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会包含剧透内容,而且有关键情节的直接讨论,请注意。
小丑这个角色早已成为反派的代表。多年来的创作者们的共同塑造让这个犯罪之王越来越有魅力,不同的动画、剧集、电影、游戏里各位表演者也已经用自己的方式演绎了这个癫狂的反派。不过大多数作品里小丑都是作为蝙蝠侠的对立面存在,有时候还只是一个衬托,并没有太多自己独自担纲主角的机会。因此,完全属于小丑自己的电影受到很多的关注和期待,后续的预告和斩获的奖项更让《小丑》的相关讨论火热。
说实话一开始我不是很敢对《小丑》有高期待,不过两支预告直接打消了我的担心,期待直接拉满,所以找机会第一时间看完了《小丑》。这部电影确实惊人,华金·菲尼克斯的演出真的精彩无比,片中从另一个角度、另一个时间点出发描绘的哥谭也很有趣。不过电影中展现的可能不是很多人想的那个小丑。同时,我个人感觉《小丑》也有一些遗憾之处。
在《小丑》上映前公开的点映评价里基本都提到了主演华金·菲尼克斯的表演有多精彩——例如“华金·菲尼克斯的小丑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观众”——看完之后我感觉那些评论全都没有过誉,就冲着华金·菲尼克斯的表演《小丑》可能都是一部必看的电影。
与我们以前看到或者玩到的很多作品不同,《小丑》的大部分篇幅并没有用在描绘小丑上,而是讲述小丑诞生之前的亚瑟·弗列克的故事,用《致命玩笑》的说法就是他“糟糕的一天”,或者说糟糕的一生。华金·菲尼克斯把这个时候亚瑟的惨表现得淋漓尽致,那种无处发泄的痛苦和愤怒,那些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的癫狂,还有在缝隙中透露出来的对梦想、爱和正常生活的向往与幻想都被他演绎得精彩无比,甚至可以称得上是震撼。而随着故事一步步推进,亚瑟渐渐变成小丑之后,华金·菲尼克斯又演绎出了大家熟悉的那种疯狂、很多人喜爱的那种扭曲的魅力以及可能只属于这个角色的帅气、优雅与滑稽。
《小丑》中,亚瑟因为某些原因会不由自主地狂笑,而且笑得往往都不合时宜——被人误解时、身处危险时、极度悲伤时......在这几个地方让我瞬间理解了为什么前期评论里对华金·菲尼克斯赞赏有加。在他的脸上能看到癫狂的大笑,在他的眼神里能感受到他的恐惧或者悲伤,从他的肢体动作中能看到他的无助地想要停下来。在我粗浅的观影经历里我似乎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表演,那一下我才深切体会到什么叫做“笑着哭”。而导演贴心地都给了长时间的镜头,让观众面对面地看着亚瑟的挣扎,感受华金·菲尼克斯的表演。
这部分专业内容我这个业余的就不多写了,以我的低水平也写不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来。办公室里有更专业更有经验的同事,我有预感她看完之后肯定会为大家分析华金·菲尼克斯的伟大之处。
电影的舞台并不是最广为人知的那个时间段的哥谭,而是蝙蝠侠尚未诞生的那个年代里更普通更正常的城市。这座城市太普通了,但只有这样的哥谭才会发生《小丑》的故事。
没有满地乱跑的超级罪犯,没有不知哪来的 Metahuman;整个城市最大的问题是贫富差距过大,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脏乱差的生活环境开始威胁居民的身体健康,社会福利机构因财政支出削减被关闭。而哥谭普通市民们一边通过脱口秀和新闻抱怨,一边默默生活。一切都那么真实。
没有那几个老熟人罪犯,哥谭市民们就没有对象去怪罪或者追随;没有蝙蝠侠,某种程度上也就没有希望的象征。有人寄希望于托马斯·韦恩,但他既不是那个天才医师与慈善家,也不是那个闪点蝙蝠侠,而是一个普通的富商,成不了救世主。
所有的冲突和矛盾都发生在哥谭普通市民之间,没有什么危机时刻,更没有什么世界末日。只有普通人们互相传播着消极的情绪,或者散发着恶意。整个故事就是记录亚瑟在这个普通的城市里追逐着自己的梦想,然后被一拳又一拳地打入深渊,陷入疯狂。
这个更具真实感的哥谭让《小丑》的故事质感和我们熟悉的那些作品区别很大,让人感觉这个故事不是发生在传说中的哥谭,而是就在街对面。当看到亚瑟落到最低点的时候,却让我觉得这个哥谭和里面的人,比“民风淳朴哥谭市”更可怕。
