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这个月的时间里我终于把《讨鬼传:极》的所有御魂都刷到了,但是我发现这些御魂的历史故事背景都挺有意思的,于是我决定把他们的故事都整理一下并介绍给大家。
今天我给大家讲述的是《源氏物语》中主角光源氏的故事,这是一个非常唯美而又悲伤的故事,因为这是一个关于“爱”与“被爱”的故事。
以前我看不懂《源氏物语》,只是觉得这是一个男人到处猎艳的故事。但是现在再看《源氏物语》,才发现光源氏一直在寻找爱却无法拥有爱。 总是在拥有爱后失去爱,最后什么都没有留下……
《源氏物语》讲的就是光源氏一生的故事,从他12岁时娶了世家的千金大小姐葵姬,再到52岁随紫之上病逝而遁入空门。其毕生都流连于各式女子之间,能叫上名字的就有十余个,上至皇族显贵、下至落魄孤女。一世欢戚,开卷历历皆在其中。
————以下部分内容引用百度百科并参考原著《源氏物语》与杂志《知日·源氏物语,一本满足!》,有问题请指出。
这是一个生于皇室、多情高贵的翩翩公子,他用一生邂逅了“姹紫嫣红”讲述了一个时代,交织于其中的是红尘的贪嗔痴,人性本有的情与欲以及时代的悲哀与浪漫。光源氏穷尽一生,遍寻花从,是以“恋”为媒,寻世人之光。
为寻芳兮访旧屋,梅枝梢头春意浓,又见奇花兮馥馥。
----选自章节《初音》 光源氏 赋
《源氏物语》开篇便是“长恨歌”式的一咏三叹,哀婉断肠。相传,桐壶帝非常宠爱出身较卑微的妃子更衣,为了她甚至将整个后宫抛弃在脑后不闻不问。而帝王不顾一切的爱使她后宫的嫉妒和天下人非议,思虑过重的更衣在生下皇子的几年后便香消玉殒。留下来了年方3岁的小皇子,他就是后来的光源氏。
光源氏是桐壶帝与至爱的结晶,长得又可爱异常,仿若世间再无美好可以与之相配。桐壶帝对其自是非常疼爱,他把长子看做后嗣,只把光源氏当作自己唯一的孩子。尽管一心想要立为太子,但苦于光源氏身后无家族支撑,若真立了太子反而会给他带来无妄之灾,无奈之下桐壶帝只得忍痛将其将为臣籍,赐性源氏。
之后对更衣无比思恋的桐壶帝 ,将相貌酷似更衣的藤壶纳入了后宫。对光源氏疼爱备至的桐壶天皇常带其出入宫闱,并希望让藤壶多多疼爱这个孩子。但不曾料到,这是一段交织了绝望与罪恶的爱情的开端。
初见藤壶妃子之时,此时光源氏已是11岁的孩童。在更衣去世时,光源氏少不更事,母亲迷糊不清的身影化作了他挥之不去的眷恋。那时宫里人常对他说,藤壶像极更衣的气质与容貌,所以面对与亡母相似的藤壶,自然而然便生出了爱慕之情来。但以随着年事渐长,光源氏早已不是单纯孩童,对藤壶的感情渐渐地杂糅了欲的色彩。
然而12岁时,光源氏元服之后,在桐壶帝的安排下与葵上结婚,按例出宫别住,再不能如幼时一般随意出入宫闱。曾经近在咫尺的藤壶妃子,从此隐身于重重帘幕之后,再不得一睹容颜。一帘之隔,却是光源氏终生难以逾越的距离,也使得他压抑的恋慕与渴望如燎原之火,无法止息。终于有一天,光源氏在藤壶身侧女官王命妇的周旋之下,潜入了妃子内室,以强力达成所愿。他逾越了伦常,背弃了道德,纵使身死魂灭,也要奋不顾身投入这焚身之焰。
对于藤壶,光源氏曾无数次感叹,怎么会有如此之人?光源氏一边品尝、压抑着不得所愿的痛苦与思恋,一边在爱欲炼场中流连,他从不满足。说他朝三暮四也无可厚非,但实际上,每次不管得到什么样女人,光源氏都会对其品貌才情做一方自我论调,这样的他又不何尝不是在拿她们和藤壶做着对比?尤其是藤壶还是当世被赞誉为举世无双“邵阳妃子”,在无数思恋之如狂却无法拥之入怀的夜里,她在光源氏的心中早已是一个完美无瑕、如神祇一般的存在。后来藤壶去世,也被称为如佛灯寂灭,这恰恰也衬托出了光源氏心中对藤壶抱有的情感。藤壶让他之情爱之苦,而他对藤壶的爱,也在岁月的消逝间得到了另一种升华。
光源氏从未停止寻找爱的脚步,他以藤壶作为标准,才会在窥见年幼的紫上时,激动地浑身发抖,不禁热泪盈眶。“原来这孩子的相貌,非常像是我所心爱慕的那个人,所以如此牵惹我的心目。” 既然是藤壶的侄女,容貌自然与藤壶有所相似。“我很想要那个孩子来到我的身边,代替我心中的那个人,日日夜夜看着她,求得安慰。” 思至此,光源氏寻得时机,将这个弱小到如嫩草般的小女孩,强行带回自己的宅邸二条院,亲自伴其左右、教导所有,誓将其养育为自己心中最完美的女性,并据为己有。
正因为放不下藤壶,这才会有了与紫上的羁绊。不可否认的是,紫上是光源氏一生最爱的女人。除了迎娶女三宫的几日,光源氏从未让紫上孤枕到天明;在他自我流放须磨时,也是将二条院的一切交给紫上打理;在她逝世后更是从此看破红尘,遁入空门。但光源氏又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他懂得欣赏美、易哀伤、怀仁爱之心,却偏偏又做出许多世俗难容的事情,口若蜜饯且处处留情,在拥有紫上的同时还常常寻花问柳。
所以紫上的不幸不是光源氏对她缺少爱造成的,而是对她的爱太深造成的。光源氏希望她能够承担他全部的情感,但他性格中的自私、怜悯、博爱、好色、哀愁等复杂成分并不是紫上能够全部承担的。
从紫上从尘世烦恼中解脱开始,徒留光源氏一人孑立时。光源氏才知道现在所希望的,不要说与子偕老了,就连共赴极乐净土,也已成了奢望:『此种可悲之事,他从前曾经遭逢过好几次,然而从来没有尝过如此痛彻心扉的苦痛,此度伤心竟是过去所无,未来所不会有的。』他又成了那个孤独的孩童,无依无靠,孑然一身。也直到此刻他才恍然大悟,自己一生的至爱,并非藤壶,也不是明石之君或胧月夜等中的任何一个人,而是相伴自己多年的紫上,然而懂得便是失去。
除了最后的『宇治十帖』,《源氏物语》全书都是以光源氏的情爱为线讲述故事,从光源氏初涉红尘到遁入空门。透过光源氏的爱情,我们也是在看光源氏爱别离、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的背影。
为什么会说自己生性柔弱,忧愁寡断?————以下部分内容引用百度百科并参考原著《源氏物语》与杂志《知日·源氏物语,一本满足!》,有问题请指出。
源氏曾经对夕颜的侍女右近说:“我自己生性柔弱,没有决断,所以喜欢柔弱的人。”右近说:“公子喜欢这种性格,小姐正是最合适的人物,可惜短命而死”。
这几句简短的对话透出两个信息。一是源氏自视自己是柔弱的人;二是他视那些柔弱的女性和自己是同类。
源氏说自己柔弱有点出人意料,这话出现在书中第四回《夕颜》,当时的源氏才17岁,正是少年气盛之时,没有经受任何的人生磨难,大权在握的桐壶帝作为源氏的亲生父亲对他无限宠爱,源氏做事有恃无恐,哪来的柔弱感觉呢?
