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1905年初,只有十家电影院。但到了1909年,已经有1万家电影院。几年后,又发展到1.5万家,当时,最先拍摄商业用途电影的法国,全国也只有不到300家电影院,全世界其它地方所有电影院加起来,也不过两三千家。
快速膨胀的美国电影产业如同掀起的一股新型“淘金热”,观众对于电影的需求不断逼迫着制作人与投资者们快速地进行革新与改进以满足观众对电影“梦境”的渴望。从卢米埃尔兄弟和爱迪生发明电影起,一次又一次的变革便开始在行业拉开帷幕。
起初位于南加州的好莱坞花园,不过是为了避开电影专利公司派出的“破坏员”阻止他们生产电影的避风巷。南加州加大了对其优美拍摄地以及低廉成本的宣传,更重要的是,这里成为了独立制片人的聚集地,用以逃避违反托拉斯(注:托拉斯是垄断组织的一种形式,此处代指电影专利公司)发牌程序的传票。到1914年,各路独立制片人基本都移居好莱坞,这便是未来好莱坞大制片厂体系的雏形。一个由女人、犹太人和外乡移民组成的小型商业中心却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一个全世界最大的电影产业基地。
电影专利公司是以爱迪生和比沃格拉夫公司为首的十几家专利持有公司的集合体,他们几乎垄断了当时美国电影的制作、发行、放映甚至包括胶片生产、设备制造的所有环节。任何一个独立制作者想要同他们分一杯羹,就得付给他们版权税。
这样一所大型垄断公司可谓是躺着把钱挣了,但安于现状的他们丝毫没有察觉电影观众的需求变化之快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想象,这不同于爱迪生认为的电灯与电话的固化需求,电影对观众的吸引力就它刚一处现在这个国家便开始迅速燎原。
1900年纽约的音乐咖啡馆为了防止工人罢工,用电影放映替代了舞台表演,然而令所有人始料未及的却是电影咖啡馆开始大热,以至于马戏团、歌剧院甚至是蜡像馆都在中途加入了电影放映环节。放映商对制作人作品的需求量飞速飙升。
众所周知,电影是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机制得以实现的24格假象。那么在电影的最开始阶段或者说默片时代,电影还是24格假象吗?答案是否定的,电影放映机发明之初,多采用“马尔他十字车”的运行机制来实现画面运动,而该设计导致的画面连续闪烁是一大诟病。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便是爱迪生提出的每秒46格以上的放映。但这个解决办法不光会导致胶片成本浪费问题,对于胶片的早期阶段,感光度的极低对操作上的考验也不是一般的大。
在1896年,梅斯特尔工厂提出了双片式叶子板设计解决了频闪问题,于是便顺应了卢米埃尔兄弟认为的15-16格足以的理论。
这就是为什么在观看默片比如卓别林、巴斯特基顿的影片时,我们总觉得演员运动速度总是非常快的原因。
在电影专利公司掌握着美国电影大权的时代,影片多以风景旅游片为主,并且偏重十分钟一本的长度,很快观众便明显更偏向于更长更复杂的故事片形式,固守成规的托拉斯逐渐被市场所抛弃。他们短篇幅、单镜头的制作形式逐渐被未来成为主流的多剪辑长篇故事片形式所替代。
1913年,司法部决定发起针对于托拉斯的反垄断诉讼,托拉斯的垄断开始崩溃。
1910年代的电影专利公司已经被逐步搞垮,市场成了独立制作者们的天下,敏感的放映商精确地意识到了一次一本的放映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了,于是一些敢于尝试的商人便引进了外国的多本影片,在1919年两部九本的意大利影片《你往何处去?》和《卡比利亚》的票房大卖进一步印证了新的商业制作模式的可行性。
