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未来的计划中,让玩家更多的去参与到顶部的话题区也是我们的一个目的(是的,只用APP的用户估计都不知道有这么个区),故就有了这么个专栏,主要内容就是一些机核众们对新闻的一些看法或者一些最近想说的话。
托各位的福,今年最后一场核聚变在厦门圆满结束了。厦门这一站最受关注,也最能拿来吹牛逼的事情,必然是铃木裕大师莅临的同时,还在现场正式宣布了《莎木3》要在中国内地发售的消息,而我本人则在最近的距离见证了这一时刻。
我本来真的认为,这一定、肯定、百分之百是一件普天同庆的事情,就算很多人没玩过《莎木》,也不打算玩《莎木3》,甚至不在乎它是不是有国行,但这个对行业有着重大意义的游戏、被中国最有“势力”的发行商、进行高质量的本地化之后正式引进国内,这件事情本身无论从哪方面看,对任何人来说都应该是一件欢天喜地的大好事。
取代我想象中喜大普奔的是各种冷嘲热讽,乃至无端的谩骂。什么“原罪”、“有版号吗”之类的自不必多说,我在微博上看到的最“哭笑不得”的评论是“《莎木3》看起来像一个诈骗项目”,而最“大义凌然”的指责是说,让WeGame在核聚变的舞台上发布《莎木3》,叫做“认贼作父”。
现在网络上有这么一种风气,认为任何事物,要么是高尚的,要么是卑劣的;要么是正义的,要么是龌龊的;要么是善良的,要么是邪恶的;要么是黑的,要么是白的。因为给事物简单的定性之后唾骂或赞扬一番很简单,仔细的去了解事实之后全面的做出评价很麻烦。人们不喜欢麻烦,只喜欢用最简单的方式获取自己需要的。
在这样的价值观下,催生出了一群网络上的“精神洁癖”者。 他们认为为郭敬明出过书的出版社是邪恶的;出演过《爱情公寓》的演员是邪恶的;请大张伟做嘉宾的娱乐节目是邪恶的。他们认为卖假货的A、杀人不见血的B、靠着抄袭和恶意竞争积累巨额财富的T是邪恶的,从而所有接受了他们资本的企业和个人、所有为他们“卖命”过的人也都是邪恶的。他们认为一个人用邪恶的手段得了好处,那么他的子子孙孙亲朋好友乃至街坊四邻也全部都是邪恶的。
所以我很好奇,在他们眼中,靠着侵华日军订单迅速发展的丰田是不是邪恶的?为纳粹服务过的宝马、大众、保时捷、可口可乐、柯达是不是邪恶的?白人开拓美洲通过血腥的占领和掠夺才有了如今的财富,那包括微软、苹果、谷歌在内的所有美国公司是不是也都是邪恶的?
如果我说,我几乎可以列举出如今所有日本知名游戏厂商的抄袭黑历史,我不确定“精神洁癖”者们会不会从此不再玩所有这些公司的游戏,但我能确定的是,我必然会被打上“舔狗洗地”的标签,而且他们不会在乎我是否也说明了,如今在这些品牌下的,是一群做着完全不同事情的完全不同的人。“精神洁癖”者们其实知道这其中的不公与荒谬,但他们会说这叫因果报应,叫做活该,叫做谁让你爹干过坏事呢?
互联网对“精神洁癖”者们来说仿佛是一个具有魔力的圣所。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也曾插队逃单随地吐痰,也曾对亲人朋友爱人欺骗隐瞒,上学的时候也曾抄写过同学的作业抄袭过别人的论文,供职的企业也生产过伪劣产品发布过虚假广告,他们的父母给他们缴纳学费、提供吃穿的钱财,很可能也不那么清清白白,但他们不会认为这些“恶”与自己有关并理所当然的要付出代价。因为他们其实懂得,现实生活中没有人可以一尘不染,也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但只要在连接上网络之后,他们的道德标准会陡然而生,变得目光如炬,嫉恶如仇,恨不能骂遍世上所有可骂之人,并坚信自己是在以暴制暴,以恶对恶。
我是错了,而且错的很离谱。我错在认为人们即使对于不在乎的事情,只要是好事,总会怀着美好的祝福;错在认为人们对于铭刻在历史丰碑上的事物,即使不理解,总会有最起码的敬畏;错在反对了“人性本善”一辈子后,依然低估了人性中“恶”与“善”之间、“宣泄”与“理性”之间,那悬殊的力量差距。
我本想隔天和铃木裕先生录制电台的时候,给他看看中国的社交网络上玩家们是如何奔走相告这一喜讯的,但显然我不得不放弃了这个念头。我只能庆幸铃木裕先生不懂中文也不使用中国的社交网络,否则我不知道,这位曾多次动情地说过自己的血液中流淌着中国文化的花甲长者,看到这些留言会作何感想。我不知道是不是要告诉他这个残酷的真相,那就是大多数中国人因为并不了解《莎木》,所以并不在乎它。而对于不在乎的事情,就算是好事,人们也希望它变坏,因为好了与我无关,坏了,才有热闹看。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相当刻薄的人,但这一次我觉得我的愿望真的很简单。我并不认为有任何的恶,是需要被原谅的。我只是希望,当我们豪迈地“以恶向恶”的同时,也能记得展现出我们应有的“善”。只是希望在“TX去死”的后面,我们能再记得加上一句“但祝愿《莎木3》成功”。