这应该是身处宫廷的源氏在目睹多次权利争斗时对自己性格不得已的定位。他的性格和外貌均有几分女性的柔弱和美丽,他很会与女人相处,但对其他事情兴趣不大。他在受到排挤时更是任情游乐,不问政事。即使后来曾一度大权在握,但他对权术的兴趣,对政治家所应该具有的残忍、果断、坚决等性格特征也不是完全具备。和同性在一起,男性的强悍和粗犷对他是一种压迫,头中将和兵部卿大人就曾经面对源氏的美貌,色情心动,但权力斗争不同于调情,他对自己性格中柔弱的部分是有充分感觉和清醒认识的。
光源氏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追求和当时整个社会对一个男人的要求相悖,这种相悖无形中对源氏形成了巨大的压力。虽然他从不改悔,但心理还是有惭愧的。源氏每天忙于寻求幽会的机缘,非常辛苦地东钻西营,只要听说哪里有可能的美女,他都要派人打听,然后亲身前往。他不仅出入宫廷贵族之家,也不惜屈尊到市井贫民人家探望;对女孩子不论出身高低,一律平等看待。因为过去的女孩子不能抛头露面,这使他闹出很多笑话,末摘花就是听人传说而错误地撞上的。对他的这种行为宫廷从上至下的态度是不屑的。每次看到这样的事情仆人都要发出讥笑,背后议论他无孔不入;父亲桐壶帝也因为六条妃子郑重地向源氏发出批评:“象你这样任情恣意,轻薄好色,势必遭受世人讥评。”说时脸色甚是不快,源氏也只有恭恭敬敬地听训的份。
中国有“兄弟如手足,夫妻如衣服”的说法,日本当时作为深受中国影响的一个东方国家,对女人及情感在人生中的地位和比重的观念想来也不会相差很远,而源氏的做法当时显然是异类。
和同时代的男性相比,他对女人整体上有着一些怜香惜玉的感情,他一生的主要精力是放在女人身上的,对于与他接触的女人都尽量善待,包括像花散里、末摘花等长相并不漂亮的女人也在他的保护下,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他在这方面是乐此不疲,心甘情愿的。
但正是这个柔弱的人,身上同时有着自身无法根除的矛盾和缺憾,这些矛盾和弱点纠集到一起,加上当时社会观念这一强大后盾的纵容,人性中尚存的丑恶常常在源氏身上显露出来。在比他更弱的女子面前,他强硬无礼,更多考虑的是自己的需要。比如他强迫空蝉,与胧月夜的第一次相遇也带有强暴的成分,尤其是对轩端荻的诱奸,紫式部用“浮薄少年的不良之心”加以感叹。他对自己和女人采用两套衡量标准。源氏自己受欲望趋使,却瞧不起听从肉体欲望和感情召唤的女人,对胧月夜时冷时热;自己偷东摸西,却不能忍受三公主的不贞。而与那些爱他的女人的最大矛盾之处,是他无法调和自身欲望和理性的矛盾,面对真情,欲望驱使他仍然无休止地从一个女人流到另一个女人那里。
从儒家和佛教的角度来说,光源氏的所作所为都是极其罪恶的。做了这样的事,不论他有没有其他善举,都很难说他是多么好的人。但是,作者并没有特意强调光源氏做出这些恶行的原因,而是反复描写这些行为所表现的物哀情之深,并将光源氏描写成人们(贵族)的模范,将所有美好的事情都归到光源氏的头上。这才是《源氏物语》与其他的故事物语一样的真正主题。
正是光源氏几段不道德与骇人听闻的恋情,是表达物哀的最佳素材。文学的表达并非是一定要遵从道德的,正如三岛由纪夫《金阁寺》中烧毁金阁寺的小僧人、谷崎润一郎《春琴抄》里暴戾乖张的盲女春琴、芥川龙之介《罗生门》当中的扒死人衣物和头发的老婆婆一样,这些角色无一例外是丑恶的。但作者通过他们的“恶”所表达出对人性的追问、对美的追求或者对世道的不满,这些内容都是引人深思的。
描写“恶”并非为了彰显丑陋,相反【不管是善还是恶,只要是能够透彻表明物哀精神,那么便是最好的物语。若要比喻的手法来形容这种心理活动的话,就好比喜欢养莲花的人会特意积蓄污水一样。在《源氏物语》中描写不道德的恋爱,并不是将这些污泥作为主体,而是为将其作为培育美丽的物哀之花的饲料】。
————以下部分内容参考原著《源氏物语》与杂志《知日·源氏物语,一本满足!》,有问题请指出。
在平安时代贵族宅邸最盛行的寝殿造中,开敞的游廊式庭院与亭阁都融入花鸟草木中,这深深的影响了居住于其中的人们的自然观与审美观《源氏物语》中充满悲欢离合的六条院,便是平安时代【物哀美】的集大成者。
紫上居住的东南一区是春,『栽植无数春花,窗前种的是五叶松、红梅、樱花、紫藤、橡棠、踯躅等春花,布置巧妙,赏心悦目。』;
花散里所居处是夏,『种的都是绿树浓荫的夏木。窗前更种着淡竹,其下凉风习习。树木都很高大,有如森林。四周围着水晶花篱垣,有如山乡。院内种着【今我思畴昔】的橘花、瞿麦花、蔷薇花、牡丹花等夏花』;
秋好中宫的西南一区为秋,『在原有的山上栽种浓色的红叶,从远处导入清澈的泉水。欲使水声增大,建立许多岩石,使水流成瀑布——这就开辟成了广大的秋野。此时正值秋天,秋花盛开,秋景之美,远胜于嵯峨大堰一带的山野』;
明石之君所居的西北一区为冬,『隔垣旁边种着苦竹和茂盛的苍松。一切布置都适宜于观赏雪景。秋尽初冬之时,篱菊傲霜,色彩斑斓夺目,柞林红艳,仿佛傲然独步。』
在春夏秋冬的流转中,《源氏物语》不知不觉记录下了上百种平安时代的植物名称,除了有《古今和歌集》中出现过的许多种类外,也有同期《枕草子》中写到的植物。
由于平安时代女子不足以有名有姓,全书与光源氏相恋过的女子,紫式部都别出心裁地为她们冠以花或卫阶之名,而这些如花般美丽的女子们,也正如所喻的花儿一样,倾情绽放、默然凋谢,在命运的洪流中以柔弱的身躯,默默顺从、忍耐、抗争,留下令人嗟叹而唏嘘的影子。
『被爱的同时又被嫉妒折磨着,她们的爱都太痛苦了。』
与光源氏结缘的女子,环肥燕瘦、品性万千。从遇到光源氏开始,她们因爱加冕,也将自己的人生钉在了人生的十字架上。光源氏的花心固然会遭到后世诟病,但是他一点好,就是他珍惜每一次的相逢,也能真心看到每一个女子的可人之处。艳压群芳的六条御息所、娇俏可人的胧月夜、贤惠明礼的明石之君……即便是出身世家却相貌欠佳的末摘花,被人讽刺姿色不雅,光源氏以和歌感叹她姿色不佳,却丝毫没有讥讽,一直真心相待。对于不愿委身于他的女子,光源氏也是报以钦慕。
