Kuveni)邂逅并取得了对方的爱慕和帮助。古维妮不仅愿意嫁给维杰耶,还帮助他征服了夜叉族,后来又陆陆续续征服了其他部落,僧伽罗人发现自己成了岛屿的主宰,而岛屿本身又如此美丽富饶,于是他们决定永驻此地不再离开。
此时维杰耶的随从推举他在岛上称王,维杰耶却认为自己还没有一位合适的王后,尽管古维妮已经为他生下一对儿女,但他认为古维妮身份低下,不配成为他的王后。维杰耶于是要求随从去印度找一位门当户对看与之匹配的王室公主,最后在印度南部马杜赖(Madurai,位于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的潘地亚王国找到了合适的人选。潘地亚国王不仅同意女儿远嫁,还愿意陪嫁700位有贵族血统的女子当维杰耶随从的妻子。据说维杰耶的随从在印度时都是有妻子的,不过在流放时他们的妻子都到了马尔代夫,而他们征服斯里兰卡时势必也效仿他们的主子维杰耶和土著女子结合,只是这些人在他们眼中不配当妻子而已。
得知印度公主即将到来之际,维杰耶就赶走了古维妮。古维妮只好带着孩子们返回了夜叉族为数不多的城市兰卡普勒(Lankapura)。古维妮被愤怒的族人杀死了,她的一个叔叔可怜她的儿女,就让两个孩子逃走了。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他们成了今天斯里兰卡硕果仅存的土著维达人(Veddas)的祖先,还有一种说法是他们最终逃到了马来西亚(据说狮城新加坡(Singapore)原名新加普勒(Singapura))。
据说古维妮临死前极度怨恨维杰耶的无情,就诅咒维杰耶的子孙无法永远坐上王位,所以维杰耶虽然是僧伽罗王朝的开创者,在长达38年的统治期间也无痛无灾,但后来的国王确实都不是维杰耶的子孙,而是他孪生弟弟的后代。当潘地亚的公主来到兰卡之后,僧伽罗人为她和维杰耶王子举行了隆重的典礼,既是婚礼,也是维杰耶的加冕典礼。但维杰耶和潘地亚的公主没有可继承王位的子嗣,所以他写信给他的孪生弟弟请他来继承王位。
此时,他的弟弟也垂垂老矣,就派出最小的儿子去继承王位。这位王子也认为来自印度的公主才是理想的王后人选,于是更多的北印度王室成员带着亲属来到岛上,而且这些北印度王室成员大多来自佛陀所在的释迦部落。这些似乎都很好地印证了僧伽罗民族的两个主要特征:首先,他们都是来自北印度的雅利安人;其次,这个民族从起源到发展都与佛教有密切关系。
评论区
共 24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