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一门行为技术。如果我们能调整宇宙飞船的飞行轨道一样精确地调整着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如果我们能够像在加速高能粒子时那样满怀信心地改造农业和工业,如果我们能像物理学接近绝对零点那样稳定地创造出一个和平的世界(尽管这个目标永远都实现不了了),那我们便能快速地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超越自由与尊严》 B.F.Skinner
世界上存在许多心理学理论模型,我们不能期望于学习并只持有一种观点的心理学模型就能够发挥作用,既不能指望古典精神分析或新精神分析学派能够解释万物,亦不能指望纯粹的古典行为主义能够按照斯金纳在《瓦尔登湖第二》中所设想的一样用来建立一个乌托邦社区,主观与客观,行为测量与现象场,它们只能揭示一件事物的不同层面,而不存在某种能够一劳永逸的形而上学式的终极现实。本文只是通过一个理论层面试图揭示一种科学心理学理论中的浪漫色彩,没有其他意义。
达尔文的理论强调所有机体特征——其颜色、结构、行为——都具有机能意义。例如鹰所拥有的强壮的爪子和尖利的喙,使其能捕食猎物。吃绿叶的毛虫它们本身也是绿色的,它们的体色使鸟难以在通常其所在的背景中看见它们。母鼠筑巢使其幼崽得以保暖避害。显然,行为本身不是遗传的——它会是怎么样的呢?被遗传者乃是导致行为发生的大脑。因此,达尔文的理论导致机能主义的产生,即相信生命个体的特征均发挥其有用的功能
——《行为生理学》 Neil R.Carlson
机能主义并不是什么复杂的事物,这只是因达尔文思潮而出现的心理学方法论,将所有的心理现象看作为某一机能而服务,是自然界这出庞大演出中的一部分。但机能主义的最大特征体现在其采用的研究方法上——概化操作,对某一类型现象进行观察记录而得出总体的一般结论。也就是说概化是将心理现象的发生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自然就将人视为一个过去—现在的连续体。这极为重要,也是行为主义美学的基础。
行为主义是最合乎逻辑的机能主义
我们常说人类拥有自由意志,其体现在我们的行为看似随我们主观意愿而活动,但随着早期精神分析理论的兴起,对于人的心理学理论在理性——非理性/意识——潜意识的连续向量上逐渐朝着右侧倾斜过去。
而行为主义的兴起并没有改变这一过程,万能的S-R公式将人从受潜意识支配的“受害者”变为了对外在环境进行机械回应的简单动物,其最受争议部分并不是自由意志丧失这一抽象概念。就如曾经那想要彻底反驳依恋理论的代理母猴实验(虽已经被推翻)中提出的那样:生物并没有“心理”意义上依恋需求,这些依恋行为只是幼崽寻求母乳与庇护的继发性行为,也即"依恋"这一"心理"状态本质是为了维护幼崽生存这一自然界机能,这类观点的提出彻底抹杀了人的自由性与各类情感的价值——一切的道德、自由、尊严只是因其维护人类社会稳定的机能而产生。
而行为主义技术的诞生意味着可以科学的塑造行为、矫正反社会行为、消除暴力冲动,其替代了我们长久以来所持的道德、尊严的机能,因而不再需要这些多余的事物。这一观点的提出震撼了西方世界,而又因斯金纳想要将这项技术广泛应用到社会塑造的意图(实际上行为主义技术在当时美国社会的实用主义背景下,几乎占据了所有社会精神卫生系统和司法精神卫生系统),并随着《超越自由与尊严》的出版引起了大量争议。书中斯金纳认为我们从未拥有过自由,我们从出生开始就受到经典条件反射做建立的简单反射控制,在进入社会后我们学会了能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从学校课堂到驾驶训练,正负惩罚操作、正负强化、场景的泛化,无时不刻的接受着来自社会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塑造。人与实验鼠的不同层面只是在于能够形成复杂条件反射,更强的接受二级强化物的能力与反应时的缩短及耦合次数的减少。我们早就在一个自然生成的行为主义环境里了。
紧接着民众开始担心政府运用行为塑造技术剥夺人的自主意识与“自由”,于是我们能看见像《发条橙》这类经典作品,在经典的反乌托邦小说中看见斯金纳的育儿箱,或者更贴近现实一些——杨永信采用古典行为塑造技术矫正网络成瘾。
只要有了适当的文化设计,社会可流畅运行,即使体力劳动不是均匀分配的。通过这样的工程。甚至有可能维持一个小的有闲阶级,没有严重的危险。
——《瓦尔登湖第二》B.F.Skinner
虽然将行为主义与控制论(Cybernetics)联在了一起,但实际上两者并没有太大关联。控制论由N.Wiener提出,其提出原因在于二战期间维纳曾被美国政府邀请制作一套新的防空系统。他注意到预测敌方飞行员飞行路径的可能性——飞行员在驾驶飞机时其行动路径并不是随飞行员自身意愿的自由飞行,由于一定的紧张因素,造成飞行员的当下飞行路径与不久前的飞行路径具有高度相关性,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建立一个统计学模型预测飞行员的未来路径,从而将其击落。
行为主义展现出的社会改造野心使民众感到担忧,但最终这一切都没有发生,社会运作远比行为主义想的复杂,多变。其道路最终还是停留在广泛的精神医学应用以及继鸽子走8字后训练鸽子打乒乓球的程度。但控制论与行为主义的契合度——也即将人视作一个整体,一个优雅的正态分布曲线,一个可被数字化的心理状态(行为测量)为其乌托邦带来了新的活力。