在光源氏的生命中,有两个最重要的女人,一个是藤壶,一个是紫上。前者是光源氏的后母,是所有恋慕的伊始,后者是他塑造出的完美伴侣,和他相伴一生之人。
作为光源氏的后母,藤壶的年龄只比他大几岁,面容又酷似其生母桐壶,令光源氏顿生恋慕之情。藤壶的名字与桐壶的出处皆取自于她们所居住的宫殿名称——“藤壶院”与“桐壶院” , 里面分别种满了美丽的紫藤花和泡桐树。而她们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恰好隐藏在这花的不同中:藤花与桐花都开着淡紫色的优雅花朵,暗示藤壶与桐壶相似的容颜与互相联系的命运。然而桐花纤弱易逝,比喻着桐壶也如桐花一般过早凋零 ,真是红颜薄命。 而藤壶则不同,因为紫藤的花语为「醉人的恋情、依依的思念」,这也同她之后与源氏间割不断理还乱的禁断之恋如出一辙。
同样的线索还可以联想到紫上,照护年幼的紫上(若紫)的尼姑(北山尼君)曾用一首和歌吟到:“剧怜细草生难保,薤露将尽消未忍消。”这里的“细草”指的是紫草,是一种生长于武藏野的紫草,花语是「与爱之人结缘」寓意着对深爱之人的相思将以紫草为缘而得以实现。同样开有小小的紫色花朵,以细草为化身的紫上天生丽质,虽然身份低下,却继承了她的姑姑藤壶的美貌,让光源氏看得难以割舍,“细草芳委自窥后,游子落泪青衫湿”,“野草紫草根相通,摘来看视待何时”。
紫,在平安时代是最高贵最优雅的颜色,藤壶即是如此。而与“紫”的缘分,就像光源氏一辈子也绕不开的劫,也是故事开展中不可忽视的线索。以“紫色之花”为线索串联起来的桐壶、藤壶与紫上和女三宫(藤壶的外甥女)四人,正是紫式部所安排的精妙伏笔。由此推断,虽然紫式部并未直接用过紫藤花来比喻藤壶,却没有其他花儿更适合代表她了。
如烟雾氤氲般美丽的紫藤,作为《源氏物语》中出现频率颇高的植物,其实也被紫式部用在多位女子的容貌描写上。其一代表当属于弘徽殿女御的妹妹胧月夜。光源氏从须磨归来后再次幽会胧月夜,回忆起当年的藤花宴会不禁感叹道:「这藤花真美丽啊!怎么会染成如此可爱的色彩呢!我无论如何也舍不得离开这花阴了!」以此比喻胧月夜的美。
此外,明石小女公子(光源氏与明石之君的女儿)也是紫藤花的代表。夕雾在遇见明石小女公子时,这样想到:“倘把以前窥见的紫上比作樱花,玉鬘比作棣棠,那么小女公子可说是藤花。藤花开在高高的树梢上,临风摇曳的模样,正可比拟这个人的姿态。”她在成长为明石女御后更是明艳动人,“举止端庄、气质高贵,好比盛开的藤花,在夏季群花零落之后,独自在晨光中开颜发艳。”
这株与光源氏紧密相关的紫藤花,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儿子的命运。夕雾一向心仪云居雁,却苦于始终得不到她父亲头中将的支持。而在第三十三帖《藤里叶》中,内大臣终于转变态度,送信给夕雾:“日暮紫藤花正美,春残何事不来寻?”以藤花比拟云居雁,欲述衷肠。夕雾狂喜,回信道:“暮色苍茫难辨识,如何折取紫藤花?”总算能以紫藤花为契机,开始了却这桩心愿了。
在光源氏眼中,若紫(年幼的紫上)就是纤弱的紫草,更是在山野中发现的珍宝,用自由烂漫的山樱比喻再适合不过。思来思去,他恳求尼姑(北山尼君)同意自己将紫上带走,附信写到:「山樱倩影萦魂梦,无限深情属此花。」老尼姑仍然谨慎,「山风多厉樱易散,片刻留情不足凭。」求之不得,光源氏果断私自抱走了若紫,养于身侧,既聊以相思的慰藉,一步步将其培养成自己理想中的完美女性,相伴一生。
为了避免儿子重蹈自己的覆辙,源氏禁止夕雾与继母紫上见面。在朱雀帝(桐壶帝第一皇子,桐壶帝与弘徽殿女御所生,光源氏同父异母的兄弟)的五十寿辰上,夕雾第一次隔着帘子见到了她,“若要用花来比方,可说是春天的樱花,然而比樱花更加优美,这容颜实在特殊的。”不禁觉得心痒难耐,却仍然觉得紫上是高不可攀的存在。而到了第二十八帖《野分》中,因一场大风而将屏帘卷起,让夕雾清楚地见到了紫上的容貌:「气度高雅,容颜清丽,似有幽香逼人。教人看了,联想起春晨乱开在云霞之间的美丽的山樱。娇艳之色四散洋溢,仿佛流泛到正在放肆地偷看的夕雾脸上来,真是个盖世无双的美人!」托大风之福,夕雾总算是饱览了紫上的举世无双之美。
紫上如樱花般绚烂夺目的美,也深深印刻在其他人的印象中。在第三十四帖《若菜(下)》里,紫上被六条妃子(六条御息所)的冤魂附体险些丧命,而她病故的流言却不胫而走,有人便叹道:“如此完美无缺的人,必然不能长生。古歌云:‘樱花因此冠群芳’也”,便是一证。柏木(头中将(内大臣)的长子)听闻消息也低吟:“君看浮世上,何物得长生?”这句出自《伊势物语》的和歌,其前句正好为“只为易零落,樱花越可珍”,恰如其分的寄托着柏木的悲叹。
回望紫上的一生,她从小按照光源氏的意愿成长为他眼中的理想妻子模样,对他百依百顺且无所保留。而对生性放荡的光源氏而言,紫上虽然完美,却还是止不住他对其他女子的不停的追求。这一点,在他拿着梅枝给紫上看时说的一番话里即可见一斑:“即称为花,必须有这种香气才好。如果能把这种香气移在樱花上,那么其他所有的花全都不在我心上。”就算紫上是他最爱的樱花,也还是没有其他女子的不同的香气。如此隐忍而高尚的紫上,也还是无法忍受光源氏到处沾花惹草的痛苦,最终如樱花一般凋零,这绚烂的樱吹雪也恰似其美丽的身影,一生停留在光源氏的心中。
葵上贵为左大臣之女,本应该嫁给当时还是皇太子的朱雀帝,后来却被父亲嫁给了光源氏。在外人看来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可惜当时的光源氏正狂热地恋慕着继母藤壶妃子,与气质清冷的葵上总是性情不合。这也是葵上的独特之处;不同于其他许多将自己随意委身于光源氏的女子,她并不刻意乞求光源氏的爱,性情高贵而独立。
然而对光源氏而言,葵姬虽然「气品高雅,毫无半点瑕疵」,却「过于端严庄重,似乎难于亲近,不免美中不足,实为遗憾」。时隔许久不得已去探望葵上,她却躲避不愿相见,光源氏便抱怨,此时的葵上竟面露娇羞,显出高贵之美:“你也知道不理睬的痛苦吗?”原本是满腹委屈化成的肺腑之言,却让光源氏误认为不妥,认为这“是情妇说的话,我们正式夫妻是不该说的。”,开始兀自想着别人。光源氏眼中“骄矜成性、城府甚深,丝毫不肯让人”的发妻葵上,实则内心坚强、端庄稳重,乃气质尊贵的女人,她对源氏的若即若离,正是她对这个不公平的社会制度的无声反抗。可惜与天之骄子光源氏而言,这反而是他们之间隔阂的所在。葵上在诞下夕雾后,与光源氏的距离本已拉近,却再遭六条妃子的魂灵作祟,不幸香消玉殒。
