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作者尼尔·盖曼所言明的那样,《坟场之书》从创作伊始就是一部向《丛林之书》致敬的作品。 盖曼自述这个故事源自二十多年前的灵感:“1985年的一天,我看着儿子在家附近的一个墓园里骑他的小自行车,当时一个灵感在我头脑里突然爆发出来,我认为应该重新写一部《丛林之书》,然而用坟场来代替丛林,只不过我用了二十二年才完成这部作品。”
说起在丛林中被野生动物养大的男孩毛克利,国内的读者可能尚有些陌生,但这部作品在海外曾经多次被改编为动画、真人电影等形式,亦成为了童子军运动中精神指导的范本作品。通过印度丛林中拟人化的动物与失去了父母的男孩毛克利,《丛林之书》的作者吉卜林将自己对社会的理解和对年轻人的期冀浓缩为兼具幻想精神和现实意味的冒险故事。
对于尼尔·盖曼来说,这片培植故事的沃土从殖民地印度的丛林变成了一片英国本土的小小墓园,而那些诸如狼群、猎豹或是巨蟒的野生动物也变成了来自各个历史时代性格迥异的鬼魂与传说生物。
故事从一个婴儿的家人惨遭杀手杀害开始,这个幸运的孩子逃过一劫,阴差阳错进入一片坟场之中,被坟场的鬼魂和独行者抚养长大。在八个短篇故事中,以两年为一个分水岭描绘了被取名为诺伯蒂的男孩在坟场中成长,直到离开坟场展开自己旅途为止的种种经历。
作为一本儿童读物,尼尔·盖曼巧妙地将墓园中阴森恐怖的氛围控制在了最低限度,而那些徘徊于其中的亡者们则显得比活人们更有人情味——生者总是被眼前的利益所驱使,而亡者已然从物质的层层桎梏中解脱出去,他们无需再为难填的欲壑所困,无需再为了适应环境改变自己,唯有象征其本质的灵魂仍存。
尽管没有仙女教母为诺伯蒂的出生献上祝福,却有骑着灰马的天启骑士垂青于他,孤独的吸血鬼时刻守护着他,上帝的猎犬给他传授知识,早夭的鬼魂们陪他嬉戏玩耍。在坟场长大的男孩诺伯蒂并没有缺失本应在人类社会的中培养的品质,反而受到那些成为他师长的精灵鬼怪影响,变得坚强、富有正义感又聪明伶俐。这正是寄存于字里行间,尼尔·盖曼对孩子们成长的期盼。
小说版的《坟场之书》,适合让家长讲给孩子听,促进亲子之间的互动,而改编为漫画之后,让这部作品更适合孩子和大人共同阅读。老少咸宜的故事在激发孩子兴趣的同时,也能让成年人暂时找回童心沉浸其中。而其中的教育意义——同样也能使孩子们获益匪浅。
在改编画风的选择上,本作的绘师选择了贴合于原作行文的风格,将恐怖要素压缩到最低限度,却并不避讳故事中沉重的部分。于绘师的笔下,即使是恐怖的食尸鬼也变成了孩子们能够接受的略显滑稽的形象。阅读漫画的读者也能获得诺伯蒂那充满好奇心的双眼,以孩童特有的方式观察这个充满古灵精怪的小小世界。
目前,这部由尼尔·盖曼著,P.克里格·罗赛尔绘,陆絮译的作品已经全面上市,内附四张精美明信片,欢迎选购。
评论区
共 13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