xizongbu: 核聚变还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广州、厦门两站核聚变后,吃了羽毛老师的安利,用了两个晚上飞速通关了《蔚蓝》(当然只是 A 面),之后又回去看了制作组开发游戏的故事,它给我的感觉就是一种纯粹的“真好”,太喜欢这款游戏了。
不知是我的错觉还是当真如此,近两年玩家们在独立游戏领域中能见到越来越多优质而创新的作品,才华横溢的制作组们也总能在游戏的不同方面惊艳到玩家,无论是对于玩家还是对整个游戏产业来说,优秀的作品总能激励同行们相互学习并创造出更优秀的内容。
因为我身边也有不少开发者的朋友,也总能在闲聊中听到类似“羡慕国外开发环境”等诸如此类的感慨,可能一方面是在技术上的天然优势,而另一方面自然是交流的环境、人才的培养以及制作者放飞创意的空间,或许短时间内我们真的很难一步登天,但在今年的三站核聚变上,相信玩家们也在独立区认识了不少有趣的独立游戏开发者,他们也通过线下体验的形式收集到了更多的反馈和意见,单从这一点上来说,我觉得核聚变还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希望所有的玩家们,能在积极的沟通中多了解独立游戏和独立游戏开发组的生存状况以及开发进展等等,有了更透明的信息交换,玩家们也才能知道,究竟谁更值得支持,又有哪些项目可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最后,在本周末的时候,相信玩家们也从各个地方听闻到游戏版号重新开始下发的消息,希望所有的事情能一步一步回归正轨,也希望“游戏”,这一在中国还未初长成的小产业,能伴随着越来越多优秀人才的汇聚,稳健地进入下一阶段。
最后的最好还是再向所有玩家们推荐一下《蔚蓝》,而且 Xbox One 金会员也将会在明年1月开始免费游玩本作,游戏无论是在操作、关卡设计、还是剧情与角色对白上,真的都会让玩家感觉到非常舒服,简称文体两开花……多多支持……
雪豆:《蔚蓝》确实让我体验了一把虚拟爬山的感觉,我是说从精神上。
就在编辑部的大家每天下班都要玩一把大乱斗的“行情”之下,我思索半天,买了《蔚蓝》的NS版。之前为了买哪个版还犹豫了半天,结果羽毛一句话点醒了我:每个平台都有每个平台的优势,要说操作必然是XBOX最舒服,要想随时随地爬一把那肯定就是NS版了。
我本人却是一个特别懒得出门的人,更别说爬山了。之前总跟媳妇商量着有空多爬爬山,锻炼锻炼肥宅体态,结果一到了能出门的时候反而懒劲儿就上来了:爬山多累啊,躺着多舒服啊。只不过这次的《蔚蓝》确实让我体验了一把虚拟爬山的感觉,我是说从精神上。
说到今年TGA能把《蔚蓝》选座年度最佳游戏提名,当时我还是不屑一顾的:画面一般,音乐还行,难度巨高,独立游戏的体量能入选年度游戏,逗我?但后来我才发现我想的可能还是太浅了。
《蔚蓝》果然是个自虐游戏,用了周末的时间把A面打穿,10小时里死了两千多次。比起以往“反复死亡再重试”的郁闷,这个看起来颇小众的独立游戏却完全没有给我带来任何的挫败感。起初并没有注意细节的我,在玩了数小时之后才发现制作人在关卡设计上的巧妙构思:所有看似不可能完成的路线其实都是能够用操作来达成的,没有任何刻意为难玩家或者说摆明就是恶心人的设计。
当然,并不是说《蔚蓝》在我心中可以称为神作,难度确实高这一点某种意义上就注定了《蔚蓝》不会成为普通玩家都可以享受的作品。(开了帮助模式的除外)又碍于机种限制,到现在我的大拇指还是被十字键硌的隐隐作痛,毕竟摇杆的精度也没那么高。玩下来感觉虽然不难受,但却很辛苦。
带脑子玩游戏是个挺累的事情,《蔚蓝》则给你提供了两条不同的道路:你可以单纯把他作为平台跳跃游戏,享受自己在进步带来的喜悦;也可以细细品味角色对话之间透露出的蛛丝马迹,分析作者在其中融入的内涵。(特别值得夸奖的是官方汉化做的非常舒服,很接地气。)
对于游戏的剧情而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蔚蓝》。在我眼里本作的剧情只是一个从“否定自我”到“认同自我”的过程。感觉《蔚蓝》是个特别唯物论的游戏,不过我认为稍微唯心一点儿去看待它也没什么坏处。
非要给《蔚蓝》界定一个主题思想,我觉得有点儿不负责任;而要说“玩《蔚蓝》能找到自我”,又有点儿言过其实。不过在通关之后,这游戏确实让我有了那么点儿爬到山巅俯瞰众生的真实感。毕竟,无论你是否同意,山就在那里。
最后引用西总一句话,“有幸18年底没错过这款游戏,说到年底,中美……”
PS:本来还想写写二刷《你的名字。》的感想,时隔多日后才体会出很多第一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新海诚在整个叙事铺垫和最后感情爆发的处理上真的是太老到了,再一次泪如泉涌。想说的话实在太多了,以后再写吧。