葵上的名字源自第九帖《葵》中的古老祭典贺茂祭,人们习惯用下鸭神社与上贺茂神社的神纹——「双叶葵」来装饰游行的人与车马,用以辟邪祈福,因此贺茂祭也被称为“葵祭”。在这次祓楔上,葵上的随从与六条妃子的随从因为争夺停车位而大打出手,才产生了这次冲突,也正是这次冲突使她最终丧命。一生都被源氏冷落的她,也正如她的名字代表的双叶葵一般,虽然为人尊敬,却因其低调的外观、与世无争的性格,极易被人忽视在角落里,实在可叹。
自从因和胧月夜(右大臣的六女公子,是弘徽殿女御之妹,朱雀帝的尚侍。)私通事件而贬到须磨的光源氏,受明石僧人的牵线搭桥,认识了明石之君。明石之君善琴书、知礼仪,是一位品貌端妍、气度高雅的美人,「即是说她是个皇女,也无不称之处」。无奈出身须磨的她身份低微,始终自认低人一等,连光源氏也曾有过「这个乡下人,微不足数,被人看轻」的评论。
光源氏与她相处了两年,就在他即将动身回京时,明石之君怀上了孩子,回京之后牵挂不下的光源氏将她接到了京城。而天姿聪慧的她,非常了解紫上在光源氏心中的地位,因此无奈之下她诞下的女儿后被交予紫上抚养。与紫上、光源氏保持着合适的距离。这样一来,虽比不上源氏身边众多身份高贵的女子,她不卑不亢的姿态与不越雷池的谨慎,也让她获得了源氏的赏识。
究其一生,明石姬就像她所爱的龙胆花,生于远离喧嚣之处、气质冰清玉洁。然而身为野草,始终身不由己的她,被父亲送给光源氏、将女儿让给紫上、被迫远离故乡来到六条院,命中的重大转折都无法由自己掌控。 尽管如此,她以退为进的策略与清醒自知的理智不仅赢得了紫上的尊重,也使得她如绽放在独立寒冬枯霜的龙胆花,最终能从地方小官之女成为皇后与太子的母亲,得一相对圆满的结局。
《源氏物语》中的大多女子皆被生性风流的光源氏所吸引 ,而槿姬却是极少例外之一。她早就听闻光源氏是薄情郎,因此即使他再三追求也不为所动。源氏尽管再三碰壁,却对得到槿姬愈发渴望,几乎成为一种好胜心。他写信给槿姬,「昔年曾赠槿,永不忘当初!久别无由见,花容减色无?」而槿姬也礼貌回答,「秋深篱落畔,苦雾降临初;槿色凋伤甚,花容有若无。」槿姬名字中的「槿」,即朝颜花,也就由此而来——她也正如那向光绽放的朝颜,绝不肯背弃自己的信念而折腰堕落。
尽管紫式部对槿姬的着墨并不多,从各处的只言片语中,却能清晰地窥见一个坚忍美丽的女性形象。当槿姬升为斋院后,便仅能与源氏保持书信往来,二人的关系更像是蓝颜知己般的存在。源氏在与紫姬的对话中,曾几次吐露对槿姬的赞赏:「我阅人多矣,其中只有这槿斋院,一方面思虑周谨,一方面温柔可亲,欲求与她相似之人,亦不可得。」,“彼此寂寞无聊之时,便相互通信,谈些无关紧要的话。但我也得随时留心,不敢略有放肆。如此高雅之人,现今世上只剩她一人了。”品行高雅矜贵,出家一身清净,槿姬的确与众不同。
夕颜也称瓠花或葫芦花,黄昏盛开、凌晨凋谢,如白月光一般短暂。而夕颜也正如这花一样,「生在肮脏的墙根」,美丽而薄命。本是光源氏的好友头中将的情人,因遭其正室威胁不得已隐身于闹市角落,却在这时遇见了路过的光源氏。她那天真浪漫的姿态,「装束并不华丽,却有娇艳之姿,她身上并无显然可指的优点,然而体态轻盈袅娜,妩媚动人」,令源氏可怜又可爱。然而不幸的是夕颜低微的身份引起了光源氏的另一位情人六条妃子的深嫉痛恶,就在与光源氏浓情蜜意之时,被六条妃子用自己的魂灵夺去了夕颜的生命。
晚开朝谢的夕颜花从未见过光亮,正如夕颜阴暗悲惨的一生。若不是红颜薄命,夕颜极有可能成为与明石姬一样受光源氏偏爱的妾室之一。「他阅尽了袅娜娉婷的种种女子,可是想起了这个夕颜,总觉得可恋可惜,但愿她还活在人间才好。」虽事隔十多年,光源氏也丝毫也不曾忘记夕颜的音容笑貌。而也正是这时,他找到了夕颜与头中将的私生女——玉鬘,将其收为养女悉心照料,此为后话。而除了夕颜花,夕颜也被头中将亲密地称之为[常夏],一种娇艳美丽的野生抚子花(石竹)。大概也因这个称呼的缘故,“抚子”便成为比拟玉鬘的一种花。夕颜曾委婉地告知头中将自己怀孕的事,折了一朵抚子花送去:“愿君怜抚子,叨沐雨露恩”,头中将则感慨:“独怜常夏花,秀美真无匹”。另外,光源氏在第二十六帖《常夏》一卷中与玉鬘交谈时,庭院里开着各色的抚子花。说到玉鬘的亲生父亲头中将时:“见此鲜妍新抚子,有人探本访篱根”,想让他们父女相认,玉鬘便啜泣道:“抚子托根山家畔,何人探本访荒篱?”用“篱根”比喻身份低微的母亲夕颜。同出一科的常夏与夕颜花,恰巧暗示着玉鬘与夕颜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
玉鬘在年幼时日子过得相当艰苦,因玉鬘的母亲夕颜曾经是头中将的情人,两人情投意合十分恩爱。不想头中将的正室夫人四之君(右大臣之四女公子)善妒,得知此事后派人去恐吓夕颜,终使夕颜母女黯然离去,与自己的亲生父亲头中将断绝音讯。
跟随四处搬家的母亲夕颜,恰巧住在源氏乳母家的隔壁。就因为这样才会使光源氏到乳母家探病时,偶然看见了隔壁家的夕颜。而母亲夕颜清秀且天真无邪的样子令他一见锺情,之后两人遂在夜里时常密会往来,然后就发生了以上提到的悲剧。
夕颜死后,源氏公子大病一场,在二条院自己的居所养病,待想到要去寻访夕颜的幼女时,已经人去宅空,无从查找了。夕颜的贴身侍女右近,被源氏安排在二条院当侍女。
这时,由于女主人被源氏带去乡间别居幽会(源氏当时隐瞒了自己的身份),一去不返。不得已,夕颜的乳母(大宰少弐之妻)带着三岁的玉鬘随丈夫赴任;而后回到自己的家乡筑紫。十几年以后,玉鬘在偏僻的乡下长大成人,出落得高贵美丽,谁知竟被庸俗霸道而又贪得无厌的地方官大夫监看上,想要强娶为妾。忠实善良的乳母一家,决定辞别亲人,护送玉鬘进京,期望能有机会投奔玉鬘的生父。
