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下简称《比利林恩》)这个周末登陆了中国,说实话我个人不太喜欢中国发行商定的这个首映日,这让这部电影在上映之前就沾染了一些“爆款”之感。影片在普通院线票房表现上虽然差强人意,但是全世界仅有五家、北京只此一家的120fps/4K/3D顶配版本还是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情况(未免有广告之嫌,就不提影院的名字了,反正全世界都知道是哪家)。因此我也不得不承认当我终于拿到票时的激动心情,其实跟我老妈秒杀到0.99元的“后朋秋裤”时的感觉没什么太大分别。
考虑到还有很多京沪两地之外的朋友,我这篇文章会把技术体验和电影本身分开来说——虽然如果你看过了电影的话就知道这是极其极其不合理的——文中也收录了“机核观影小队”中观看了非顶配版人员的感想和短评,以便于让本文即使对于所在城市没有全规格放映厅的人们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总之,让我们开始吧。
今年除VR之外另一项标榜“未来”的体验,我不用“技术”而用“体验”这个词是因为其实这两个东西在今天都早已不是什么高精尖的玩意儿,只不过现在终于可以让所有的普通人都有机会来体验了而已。虽然官方一直在着力宣传120fps/4K/3D三项数据,但是从我个人的观感来说,还有另外两项技术规格在体验上的作用有着不输于以上三者的意义:科视的双头Christie Mirage 4KLHRGB激光放映机所带来的双眼28fl亮度和杜比影院系统带来的环绕声效。
先说这个28fl亮度,fl(Foot-Lamberts,呎朗伯)其实是亮度的一个英制单位,其公制单位是尼特(cd/m²,灼光/平方米)。可能很多普通的观众对此没有特别的概念,我个人亦不是这方面的行家,所以就不在这班门弄斧了。给出几个对比数据以供参考。DCI国际标准中,2D的标准亮度是14fl,影院要求在标准规格的 ±3fl之内;3D标准亮度为6fl,影院要求为7±2fl之内。国内的标准中,2D亮度一般是11~17fl,3D亮度为4.5fl。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国内院线中有非常多都达不到这一比国际标准还明显要低很多的规格。那些臭名昭著的特供3D电影观影体验很差的原因,除去非原生和转制的质量低,另有很大一部分因素就是在这个亮度上。
国内有不少影院推出过6fl影院,看过的人就知道这在国际标准中只是下限的区区6fl对体验的提升有多么明显,也从侧面再一次反应了大多数国内的3D剧场的亮度很可能都在3.5fl、甚至3fl以下。因此,对于大多数观众特别是中国观众而言,我相信《比利林恩》在画面上最先给观影者带来的震撼很大一部分来源于这个高达双眼28fl的亮度。传说中那演员的毛孔和雀斑都清晰可见的4K分辨率,以及前所未有的“真正3D效果”也是在这一基础上才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声效,杜比影院系统现在虽然不至于到烂大街,但是肯定也不是什么稀奇东西了。不过我还是要说,在其他视觉体验得到了质的提升后,环绕声效似乎也得到了1+1>2的效果。在3D视觉效果配合下我在观影中多次错把电影中的人声当成是剧场里旁边的人在说话,而电影高潮阶段的歌舞表演和战斗场面真的让我只能用一个非常老套又无力的词语来形容:身临其境。当火箭炮发射时我真切的感受到气流震荡着我宽松的裤脚都迎风摆动——不是错觉,是真的震动。这时考虑到这个顶配放映厅的成本,想起一句老话:没有花钱的不是。
当然,这部电影最颠覆性的技术是120fps。迄今为止的不管是电影、电视还是游戏,在画面表现上与我们直接用肉眼捕捉到的的现实世界最大的区别就是动态画面。在以人眼可以感受到的“帧”来呈现的画面中无论分辨率再高,再逼真,我们依然无法真正的做到“欺骗眼睛”。因为用人工技术制成的画面无法还原人眼在现实世界中捕捉到的连续图像,这还是在先不提显示设备本身的局限性的前提下。