小五:月光温柔地抚摸着每一片雪白,无声无息,但空气中充盈着淡淡的甜
不记得从何时开始,各种节日全都和促销扯上了联系。传统节日不够用,就用西方节日来凑数,西方节日还不够,那就再深挖咱们的传统文化,总能寻到宝。一年之中只有214情人节怎么行,还得要过七夕情人节。对于商家来说,这些节日可能就只是促销打折的由头,没人在乎你是不是真的有恋人。哦不对,他们还真的会关心,所以凭空造出来了一个“双十一单身节”。
无中生有,仔细想想这事还挺有意思的。可能有些朋友觉得倒也无所谓,毕竟连游戏厂商都会在各种节日时打折,对于玩家来说也是好事一件嘛。但是狂欢的同时,是不是已经忘记这些节日原本的意义了?
诚然我不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圣诞节照理来说对我没有那么意义非凡,但是我很喜欢这个节日。因为比起来情人节,我觉得它才是真正“爱的节日”。来自亲人的爱,来自父母的爱,来自恋人的爱,来自邮递员的爱,来自餐厅大厨的爱,来自依偎在你怀里猫咪的爱,甚至是来自街角卖花姑娘的爱,在这一天,你会被各种各样的爱所温暖,同样你也会不由自主地对别人表达这种爱意。就像是大雪后静悄悄的夜晚,月光温柔地抚摸着每一片雪白,无声无息,但空气中充盈着淡淡的甜。
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再看一遍《真爱至上》,很喜欢这这部有些年头的电影。它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也没有扣人心弦的悬疑,更没有发人深省的深层表达。10个童话般的故事交织在一起,几乎能让所有人找到共鸣。它就好像是冬日里一杯暖心的咖啡,想要告诉你纵使人生不如意,也请一定要相信《真爱至上》;还想要告诉你,true LOVE ACTUALLY can wait。
说起来这部电影很简单,就是把10个小故事串在一起说给你听。每段故事的开头,都伴随着一些小烦恼,在最后的那一刻,所有的故事又走向了圆满的 Happyending,就剧情来说,俗套到不能更俗套。但每次看的时候,它都能让我觉得生活中有爱是件很美好的事,而且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难题,都要有追寻爱的勇气,即便终究不能如愿,即便跨越千山万水,也要鼓起勇气面对爱,不然自己一定一定一定会后悔。
人生中最不应该的事就是后悔,如果你的心中充满爱,我觉得也没有比圣诞节更适合表达它的时候了吧。
无头:很多我们想的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背后其实是很多人努力的结果
本来其实版号这事,我都准备去和中小游戏开发商聊聊大家决定怎么过冬,写个采访什么的。没想到版号竟然终于直接开放了。喜大普奔的同时也是感慨这稿子是不用写了。
然后我转过去就看到了触乐的那篇《没有版号的日子》,感觉触乐也是本来想过几天发,没想到版号竟然开了,不发不行了。写的确实好,推荐大家看看。
但说实话比起说版号,现在游戏行业,乃至其他行业还有很多的困难。比如说目前的经济形势大家应该也能感受到,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再有新的资金进入到中小,独立游戏的开发团队了。企业的融资也会变得更加困难。而且,目前互联网的流量红利也很难继续增量,所以今年年末的时候大批的企业都在裁员,重新调整架构等等...
厦门的时候还聊呢,明年如果没有版号,这核聚变也不好弄了。不过总算最后是版号发出来了,明年核聚变估计还能继续。但是正如同龙马所讲的,我发版号开放的新闻下面还有很多人...怎么说呢?就是说有一种“刀反正不是砍在你身上,你是不疼”的那种感觉。这归根到底是个好事吧?何必冷嘲热讽呢?对吧?
不管怎么说,很多我们想的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背后其实是很多人努力的结果。我总觉得人还是要有一点共情感,就是说你看到一个小猫小狗受伤啊,惨叫啊的时候至少会觉得心里有点难受,而不是兴奋,高兴。但是很多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看到别人的努力付诸一炬的时候,这人蹲地上哭,旁边的人反而会觉得很高兴,我觉得这样真的不太好。
我十分想把nadya的肛瘘日记发上来....但是理智阻止了我...
评论区
共 330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