玉鬘与乳母等人在京都附近的一间寺庙参拜时,与在源氏府上当差的右近(夕颜的贴身侍女,夕颜亡故后被源氏收留,侍奉紫姬)意外的相逢了,一行人悲喜交加,认为是观世音菩萨的指引。右近把玉鬘带回六条院,源氏多年寻访玉鬘未果,今番相见,自然十分欣喜。玉鬘虽然在乡下长大,但出落的美丽大方,虽然还有些羞涩,但应对谈吐十分得当。源氏暗自决定,要好好照顾夕颜的遗孤,遂认玉鬘为养女(玉鬘实际上是源氏内兄的女儿,源氏的侄女)。乳母等人也被安排在六条院供职。源氏让玉鬘认花散里夫人为继母,夕雾为弟,安排她住在六条院夏殿,并赠送给玉鬘许多华丽的服饰和贵重的器物用品。除此之外,源氏考虑到她进京不久还很体贴的送了富有乡土风味而织工优美的衣服给玉鬘,对她也确实如同自己的女儿一样关怀周到。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般女子定会安享富贵荣华。玉鬘却暗自焦虑,虽然进京却与亲父兄距离越来越远,也担心自己乡下出身,如果行为失当住在这华屋里未免不配。同时,六条院的侍女之间也风传玉鬘是源氏的情人。
时间一久,源氏的渔色之心发作,渐渐喜欢上了玉鬘。书中形容玉鬘“如同重瓣棣棠花一样美艳,有一对和夕颜一样非常美丽的眼睛,皮肤丰腴洁白,十指好似春葱,然而气品高贵远远胜过她的母亲”。源氏常常借弹琴、看望之借口表达自己对玉鬘的恋慕之情,这令玉鬘十分困窘。由于借住在六条院,对于源氏也不便断然拒绝使其难堪;情形较为危殆时,则抗拒甚为坚决,令源氏自觉可耻,不便强求。源氏出于照顾夕颜孤女的真心和自身体面以及对妻子紫姬的考量,最终没有对玉鬘出手,维持了纯洁的关系。
不久京城里的王公大臣都知道源氏有了个美丽的养女,纷纷写信追求,其中也有玉鬘尚不知情的亲兄弟们。最为热情的是萤兵部卿宫(源氏之弟)和髭黑大将。随后玉鬘举行隆重的着裳仪式(女子成人仪式),源氏请内大臣(原先的头中将)来为玉鬘结腰带,自此父女相认,玉鬘衷心感激源氏大臣。
小小年纪的玉鬘便有“已有高贵优雅之相”,长大后更是“容貌之美胜过母亲夕颜,加之秉承父亲的血统,气品高尚优雅,性情又温良贤淑,真是个绝代佳人。”将玉鬘收为养女的光源氏如获珍宝,一方面像关怀女儿一样亲切周到,另一方面也因她的花容月貌起了爱慕之心,“红晕满颊,娇艳之色,十分可爱。她那温柔之相,使光源氏蓦地回想起当年的夕颜来”。玉鬘则对光源氏的心思十分烦恼,始终极力推托,众多的追求者也使得她免于光源氏的骚扰。但防不胜防的是,髭黑大将竟然买通玉鬘身边侍女,强行占有了她。不得已之下玉鬘只好嫁给髭黑大将这一武夫,令光源氏、冷泉帝、萤兵部卿宫等人都懊恼不已。
“夕颜的风采,只是天真活泼,温柔和悦;这个玉鬘呢,又具高贵之相,其态度之优雅,使人看了自惭形秽。”除了柔弱的抚子花,玉鬘在众人的眼中,更像是开得灿烂热烈的棣棠花。夕雾在第二十八帖《野分》中窥见光源氏调戏玉鬘的场景,感觉不妥的同时又为玉鬘的美貌所折服,“此人的姿色好比盛开的重瓣棣棠花,带着露水,映着夕阳。用春花来比喻,虽然与这季节不符,但总有这样的感想。花的美色有限,有时还混着不美的花蕊,而人的容貌,其美实在无物可以比喻的”。光源氏在玉鬘嫁给髭黑大将后深感不快,看到庭中参差开放的棣棠花,信口吟道:“不觉迷山路,谁将并手遮?口头虽不语,心恋棣棠花。”暗示玉鬘被髭黑占有后,自己仍恋恋不舍的心情。
花散里是丽景殿妃子的三妹,“虽然上了年纪,但仪态端庄,容貌昳丽”。光源氏在前去拜访时曾吟道:「杜鹃也爱芬芳树,飞向橘花散处来。」花散里哀伤地回答:「荒园寂寂无人到,檐外橘花引客来。」橘花也因此而成了花散里的代表物——常绿灌木中淡雅的小花,虽毫不起眼,其清香却能常伴左右。比起其他众多花容月貌的妻妾,花散里实在算不上美貌动人。夕雾曾隐约窥见花散里的容颜,暗想:“这继母相貌真难看啊!……本来相貌不扬,年纪渐渐老起来,身体也瘦了,头发也稀少了,所以更教人看不上眼。”
虽然相貌不佳,花散里却非常有自知之明,不同其他妻妾争风吃醋,从而避免了许多冲突。她的开阔心胸让光源氏倍感温暖与信任,认为她“性情温和,心地善良”,先后将夕雾、玉鬘托付给她养育。“花散里性情谦恭温顺,她认为自己命中注定,对公子的缘分止于如此,所以心满意足地悠闲度日。因此光源氏很放心,每逢四时佳节,对她待遇之丰厚,不亚于紫上。”
可以说,花散里这位女性是非常“安全”的。对于光源氏身边的女人而言,她已经年老色衰,比起说是对手,更是“最好的话伴”;对光源氏的儿女而言,她是温柔的养母,十分精通育儿之道;而光源氏本人更是认为,“这个人性情温和,我与她互相谅解,亲密无间”,她是一个如同母亲般重要存在,能够随时接纳他的一切。花散里低调而聪明的为人处世之举,在第三十二帖《梅枝》一卷中为玉鬘的成人礼制香的比赛里就可见一斑:“本手工精巧却不露锋芒,不像其他人想尽办法靠精致度、稀有度或数量取胜,仅制一味香气淡雅的荷叶,正如她本人一般清幽独立。”如此聪明的做法,让光源氏和夕雾父子都对花散里尽力侍奉,绝不怠慢。
末摘花可以说是全书中最受戏虐的女性角色了,末摘花即红花,是古代常用的红色染料,末摘花的鼻子正好与其染出的颜色一样鲜红,成为她最醒目的标志。作为常陆亲王之女的她尽管出身不错,却因为父亲过世而家道中落,未曾得到较好教养的浸染和培育,为人古怪呆板;加上天生相貌丑陋,”鼻子又高又长,尖端略略下垂,并带红色,特别教人扫兴。脸色比雪还白,白得发青,额骨宽得可怕,再加下半边是个长脸,这整个面孔就长得稀奇了”,见其容貌后的光源氏不禁吟出「明知此色无人爱,何必栽培末摘花」的讽刺诗句,其中花(はな,Hana)与鼻子的鼻(HANA)同音,一语双关的暗示着此女的鼻稍末端有著明显的红点。末摘花瘦骨嶙峋、衣品极差,全身上下看得过去的仅有一头乌黑秀发。如此的一名女子,让光源氏颇有上当受骗之感,很快便将她抛到了在脑后。
然而一片痴心又毫无出头希望的末摘花,又怎会放过接近光源氏的大好机会。当光源氏自贬须磨,断了经济支持的末摘花更加穷困潦倒,家中侍从都纷纷离去,唯有她躲在荒草丛生的宅子里默默等待。末摘花的守候,让同样刚经历流放生活困苦的源氏于心不忍。
光源氏觉得这个人不但相貌特殊,连态度也与众不同,真乃可悲之事。又念如此可怜之人,倘连我也不照顾她,不知更将何等受苦,便下定决心永远保护她,这也是一片仁慈恻隐之心,便将她接到旧居二条院居住。