但是配合着4K、3D以及上面提到的其他技术的120帧,确实达到了质变的效果。就像李安在采访中多次提到的,在拍原生3D的《少年派》时他觉得变化的还只是镜头语言,而当画面提高到100帧以上后,他发现“这不是电影了,是个我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
看过电影之后才真正了解了这段话的意思,叙事、剧本乃至节奏都还是电影、李安的
电影——关于这一点我们后面再说——但是在视觉上却完全是另一种东西了。李安在《比利林恩》中使用了大量的在一般的电影中很少出现的镜头,比如有大段台词的全正面大特写、借位的主视角。同时,很多在普通电影中会使用运动镜头或全景镜头的地方,《比利林恩》都使用了最“无趣”的中近景固定镜头,整部电影仿佛都在刻意回避任何“人类靠自然视觉无法达到的画面”和“带有艺术表现倾向”的镜头使用方式。带来的最终效果,就是让电影这一完全被动接受的表现形式,仅仅靠视觉和听觉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参与感和互动感。
西蒙:
我回想起电影的后半段,在我脑中出现的不是电影画面,而是就像那是我自己的记忆,我就在那。
我无意在这里讨论“我们真的需要120fps吗”(四十二:哼!),但我真心的认可《比利林恩》这部电影本身对技术的使用。我没看过原著小说,不了解其原本的叙事方式。但至少在电影里,这些技术在用电影这种第三人称表现形式,去讲述一个需要第一人称情感体验的故事中是如此的必要和必需。李安在清华大学的座谈中被一个不知深浅的学生问到为什么选择在这样一个题材上使用新技术,而不是类似于阿凡达这样的特效大片时,李安只是简单回答他觉得120帧下最震撼的不是大场面,而是人物,我相信有这种疑问的人看过电影之后就一定会明白这个回答的深意。
我确实不敢说《比利林恩》这种类型的电影是最适合120fps的,但是我敢说的是在这些技术的支撑下的体验才是《比利林恩》最完整的表现方式。加长悍马中B小队每个人的表情、美丽的拉拉队员那仿佛触手可及的胸部和红唇、还有M4射击时几乎要飞到我脸上的弹壳,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影片的情感体验中发挥着相应的作用。李安再一次证明了在他的电影里技术不是噱头,是电影表达的一部分。
西蒙:
李安真的太知道什么样的技术适合自己的作品了,记得《少年PI》中的特效,会让我们啧啧称奇、留下很多美妙的画面定格在记忆里,很巧妙而完美的服务了一个梦中的故事。而这部《比利林恩》没有什么“特效”,但是代替“特效”的120帧画面同样在服务着这部现实题材作品,它逐渐的封闭了观众的其他感官,塑造了一种难以表达的“代入感”,演员的每一个动作,脸上的每一丝表情,全部都被放大了,你接受着比其他电影充实数倍的信息量,非常饱满。在这片子里我也看不到很多电影中的“刻意”,没有特意的用那种特别唯美的构图,也没有什么独到的运镜,全部都是“自然”。我觉得李安希望他能让观众忘掉了自己在看电影,只有完全的沉浸到故事里,才能完美的体验那种接近真实的情感。这种无比流畅,清楚的窒息的画面做到了,它死死的抓着我的眼球和大脑。到现在电影看完已经两天了,我基本可以记起所有的桥段,且这些桥段中的细节同样历历在目,包括角色的眼神和表情。然而我又回想了一下也差不多同时看的《奇异博士》,能记住的只有特效。
在本文第一部分的最后,个人强烈建议准备观看这部影片的朋友尽可能的选择你所在城市所能体验的最高规格,这部电影在中国大陆地区共有19种之多的不同版本,除去可以观看顶配的京沪两家影院,北京的另一家和重庆、济南、南京、大连以及长春各有可以观看120 fps/2K/3D版本的剧场,这个版本按道理来说也几乎可以完美体验这部电影。另外全国主要院线都可以观看到60fps/2K/3D的版本,这其中的6fl影院和杜比影院的该版本则应是以上几个城市之外的人们的最佳选择了。