在这个乌托邦中,我们失去了所有所谓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对信息输入或环境产生机械的适应与接收,并以此机械的回馈,我们回馈信息的方式与内容不同,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具有自主意识,而是我们受到过去幽灵的影响的另一证据。控制论给出了一个简短有充满魅力的模式:信息输入——记忆单元——信息输出。我们遵照一个记忆与机械性的原则接收信息,机械性的储存记忆,并以相同原则不同记忆作出不同回馈。我们的未来与过去息息相关,与当下刺激息息相关。因而我们的未来绝对可控,没有意外,整个乌托邦的一切都以纯粹的理性运作着。
神经科学家 Jill Bolte Taylor说当脑内的动作电位激发,化学物质释放,不同的能量形式与不同的脑定位学形成一块巨大的拼图时,我们是完美无缺,美丽无比的。那难道我们以纯粹的机械存在,从出生开始就进入育儿箱,并批量进行毫无偏差的行为塑造,当我们摒弃掉失去了足够维持社会与个人生存能力机能的道德与自由概念时,我们便不美丽吗?相反的,这给予了一种秩序的美学。
道德的机能可以用在对他人的社会评判上从而选择接触与否,高道德者具有与他人进行更多积极交互的机会,获得更大的交配资源,后代也会在良好家庭环境与遗产作用下具有不错的道德规范,社会结构也会再这些人的作用下更加稳定,就像是社会界中的物竞天择一样。
这句话过于有歧义,并非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而是表达机能主义的主张将道德这类心理现象变为了社会界中精妙结构的一员,并上演着如同自然界中物竞天择这一生物适应过程的浪漫。
在学习实验室和显微镜等物品使用原理的过程中,他们接触到一个既陌生又迷人的新世界。在做这个世界里,疾病和细菌会攻击身体某一处由细胞组成的组织。借用社会学家马克思 韦伯(Max Weber)的用词,这样的新世界是建立在“祛魅”(disenchanted)后的身体观念之上。没有永恒的奥秘,只有暂时的无知;也没有生命力和灵魂这回事,只有酵酶和底物在体内孜孜不倦地起舞。
——《病玫瑰》 Richard Barnett
随着微观生物学的出现,我们已无法运用解剖学去寻找灵魂的栖居所在,去惊叹于肉体结构的精妙,以及病理学的现象关联。尼采在《权利意志》中将虚无主义视为随着科学发展带来的宗教道德没落的产物,失去了宗教道德的支撑,世俗道德也变得失去意义。就如我们所知的,虚无主义建立在传统理性主义的根基上,科学的发展解构了世间万物,万物皆被祛魅。随着人对外界掌控力的增强以及知识的增加,破旧的房屋不再居住着鬼魂,云层上方也不再有神明。
而行为主义的诞生则将人的情感、道德、思绪、亲情、友情、爱情、自由意志、家庭单位,等等一切被视作内心柔软部分的事物中性化、虚无化。当人被视为一个机械单位,与林中走兽无异时,人的特殊性与中心性也就全部失去了意义。这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它不是一个新的哲学猜想,不是一个心理学理论的推论,而是实实在在与此时此刻发生的事情,现代化与科技发展正使以往被视为人之根本的事物彻底虚无化,网络媒介发展使得讯息传递迅速,一个meme很快能够被人接受,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在十年前辱骂对方亲属往往是无法接受的事情,而在现在随着meme的传播以及道德的虚无化瞬间就变成了稀松平常的事物。
爱情概念将成为诱发性交行为的附属产品,亲情概念将被视作种族后代延续的继发物。或许我们目前见不到一个瓦尔登湖第二,但其将人作为机械单位的另一激发产物虚无主义正在无秩序的四处肆虐。
不过这一切在本质上没什么好批判的,因为这些事物我们或许能够运用主观概念进行评价,但并不是能够随我们主观意愿改变的,这只是一个因信息输入产生的现象。就像我们不吃饭就会感到饥饿一样,不要因为我们心理状态改变看似与主观意愿相似就将两者混为一谈。心理状态的改变乃至个人主观意愿的改变也只是受外在环境条件而改变罢了。
例如我们的主观意愿期望能够考取一个不错的成绩或者取得一份不错的工作,亦或是达成某种理想。当我们为这一动机兴致勃勃的作出行动时我们可能在连续了7小时的行动后会因为疲劳这一简单因素的输入,造成那些长期动机短暂的改变,主观意愿也会从兴致勃勃的理想状态变为寻求安逸。
而这虚无主义的到来也仅仅是由于外在环境的改变带来的机械性回应而已。但无论我们是否具有能力对抗这一现象的到来,也应当对此保持警惕。但用另一个角度来看,虚无主义又是建立一个控制论—行为主义乌托邦的基本条件,这样看来就连虚无主义本身都变得美丽浪漫起来。
所谓信息推送,就是"web广播",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标准或协议,在互联网上通过定期传送用户需要的信息来减少信息过载的一项新技术。推送技术通过自动传送信息给用户,来减少用于网络上搜索的时间。它根据用户的兴趣来搜索、过滤信息,并将其定期推给用户,帮助用户高效率地发掘有价值的信息。
我个人并不是信息技术的相关专业人士,无法对此妄下结论。但相信读者应当依已经发现针对我们的浏览标签进行推送信息的服务与控制论具有极大的相似性,我们浏览记录将被化作庞大统计模型的一部分,以此推测我们的未来浏览,网络检索,以及具有相关性的其他信息。
评论区
共 35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