尽管有诸多缺点,末摘花也有一些闪光之处。当伴随多年的侍从要离她而去时,她大哭之余不忘赠送一束自己珍藏多年的发络做纪念物,“长达九尺以上,非常美观”,足见她重情重义。然而更多时候,她自认为的优点在他人看了仍是满目疮痍:喜爱诗词学问的她,却书法拙陋、用词生硬;费尽心思回礼,却总是不合时宜,让源氏深感头疼。尽管对末摘花并无爱意,源氏对她的怜悯足以令本无人问津的她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也算是比较轻松的结局了。
〖光源氏就好比是只蝴蝶,不分昼夜的寻找着尘世间美丽而又芬芳的花朵,在寻找的过程中遇见许多的花儿与风景,但这些在他寻花的一生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求之不得的爱——光源氏与空蝉:『蝉衣一袭余香在,睹物怀人亦可怜。』
————以下部分内容参考原著《源氏物语》与杂志《知日·源氏物语,一本满足!》,有问题请指出。
空蝉原本是上流贵族中纳言兼卫门督的女儿,却因父母过早的离世,空蝉只得带着弟弟小君嫁给年老的地方官伊予介(爱媛县二等官),因而始终怀有不满之情。一次借宿的经历,让光源氏对这位年轻的妇人充满了好奇,进而大胆的求欢。然而,对于这份很多女人求之不得的爱慕,空蝉想到自己有夫之妇的身份(空蝉深得丈夫宠爱,伊予介几乎把空蝉奉为一家之主)和卑微的身世,觉得自己已嫁作人妇,勉强做得一夜夫妻又当如何?空蝉却断然拒绝了源氏的求爱。
源氏一面感叹空蝉冷情;一面又念念不忘,欲罢不能。于是,设法把空蝉的弟弟小君弄到自己身边,常常要他送信给空蝉。空蝉怕不幸之身,又添轻浮的恶名,决心不接受这非分之爱,因此始终不曾写过回信。空蝉愈是寡情难近,愈是引源氏牵肠。一日,小君趁纪伊守外出,让源氏坐了自己的牛车,偷偷地溜进了纪伊守的宅邸,并引源氏钻进正房。当晚,空蝉因思念源氏,夜不能眠。在黑暗中,当她听到衣服窸窣声,看见源氏正卷起布幔悄悄地溜了进来,她还是条件反射似的迅速起身,披上一件生绢内衣,只留下一件单衣,如金蝉脱壳般离去。
源氏回到二条院后,心中懊恼,写下了「蝉衣一袭余香在,睹物怀人亦可怜。」的诗句塞到小君的怀里。第二天,空蝉看了小君送来的诗,感念源氏的痴情,遂即在旁边题下「蝉衣凝露重,树密少人知。似我衫常湿,愁思可告谁?」的诗句。但她这样的心声是永远不会让源氏知道的。源氏费尽心机,三度谋图与空蝉幽会都落空,只得到了空蝉的一件单薄的羽衣,此女子就像“蝉”一样飞走了,只留下了一件薄薄的“蝉蜕”,这便是此女名为“空蝉”的来历。
然而,少年时源氏的这一莽撞行为在她心里激起的涟漪却持续了若干年。据说直到十二年后,二十九岁的源氏与三十五岁的空蝉在逢坂关偶遇,空蝉轻叹道:“关名逢坂待若何?犹自愁叹生难逢!”,可见看似冷酷的空蝉心里是深爱源氏的。
空蝉以自己的固执坚守控制了少年源氏的轻狂莽撞,使他们之间的关系留有余地,在这一点上她与六条妃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相爱而不能相互拥有是一种缺憾,然而,缺憾也是一种美,而且这种美留给心灵的感觉也许会更加延绵流长。
平凡的空蝉在贵公子源氏心灵上留下了痛苦的不可磨灭的印记,所幸源氏也并没有爱不成转为恨。相反,之后他对空蝉充满着爱怜,他不再骚扰她,他尊重她的选择,许多的时候,他还在暗暗地呵护她,偶有书信往来。当空蝉的老丈夫去世后,将她接到二条院东院与末摘花同住,庇护她潜心修行。
在平安时代,成年男女是不能直接见面的,必须隔着帘子,有时还需要侍女来传话。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女子赠予的用品也能让男子兴奋不已。况且,羽衣是女子的贴身衣物就相当于现代女孩子的内衣,光源氏看到这件衣服难免会对空蝉的生活产生遐想。由此看来,虽然空蝉的拒绝让人神伤,但这样的纪念品显然有点太过于露骨和香艳又可以满足读者们猎奇的心理。光源氏拥抱衣物入眠,感受着蚕丝的质感与香气,仿佛爱人就在身边。在理解这些历史背景后,也许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其中的物哀情思吧。
权力角斗中爱情——光源氏与胧月夜:『为汝沉沦终不悔,重寻爱海欲投身』
————以下部分内容参考原著《源氏物语》与杂志《知日·源氏物语,一本满足!》,有问题请指出。
胧月夜得名于她与源氏相遇在朦胧月夜,并且吟咏古歌“朦胧春月夜,美景世无双”(出自《千里集》),并且赠送给源氏的折扇上面有一轮泥金绘制的圆月,所以就称呼她为胧月夜。她是光源氏政敌右大臣的六女公子,其长姊即为弘徽殿皇太后(桐壶帝之弘徽殿女御),四姊则是头中将的妻子,其深受朱雀帝宠爱。
用世俗的眼光来看,她是一个轻浮的女子。说她轻浮,是说她放任自己的情感,不接受社会的规范,不顾及亲人的脸面,任情而动,恣意妄为,以至于闯下大祸,让源氏有了“须磨之难”,让自己失去了做皇后的机遇,虽然她出身高贵,也只能终生为“尚侍”,甘居人下。由于源氏的一时荒唐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让她日后不仅没能成为皇后,而且连起码的婚姻身份都没有,她的所做作为,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和笑柄。
朱雀帝真心真意地爱胧月夜,明知她已失身于源氏依然接她入宫,而今又做下这等蒙羞的事情他依然原谅了她。他不顾外人讥笑,照常要她伺候在侧,只是基于宫廷的规矩和舆论的压力,他无法给她一个正式的名分,她只能终生为尚侍,一个微不足道的宫廷女官而已。
朱雀帝宽恕了胧月夜,胧月夜心存感激。她也知道朱雀帝是真心爱她的,这个温柔、善良、清秀的年轻皇帝对她的爱不可限量。他常常含着热泪,时而申恨诉冤,时而海誓山盟,模样之优雅不免令人心动。然而,她心里想得最多的还是那个因她而流放须磨的人,她常常为他牵肠挂肚,莫名地陪着朱雀帝流泪,可这泪水却说不清是为谁而流的?