我必须提醒还没有观看电影的朋友,阅读下内容可能对您的观影体验造成影响。《比利林恩》这部电影其实一点都不怕所谓的剧透,因为这是一部以情感交互为主要体验的电影。再加上叙事结构的原因,使得电影在剧情上几乎没有什么所谓的悬念(也许稍微有那么一点点)。但也正因为如此,包含着包括我在内的几人的观影感想的下文,势必会对阅读过之后再看电影的人造成影响,所以请谨慎阅读。
我在看电影之前也是有些犯嘀咕,时至今日优秀的战争题材电影已经不胜枚举,而小说本身虽然我没看过但是貌似也被认为是典型的反战作品——我的意思是好像一切看起来都没什么特别的。因此我是抱着“不就是反战吗,李安到底要讲一个什么故事”这种既有点担心又有点好奇的心理走进影院的。然而看过电影之后我才意识到,战争在这个战争题材的故事中只是配角,主角是人,包括军人和其他的所有人。
Moby:
影片一开始葬礼那场戏,我就哭了。
看到中间的时候,我想起了李安早期的电影,那些围绕以家庭为核心产生的矛盾,冲突;被李安细腻的捕捉、放大。这次李安依然很细腻。首先林恩参军的起因,以及他自己的原动力都是家庭。作为一部战争电影,李安并没有讨论战争对士兵们的内心创伤及各种负面影响,反而讨论了一个德州小伙子在战争中找到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当他授勋后回到故乡,家庭对她来说只有这个姐姐,从他被父亲拖去当兵那一刻起,这个家庭就已经在暗处分崩离析,但林恩却在部队生涯中找到了归属感。在我看来,这群年轻的大男孩组成的B班突击小队,更像一个温馨的大家庭。
这部电影说的最多的还是每个人对战争的不同理解。这包括了政治立场,个人立场,阶级立场,等等等等。B小队在这一场橄榄球赛中经历了真真假假的尊敬,恭维,也真实的经历了很多人的不尊重、轻蔑,甚至是侮辱和直接攻击。这些不肯定,并没有让士兵们心灰意冷,因为他们知道,战争并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真正让这些士兵在战场上前仆后继的不一定是爱国之心,可能还有战友们之间的这份感情、战友间的另一种家庭责任。
是的,当我们以为一部“反战”的电影会着力描写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性的扭曲时,《比利林恩》却用一种近乎美化的方式把这些以杀人为生的职业军人小伙子们描绘成阳光男孩。电影通过叙事和技术几乎让观众亲自体验了一把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但是比利在电影中的表现在其他人的眼中看来却正常的不能再正常。场景联想是一般战争题材中惯用的表现军人PTSD的手法,再配以大兵哥们或走极端或崩溃的情节来表现战争对人的扭曲和创伤,进而表现战争的罪恶。但这显然不是《比利林恩》要讨论的话题。
李安用这种常见方式配以比利的极度正常表现来提醒观众:一个看起来平静的人不见得内心真的毫无波澜,那些走向极端的人也不见得都是可以那么简单的归结为战后创伤的。“这只是你们想象中的军人和PTSD,真正的感受,只有军人自己知道”。正像Moby所说,李安最擅长也最热衷对“人与人关系”的表达,无论是父亲三部曲、《卧虎藏龙》还是《断背山》都是如此。在《比利林恩》的前半段中家人、朋友、战友,商人、军人、穷人、富人。这些刻画的平淡而又到位的人物肖像其实就是每一个人,每一个观众。
片中有这样两个桥段,一是当B班成员得知,如果他们的故事能拍成电影那么每人将可以分到10万美元,这一在现如今的中国都算不上是巨款的数额就让这群被称为英雄的小伙子们有一种发大财了的感觉;另一个是一个球场工作人员跟他们说自己也想去当兵,因为他的收入几乎让他无法负担家庭,当兵的话有保险有奖金。这俩段剧情都表现了一个事实:在美国的职业军人,特别是基层官兵,他们大多都本是社会中的底层民众。道理很简单,但凡有别的出路,多数人都不会选择去拿命拼生活。
这一点在同样没有义务兵役的中国非常具有同理性和同感性。说个故事,拙荆曾经机缘巧合认识到一位在和平年代的中国上过战场的军人,他隶属于四川某部队在某年参加“处理”藏独分子的行动(对不起无法说出确切信息,你们懂的)。一开始接到的命令是只许向腿射击不准伤人,但到了战区他们就明白了带着政治命令上战场根本就是自杀,很快包括上级在内就根本没人再提起这回事了。问他杀人是什么感觉,答曰:没感觉。那里没有爱国,没有使命,没有意识形态,只有活下来。据他所说,最后回来的战士只有三分之一。