一部讲述小丑诞生故事的作品难免会让人与《致命玩笑》放到一起。《小丑》和《致命玩笑》里讲述的小丑诞生史有着相似之处,只不过《致命玩笑》是用“糟糕的一天”和一池化学物质分开了理智与小丑,《小丑》则是让亚瑟在哥谭这个比化学物质更可怕的一滩烂泥里度过了无数个“糟糕的一天”,最终成为那个无意之中点燃引信的人。
但《小丑》最终塑造出来的那个人,与我熟悉的那个“Joker”似乎又不太一样。
小丑的标签不只是疯,他还是哥谭犯罪之王,他善于蛊惑人心,他乐于传播混乱,他精于谋划一场场疯狂的犯罪——另外他确实很疯。这是一个靠几句话就能创造另一个哥谭反派或者让一群人反目成仇的人,这是一个能够和蝙蝠侠之类的非正常人斗智并且时不时斗勇的反派,这是一个举手之间就能掀翻哥谭秩序的角色。
同时,小丑的个人魅力是靠很多细节补充起来的,比如他那些富有特色的道具,比如他独特的犯罪方式,比如他的“快乐”——我们已经无数次看到他在被老爷胖揍时狂笑,只因为他看到老爷受挫。
而《小丑》中亚瑟转变成的小丑太“正常”了。在《小丑》里我们看不到亚瑟的谋略,看不到他蛊惑人心的能力,看不到他疯狂的快乐,也看不到他计划了任何散布混乱的犯罪。就像《致命玩笑》里,小丑为了证明自己的“糟糕的一天”理论,谋划了一场逼疯戈登的大戏,虽然最后失败了,但这无疑也是一场极具小丑个人风格的犯罪。而在《小丑》电影里,从亚瑟的所作所为中看不到这种风格,他引发的混乱大多也是无意为之,不过是恰好点燃了哥谭市民积聚已久的仇恨。亚瑟享受的也不是混乱本身,而是享受别人的注视和欢呼。
最重要的是,能感受到小丑妆容之下他还向往着做一个普通人。
这样的设计或许是故意为之以此和电影中搭建起来的这个更真实的哥谭统一风格或者表现亚瑟“初出茅庐”,我也没有对这样的角色塑造不满意思,只是感觉在如此普通的一个小丑,或者说一个画着小丑妆容的精神病人身上,也有办法表现出小丑这个角色所具有的那种扭曲的魅力的,不必刻意让他如此像普通人。毕竟亚瑟的举手投足的动作设计都已经往那个方向走了,到了内核的部分又刻意压抑住难免让人不痛快。
如果能华金·菲尼克斯演绎我们熟悉的那个风格的小丑的话,不知道又会是什么样的奇景?
在看《小丑》的时候我总感觉有什么地方怪怪的,后来想了想感觉是整部电影太追求讲清楚事情了。
看过《黑暗骑士》的朋友肯定对小丑讲述自己伤疤的故事印象深刻,读过《致命玩笑》的朋友肯定也知道那个小丑的诞生也保持着一点神秘感,但《小丑》中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试图把所有事情都讲得清清楚楚,把亚瑟的身世、病症等等都说透了。我个人认为这种讲得过于清楚缺乏留白的叙事模式反而让影片的魅力打了折扣。
片中也有一个桥段我非常喜欢。调查地铁杀人案件的警察询问亚瑟他的病症到底是真的还是表演的一部分,亚瑟用反问代替回答,通过表情和肢体动作表达了对警察问这个问题的愤怒,随后又立刻滑稽地撞上了玻璃。这一段或许才是更合适的手法。
《小丑》里还有一个地方我个人不太认可的,就是对犯罪巷事件的改编:在故事中盘,托马斯在采访中表达了对暴徒的不满。在故事最后,哥谭陷入混乱,韦恩一家为了躲开混乱的街道走进了犯罪巷,早已等候多时的小丑面具暴徒尾随其后,因为托马斯接受采访时的言论和对哥谭富人们的仇恨枪杀了韦恩夫妇。这样的改编将犯罪巷事件塑造成了因为贫富差距导致的目的性极强、准备充分的谋杀。
托马斯和玛莎死在犯罪巷里这件事是与蝙蝠侠绑定在一起的,这几十年来这次事件被无数创作者叙述了一遍又一遍,迄今为止我们也见到了这个故事的好几个不同版本,例如 Telltale 版本的黑帮冲突以及这次《小丑》中仇富与泄愤驱使的复仇。我个人感觉,这些改编都不如一次单纯劫案——乔·契尔仅仅为了一串珍珠项链谋杀了一对本有可能改变哥谭的夫妇,而乔·契尔甚至没认出来他们是谁。这件事情的讽刺感带来的冲击力远比黑帮冲突和仇富谋杀更大,也应该是哥谭“淳朴民风”更强有力的表现。
本来这篇文章我是想写一个“期待越大,落差越大”的主题的,但是后来认真一想似乎是我的期待跑偏了,《小丑》是完全着力于描绘现实的电影。如果忘记那些属于固有概念里小丑的元素和那些属于超级英雄题材的东西,这是一部难得的佳作;如果真的要考虑上前面那些去看的话,不妨也别太苛刻,毕竟现在小丑已经有三个,也可以有风格不同的第四个。
但是,我还是想说这部电影是“必看的”,因为华金·菲尼克斯。
评论区
共 112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