光阴荏苒,四季更替,转眼许多年过去了。在源氏四十岁那年,早已让位的朱雀院体弱多病,心身疲惫,将最宠爱的三公主赐婚源氏后,准备落发出家。剃度改装那天,胧月夜一直陪在朱雀院身边,一付依依不舍的样子。或许在经历了一些世事变故以后,她变得有些成熟了,对当年的行为有些反省?朱雀院住进寺院后,源氏又再三向胧月夜表示要与她重叙旧情,胧月夜一概不接受。她决心选择出家追随朱雀院而去。
然而当某夜,源氏突然闯入她的私邸,要与她隔帘晤谈时,她少女时的梦却又一次被唤醒。源氏回想当年那个樱花盛开的梦胧月夜,回想那轰动一时的须磨事件,不禁潸然泪下,她的心肠就又一次软了起来。胧月夜还是胧月夜,她还是同从前一样妩媚多情。她一方面恐惧流言,一方面贪恋欢情,左右为难,愁容可掬。源氏看到这神情,越发觉得可爱……。虽然天色渐明,二人泪眼婆娑,缠缠绵绵,依依难舍。黎明的天空,飞鸟千百成群,鸣声清脆悦耳。此时恰是春末,虽然落红满地,但枝头绽出新绿。源氏遥想当年,往事历历在目,不禁感慨万千。也就是此次幽会之后源氏写下:“为汝沉沦终不悔,重寻爱海欲投身。”的诗句。“(“沉沦”即指“须磨之难”),并打算接她进二条院给她一个身份上的交待。
但是胧月夜却回答:“投身爱海非真海,不为空言再恋君。”的诗句。胧月夜,她终于有些清醒了。二条院里,有紫夫人率领源氏历年来收藏的众多女子,还有新近皇帝赐婚的三公主,她才年仅十四岁。她的青春一去不复返了,去和她们争什么呢?她要表示:她是特立独行的,非同寻常的,她不稀罕名分,也不需要依赖,她只想以此夜作为纪念,来祭奠她一生的爱。然后,再看一眼菱花镜里依然年轻的容颜,凄然一笑,便轻轻地,决绝地剪去满头青丝,斩断了她的轰轰烈烈的凡尘之恋,毅然遁入空门。
纵览全书便会发现,胧月夜是最“奇”的一位女子。所谓的"奇"一是勇气出奇,勇敢追求爱情,即便已经入宫了却仍然和光源氏保持联系,暗中幽会,奔放的作风让人惊讶;二是魅力出奇,让光源氏一见钟情,甘冒风险屡次潜入宫中或右大臣的宅邸与她幽会,让朱雀天皇在得知她与弟弟私通后仍然对她恋恋不舍;三是想法出奇,在光源氏权力巅峰时斩断情丝,遁入空门,让人捉摸不透。
也许胧月夜觉得,爱情也应该像她化名一样朦胧、纯粹才是最好的。光源氏与她相遇在夜晚,两人甚至没有看清对方的容貌,她和光源氏的爱情也一直在暗处开展,有一种朦胧的美感。二人甚至感动了朱雀天皇,他容忍了弟弟与自己妃子的偷情。这不正是说明,这种禁忌的恋情实质上也包含了感人的物哀情思吗?
因爱痴狂的悲恋——光源氏与六条御息所:『身投情网襟常湿,足陷泥田恨日深!』
————以下部分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与原著《源氏物语》。
六条御息所之被称为御息所,是由于她曾身为前东宫太子之东宫妃,再加上和前东宫之间生下了拥有皇族血统的女儿,因此被称作御息所;而六条,则是出自其宅邸为于京都六条一带而得名。因此综合起来,六条御息所之意便是;住在六条一带、生下皇女的妃子。
六条御息所气质高贵,是个高雅风尚的美人,不但有教养,也很有知识,自从丧夫以来便一直不轻易与人交往,带着女儿过著清淡顺和的寡居生活。凭着她的美貌与才华,依然是许多贵公子追求的对象。她本来也可以置这些公子哥儿的追求不顾,凭着太子妃的身份骄傲而自尊地活着,专心致志地教养自己的女儿,把自己的前程寄托在女儿身上。可在她二十四岁那年,孤独寂寥中的六条妃子遇上了那个风华绝代被世人称之为"光君"的光源氏,此生便已沦陷。
那是一个夏虫鸣唱、风拂细草的静夜,六条妃子搁着竹帘偷眼打量着跪坐帘外的贵公子。此人便是慕名而来的光源氏。这个男子不过是一十七八岁的少年,却已经出落得玉树临风,光彩照人,其容貌风采令所有人为之惊叹。“久闻六条夫人擅作诗词,晚辈仰慕已久,今日特来拜访,希望能与夫人讨教一二。”清朗如玉的声音穿透薄薄的帘幕,隐隐的幽香穿帘而过。这一声不轻不重、不痛不痒的开场白就此摄去了她的心魂。六条妃子才貌双全,京都众多贵族公子争相向她示好,但她都不屑一顾。唯独这个光源氏,让她措手不及。没有任何的曲折,没有任何的顾忌,比源光氏长了八岁的六条妃子就此投入光源氏的怀抱。
但是想不到的是她的“陷落”之时也正是源氏想“抽身”之时,源氏“先热后冷”的态度转变让自视甚高的六条妃子猝不及防,难以招架,情感失重产生的惯性让她身不由己地跌进“情网”里不能自拔,正如她自己沉吟的「身投情网襟常湿,足陷泥田恨日深!」
光源氏是个多情的男子,多情到爱所有的女子。就这样,光源氏慢慢远离了她,开始遇见一个又一个女子,开始了新一轮的追求与欢好。此时的她只能独自悲泣,她是前东宫太子的妻子,她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可是她为了他将这些通通抛诸脑后,只为了能与那个潇洒不羁的少年相拥。
光源氏在某次要前往与六条御息所幽会时,经过乳母家门口,知道乳母生病,便前往探病,偶然看见了隔壁家的夕颜。夕颜清秀且天真无邪的样子令他一见锺情,两人遂在夜里时常密会往来。源氏某日决定带她到一间山上隐密的房子去幽会,但是却出现了六条御息所的生灵。她埋怨源氏跟这种下等的女性交往,接著便袭击夕颜,瞬间就让她断气了。
但她无法改变一个事实,少了一个夕颜,源氏公子从来不缺女人。包括他明媒正娶的妻子,葵姬(或称葵之上或葵上)。
之后,源氏的正妻葵之上有孕,在贺茂祭那天乘牛车出游,不巧六条御息所也私下搭著牛车前往。两方的随从因为争夺停车位而大打出手,六条御息所的牛车在争执中,不但被葵之上的随从打的破烂不堪,就连用来支撑牛车的横轭也折断了,只好退到一旁,并将牛车依靠在其他牛车后头,才得以稳住车身。葵之上方面的随从甚至借着一些酒意,辱骂六条御息所是光源氏见不得人的情妇。在众目睽睽之下,处境实甚狼狈,这令妃子倍感羞辱,痛心之极!心想:“何必来此呢?何必来此呢?”。当光源氏骑着马风度翩翩的经过葵之上的牛车时,礼貌的点了一下头示意,而退到车队后方的六条御息所,又羞又气。六条妃子觉得这一见比完全不见更加可恨,不由得伤心之极,回想起自己的命运身世,暗自吟叹道:“仅能窥见狂童影,徒自悲伤薄命身。”六条御息所回家之后,从此开始觉得自己的灵魂常常恍惚出窍一样,她的生灵开始不断折磨著正在待产的葵之上,葵之上在产后遭到她的生灵袭击而死。