在制作人领域敢于尝试的先驱是D.W.格里菲斯,进口的多本影片大卖的同年,格里菲斯指导了他自己的圣经故事片——四本的《贝斯利亚女王》(Judith of Bethulia)。由于格里菲斯公然违反东家专利公司的政策而导致这部影片并没有被发行,于是格里菲斯辞职并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创作出了他那十二本杰作——《一个国家的诞生》。由于这在当时是十分超前的做法,技术上的支持也显得十分不足。
格里菲斯为了使影片的故事得以完整展示,他同摄影师Billy Biyzer决定采用降格摄影,为了节省胶片,他用14格甚至更低的速度代替了标准的16格或者18格。在放映环节,14格甚至有时12格的速度大大增加放映员的技术要求,或者说,能够真正遵从标准格式放映的放映员简直寥寥无几。
但《一个国家的诞生》产生的现象级影响力彻底革新了电影行业,在起初以在马戏表演、剧场演出中场播放短片风光新闻为主的放映形式在故事片普及以后开始出现了花费五分钱帛币进场观看电影的影院。《一个国家的诞生》的巨大成功刺激了放映技术的革新,同样使电影院产生了一个巨大变革,电影也开始从底层消遣方式转变为一项全民参与的大型娱乐活动。伴随着的同样有大片厂垂直整合经营模式的崛起。
在放映商领域的先行者之一便是阿道夫·楚克领导下的派拉蒙影片公司的崛起(派拉蒙其实是日后经过一系列商业活动后才得的名)。这个来自匈牙利的犹太人首先掌握着美国第一批帛币剧院,而后他同剧场公司合作进入制片领域,并且率先提出明星签约模式,后来又与霍得金斯的发行公司派拉蒙影片公司合并,形成了结合制作、发行、放映的垂直垄断模式。紧接着,派拉蒙从沿街铺面和镍币剧院转向了真正的“电影院”——面向所有观众放映故事片的更大的影院。当然价钱也从五分钱提升到了一毛到两毛五之间。
楚克的公司越发壮大以至于托拉斯1817~1918年间破产时,形成了另外一种局面,越来越多的放映商决定联合起来组成更大的公司同派拉蒙竞争。在此时,日益成熟的明星机制诞生了“首轮影院”放映“首轮影片”的商业模式,类似于游戏里的限时独占策略。“首轮影院”便是当年可容纳四五千观众并且吸引社会各个阶层前来观看电影的豪华电影宫殿。楚克的做法吸引了大批的商人前来模仿竞争,楚克经过了一系列商业运作,到1925年,他拥有并控制着全国1000多家影院。派拉蒙便很快地确立了他“第一片厂”的地位。
然而电影这个新型产业在开始阶段就不断伴随着变革。商业模式也在不断被改写。声音的出现使得华纳和福克斯两家公司大幅发展,通讯公司恰到好处地介入到“对白片”领域,使得雷电华公司简直是横空出世。华纳对于发展二轮、三轮影院的策略有了起色,同时利用有声片的潜力进入首轮影院市场,更是同西部电气公司合并以生产有声电影。福克斯同样开始着手开发自家的“电影声调”胶片声带系统。五大制片厂的格局正式确定。
第一部有声影片《爵士歌王》的席卷全国,一改过去默片时代放映帧数不稳定的现象,对于声音的严格把关使得放映员必须严格按照影片规定确定摇速。
华纳与福克斯这两家最先尝试有声电影的公司陆续将24格确定为电影的标准放映速度。20年代放映系统的极度不稳定(尤其是技术的发展导致摄影速度跨越到了16~40格之多),伴随着两家大片厂的技术指导以及《爵士歌王》的市场导向意义,在未来,24桢的神话就此打开,这项规定也成为了片厂的硬性条规。
1932年3月15日这天,24格每秒被正式审定为有声电影拍摄和放映的标准频率,并得到全球电影界的承认,直至今日。
技术的变革从未停止,传统与习惯正是在后人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中得以不断变化。这其中有资本的刺激、有危机下的自我审视、有观众兴趣转移后的市场导向,同样也有行业竞争下的自然进化。不论是挑战还是守护,演变还是保留,激进还是保守,顺应时代,恐怕是各行各业得以存活的最佳准则。
当然,电影技术的变革从未停止,伴随着科技的进步,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到来,一切变革似乎都只是下一轮变革的前奏
评论区
共 20 条评论热门最新