但当我们怀着燃起的敬畏、感慨和钦佩继续与他交流时,我们发现他对于常识的无知(不知道非典是什么)、与人相处时的无理、对社会的极端认知都让我们的内心之中抑制不住的产生了惧怕、疏远甚至鄙夷的情绪。就像《比利林恩》中B班周围的很多人一样:
他们(我们)一边高呼着“你是我们的英雄”,发自真心地;一边又在对他们敬而远之甚至怒目相向,无法抑制地。
在人类文明的今天,我们需要认识到痛斥战争的罪恶并不能对消除战争有太大的帮助,那么当下的我们就必须去面对战争对人类社会所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军人。我不确定李安是不是想要表达这一点,但这是我在看完《比利林恩》之后最重要的一个思想触动。他不想再唱“万恶的战争”这种高调,更愿意正视现阶段我们无法回避战争的事实,并唤起一种以人为本的关注和关怀。
一个坚强的军人可以靠自己强大的精神力量应对PTSD反应,但他们要面对的困难却远不只如此,社会要面对的困难也远不只如此。李安似乎在最后也没有给出答案,甚至没有给出他自己的哪怕一点倾向和意见。但,我们又如何可以奢望一部电影可以解决如此复杂的命题?我觉得李安和他的《比利林恩》已经很好的完成了一部艺术作品在触动人心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如果以美国观众的角度来看,本片多少有点像一个“外人”用拧巴的方式讲了一个貌似关于自己但却很陌生的故事。因此在看完整部电影之后我一方面怀着完全不同的意见,一方面又觉得非常能理解《比利林恩》在北美遭遇的不佳评价。因为这部电影是一部彻头彻尾的东方式的、李安式的表达。
abing:
李安还是一如既往,反英雄主义,人文关怀,东方文化,尝试在某种时代浪潮中重新把镜头推向一个活生生的“人”。不过我觉得这回李安还是有点用力过猛了,战争、商业、人性与人物个性之间的强烈反差从开头贯穿到了结束,范爷开始讨论禅宗更是让我觉得好莱坞式尴尬,看完之后反而觉得故事散了,情感虚了,只留下一种有点刻奇和腻歪的悲观劲儿。
我还是喜欢像饮食男女那样李安早期的片子,讲中国家庭、小市民之间的故事,在简单的镜头下窥探每个小人物的焦虑与他们和城市、社会之间的微妙关系,而不需要英雄主义与男孩成长、战争与都市生活这种过分戏剧化的对比铺陈。
说实话您从我这篇文章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我对《比利林恩》的喜爱甚至是敬意,但我也承认很多对于该片本身的不同意见是非常有道理而无法反驳的。李安虽然早已在我国大多数演员只能蹭红毯的好莱坞打下赫赫名声,但“华人之光”却也逃不出“身在体制却要反对体制”的怪圈,这一点几乎和国内很多导演如出一辙,只不过他们反对的是两个不同的体制而已。我不知道这种特质是不是华人艺术家的某种共性,但必须承认这一特质给杰出如李安的作品中也带来了一丝纠结和矛盾,这其中就包括《比利林恩》。
对于电影本身在理性层面的表达也许因国籍、种族、价值观、意识形态的不同而千差万别,但李安这次对于电影这门艺术的大胆探索和给大众带来的颠覆式体验却是无可争议的伟大和令人振奋的。据说他为了使用这一新技术承受了来自包括出品和发行在内的各方压力,可以不夸张的说李安以一己之力证明了这一有百年历史的艺术形式还远远没有走到它的最终形态。
西蒙:
都说这是又一次电影技术的革命,我觉得这个还不够准确,如果说3d电影开创了电影视觉体验的革命的话,那这部电影是一次综合体验的革命,是深层次的,不仅仅服务于表面的革命。
说实话我不知道VR是不是游戏的未来,但李安和他的《比利林恩》却真真切切的展示了电影的未来——至少是未来的一种可能性——而且是很美好而令人激动的那种。
评论区
共 164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