她成功杀死了她第二个情敌,与此同时,她彻底失去了源氏公子的心。葵姬去世后,六条妃子写诗慰问也不被源氏理解,源氏认为她是“背后害死人,当面又装好人,假仁假义,甚是可恶!”这样的女子何其可恨,你既然甘心作践自己便要懂得承担后果,纵然那人负你,你只管寻那人讨个说法便是,何以竟然残害两个无辜女子?然而,孰是孰非又怎能说得清?可是这“生魂害人”之事或许只能算是人的“潜意识”里的活动,或许六条妃子本人并不自知。不管怎么说,自此之后,六条妃子,不但受到源氏的冷落,更是要承受世人的讥评,再也无法在京都待下去,只得陪女儿斋宫下伊势修行去了。
六年后,修行任期结束,母子俩再度回到京城。六条妃子修理了六条旧邸,母女俩深居简出,恬淡度日。终未再与源氏重叙旧情,并发誓让女儿“以处女终其身”。她不久得了重病,匆忙落发出家。源氏得知消息后,才赶过来探望。六条妃子还是将女儿的将来托付给了源氏,并恳求源氏千万别对女儿再动邪念。七、八天后,六条妃子结束了她仓皇而波折的一生。源氏安排了她的丧葬佛事。收斋宫为义女。源氏对六条妃子虽然算不上多爱,好歹他心里明白是他的“荒唐”才导致了她的“疯狂”,心底里对六条妃子还报有一定的歉疚之心,而后他果真没有再去“引诱”斋宫,而是认真履行了六条妃子的遗言,履行了义父的职责,后来还扶植斋宫作了“冷泉帝”(源氏与藤壶之子)的皇后,即以独爱秋景著称的“秋好皇后”。
最后她的女儿“秋好皇后”在《薄云》一章中被源氏问及喜欢春天还是秋天(原文“あなたは春と秋のどちらがお好きか”)时说,“此事古人都难于判别,何况我等。诚如尊见:四时景色,皆有可观。但昔人有云:‘秋夜相思特地深’;我每当秋夜,便思念如朝露般消失的我的母亲,故我觉得秋天更为可爱。”(原文“母御息所の亡くなった秋に惹かれる”)
六条御息所大约是这样一个女人:聪慧敏感,矜持骄傲,心思细密,优秀出众。她在已经很成熟的年龄里被光源氏所吸引,没能拒绝这个“稚龄狂童”的热烈追求,放下了自尊和矜持,“堕入迷离春梦”,结果却是渐渐被源氏疏远。
面对这样的境遇,六条御息所理智上佯装正常,“不能自讨没趣”,这是教养的结果;但她心底痛悔交加,不能平静。这种矛盾高峰时不能自控,“心灵往往漂浮游离,精神失常,迷离恍惚”,肉体和精神分离。结果是:生前有“生魂崇人”的事件发生,死后“心头之恨,犹自执着,未能忘怀”。
灵魂脱离肉体而浮游出外为人作怪的事在《源氏物语》中不止六条妃子一人,髭黑大将的妻子也曾被某个鬼魂附体、宇治大女公子也被某个灵魂附体。六条妃子的怨恨之气也使人想到西方古希腊戏剧中的美狄亚,她们同样都是因爱而心碎的女人,但美狄亚表现的更激烈和大胆。美狄亚为爱情背叛父亲,杀害兄长,遭到伊阿宋的遗弃后,为了报复丈夫的不忠竟然亲手杀死自己的儿女,那种疯狂和六条妃子的灵魂出窍类似,是不能自已的玉石俱焚。
今天看来,这种心态不能算是健康和正常的,因为她们同时也毁了自己。激愤之时,美狄亚说:“我宁愿抛弃这可恨的生命,从死里得到安息!” 六条御息所比她好不了多少,“我有亲身经历,痛感女子身罹情网,必多意外之苦。故我决心要她(秋好)屏绝情思,以处女终其身。” 这些肺腑之言读了让人哀伤。
六条和美狄亚相比,一个东方,一个西方,一个压抑内敛,一个奔放激烈,应该是民族性格的不同反映,但她们心底的感觉是一样的,都是被爱人背叛的不幸女人。
除了以上之外光源氏一生中遇到过女性还有很多,但我没有专门去写。希望大家时间可以去看看《源氏物语》这本书,毕竟看完之后你会发现很多很有意思的东西等着你去发现……
在《源氏物语》中,作者关于光源氏的死描写堪称一绝。第四十一帖《云隐》只有题目内容空无一字。有人认为,作者并非如后世源学家分析的那样,由于历劫钟爱的“主人公”接连去世的打击,悲痛欲绝无法下笔,而是有意为之。
除了随后的*『宇治十帖』,全文至此戛然而止,此处留白即表达了光源氏之死令人悲痛难言 ,又暗示了光源氏圆寂的四大皆空,所有荣华富贵、恩怨情仇皆化为了泡影!可以说,此处无声胜有声,道是无情却有情。
身似蜉蝣,一梦千年!我们常常用蜉蝣来形容的短暂。但是,哪怕只有一天的生命,我们也要努力绽放出绚烂的色彩。《源氏物语》中那些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告诉我们,浮生若梦,繁华靡丽,过眼成空;人生除了眼前蝇营狗苟,还有一个流溢着青春、梦想与诗意光彩的远方,为我们前行的道路平添一抹醒目的亮色。
动画《紫式部 源氏物语》(1987年12月19日上映, 全1话)
动画《源氏物语千年纪》(2009年1月15日上映,全11集)
漫画《源氏物语》(作者:宫城とおこ 已完结,全9话)
漫画《源氏物语》(作者:大和和纪 1979年开始连载,共连载14年,漫画单行本发行量超过1600万册,1985年录像带化,《源氏物语》(录像带版)获国际新媒体节(加拿大多伦多)优秀奖。全13卷,文库版全7卷,完全版10卷{台湾尖端授权中文} )
电影《源氏物语》(导演:吉村公三郎 主演:长谷川一夫,、木暮实千代等,片长:121分钟,上映时间:1951年11月2日)
1961年电影《源氏物语》,森一生导演,市川雷藏饰演光源氏 。
2001年电影《千年之恋:源氏物语》,堀川敦厚导演,天海佑希饰演光源氏。
电影《源氏物语:千年之谜》(导演:鹤桥康夫 ,主演:生田斗真,中谷美纪,洼冢洋介,东山纪之,真木阳子等,片长:136分钟,上映时间:2011年12月10日)
1980年电视剧《源氏物语》,向田邦子编剧,泽田研二饰演光源氏。
1991年电视剧《源氏物语》,桥田寿贺子编剧,东山纪之饰演光源氏
剧场《桥田寿贺子特别剧场 源氏物语上卷·下卷》(导演: 鴨下信一,主演:东山纪之,大原丽子,片冈孝夫,三田佳子 ,岸本加世子。总共长达8小时,制作费用12亿日元,于91年12月27日和92年1月3日两天晚上播出完毕。TBS电视台40周年纪念电视剧。)
书籍《源氏物语》(全四册) 紫式部 著 林文月译 译林出版社
书籍《源氏物语》(全二册) 紫式部 著 丰子恺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杂志《知日·源氏物语,一本满足!》主编: 茶乌龙 中信出版集团
评论区
共 40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